奥氏体不锈钢作热处理的一般工艺方法
奥氏体不锈钢作热处理的一般工艺方法有:去应力退火处理、固溶处理、敏化处理、稳定化处理、消除相的热处理。
去应力处理是消除钢在冷加工或焊接后的残余应力的热处理工艺一般加热到300~350℃回火。对于不含稳定化元素Ti、Nb的钢,加热温度不超过450t,以免析出铬的碳化物而引起晶间腐蚀。对于超低碳和合Ti、Nb不锈钢的冷加工件和焊接件,需在500~950℃,加热,然后缓冷,消除应力(消除焊接应力取上限温度),可以减轻晶间腐蚀倾向并提高钢的应力腐蚀抗力。
在400~800℃温度范围内加热,用以检验钢的耐晶间腐蚀能力,称为敏化处理。这个温度范围则称为敏化温度。除特殊情况外,应尽可能避免使钢在敏化温度范围加热。固溶处理是使析出的碳化铬重新固溶于奥氏体中,可以用固溶处理工序来消除敏化处理的影响。
一般是在固溶处理后进行,常用于含Ti、Nb的18-8钢,固处理后,将钢加热到850~880℃保温后空冷,此时Cr的碳化物完全溶解,脱而钛的碳化物不完全溶解,在冷却过程中充分析出,使碳不可能再形成格的碳化物,因而有效地消除了晶间腐蚀。
相是一种硬而脆的FeCr金属间化合物,它的存在使钢的韧性、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均降低。相最易在高铬铁素体中出现。在奥氏体一铁素体钢及奥氏体钢中。也能出现。相在高温下可溶解于奥氏体中,它在钢中得以存在的温度为820℃。消除相的热处理就是在高于其存在的上限温度进行加热。对于1Crl8Ni9Nb来说,在850℃加热后,相即会消失。随钢成分的不同,相存在的上限温度也不相同,因此具体的加热温度应通过试验确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