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铁50c是什么材质(铸铁模材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模铁50c是什么材质,以及铸铁模材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s50c是什么材料
S50C是日本JIS标准优质碳素钢
相当中国GB:50#钢
S50C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碳:C 0.47~0.53、
硅:Si 0.15~0.35、
锰:Mn 0.60~0.90、
磷:P≤0.030、
硫:S≤0.035、
铜:Cu≤0.30、
镍:Ni≤0.20、
铬:Cr≤0.20.
S50C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b (MPa):≥630(64)
屈服强度 s (MPa):≥375(38)
伸长率 5 (%):≥14
断面收缩率 (%):≥40
冲击功 Akv (J):≥31(4)
冲击韧性值 kv (J/cm2):≥39(4)
硬度 :未热处理,≤241HB;退火钢,≤207HB
钢铁c250是什么材质
C250为马氏体时效钢以无碳(或微碳)马氏体为基体的,时效时能产生金属间化合物沉淀硬化的超高强度钢。与传统高强度钢不同,它不用碳而靠金属间化合物的弥散析出来强化。
这使其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能:高强韧性,低硬化指数,良好成形性,简单的热处理工艺,时效时几乎不变形,以及很好的焊接性能。
扩展资料:
主要类别
按照合金化程度及显微组织,超高强度钢可分为低合金、中合金和高合金超高强度钢三类。在高合金超高强度钢中又有马氏体时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等。
低合金钢
是由调质结构钢发展起来的,含碳量一般在0.3~0.5%,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5%,其作用是保证钢的淬透性,提高马氏体的抗回火稳定性和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细化钢的显微组织。常用元素有镍、铬、硅、锰、钼、钒等。通常在淬火和低温回火状态下使用,显微组织为回火板条马氏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如采用等温淬火工艺,可获得下贝氏体组织或下贝氏体与马氏体的混合组织,也可改善韧性。这类钢合金元素含量低,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广泛用于制造飞机大梁、起落架构件、发动机轴、高强度螺栓、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和化工高压容器等。
中合金钢
热作模具钢的改型钢,典型钢种有4Cr5MoSiV钢。这类钢的含碳量约0.4%,合金元素总含量约8%,具有较高的淬透性,一般零件经高温奥氏体化后,空冷即可获得马氏体组织,500~550℃回火时,由于碳化物沉淀产生二次硬化效应,而达到较高的强度。
马氏体时效钢
典型钢种有18Ni马氏体时效钢,含碳小于0.03%,镍约18%,钴8%。根据钼和钛含量不同,钢的屈服强度分别可达到140、175和210kgf/mm2。
从820~840℃固溶处理冷却到室温时,转变成微碳Fe-Ni马氏体组织,其韧性较Fe-C马氏体为高,通过450~480℃时效,析出部分共格金属间化合物相(Ni3Ti、Ni3Mo),达到较高的强度。
Ni-4Co型钢
含9%镍使钢固溶强化和提高韧性,加 4%钴的作用在于尽量减少钢中残留奥氏体量,钼和铬是为了产生沉淀硬化效应。含碳 0.20~0.30%时,抗拉强度可达130~160kgf/mm2,断裂韧度达400kgf/mm帮以上。综合性能好,抗应力腐蚀性高,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常用于航空、航天工业。
沉淀硬化钢
简称PH不锈钢,是在不锈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抗腐蚀性能的超高强度钢。合金元素总含量约为22~25%。按高温固溶处理后冷至室温时显微组织的不同,可分为奥氏体型、半奥氏体型和马氏体型三类。
典型钢种有0Cr17Ni7Al和0Cr15Ni7Mo2Al,抗拉强度约为160kgf/mm2。这类钢有良好的耐蚀性、抗氧化性。钢的强化是通过固溶处理、冷处理或形变后再时效,析出弥散沉淀相而实现的。这类钢主要用于制造高应力耐腐蚀的化工设备零件、航空器结构件和高压容器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超高强度钢
SM50C是什么材质
SM50C是圆钢材质。
制作刚材质:
1,用3ds Max制作超逼真不锈钢材质的方法和过程,其实制作过程比较简单。
2,这里是设置磨砂金属这种材料。给个渐变的衰减,给折射加个凸凹贴图,就可以实现微妙的磨砂金属效果。
3,再来比较多面(phone),反射(blinn),沃德(ward)三个材质的比较。
50Cr钢板是什么材质
50Cr,是一种合金结构钢。
统一数字代号:A20502
标准:GB/T 3077-1999
此钢淬透性好,在油中临界淬透直径达14~49mm,在水中临界淬透直径达28~77mm,在油中淬火与回火后能获得很高的强度及硬度,但水淬时有形成裂纹的倾向;在500~650℃范围回火时存在第二类回火脆性倾向;热加工时有白点敏感性。 此钢正火或调质后可切削性良好,退火后的可切削性也较好;钢在冷变形时塑性低,焊接性不好,有形成裂纹的倾向,所以在焊前需预热至200℃左右,而焊后要进行消除应力处理。
模铁50c是什么材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