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919c是什么材料(s029是什么材质)

博主:adminadmin 2023-03-18 13:06:01 条评论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s2919c是什么材料,以及s029是什么材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350NI18是种什么样的材料?马氏体时...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s2919c是什么材料,以及s029是什么材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350NI18是种什么样的材料?

马氏体时效钢是以无碳或超低碳Fe-Ni马氏体为基体,经过时效处理使金属间化合物沉淀硬化的一种超高强度钢。这类钢的强度并不来自于碳,而来自于金属间化合物的沉淀。

s2919c是什么材料(s029是什么材质)

性能特点

18Ni钢固溶以后形成超低碳马氏体,硬度为28~30HRC,时效处理以后,由于各种类型的金属间化合物的脱溶析出得到时效硬化,硬度可以上升到50HRC。18Ni钢突出的特点是,在超高强度、高硬度的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韧性和高的断裂韧度。同时,这类钢无冷作硬化,时效热处理变形小,焊接性能良好,表面还可以渗氮处理等。

18Ni马氏体时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超高抗拉强度,表面硬度50~54HRC),兼具良好的韧性和塑性,是制造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装备的一种关键材料,在航空、航天、精密模具等工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目前在国内外广泛用作制造火箭发动机壳体、铀同位素离心分离机高速转筒等高精密承重零件的材料。

化学试剂上的 危险标志 ,危险类别码,安全说明是什么意思?

你好~

(你的介绍表示:Xi 刺激,R36/37/38 : 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S26 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S37/39 : 使用合适的手套和防护眼镜或者面罩。)

详细解释如下:

化学品容器上粘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这些标志含有以下意义:

符号 说明

E 易爆

T 有毒

O 氧化剂

Xn 有害

F++ 极易燃

Xi 刺激

F+ 很易燃

C 腐蚀

F 易燃

N 危害环境

T+ 极毒

化学品数据表含有标志某种“危险信息”的代码,比如R23、R45 等。这些危险信息代码有以下意义:

R1 干燥时易爆。

R2 遇到震动、摩擦、火焰或者其它引燃物有爆炸危险。

R3 遇到震动、摩擦、火焰或者其它引燃物有极端爆炸危险。

R4 生成非常敏感的易爆炸金属化合物。

R5 加热会引起爆炸。

R6 接触空气或者未接触空气会爆炸。

R7 会导致起火。

R8 遇到易燃物会导致起火。

R9 与易燃物混合会爆炸。

R10 易燃。

R11 非常易燃。

R12 极端易燃。

R13 极端易燃的液化气体。

R14 遇水会猛烈反应。

R15 遇水会释放出极端易燃的气体。

R16 与氧化物质混合会爆炸。

R17 在空气中能够自燃。

R18 使用时可能生成易燃易爆的蒸汽-空气混合物。

R19 可能生成易爆的过氧化物质。

R20 吸入有害。

R21 与皮肤接触有害。

R22 吞咽有害。

R23 吸入有毒。

R24 与皮肤接触有毒。

R25 吞咽有毒。

R26 吸入极毒。

R27 与皮肤接触极毒。

R28 吞咽极毒。

R29 遇水释放出有毒气体。

R30 使用时可能转化为高度易燃物质。

R31 与酸接触释放出有毒气体。

R32 与酸接触释放出毒性很高的气体。

R33 有累积作用的危险。

R34 会导致灼伤。

R35 会导致严重灼伤。

R36 刺激眼睛。

R37 刺激呼吸道。

R38 刺激皮肤。

R39 有非常严重的不可挽回的作用的危险。

R40 有限证据表明其致癌作用。

R41 有严重损伤眼睛的危险。

R42 吸入会产生过敏反应。

R43 皮肤接触会产生过敏反应。

R44 密封下加热有爆炸危险。

R45 可能致癌。

R46 可能引起遗传基因损害。

R47 可能引起生殖缺陷。

R48 长期接触有严重损害健康的危险。

R49 吸入会致癌。

R50 对水生生物极毒。

R51 对水生生物有毒。

R52 对水生生物有害。

R53 对水生环境有长期的有害作用。

R54 对植物有毒。

R55 对动物有毒。

R56 对土壤生物有毒。

R57 对蜜蜂有毒。

R58 对环境可能导致长期有害的作用。

R59 对臭氧层有危害。

R60 可能降低生殖能力。

R61 可能对未出生的婴儿导致伤害。

R62 有削弱生殖能力的危险。

R63 可能危害未出生婴儿。

R64 可能导致伤害脯乳期婴儿。

R65 若吞咽可能伤害肺部器官。

R66 反复接触可能导致皮肤干燥或皴裂。

R67 蒸汽可能导致嗜睡和昏厥。

R68 可能有不可挽回的作用的危险。

R20/21 : 吸入及与皮肤接触有害。

R20/21/22 : 吸入、皮肤接触和不慎吞咽有害。

R20/22 : 吸入和不慎吞咽有害。

R21/22 : 皮肤接触和不慎吞咽有害。

R23/24/25 : 吸入、皮肤接触和不慎吞咽有毒。

R23/25 : 吸入和不慎吞咽有毒。

R26/27/28 : 吸入、皮肤接触和不慎吞咽极毒。

R26/28 : 吸入和不慎吞咽极毒。

R36/37 : 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R36/37/38 : 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R36/38 : 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R37/38 : 对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R42/43 : 吸入和皮肤接触会导致过敏。

R48/22 : 长期接触或不慎吞咽会严重损害健康。

R50/53 : 对水生生物极毒,可能导致对水生环境的长期不良影响。

R51/53 : 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导致对水生环境的长期不良影响。

R52/53 : 对水生生物有害,可能导致对水生环境的长期不良影响。

安全代码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化学品数据资料里面被普遍使用。这些代码意义如下:

S1 保持封闭。

S2 存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S3 存放在凉爽的地方。

S4 存放在远离居住区的地方。

S5 保存在...中(一种液体的名称)。

S6 保存在...气氛下(一种惰性气体的名字)。

S7 保持容器紧密封闭。

S8 保持容器干燥。

S9 保持容器在一个有良好通风放的场所。

S12 不要将容器封死。

S13 远离食品、饮料和动物饲料。

S14 远离 ... (列出不相容的物质)。

S15 远离热源。

S16 远离火源。

S17 远离可燃物质。

S18 搬运及打开容器时要当心。

S20 使用时,不得同时饮食。

S21 使用时不得吸烟。

S22 不要吸入粉尘。

S23 不要吸入蒸汽。

S24 避免接触皮肤。

S25 避免接触眼睛。

S26 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

S27 立刻除去所有污染衣物。

S28 接触皮肤之后,立即使用大量皂液洗涤。

S29 不要将残余物倾入排水口。

S30 千万不可将水加入此产品。

S33 采取防护措施防止静电发生。

S35 本物质残余以及它的容器必须用安全方式处置。

S36 穿戴合适的防护服装。

S37 使用合适的防护手套。

S38 在通风不良的场所,佩戴合适的呼吸装置。

S39 佩戴眼 / 面防护装置。

S40 清理被该物质污染的地面和物体,使用(合适的清洁材料名称)。

S41 当发生火灾和 / 或爆炸时,不要吸入烟雾。

S42 灭火时佩戴合适的呼吸装置。

S43 灭火时使用 ...(某种合适的灭火装置名称)。

S45 出现意外或者感到不适,立刻到医生那里寻求帮助(最好带去产品容器标签)。

S46 万一发生不慎吞咽,立刻寻求医生的建议(展示产品容器或者标签)。

S47 保持温度不要超过... 。

S48 用…保持其湿润(一种物质的名称)。

S49 只能保存在原来的容器当中。

S50 不要与...混合。

S51 只能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使用。

S52 不建议在大面积内部空间使用。

S53 避免暴露——使用前先阅读专门的说明。

S56 在专门指定的废物收集点丢弃该残余物及包装容器。

S57 使用合适容器避免环境被污染。

S59 回收时参考生产商和供应商提供的信息。

S60 本物质残余物和容器必须作为危险废物处理。

S61 避免排放到环境中。参考专门的说明 / 安全数据表。

S62 如果不慎吞咽,不要催吐;立刻找医生诊治并出示产品容器或标签。

S1/2 : 保持密封,保存在远离儿童的地点。

S24/25 : 防止皮肤和眼睛接触。

S36/37 : 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手套。

S36/37/39 : 穿戴合适的防护服、手套并使用防护眼镜或者面罩。

S37/39 : 使用合适的手套和防护眼镜或者面罩。

F141材料是什么?

00ni18co8mo5tial,俗称F141? 18NI250

00ni18co8mo5tial马氏体时效钢是以无碳或超低碳Fe-Ni马氏体为基体,经过时效处理使金属间化合物沉淀硬化的一种超高强度钢。这类钢的强度并不来自于碳,而来自于金属间化合物的沉淀。

性能特点

上海秉争实业18Ni钢固溶以后形成超低碳马氏体,硬度为28~30HRC,时效处理以后,由于各种类型的金属间化合物的脱溶析出得到时效硬化,硬度可以上升到50HRC。18Ni钢突出的特点是,在超高强度、高硬度的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韧性和高的断裂韧度。同时,这类钢无冷作硬化,时效热处理变形小,焊接性能良好,表面还可以渗氮处理等。

上海秉争实业18Ni马氏体时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超高抗拉强度,表面硬度50~54HRC),兼具良好的韧性和塑性,是制造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装备的一种关键材料,在航空、航天、精密模具等工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目前在国内外广泛用作制造火箭发动机壳体、导弹壳体、铀同位素离心分离机高速转筒等高精密承重零件的材料。

00ni18co8mo5tial是什么材料

00ni18co8mo5tial,俗称F141? 18NI250

00ni18co8mo5tial马氏体时效钢是以无碳或超低碳Fe-Ni马氏体为基体,经过时效处理使金属间化合物沉淀硬化的一种超高强度钢。这类钢的强度并不来自于碳,而来自于金属间化合物的沉淀。

性能特点

上海秉争实业18Ni钢固溶以后形成超低碳马氏体,硬度为28~30HRC,时效处理以后,由于各种类型的金属间化合物的脱溶析出得到时效硬化,硬度可以上升到50HRC。18Ni钢突出的特点是,在超高强度、高硬度的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韧性和高的断裂韧度。同时,这类钢无冷作硬化,时效热处理变形小,焊接性能良好,表面还可以渗氮处理等。

上海秉争实业18Ni马氏体时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超高抗拉强度,表面硬度50~54HRC),兼具良好的韧性和塑性,是制造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装备的一种关键材料,在航空、航天、精密模具等工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目前在国内外广泛用作制造火箭发动机壳体、导弹壳体、铀同位素离心分离机高速转筒等高精密承重零件的材料。

正辛烷(正辛烷)详细资料大全

正辛烷的外观与性状为无色透明液体。是工业用汽油成分之一,还可用作溶剂和有机合成原料。辛烷存在于石油中。实验室制备可由溴丁烷合成。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正辛烷 英文名 :N-OCTANE 别称 :辛烷 化学式 :C8H18 分子量 :114.23 CAS登录号 :111-65-9 EINECS登录号 :203-892-1 熔点 :?57 C(lit.) 沸点 :125-127 C(lit.) 水溶性 :0.0007 g/L (20 oC) 密度 :0.703 g/mL at 25 C(lit.) 外观 :无色透明液体 闪点 :60 F 套用 :是工业用汽油成分之一,还可用作溶剂和有机合成原料 危险性符号 :F,Xn,N 危险性描述 :11-38-50/53-65-67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262 3/PG 2 编号系统,物性数据,分子结构数据,计算化学数据,性质与稳定性,贮存方法,合成方法,1.制法:,2.制法:,毒理学数据,生态学数据,对环境的影响,应急监测,实验室监测,环境标准,应急处理,用途,安全信息,表征图谱, 编号系统 CAS号: 111-65-9 MDL号: MFCD00009556 EINECS号: 203-892-1 RTECS号: RG8400000 BRN号: 1696875 PubChem号: 24857891 物性数据

1.性状:无色透明液体[ 2.熔点(℃):-56.8 3.沸点(℃):125.6 4.相对密度(水=1):0.70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94 6.饱和蒸气压(kPa):1.33(20℃) 7.燃烧热(kJ/mol):-5445.3 8.临界温度(℃):296 9.临界压力(MPa):2.49 10.辛醇/水分配系数:4.00~5.18 11.闪点(℃):13(CC);22(OC) 12.引燃温度(℃):206 13.爆炸上限(%):6.5 14.爆炸下限(%):1.0 15.溶解性:不溶于水,溶於乙醇、乙醚、苯、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16.黏度(20oC,mPas):0.5466 17.黏度(25oC,mPas):0.5151 18.蒸发热(25℃,kJ/mol):41.512 19.蒸发热(b.p.,kJ/mol):34.390 20.蒸发热(25℃,kJ/mol):41.512 21.蒸发热(b.p.,kJ/mol):34.390 22.溶化热(kJ/mol):20.754 23.生成热(液体,kJmol):-250.12 24.生成热(气体,kJmol):-208.59 25.燃烧总发热量(kJ/mol):5474.36 26.燃烧最低发热量(kJ/mol):2077.96 27.比热容(理想液体,25oC,定压)/[kJ/(kgK)]:1.65 28.比热容(液体,25℃,101.3 kPa)/[kJ/(kgK)]:2.23 29.热导率(20℃)/[Mw/(mK)]:131.047 30.热导率(30℃)/[Mw/(mK)]:128.250 31.体膨胀系数(15.6℃)/K-1:11.1610--4 32.苯胺点(oC):70.6 33.临界密度(gcm-3):0.232 34.临界体积(cm3mol-1):492 35.临界压缩因子:0.259 36.偏心因子:0.369 37.Lennard-Jones参数(A):7.3491 38.Lennard-Jones参数(K):314.25 39.溶度参数(Jcm-3)0.5:15.360 40.van der Waals面积(cm2mol-1):1.2341010 41.van der Waals体积(cm3mol-1):88.720 42.气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5512.0 43.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208.5 44.气相标准熵(Jmol-1K-1) :467.35 45.气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16.6 46.气相标准热熔(Jmol-1K-1):187.78 47.液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5470.50 48.液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250.04 49.液相标准熵(Jmol-1K-1) :361.12 50.液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6.32 51.液相标准热熔(Jmol-1K-1):255.68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39.11 2、摩尔体积(cm3/mol):160.5 3、等张比容(90.2K):350.4 4、表面张力(dyne/cm):22.6 5、极化率(10-24cm3):15.50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0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5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7.重原子数量:8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25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1.在三氯化铝以及氯化氢催化下发生分解和异构化,生成异丁烷、异戊烷和烯烃。 2.稳定性: 稳定 3.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酸、强碱、卤素 4.聚合危害: 不聚合 贮存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合成方法 1.制法: 于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通气导管(伸入瓶底)的反应瓶中,加入锌-汞齐100g(1.53mol),250mL浓盐酸、50mL水,搅拌下加入40g(0.35mol)辛酮-2(2),慢慢通入氯化氢气体。若反应过于剧烈,可暂停通氯化氢气体。2-3h后锌-汞齐大部分反应完,停止通氯化氢,放置过夜。撤去搅拌器等,改为水蒸汽蒸馏装置,进行水蒸气蒸馏,直至镏出液透明为止。分出上层油层,用蒸馏水洗涤二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分镏,收集124-126℃的馏分,得到辛烷(1)26g,收率58%。 2.制法: 于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器的1L反应瓶中,加入除去氧化层的金属钠(切成小块状)23g(1.0mol)。称取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的溴丁烷(2)68.5g(53mL,0.5mol),先由冷凝器顶端加入5mL,若反应没有进行,可适当加热,直至反应开始(变蓝色)。慢慢搅拌下,再加入5mL溴丁烷。当反应缓慢时再加入5mL溴丁烷,如此直至溴丁烷加完(约1.5h)。加完后放置1~2h。撤去冷凝器,用滴液漏斗滴加50mL(95%)的乙醇,约30min加完,而后于15min内滴加50mL蒸馏水。搅拌下加热回流3h,使未反应的溴丁烷分解。加入500mL水,分出上层粗品辛烷(17~18g)。用等体积的水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分馏,收集123~126℃的馏分,得辛烷①(1)约15g,收率52%。注:①用Wurtz反应来制备烷烃,其中往往含有少量的不饱和烃。加入约10%体积的浓硫酸并充分挪动,直至酸层无色或仅有很浅的黄色,分出酸层,依次用10%的饱和碳酸钠、水洗涤,无水硫酸镁或无水钠干燥,而后分馏(或减压分馏),可得到高纯度的烷烃。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LC50:118g/m3(大鼠吸入,4h) 2. *** 性 暂无资料 3.亚急性与慢性毒性:接触浓度为每立方米数克,连续接触4个月,大鼠甲状腺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发生可逆性减退。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 LC50:100mg/L(96h)(鱼) EC50:0.38mg/L(48h)(水蚤) 2.生物降解性暂无资料 3.非生物降解性:空气中,当羟基自由基浓度为5.00105个/cm3时,降解半衰期为44h(理论)。 4.生物富集性 BCF:1900(理论) 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人的眼睛、呼吸道黏膜有 *** 作用,有麻醉和肺部 *** 作用。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C80g/m32小时(小鼠吸入);小鼠经口0.2ml/只,惊厥、呼吸麻痹、心脏停搏、死亡;人吸入1g/m35分钟,黏膜 *** 症状。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接触浓度为每立方米数克,连续接触4个月,大鼠甲状腺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发生可逆性减退。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著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应急监测 水质检测管法 实验室监测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300mg/m3 应急处理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菸。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用途 1.主要用作溶剂汽油、工业用汽油的成分。其他用作印刷油墨溶剂、涂料用溶剂的稀释剂、丁基橡胶用溶剂以及烯烃聚合等有机反应的溶剂。 2.用作溶剂及色谱分析标准物质,也用于有机合成。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1262 3/PG 2 危险品标志:易燃、 有害、危害环境 安全标识: S9S16S29S33 危险标识: R11 表征图谱 辛烷红外图谱(IR1)

关于s2919c是什么材料和s029是什么材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