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c%是什么成分(含c量的钢)
今天给各位分享钢材c%是什么成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含c量的钢进行解释,现在开始吧!
钢材的化学成分
钢材中除主要化学成分Fe铁以外,还含有少量的碳(C)、硅(Si)、锰(Mn)、磷(P)、硫(S)、氧(0)、氮(N)、钛(Ti)、钒(V)等元素,这些元素虽含量很少,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很大。
碳是决定钢材性能的最重要元素,它影响到钢材的强度、塑性、韧性等机械力学性能。当钢中含碳量在0.8%以下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但当含碳量大于1.0%时,随含碳量增加,钢的强度反而下降。一般工程用碳素钢均为低碳钢,即含碳小于0.25%,工程用低合金钢含碳小于0.52%。
钢中有益元素有锰、硅、钒、钛等,控制掺入量可冶炼成低合金钢。钢中主要的有害元素有硫、磷及氧,要特别注意控制其含量。磷是钢中很有害的元素之一,主要溶于铁素体起强化作用。磷含量增加,钢材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显著下降。特别是温度愈低,对塑性和韧性的影响愈大,从而显著加大钢材的冷脆性。磷也使钢材可焊性显著降低,但磷可提高钢的耐磨性和耐蚀性。硫也是很有害的元素,呈非金属硫化物夹杂物存在于钢中,降低钢材的各种机械性能。
由于硫化物熔点低,使钢材在热加工过程中造成晶粒的分离,引起钢材断裂,形成热脆现象称为热脆性。硫使钢的可焊性、冲击韧性、耐疲劳性和抗腐蚀性等均降低。氧是钢中有害元素,主要存在于非金属夹杂物中,少量熔于铁素体内。非金属夹杂物降低钢的机械性能,特别是韧性。氧有促进时效倾向的作用。氧化物所造成的低熔点亦使钢的可焊性变差。
钢的成分问题
看含碳量的多少来分的。有Q235-A,Q235-B,Q235-C,Q235-D四种。
Q235-A
组成元素比例(%):碳C:0.14~0.22;锰Mn:0.30~0.65;磷P:≤0.045;硫S:≤0.050;硅Si:≤0.30
特性及应用=用途:金属结构件,心部强度要求不高的的渗碳或氰化零件,拉杆、连杆、吊钩、车钩、螺栓、螺母、套筒、轴及焊接件。;脱氧方法:F、b、Z
Q235-B
化学成分=组成元素比例(%):碳C:0.12~0.20;锰Mn:0.30~0.70;磷P:≤0.045;硫S:≤0.045;硅Si:≤0.30
特性及应用=用途:金属结构件,心部强度要求不高的的渗碳或氰化零件,拉杆、连杆、吊钩、车钩、螺栓、螺母、套筒、轴及焊接件。;脱氧方法:F、b、Z;冲击实验:温度20℃下Akv(纵向)=27J
Q235-C
化学成分=组成元素比例(%):碳C:≤0.18;锰Mn:0.35~0.80;磷P:≤0.040;硫S:≤0.040;硅Si:≤0.30
特性及应用=用途:金属结构件,心部强度要求不高的的渗碳或氰化零件,拉杆、连杆、吊钩、车钩、螺栓、螺母、套筒、轴及焊接件,可用于重要的焊接结构。;脱氧方法:Z;冲击实验:温度0℃下Akv(纵向)=27J
Q235-D
化学成分=组成元素比例(%):碳C:≤0.17;锰Mn:0.35~0.80;磷P:≤0.035;硫S:≤0.035;硅Si:≤0.30
特性及应用=用途:金属结构件,心部强度要求不高的的渗碳或氰化零件,拉杆、连杆、吊钩、车钩、螺栓、螺母、套筒、轴及焊接件,可用于重要的焊接结构。;脱氧方法:TZ;冲击实验:温度-20℃下Akv(纵向)=27J
参考资料:《机械设计手册》
钢材质保书化学成分怎么看?
是指质量百分含量(%),对应元素乘以100(10的2次方)或1000(10的三次方)后,可以得到对应元素的百分含量。
如:C含量为0.11%,乘以100后为11%;P含量为0.013%,乘以1000后为13%。
钢材化学成分含碳量的c与w有什么不同
C是碳,化学元素符号为C,钢里面都或多或少的含有碳成分,这也是钢和铁的区别,铁添加了碳元素,就会变成钢。
W是钨,化学元素符号为W,硬质合金一般就是指含钨的钢材,俗称钨钢,如果一种合金里面有W成分,就会变得更加硬,而且耐高温特性比较好,是特别添加的。
钨硬度高,高温性能良好,但是韧性较差,容易脆断。
铁路标准C级钢化学成分
铁路标准C级钢化学成分
C含量国家标准上规定为:≤0.40%——这是该材料中C含量的上限,
该标准中有没有规定下限?
该标准中如果没有规定该种牌号材料的下限,那0.24%符不符合该类材料中,另一个牌号的成分要求?
钢材牌号的确定,往往是由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的数据一起来进行判断的
如果这个本来是中碳钢的,而检验出来为C含0.24%,这通常被认为成分不合格,因为这样材料如果需要进行热处理的话,往往需要渗碳,才能达到中碳钢的相应的机械性能,这样会增加成本的——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因为不太清楚,你这种材料的真正标准,也不知道你的机加工工艺过程以及热处理情况)。
关于钢材c%是什么成分和含c量的钢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