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材料中c曲线是什么意思(金属热处理c曲线)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热材料中c曲线是什么意思,以及金属热处理c曲线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C曲线的解释
解释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TTT曲线(Time,Temperature,Transformation)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可综合反映过冷奥氏体在不同过冷度下的等温转变过程:转变开始和转变终了时间、转变产物的类型以及转变量与时间、温度之间的关系等。因其形状通常像英文字母“C”,故俗称其为C曲线,亦称为TTT 图。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的建立由于过冷奥氏体在转变过程中不仅有组织转变和性能变化,而且有体积膨胀和磁性转变,因此可以采用膨胀法、磁性法、金相—硬度法等来测定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现以金相—硬度法为例介绍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的建立过程。
将共析钢加工成圆片状试样( 101.5mm),并分成若干组,每组试样5 个~10 个。首先选一组试样加热至奥氏体化后,迅速转入A1以下一定温度的熔盐浴中等温,各试样停留不同时间之后,逐个取出试样,迅速淬入盐水中激冷,使尚未分解的过冷奥氏体变为马氏体,这样在金相显微镜下就可观察到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分解过程,记下过冷奥氏体向其他组织转变开始的时间和转变终了的时间;显然,等温时间不同,转变产物量就不同。一般将奥氏体转变量为1%~3%所需的时间定为转变开始时间,而把转变量为98%所需的时间定为转变终了的时间。由一组试样可以测出一个等温温度下转变开始和转变终了的间,根据需要也可以测出转变量为20%、50%、70%等的时间。多组试样在不同等温温度下进行试验,将各温度下的转变开始点和终了点都绘在温度—时间坐标系中,并将不同温度下的转变开始点和转变终了点分别连接成曲线,就可以得到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如图 所示。C 曲线中转变开始线与纵轴的距离为孕育期,标志着不同过冷度下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其中以550℃左右共析钢的孕育期最短,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最低,称为C 曲线的“鼻尖”。
图中最上面一条水平虚线表示钢的临界点A1(723℃),即奥氏体与珠光体的平衡温度。图中下方的一条水平线Ms(230℃)为马氏转变开始温度,Ms 以下还有一条水平线Mf(-50℃)为马氏体转变终了温度。A1与Ms线之间有两条C 曲线,左侧一条为过冷奥氏体转变开始线,右侧一条为过冷奥氏体转变终了线。A1 线以上是奥氏体稳定区。Ms 线至Mf线之间的区域为马氏体转变区,过冷奥氏体冷却至Ms线以下将发生马氏体转变。过冷奥氏体转变开始线与转变终了线之间的区域为过冷奥氏体转变区,在该区域过冷奥氏体向珠光体或贝氏体转变。在转变终了线右侧的区域为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区。A1线以下,Ms线以上以及纵坐标与过冷奥氏体转变开始线之间的区域为过冷奥氏体区,过冷奥氏体在该区域内不发生转变,处于亚稳定状态。在A1温度以下某一确定温度,过冷奥氏体转变开始线与纵坐标之间的水平距离为过冷奥氏体在该温度下的孕育期,孕育期的长短表示过冷奥氏体稳定性的高低。在A1以下,随等温温度降低,孕育期缩短,过冷奥氏体转变速度增大,在550℃左右共析钢的孕育期最短,转变速度最快。此后,随等温温度下降,孕育期又不断增加,转变速度减慢。过冷奥氏体转变终了线与纵坐标之间的水平距离则表示在不同温度下转变完成所需要的总时间。转变所需的总时间随等温温度的变化规律也和孕育期的变化规律相似。因为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同时由两个因素控制:一个是旧相与新相之间的自由能差G;另一个是原子的扩散系数D。等温温度越低,过冷度越大,自由能差G也越大,则加快过冷奥氏体的转变速度;但原子扩散系数却随等温温度降低而减小,从而减慢过冷奥氏体的转变速度。高温时,自由能差G起主导作用;低温时,原子扩散系数起主导作用。处于“鼻尖”温度时,两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转变孕育期最短,转变速度最大。
下图所示分别为共析钢、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等温冷却曲线(TTT曲线)。
钢的热处理,铁碳相图,C曲线,谁能给解释一下?
热处理就是把钢材加热到相变线
用不同的冷却方式,获得不同材质性能的工艺过程。
铁碳合金相图就是从纯铁到碳在铁中最大溶解度6.69%渗碳体,在不同温度区间不同组织相。
C曲线就是奥氏体相变线,具体我忘了,就知道这个C曲线就是顾名思义的,很像C形。
这些都是我手打的,自己理解的自己说的,有不严谨的勿喷。
可以这么说。热处理用到铁碳合金相图,学铁碳合金相图会接触C曲线。
祝你好运
影响C曲线的因素有哪些??
1、含碳量
随着奥氏体中含碳量的增加,奥氏体的稳定性增大,C曲线的位置向右移,这是一般规律。
2、合金元素
除Co以外的几乎所有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后,都增加奥氏体的稳定,使C曲线不同程度的右移。某些合金元素当达到一定含量时,还改变C曲线的形状。
3、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随加热温度提高和保温时间延长,奥氏体晶粒长大,晶界面积减少,奥氏体成分更加均匀。这些都不利于过冷奥氏体的转变,从而提高了奥氏体的稳定性,使C曲线右移。
扩展资料:
设Oxyz是欧氏空间E3中的笛卡儿直角坐标系,r为曲线C上点的向径,于是有。上式称为曲线C的参数方程,t称为曲线C的参数,并且按照参数增加的方向自然地确定了曲线C的正向。曲线论中常讨论正则曲线,即其三个坐标函数x(t),y(t),z(t)的导数均连续且对任意t不同时为零的曲线。
对于正则曲线,总可取其弧长s作为参数,它称为自然参数或弧长参数。弧长参数s用来定义,它表示曲线C从r()到r(t)之间的长度,以下还假定曲线C的坐标函数都具有三阶连续导数,即曲线是C3阶的。
如果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本身就是几何量的等量关系,或这些几何条件简单明了且易于表达,那么我们只须把这些几何条件转化成含有变量的数值表达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曲线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C曲线画法
4、答:自然时效是指经过冷、热加工或热处理的金属材料,于室温下发生性能10、根据共析钢的“C”曲线,过冷奥氏体在A1温度以下等温转变的组织产物可
C曲线右移使材料淬火临界冷却速度 。
C曲线是理论上的恒温冷却曲线,实际生产中运用较少,与临界冷却速度无关联
临界冷却速度:
比如您说的淬火,那就是要获得马氏体
(以共析钢为例)
如果冷却速度大于临界点,那就是完全淬火,获得马氏体
如果冷却速度小于临界点,那就是淬火不完全,获得马氏体+珠光体
热处理里的Ac3,Acm,Ac1是什么意思?与CC曲线有什么关系?
Ac3,Acm,Ac1都是钢的组织转变温度,不同的钢种,它的这些转变温度都不同
C曲线是淬火冷却时用的曲线,有等温转变和连续转变之分
建议你去热处理论坛下载一些基本资料来看一看,这些东西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
关于热材料中c曲线是什么意思和金属热处理c曲线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