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3c是什么磁性材料(fe 2o3有磁性吗)

博主:adminadmin 2023-04-09 00:48:01 条评论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Fe3c是什么磁性材料,以及fe2o3有磁性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什么叫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Fe3c是什么磁性材料,以及fe 2o3有磁性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什么叫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渗碳体,莱氏体

铁素体是碳溶解在-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F表示。具有体心立方晶格,其溶碳能力很低,常温下仅能溶解为0.0008%的碳,在727℃时最大的溶碳能力为0.02%。 称为铁素体或固溶体,用或F表示,常用在相图标注中,F在行文中常用。亚共析成分的奥氏体通过先共析析出形成铁素体。、

Fe3c是什么磁性材料(fe 2o3有磁性吗)

铁素体晶界圆滑,晶内很少见孪晶或滑移线,颜色浅绿、发亮,深腐蚀后发暗。钢中铁素体以片状、块状、针状和网状存在。[1]

这部分铁素体称为先共析铁素体或组织上自由的铁素体。随形成条件不同,先共析铁素体具有不同形态,如等轴形、沿晶形、纺锤形、锯齿形和针状等。铁素体还是珠光体组织的基体。在碳钢和低合金钢的热轧(正火)和退火组织中,铁素体是主要组成相;铁素体的成分和组织对钢的工艺性能有重要影响,在某些场合下对钢的使用性能也有影响。

碳溶入-Fe中形成间隙固溶体,呈体心立方晶格结构,因存在的温度较高,故称高温铁素体或固溶体,用表示,在1394℃以上存在,

在1495℃时溶碳量最大。碳的质量分数为0.09%。

奥氏体(Austenite)是钢铁的一种显微组织,通常是?-Fe中固溶少量碳的无磁性固溶体,也称为沃斯田铁或?-Fe。奥氏体的名称是来自英国的冶金学家罗伯茨奥斯汀(William Chandler Roberts-Austen)。

奥氏体塑性很好,强度较低,具有一定韧性,不具有铁磁性。奥氏体因为是面心立方,四面体间隙较大,可以容纳更多的碳。

奥氏体一般由等轴状的多边形晶粒组成,晶粒内有孪晶。在加热转变刚刚结束时的奥氏体晶粒比较细小,晶粒边界呈不规则的弧形。经过一段时间加热或保温,晶粒将长大,晶粒边界可趋向平直化。铁碳相图中奥氏体是高温相,存在于临界点A1温度以上,是珠光体逆共析转变而成。当钢中加入足够多的扩大奥氏体相区的化学元素时,Ni、Mn等,则可使奥氏体稳定在室温,如奥氏体钢。

珠光体是由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同时析出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片层相间的组织,是铁碳合金中最基本的五种组织之一。代号为P。得名具有珍珠般(pearl-like)的光泽。珠光体,或称波来铁,英文为pearlite,是钢铁的一种由铁素体和雪明碳铁构成的层状组织。波来铁中通常含有88%的肥粒铁和12%的雪明碳铁,整体的含碳量约为0.8%。波来铁组织在钢的显微组织中是最常见的。

碳体(cementite)是铁与碳形成的金属化合物,其化学式为Fe3C。渗碳体的含碳量为c=6.69%,熔点为1227℃。其晶格为复杂的正交晶格,硬度很高HBW=800,塑性、韧性几乎为零,脆性很大。

在铁碳合金中有不同形态的渗碳体,其数量、形态与分布对铁碳合金的性能有直接影响。分为一次渗碳体(从液体相中析出)、二次渗碳体(从奥氏体中析出)和三次渗碳体(从铁素体中析出)。

渗碳体的分子式为 Fe3C ,它是一种具有复杂晶格结构的间隙化合物。它的含碳量为6.69%;熔点为1227℃左右;不发生同素异晶转变;但有磁性转变,它在230℃以下具有弱铁磁性,而在230℃以上则失去铁磁性;其硬度很高(相当于HB800),而塑性和冲击韧性几乎等于零,脆性极大。

渗碳体不易受硝酸酒精溶液的腐蚀,在显微镜下呈白亮色,但受碱性苦味酸钠的腐蚀,在显微镜下呈黑色。渗碳体的显微组织形态很多,在钢和铸铁中与其他相共存时呈片状、粒状、网状或板状。

渗碳体是碳钢中主要的强化相,它的形状与分布对钢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Fe3C又是一种介(亚)稳定相,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分解:Fe3C→3Fe+C,所分解出的单质碳为石墨。

渗碳体(Fe3C或Cm):渗碳体是铁和碳形成的金属化合物,含碳量为6.67%(有些书上为6.69%),具有复杂的斜方晶体结构,熔点为1227℃。在钢中,渗碳体以不同形态和大小的晶体出现在组织中,对钢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大。 经3%~5%硝酸酒精溶液侵蚀后呈白亮色,若用苦味酸钠溶液热侵蚀,则被染成黑褐色,而铁素体仍为白色,由此可区别开铁素体和渗碳体。渗碳体的硬度很高,达到HB800以上,脆性很大,强度和塑性很差。经过不同的热处理,渗碳体可以成片状、粒状或断续网状。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长期停留或缓慢冷却),渗碳体可以分解而形成石墨状的自由碳:Fe3C→3Fe + C(石墨)。这一过程对于铸铁和石墨钢具有重要意义。

莱氏体是钢铁材料基本组织结构中的一种,常温下为珠光体、渗碳体和共晶渗碳体的混合物。由液态铁碳合金发生共晶转变形成的奥氏体和渗碳体所组成,其含碳量为c=4.3%。是1882年阿道夫莱德布尔发现的。

基本信息

名词解析: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

1、铁素体是碳溶解在-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F表示。具有体心立方晶格,其溶碳能力很低,常温下仅能溶解为0.0008%的碳,在727℃时最大的溶碳能力为0.02%。? 称为铁素体或固溶体,用或F表示,常用在相图标注中,F在行文中常用。亚共析成分的奥氏体通过先共析析出形成铁素体。

2、奥氏体(Austenite)是钢铁的一种层片状的显微组织, 通常是?-Fe中固溶少量碳的无磁性固溶体,也称为沃斯田铁或?-Fe。奥氏体的名称是来自英国的冶金学家罗伯茨奥斯汀(William Chandler Roberts-Austen)。

3、渗碳体(cementite)是铁与碳形成的金属化合物,其化学式为Fe3C。渗碳体的含碳量为c=6.67%,熔点为1227℃。其晶格为复杂的正交晶格,硬度很高HBW=800,塑性、韧性几乎为零,脆性很大。

4、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一起组成的机械混合物用符号“P”表示。碳素钢中珠光体组织的平均碳含量约为0.77% 。它的力学性能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即其强度、硬度比铁素体显著增高,塑性、韧性比铁素体要差,但比渗碳体要好得多。

5、莱氏体是钢铁材料基本组织结构中的一种,常温下为珠光体、渗碳体和共晶渗碳体的混合物。? ?由液态铁碳合金发生共晶转变形成的奥氏体和渗碳体所组成,其含碳量为c=4.3%。莱氏体是1882年阿道夫莱德布尔发现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铁素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奥氏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渗碳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珠光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莱氏体

简述Fe-Fe3C相图中的三种基本形态与性能特点

1,铁素体(ferrite)铁素体是碳在-Fe中的间隙固溶体,用符号"F"(或)表示,体心立方晶格;

虽然BCC的间隙总体积较大,但单个间隙体积较小,所以它的溶碳量很小,最多只有0.0218%(727℃时),室温时几乎为0,因此铁素体的性能与纯铁相似,硬度低而塑性高,并有铁磁性.

=30%~50%,AKU=128~160J b=180~280MPa,50~80HBS.

铁素体的显微组织与纯铁相同,用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在显微镜下呈现明亮的多边形等轴晶粒,在亚共析钢中铁素体呈白色块状分布,但当含碳量接近共析成分时,铁素体因量少而呈断续的网状分布在珠光体的周围.2,奥氏体(Austenite )奥氏体是碳在-Fe中的间隙固溶体,用符号"A"(或)表示,面心立方晶格;

虽然FCC的间隙总体积较小,但单个间隙体积较大,所以它的溶碳量较大,最多有2.11%(1148℃时),727℃时为0.77%.

在一般情况下, 奥氏体是一种高温组织,稳定存在的温度范围为727~1394℃,故奥氏体的硬度低,塑性较高,通常在对钢铁材料进行热变形加工,如锻造,热轧等时,都应将其加热成奥氏体状态,所谓"趁热打铁"正是这个意思.b=400MPa,170~220HBS,=40%~50%.

另外奥氏体还有一个重要的性能,就是它具有顺磁性,可用于要求不受磁场的零件或部件.

奥氏体的组织与铁素体相似,但晶界较为平直,且常有孪晶存在.3,渗碳体(Cementite)渗碳体是铁和碳形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金属化合物,用化学分子式"Fe3C"表示.它的碳质量分数Wc=6.69%,熔点为1227℃,

质硬而脆,耐腐蚀.用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在显微镜下呈白色,如果用4%苦味酸溶液浸蚀,渗碳体呈暗黑色.

渗碳体是钢中的强化相,根据生成条件不同渗碳体有条状,网状,片状,粒状等形态,它们的大小,数量,分布对铁碳合金性能有很大影响.

是混合物还是化合物,另问:fe3c为什么不是固溶体

高石英固溶体和低石英固溶体的区别一)渗碳体英文名称:cementite渗碳体定义渗碳体铁碳合金按亚稳定平衡系统凝固和冷却转变时析出的Fe3C型碳化物。 分子式:Fe3C铁和碳形成的化合物。钢中的碳化铁(Fe3C)相。具有正交晶体结构,其晶格为复杂的正交晶格,硬度很高HBW=800,塑性、韧性几乎为零,脆性很大,延伸率接近于零。渗碳体的含碳量为c=6.69%,熔点1227℃。热力学稳定性不高,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形成石墨。在230℃以下,具有一定的磁性。二)奥氏体英文名称:austenite晶体结构:面心立方(fcc)字母代号:A、。定义:碳在-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性能特点:奥氏体是一种塑性很好,强度较低的固溶体,具有一定韧性。不具有铁磁性。古代铁匠打铁时烧红的铁块即处于奥氏体状态。另外,奥氏体因为是面心立方,四面体间隙较大,可以容纳的碳。三)铁素体:即-Fe和以它为基础的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点阵。亚共析成分的奥氏体通过先共析析出形成铁素体。这部分铁素体称为先共析铁素体或组织上自由的铁素体。随形成条件不同,先共析铁素体具有不同形态,如等轴形、沿晶形、纺锤形、锯齿形和针状等。铁素体还是珠光体组织的基体。在碳钢和低合金钢的热轧(正火)和退火组织中,铁素体是主要组成相;铁素体的成分和组织对钢的工艺性能有重要影响,在某些场合下对钢的使用性能也有影响。

fe3c是最稳定的富相碳吗

fe3c是最稳定的富相碳。

在铁碳合金中,铁是作为基体存在的,而碳则溶入铁的晶格中形成间隙固溶体,超过固溶度后,剩余的碳形成渗碳体或石墨。热力学上,石墨是稳定相,渗碳体是亚稳定相。但石墨的含碳量为100%,渗碳体含碳量为6。69%。

所以,在通常情况下,碳总是与铁形成渗碳体,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极为缓慢的冷却条件下或加入促进石墨话的元素,碳才以石墨的形式存在。石墨是单质,而渗碳体是化合物,故渗碳体中的铁是化合价的铁存在。

理化特性

渗碳体的分子式为 Fe3C ,它是一种具有复杂晶格结构的间隙化合物。它的含碳量为6.69%;熔点为1227℃左右;不发生同素异晶转变;但有磁性转变,它在230℃以下具有弱铁磁性,而在230℃以上则失去铁磁性;其硬度很高(相当于HB800),而塑性和冲击韧性几乎等于零,脆性极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渗碳体

FeC3是什么,其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为多少?

Fe3C是碳化铁,Fe:铁酸化合物要络合才能稳定存在

一般是3价

C:如果Fe是+2的话

C的化合价就是分数了,不可能

那么就只有Fe是+3,就可以算出C是-1

Fe3c是什么磁性材料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