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模具钢材与进口模具钢材冷热对比(国产模具钢材与进口模具钢材冷热对比图)
今天给各位分享国产模具钢材与进口模具钢材冷热对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国产模具钢材与进口模具钢材冷热对比图进行解释,现在开始吧!
国产模具钢和进口模具钢对比存在哪些差距
如果细化分析就有惊人的差异,因为地域文化不同、工人的待遇和工作心态也不尽相同,所以做出来的东西就会有所不同。从各种源头的材料开始,在品质上就有差异,就连冶炼工人的防爆服饰、劳保手套和防爆眼睛等用品的品质都有差别,做出来的东西一定不一样。
西方国家的工业发展比我国早很多,我国70年代基本没有专业的模具钢,开革开放才得以发展,所以冶炼技术不在一个级别上。
我国现有的模具钢90%都是依照国外各种牌号公开的金属成分复制生产的,国外没有公开的关键成分和技术就只能靠我们的冶炼厂自己琢磨了。另外我们的冶炼厂很多,几十人的小厂和上万人的大厂做出来的材料统称国产,所以没有可比性。
综合各种因素,同一款进口模具钢与国产模具钢相比,在各项性能指标上差异较大,国产模具钢在纯净度、延展性、可加工性、韧性等硬性指标上与进口材料有30%左右的差距。
S136H是什么材质,和国产钢材有什么区别
S136H是具备优良的耐腐蚀性的塑胶模具钢,具有卓越的生产特性,高精度钢面抛光,抗锈蚀能力极佳,热处理变形少。
出厂硬度:预硬30~35HRC
特征:经炉外精炼(VD)+电渣重熔精炼(ESR),组织更纯洁细微,优良的耐蚀性、抛光性,良好的耐磨性、机械加工性,淬硬时优良的尺寸稳定性。
用途:高抛光度及高要求的内模件,高耐腐蚀的塑料模具,生产、医疗、食品工业等产品。
进口模具钢和国产钢的区别:
1、进口模具钢价格高,一般在国产的一倍以上。
2、国外知名钢厂的材料一般钢水的纯净度比较高,P、S以及五害元素含量低,气体含量低,简单来说就是杂质比国产的少。
3、进口模具钢一般来说等向性较好,锻压比大,简单来说就是锻的匀、透要比国产好。
4、国外的研发力度大,比较常用的模具钢基本都是国外开发的,所以热处理的工艺比较先进,并且设备也比较先进。
进口模具钢和国产钢有何区别啊
我国模具钢和特种钢的发展相对滞后。几十年前,我们只有2到3种基本钢,而不是模具钢和特殊钢。在许多特殊材料领域,我国国内目前正在实现零突破。目前进口模具钢和国产钢主要有价格、纯度、性能三种区别。
1、价格不同:
因为制造性能、纯度及关税的影响,进口的模具钢相比国内钢的价格要高,进口材料价格一般在国产材料的一倍以上。
2、纯度不同:
钢料本身的纯度不同,国外知名钢厂的材料一般钢水的纯净很多,瑞典、德国进口钢相比中国的冶钢业纯度一般要高。
3、性能不同:
以从金华岛进口的德国钢为例,从金华岛进口的德国Glitz 1.2344与从中国进口的Glitz 1.2344质量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铝合金压铸。在相同的热处理、压铸机参数和压铸材料下,使用中国产的钢容易产生裂纹和裂纹。金华州进口738H钢的韧性优于国产模具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模具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铁行业
进口模具钢种与国内模具钢种的比较?
加强自主研发 大力发展优质模具钢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材料委员会常务秘书高余顺专访
近年来,我国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模具工业高速增长,对模具材料需求量也逐年提高,模具钢潜在市场巨大。模具材料是模具制造基础,模具材料质量对模具寿命有很大影响。但目前我国模具钢高端市场都由国外著名品牌公司占据,国内模具材料大多停留在低端市场的竞争,不利于我国模具工业发展。由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模具材料委员会、中国金属学会特钢分会、模具钢学术委员会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工模具钢专业委员会在长春共同举办的“第五届全国模具钢学术会议”,其宗旨就是通过技术交流和研讨,推动行业大力发展优质模具钢,打造我国自主品牌,开发、生产中高档模具精品钢,满足模具行业对模具材料性能要求和高品质模具钢需求。期间,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材料委员会常务秘书高余顺高级工程师,请他详细介绍我国模具材料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记者:您好!请介绍一下我国模具材料现状
高余顺(以下简称高):近年来,随着我国模具工业的迅速发展,模具工业以每年20%的增长速度发展。2007年我国模具销售额达到870亿元。在世界模具制造产值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模具出口额也迅速上升,2007年已达14.13亿美元。我国成为一个模具制造大国。但从模具制造技术水平来看,还远未达到模具制造强国的水平。
从模具材料的产量上讲,已位居世界前列。按用途来分,塑料模具钢约占50%,冷作模具钢约占28%,热作模具钢约占20%,其他为特殊模具钢。
从模具材料的生产上看,国内大多采用电炉钢冶炼,钢的纯净度差,碳化物级别高,中心疏松超标;通过电渣重熔生产的模具钢较少,约为10~15%。国外模具成材率在85~90%,而国内仅70%,差距较大。国产模具材料在品种、质量、规格尺寸及材料性能上难以满足国内中高档模具的生产的需要,不得不依赖进口模具材料。
从模具材料的钢种分析,国内生产的模具材料大都是GB1299-2000标准中的牌号,占模具钢产量的90%以上,国内研制开发的模具新钢种和引进钢种的产量比较小。近年来,模具材料的开发未得到重视,致使研究人员减少,研究设备落后,造成开发能力下降。
从国内模具材料市场上观察,模具材料生产企业一般只接受批量定货,众多中小企业只能通过经销商解决模具材料来源。而经销商存在着钢种不全,规格少和售后服务不全等问题,不能为企业作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特别是模具材料的热处理。
记者:国内模具材料质量与世界著名品牌差距在哪里,如何才能缩小差距?
高:近年来,我国模具钢生产企业,一方面投入较大的资金,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淘汰部分落后的生产设备、新的生产设备已与国外模具钢生产企业相近。另一方面,在生产工艺上进行了改进,制定了先进的模具钢生产工艺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缩短了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但总的来说,仍有不少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模具钢生产工艺相对落后
一.国内模具钢生产企业,仍然以电炉钢生产为主,通过炉外精炼,电渣重熔等工艺生产的模具钢产量较小。另外国外模具钢的成材率在85-90%,国内普遍仅为70%左右,差距较大。
二.模具钢品种规格较少
目前,我国模具钢市场供应的品种80%以上是黑皮圆棒料,而扁钢、精品钢(六面光、光圆)以及预硬化后的模具钢比较少。国外模具钢生产商,采用精锻、精轧工艺生产模具钢,产品尺寸精度高,改善钢材内在质量,降低了加工量,因而模具钢的利用率较高,节约了成本。
三.模具钢新品种开发较少
我国的合金工具钢仅有GB1299-2000标准,所列钢种大部分为上世纪50、60年代沿用至今的老钢种,新品种开发较少,形成系列化、批量化的钢种更少。
四.模具使用寿命较低
由于我国模具钢的生产工艺较落后,加工工艺不配套。与国外生产的模具钢制造的模具使用寿命差距较大。如冷作模具钢方面,多数仍用Cr12、Cr12MoV及CrWMn等材料制造模具,使用寿命也不高,严重影响了模具的成本,在模具市场上,竞争力较低。
近年来,模具材料生产企业投入了较大的力度,在北方建立东北特钢集团公司,南方建立宝钢特殊钢分公司的模具材料生产基地,并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设备技术更新,改进生产工艺技术,使模具材料的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生产中逐步向国外模具材料标准靠拢,努力生产出国产优质高性能模具材料。
记者:目前,我国模具材料高端市场由德国、瑞典、日本等世界著名品牌公司占据,而国内模具材料大多数停留在低端市场的竞争,主要原因在哪里?
冷作模具钢和热作模具钢的区别,那里不一样
1、性能要求不一样
热作模具钢:较高的高温强度、良好的韧性、良好的耐磨性能、优良的耐热疲劳性、高淬透性等。
冷作模具钢:较高的耐磨性、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较强的抗咬合性、受热软化能力等。
2、分类不一样
热作模具钢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根据合金元素含量及热处理后的性能分类,可以按用途分,也可以按合金元素分类。按合金元素分类可分为低合金热作模具钢(钨系、铬系和钼系)、中合金热作模具钢和高合金热作模具钢(钨钼系和铬钼系)
钢材类别考虑,冷作模具钢多为过共析钢和莱氏体钢,一般属于工具钢范畴。
扩展资料:
1、含碳量
一般为中碳,碳的质量分数为0.3%~0.6%。保证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较高的淬透性以及较好的塑性、韧性。
2、合金元素
加入的合金元素有Cr、Mn、Si、Ni、W、Mo、V等合金元素。其中Cr、Mn、Si、Ni合金元素的作用是强化铁素体和提高淬透性。W、Mo合金元素是为了防止回火脆性,Cr、W、Si合金元素能提高相变温度,使模具在交替受热与冷却过程中不致发生相变而发生较大的容积变化,从而提高其抗热疲劳的能力。
另外,W、Mo、V等在回火时以碳化物形式析出而产生二次硬化,使热作模具钢在较高温度下仍保持相当高的硬度,这是热作模具钢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Cr、Si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热作模具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冷作模具钢
国产模具钢材与进口模具钢材冷热对比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