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53二次硬化(二次硬化机理)

博主:adminadmin 2023-09-11 01:10:01 条评论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dc53二次硬化,以及二次硬化机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65nb模具钢与dc53模具钢的区别6Cr4W3M...
钢百科 usteel.net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dc53二次硬化,以及二次硬化机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dc53二次硬化(二次硬化机理)

65nb模具钢与dc53模具钢的区别

6Cr4W3MoVNb(65Nb)模具钢是一种含铌基体钢。钢中合金元素Cr、W、Mo、V的含量设计取自淬火态的W6Mo5Cr4V3高速钢的基体成分,合金元素在模具纳中的作用与高速钢中相似。

介绍

钢种还加入少量强化碳化物形成元素铌,与钢种的碳形成高稳定性的NbC,阻止淬火加热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与不含Nb模具钢比较,艾诗缇晶粒细化温度提高40~50℃,Nb还部分溶解于Cr、W、Mo、V的碳化物中,增强器稳定性,使淬火后集体的含碳量降低,显著提高钢的强韧性,并改善模具钢的工艺性能。65Nb模具钢化学成分见下表。

标准:GB/T 9943-1988

65Nb化学成分

碳 C :0.50~0.60(允许偏差:0.01)

硫 S :≤0.030

磷 P :≤0.030

铬 Cr:3.80~4.40(允许偏差:0.05)

镍 Ni:允许残余含量≤0.30

铜 Cu:允许残余含量≤0.25

钒 V :1.00~1.20(允许偏差:0.05)

钼 Mo:2.00~2.20(允许偏差:尺寸≤6,0.05;尺寸>6,0.10)

钨 W :2.95~3.25(允许偏差:尺寸≤10,0.10;尺寸>10,0.20

力学性能

65Nb模具钢具有较高的强韧性,其韧性比母体告诉W6Mo5Cr4V2和高碳高铬模具钢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压力低于2450MPa的冷挤模、冷镦模上应用时,使用寿命比高速模具钢和高碳高铬模具钢成倍提高。但在压力超过2450MPa的模具上应用,并要求有高耐磨性的情况下,65Nb模具钢的抗压屈服强度和耐磨性均显得不足。

工艺性能

锻造工艺

65Nb模具钢属莱式体模具钢,要进行锻造。65Nb模具钢的锻造性能良好,但应缓慢加热保证烧透。锻造加热温度1120~1150℃,始锻温度1100℃,终锻温度850~900℃,缓冷。

为使原有带状碳化物和网状碳化物破碎、细化、分布均匀,对于镦坯尤其是大规格坯料,应进行改锻后反复镦拔;对于带刃口的模具,如切边模,经反复镦拔后基本上克服了刃口剥落现象,寿命比仅经拔长的模具提高了4~5倍。

退火工艺

65Nb模具钢的退火工艺有常规球化退火和等温球化退火两种,常规化退火工艺为800℃加热3~4h,缓慢冷却到500℃出炉;等温球化退火工艺为860℃加热3~4h,冷到740℃等温5~6h,炉冷到500℃出炉,退火后硬度为217HBS。如将等温时间由6h延长到9h,则硬度进一步降低到187HBS,可以采用冷挤压成型,这是65Nb模具钢的最大优点。

淬火、回火工艺

65Nb模具钢的淬火温度为1080~1180℃,淬火加热时间应保证碳化物充分溶解并均匀化,同时不使晶粒长大,在盐浴炉中加热系数以15~20s/mm为宜。根据模具形状和对变形的要求,冷却方式可采用油冷、油淬-空冷和分级淬火等。65Nb模具钢一般采用二次回火,回火温度范围为520~560℃。

不同温度淬火,又经过不同温度二次回火的硬度值,在回火过程中均会有二次硬化现象,硬度峰值出现在520~540℃,并随淬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应用范围

65Nb模具钢是一种高强韧性冷热兼用模具钢,广泛用于制作各类冷作模具,特别适用于负责、大型或难变形金属的冷挤压模具和受冲击负荷较大的冷锻模具,有时也用于热作模具,但以冷作模具为主。65Nb模具钢还可燃用于钢铁材料的温热模具。由于65Nb模具钢抗压强度和耐磨性不足,不能用于挤压2500MPa的钢铁材料挤压模具及要求高耐磨的模具。

为什么模具钢DC53热处理之后会尺寸变长,热处理之后加工放在哪里没用,等用了之后发现变长了,求高人

DC53是日本大同公司生产的冷作模具钢。若按照中国的标准,该钢号应该为:Cr8Mo2V2Si,具有高温回火二次硬化效应。该钢的热处理工艺有两种:

1050度高温淬火+550度高温回火(两次)

880度中温淬火+230度低温回火

高温淬火加高温回火工艺具有二次硬化效应。处理后的模具硬度可达HRC60-62范围。

尚若高温淬火后的高温回火只有一次,消除了约束压应力的残余奥氏体就会产生马氏体固态相变;慢慢变成为M(马氏体)。体积就会膨胀。所以,模具的尺寸就会变大;规律是:冲剪模的内阳模尺寸变长,外尺寸变大(例如,直径)。阴模内腔尺寸变小,外尺寸变大。

没有热处理过的DC53模具钢用什么型号的焊接车刀加工比较好?

加工H13淬火钢精加工工序刀具可以选用KBN100牌号CBN刀具进行精加工,该刀具在连续加工工况下,寿命长,光洁度好,可达到Ra0.8以内,如果工件存在断续情况,就需要选择KBN200牌号CBN刀具进行加工,可以有效地加快生产节拍,降低因换刀导致的停机时间,从而降低加工成本。

H13是使用最广泛和最具代表性的热作模具钢种,它的主要特性是

(1)具有高的淬透性和高的韧性;

(2)优良的抗热裂能力,在工作场合可予以水冷;

(3)具有中等耐磨损能力同时还可以采用渗碳或渗氮工艺来提高其表面硬度,但要略为降低抗热裂能力;

(4)因其含碳量较低,回火中二次硬化能力较差;

(5)在较高温度下具有抗软化能力,但使用温度高于540(1000)硬度出现迅速下降(即能耐的工作温度为540);

(6)热处理的变形小;

(7)中等和高的切削加工性;

(8)中等抗脱碳能力。

DC53热处理的二次硬化是多少

二次硬化可能性不大,因为二次硬化主要是激发渗碳体的弥散,但你的上述温度已经都激发了.在回火时间上考虑下吧

有的模具钢为什么要2次回火,2次回火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还是用第一次一样温度吗

Cr12MoV、SKD11、D2、DC53、SKD61及高速钢等一类模具钢材当模具要求较高硬度时,均具有回火二次硬化的现象,所以,回火是模具钢淬火后不可缺少的后续工序。模具钢材回火温度的选取完全依据模具零件要求和力学性能而定。

回火以温度高低不同分为一般有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三种工艺方法可以选择:

1.模具钢低温回火。一般为250℃以下。其目的是在尽可能保留高硬度条件下,低温回火的组织转变是淬火马氏体转变为回火马氏体,消除和降低模具钢淬火应力,淬火的组织应力得到部分缓解,其特点是可以保持淬火的高硬度;优点:回火后模具的色泽好,能保持真空淬火的白色(180℃以下),或转变成淡黄色(200~250℃);缺点:.内应力消除不完全,模具的脆性较大,比较适用于压应力工作状态的模具(如冲头、模芯等),一般需线切割或火花加工的模具不适用低温回火;保留较多的残余奥氏体,模具的尺寸稳定性稍差;回火时间长,交货较慢;要求高耐磨的冷作模具零件采用。

2.模具钢中温回火。一般为300~500℃,使淬火钢既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又有足够的韧性和塑性,受冲击的模具零件采用。

3.模具钢高温回火。一般为500~650℃之间或更高些。高温回火的组织转变为残余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同时回火马氏体中析出细密碳化物,使材料发生二次硬化,达到高硬度的要求,此时模具的残余应力较小;目的是调整模具钢的强韧性(既综合力学性能)使达到最佳的配合。作为模具钢预先热处理时,也为后续工序的表面淬火,渗氮等作组织准备,改善可加工性。此外。对某些高合金钢可获得二次硬化效果,提高硬度,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消除残留奥氏体。热作和塑料模具零件采用,目的是提高在模具工作温度下的韧性和耐磨性。

优点:组织转变较充分,内应力较小,所以一般大型的模板和需要线切割或电加工的模具都采用高温回火;尺寸稳定性及耐磨性均优于低温回火;回火时间较短;

缺点:色泽较差,不能保持真空淬火的本色,高温回火后一般为暗棕色或深蓝色,某些合金含量较低的材料还会出现薄薄的氧化皮层,因此高温回火不适用于已精加工的镜面模;

模具钢回火保温时间,原则是保温时间要充分,保温不足往往造成不良后果,有时需要两次或多次回火,在保温时间上宁长勿短。尤其是所谓的快速回火,单纯为缩短时间而损害质量,是不可取的。

通常规定最短不得少于1h。像余热回火(自回火),局部回火是不得已而为之,不可取。高速钢或高合金模具钢有二次硬化效应,必须反复回火2~4次。缓慢冷却效果更好,因为细微的二次碳化物在此过程中析出。

关于dc53二次硬化和二次硬化机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钢百科 ustee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