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2367这个材料有伐的信息

博主:adminadmin 2023-08-20 00:05:01 条评论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1.2367这个材料有伐,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1.2367是什么材料1.2367是德标热作模具钢,不是不锈钢...
usteel.net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1.2367这个材料有伐,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关于1.2367这个材料有伐的信息

1.2367是什么材料

1.2367是德标热作模具钢,不是不锈钢,与国内牌号无对应。

1.2367的化学成分:(%)

C 0.35~0.40

Si 0.30~0.50

Mn 0.30~0.60

P≤0.035

S≤0.010

Cr 4.70~5.20

Mo 2.70~3.30

V 0.40~0.70

1.2367的特性具有极好的耐热性和好的高温韧性,高的耐热疲劳性和耐磨性,适合于高要求应用,可进行氮化处理,良好的抛光性,尺寸变形小,与传统炼钢相比具有更好的等向性,各方向极好的韧性和塑性。1.2367的应用轻合金压力铸造模具;压铸模(模仁,嵌件,上模,喷嘴, 氮化顶针,套筒);钢材锻造成形中的模仁和嵌件;挤压模具;挤压模具(模匕,支承板,衬套,挤压垫);重合金模具支承及内导套;热压模具(铝,镁,铜合金);重轻合金压力成形模具;塑料模具(注塑模具);部件,如重型冷剪切,落料热剪,紧缩环,耐磨件。

模具钢1.2367是什么材料

X38CrMoV5-3/1.2367热作模具钢

化学成分: C 0.4CR 5.0 MO 3.0 V 0.5 主要应用客户有:汽车制造领域,标致、奔驰、宝马、通用、福特、大众等著名汽车企业的模具材料供应商

X38CrMoV5-3钢的主要性能及应:

高韧性及极佳耐高温性;高温下具有优异的耐热疲劳及耐磨性;非常适合用于高质量要求的产品;

热处理变形小;与传统的冶炼钢相比,具有更好的等向性,各方向均有极佳的韧性和塑性。

X38CrMoV5-3钢的主要应用及制作:

适应:轻合金压力成形;钢材锻造成形之模具;挤压模具;重合金生产之方铁及导套;

压力成形模模具;压铸模(上模、下模、镶块、顶针、套筒冷冲裁、热剪及耐磨部件。

挤压模(凹模、模垫、挤压筒、凸模);铝、铜、镁的热压成形模;塑料模;

有伐字的文言文

1. 文言文中的"伐"字和"上"字都有什么意思呢

● 伐f ㄈㄚ◎ 砍:~树。

砍~。◎ 征讨:讨~。

~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

◎ 自夸:~善(夸自己的好处)。~智。

不抄矜不~。● 上shng ◎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

~边。◎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

~卷。◎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

~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知◎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

~升。◎ 去,到:~街。

◎ 向前进:冲~去。◎ 增加:~水。

◎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

◎ 涂:~药。◎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道~课。

~班。◎ 拧紧发条:~弦。

◎ 登载,记:~账。◎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

桌~。组织~。

◎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

选~代表。◎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

◎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1”的高音。

2. “伐”在古文中的含义,有句子和出处

f

〈名〉

(1)

通“阀”。功劳,功业 [merit]

晋侯使却至献楚捷于周,与单襄公语,骤称其伐。――《左传成公十六年》。杜预注:伐,功也。

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汉书车千秋传》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史记项羽本纪》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如:伐阅(功绩和资历)

(3)

畎上高土 [ridge soil]

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周礼》

伐柯

fk

(1)

[follow a principle]∶比喻遵循一定的原则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诗豳风伐柯》

(2)

[matchmaker]∶指做媒

伐木

fm

[woodcutting;lumbering] 采伐林木

伐檀

ftn

[Fatan] 篇名。《诗经》里的诗,通常拿开头一句里的两个字作为全诗的题目。檀,檀树,木质坚实,古代用作制造车子的材料

伐罪

fzu

[uprising;attack the tyrant and relieve the people of their sufferings] 讨伐有罪的人

吊民伐罪

近者奉辞伐罪。――《资治通鉴》

吊民洛汭,伐罪秦中。――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f ㄈㄚ

(1)

砍:~树。砍~。

(2)

征讨:讨~。~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

(3)

自夸:~善(夸自己的好处)。~智。不矜不~。

郑码:NHM,U:4F10,GBK:B7A5

笔画数:6,部首:亻,笔顺编号:321534

cut down;strike;

①伤害,耗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②攻伐、讨伐。《灵枢官能》:“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谋伐有过。”

③刈割。《素问汤液醪醴论》:“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3. 诗词,现伐文,文言文有那些

一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二现代文,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疑问、呼告、反问、顶真等

三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

4. 初中文言文“取”、“伐”、“王”这些字的一词多义

取1. 本义:(捕获到野兽或战俘时)割下左耳。

(会意。从又,从耳。

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

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 [cut off left-ear] (1)取,捕取也。——《说文》 (2)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

——《周礼》 (3)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4)取吴元济。——《资治通鉴唐纪》 2.斩获敌人的首级为取 [behead]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 宋 苏轼《阳关词》 3.拿 [take;fetch;get] (1)取数斗归。——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2)取一葫芦。

——宋 欧阳修《归田录》 (3)取器械。——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从架上取书;从巢里取蛋;取受(拿取和收受);取则(取作准则,规范或榜样) 4.选取;选拔 [adopt;choose;select] (1)深思而慎取。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人取之。——明 刘基《卖柑者言》 (3)舍体而取面。

——蔡元培《图画》 (4)又如:取路(上路);取戏(采取游戏态度);取义(选择正义,就义而死);取人(选择人);取友(选取朋友);取途(选取经由的道路);取象(取某种事物之征象) 5.招致 [incur] (1)谗毁竟自取。——唐 杜甫《上水遣怀》 (2)又如:取罪(自我罪责);取讥(招致讥讽);取毙(招致丧身);取醉(喝酒致醉) 6.得到;取得 [seek;get] (1)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魏风伐檀》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3)钻燧取火。——《韩非子五蠹》 (4)文能取胜。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5)又如:取事(取得成就事功的机会;行事);取讨(讨取;索取);取和儿(取了和气。和睦相处);取真气(摄取天地间元气);取觅(收入;获得);取供(讨取口供) 7.博取 [curry]。

如:取选(求取功名;应试);取应(应举;参加科举考试);取誉(博取称赞或好名声);取宠(博取别人的喜爱,称赞) 8.攻取,夺取 [attack and seize] (1)必取宋。——《墨子公输》 (2)取阳晋。

——《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9.积畜 [accumulate] 而利取分寡。——《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 10.趋向 [tend to;incline to;hurry off] (1)两者合而天下取。

——《荀子王霸》 (2)夸主以为高,异取以为高。——《史记秦始皇本纪》通假字义项 1.通“娶”。

娶妻 [marry] (1)取妻如之何?——《诗齐风南山》 (2)君取于吴,为同姓。——《论语述而》 (3)昭公取于 吴。

——《左传哀公十二年》 (4)终老不复取。——《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我近来取得一个老小,清河县人。

——《水浒传》 2.通“聚”。会合,集合 [assemble;flock together] 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泽。

——《左传昭公二十年》 3.通“趋”。跑,疾走 [run] (1)王良御之,则日取乎千里。

——《韩非子难势》 (2)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下如雨。——《古乐府》伐 【动】 古文形体 (会意。

从人,从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

本义:砍杀) 同本义〖kill〗 伐,击也。——《说文》 伐,杀也。

——《广雅》 为酒醴,伐豚羔,舞长袖。——宋苏辙《太白山祈雨词》 又如:伐祭(砍头祭天);伐杀(杀戮) 砍伐〖hack;fell;cutdown〗 伐竹取道。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坎坎伐檀兮。——《诗魏风伐檀》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伐薪烧炭南山中。——白居易《卖炭翁》 又如:伐取(砍伐取得);伐炭(伐木烧炭);伐薪(砍柴) 讨伐,进攻〖sendarmedforcestosuppress;attack〗 齐师伐我。

——《左传庄公十年》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其后秦伐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 又如:口诛笔伐;伐叛(讨伐叛逆);伐罪吊民(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 自吹自擂,夸耀自己〖bragabout〗 愿无伐善,无施劳。

——《论语公冶长》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不伐己功,不矜己能。

——《史记淮阴侯列传》 又如:伐智(夸耀自己的才智);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伐功矜能(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伐德(自夸其德) 败坏,损伤〖damage〗 重被猛术。国本必伐。

——宋秦观《治势下》 又如:伐性(危害身心);伐命(残害性命);伐生(残害生命) 打破、挫败〖defeat;frustrate;baffle〗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孙子谋攻》 敲击〖knock〗 征人伐鼓。

——《诗小雅采芑》 又如:伐鼓(敲鼓);伐梆(敲打梆子) 引申为开凿〖dig〗 乃伐山石,刻之日月。——唐韩愈《汴州东西水门记》 批评,责备〖criticize;blame〗 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礼。

——王充《论衡问孔》 又如:口诛笔伐 伐 f 【名】 通“阀”。功劳,功业〖merit〗 晋侯使却至献楚捷于周,与单襄公语,骤称其伐。

——《左传成公。

1.2367这个材料有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

ustee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