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模具制作工艺(模具材料钢)
今天给各位分享钢模具制作工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模具材料钢进行解释,现在开始吧!
怎么制作玻璃钢制品的模具
玻璃钢模具的制作工艺模具制做的基本步骤: FRP模具的制作1、主模制作:制作主模的材料有很多,一般要求作主模的材料易成形,易休整,且有稳定性好等特点。如木材,石膏,蜡等。我们通常用的都是木材。根据产品图纸或模具图纸,由木工做出木制主模。2、主模修整:主模必须经过修理后方能进行生产模的翻制。修整包括打腻子,整形,尺寸的较正,加固。这一过程主要是对木模表面及整体做基本的处理,以保证木模在尺寸及形式上与图纸相吻合。3、主模表面处理:这一工序中有喷胶衣,胶衣固化,打磨,抛光,打脱模蜡等。在前面工序中处理好的主模上喷上胶衣,然后等胶衣固化,胶衣固化后就用砂纸打磨胶衣面。一般从几十号的粗砂纸一直打到一千号左右的细砂纸。打完砂纸后,开始抛光模具,最后打上脱模产品。直到此时,主模生产就结束了。接下就可以用主模来制作生产模。这一过程中要用到许多材料及工器具。木材及相应的木工器具是必须的。此外还有:腻子(也称原子灰),砂纸,从几十号的粗砂纸到一千多号的细砂纸,胶衣(一般使用产品胶衣就可以),模具清洁剂,封孔剂,抛光膏,脱模蜡等。此外还要用到一些小的工器具,如打磨器,抛光轮,胶衣喷枪,气泵(或别的气源)。生产模的翻制:主模打好脱模蜡后,就可以翻制生产模了,生产模翻制工序如下:⑴喷模具胶衣:由于开始制作生产模,所以必须使用性能较好的模具胶衣,以保证模具的最终效果。并要求喷射达到一定的厚度。⑵模具铺层:模具胶衣初步凝固后,就可以开始铺层了。铺层工序不能过快,一般一天铺2-3层玻纤布或玻纤毡。铺层要用一定量的模具树脂。这种树脂的性能要优于普通树脂。铺层过程中工人要配胶,即树脂中要加个促进剂与固化剂,然后用涂胶工具涂胶,铺一层玻纤织物涂一层胶,同时要用铁辊赶平织物,排走气泡,使胶均匀。达到指定厚度后,铺层结束。一般情况下模具的厚度要达到产品厚度的3-5倍。所以铺层的时间一般也较长,可持续6-7天吧。⑶模具固化加固:模具可自然固化,也可加温固化,但一般最好有一段自然固化期。自然固化期过后,要给模具加固,使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不致于损坏。⑷生产模的表面处理:生产模固化到要求的时间后,就可以从主模起下来了,起模方式可以是工人手工起模,也可以用高压气来起模。起模后的生产模同样需再做表面处理,包括打砂纸,抛光,划工艺线,打脱模产品。打好脱模产品后就可用于生产产品了。这一阶段用到的材料有:模具胶衣,模具树脂,普通树脂;固化剂,促进剂;玻纤表面毡,玻纤毡,玻纤布;细砂纸,模具清洁剂,封孔剂,抛光膏,脱模产品(脱模蜡,半永久性脱模剂等都行)。所用工具除模具处理工具外,再加上铺层用工具:如胶辊,胶刷,铁辊等。模具的制作是一个精细而漫长的过程,一般一个模具的生产周期前后接近一个月的时间。
玻璃钢树脂及模具的做法是什么?
用来做玻璃钢的模具有很多种,如:木模,硅胶模,石膏模,玻璃钢模,钢模等。
一、玻璃钢模具的制作方法:
玻璃钢模具有阴模,阳模,对合模等,具体选用哪种内型要看产品的结构,工艺,质量要求等。不管选用哪种内型,做之前先分析产品结构,要考虑怎样分型,以便于脱模。
制作:
1、模具胶衣(如,940)一遍,厚度在0.2MM左右,涂刷均匀,胶衣固化后一层表面毡,注意控制树脂含量。表面毡固化后检查表面有无气泡,如果有的话用刀挑掉,180号砂纸将表面打毛,除去灰尘,做无碱300G毡,(一般建议做两到三层待其固化,做的时候用辊筒赶尽气泡,毡做好后,做04或06布,(布与毡交替制作,注意方向性),直到所需厚度。(一般模具厚度不超过10MM)。
2、模具做好后,有的还需要制作加强筋。有条件的话可将模具放置于烘房(温度40左右)24小时。
3、脱模,切除毛边,打磨,(鹰牌水砂纸),根据模具表面情况一般从600号开始,直至2000号,(水磨时注意方向性)间隔性检查一下。抛光,先用1号抛光剂,后用三号。
4、处理结束之后打蜡或者脱模剂。
二、注意事项:
1、涂刷胶衣的时候注意不能刷的太厚。
2、模具树脂选用低收缩型的,促进剂和固化剂不能加的过多,使用时注意保养。
3、高光洁度的则在于模具的后处理了,水磨到位,抛光到位则可以了。
传统的模具制造工艺有哪些?
粗加工工序 所谓粗加工工序是指在加工中从工件上切去大部分加工余量,使其形状和尺寸接近成品要求的工序。如粗车、粗镗、粗铣、粗刨及钻孔等,其加工精度低于IT11,表面粗糙度Ra 6.3m粗加工工序主要用于要求不高,或非表面配合的最终加工以及作为精加工之前的预加工。精加工工序 精加工工序是从经过粗加工的表面上切去较少的加工余量,使工件达到较高的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常用的加工方法主要有精车、精镗、铰孔、磨孔、电加工及成形磨削等。整修加工工序 整修加工是从经过精加工的工件表面上除去很少的加工余量,以得到较高精度及表面质量的零件,此工序一般称零件加工的最终工序,其精度及表面质量要求应达到模具设计图样的要求,如导柱、导套的研磨,工作成形零件的抛光等。
钢模具加工流程有哪些-钢模具加工基本流程
钢模具加工流程有哪些-钢模具加工基本流程
模具钢是用来制造冷冲模、热锻模、压铸模等模具的钢种。模具是机械制造、无线电仪表、电机、电器等工业部门中制造零件的主要加工工具。下面,我为大家分享钢模具加工基本流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锻造
V3N钢含有大量的一次碳化物和二次碳化物,若保留在淬火组织中,将急剧降低模具所有寿命。只有通过对原材料改锻,击碎碳化物,才能使其呈细小、均匀的形貌分布于钢基体,提高整体力学性能。
V3N钢导热性差,锻坯加热时应充分预热,始锻温度1170℃,终锻温度950℃,设备可采用250kg(小件)和400kg空气锤,开始采用轻锤快打,中间用重锤打,最后慢打轻打,锻后于石棉粉箱中缓冷取出后即进行退火处理。
锻后退火
可采用等温退火或普通860 oC退火4小时. 机械加工锻后硬度较高,采用等温或普通退火后,机加可顺利进行,淬火后因工硬度较高,故工件成型磨削难度较大,可采用镨铌刚玉加铬制作的砂轮进行磨削。
热处理工艺
V3N钢在1220~1230℃淬火时,由于存在未熔碳化物,硬度偏低,系淬火温度不足;在1260~1270℃淬火时,晶粒明显过大,系过热现象。
选择1230~1240℃淬火加热温度既能使碳化物和合金元素充分溶解到奥氏体中去,又能保持较细晶粒(10~10级)。
V3N超硬高速钢模具部件采用1220~1230℃经550℃四次回火,硬度可控制在HRC64~67,具体可根据零件尺寸的大小从热处理工艺上进行调整,达到硬度和强度较理想的.配合,V3N超硬型高速钢淬火后有较多残余奥氏体,据测定约为25%~30%,必须尽量消除减少,为此进行多次高温回火使之发生马氏体转变。
进行4次高温回火后,大部分残余奥氏体发生了马氏体转变,产生二次硬化效应。V3N钢二次硬化效应温度比普通高速钢高30~40℃,这一特性十分宝贵,表明V3N钢有更高红硬性。
精加工后的深冷处理
经深冷处理后,由于残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以及超细碳化物的析出,模具零件硬度和耐磨性将进一步改善,耐磨性可提高40%,既缩短回火时间节省了能量,又明显提高了模具使用寿命。
高速钢模具深冷处理工艺过程为:模具除油污→放入保温罐中→少量多次注入液氮(-196℃)→保温浸泡2.5h→取出模具迅速放入60~70℃热水中。
;
钢模具制作工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