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硬模具钢材有哪些(硬度高的模具钢)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超硬模具钢材有哪些,以及硬度高的模具钢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精冲模具用什么模具钢
精冲模具一般选择材料为Crl2MoV钢,当厚度大于4mm时可采用W6Mo5Cr4V2高速钢。
对于产品批量大、形状复杂、受力情况恶劣的精冲凹凸模,可选用粉末冶金钢或硬质合金,或近年推出的几种新型模具钢材料,如YG20硬质合金、7Cr4Mo2VSi钢、GT35钢结硬质合金和CG2基体钢等。精冲模具材料需要经过加工及处理后才能成材使用。具体是:
一锻造工艺
以Crl2MoV钢坯件为例,精冲模具坯件的锻造,要求碳化物均匀度大于3级,因而要选取质量较好的棒材作模具坯料。锻造工艺为预热880~900℃,保温时间以1min/mm计;加热1080~1100℃,保温时间以1.5min/mm计;锻造时镦粗、拔长6次,900℃终锻,锻后550度保温。
二热处理工艺
以Crl2MoV钢精冲模具为例,粗加工后应进行去应力退火,以消除模具应力并减少其畸变;通常采用调质处理,其淬火温度比常规高出30~50℃,高温回火工艺为(720~760)℃(4~6)h,炉冷至500℃后空冷。
当Crl2MoV钢模具刃口形状较简单,冲裁工具较薄(≤3mm)时,终热处理可采用一次硬化处理工艺;若刃口形状复杂,工件较厚(3mm)时,采用二次硬化工艺。
对于W6Mo5Cr4V2高速钢热处理,应采用低温淬火处理,以使精冲模具获得较高力学性能。
三表面强化工艺
精冲模具要求高冲裁精度、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服役寿命,通过表面强化处理可以使模具性能和使用寿命得到进一步提高。表面强化有三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改变模具表面的化学成分,如渗金属、渗碳、渗氮、渗硼和TD处理等;第二种方法是不改变模具表面的化学成分,如激光淬火、真空淬火、低温和超低温处理等;第三种方法是表面形成硬化层,如镀硬铬、热喷涂、VCD、PVD等,在模具表面形成TiC、TiN等超硬物质。
什么钢最硬?
最硬的钢是高速钢,又称高速工具钢或锋钢,俗称白钢。超硬型高速钢硬度可达HRC68~70。经淬火处理的钢不一定是最硬的。
高速钢的热处理工艺较为复杂,必须经过淬火、回火等一系列过程。淬火时由于它的导热性差一般分两阶段进行。先在800~850℃预热(以免引起大的热应力),然后迅速加 热到淬火温度1190~1290℃(不同牌号实际使用时温度有区别),后油冷或空冷或充气体冷却。
工厂均采用盐炉加热,现真空炉使用也相当广泛。淬火后因内部组织还保留一部分(约30%)残余奥氏体没有转变成马氏体,影响了高速钢的性能。为使残余奥氏体转变,进一步提高硬度和耐磨性,一般要进行2~3次回火,回火温度560℃,每次保温1小时。
通常采用电炉生产,曾采用粉末冶金方法生产高速钢,使碳化物呈极细小的颗粒均匀地分布在基体上,提高了使用寿命。
高速钢的成分和其他钢材一样,以铁为最主要的组成元素,并在冶炼时尽量把硫和磷等杂质清除。
高速钢含有百分之0.6至1.3的碳,并在提炼时加入钨、铬、钼、钴、钒和锰,成为一种合金钢。其中钨、钼和钴能够提升钢材的高温强度,铬的加入能够增强钢材的抗氧化能力和耐磨性,钒可提升抗冲击性能,而锰的加入可改善钢材的韧性。
高速钢经过多年发展,由不同元素组成的高速钢相继出现。因此不同类型的高速钢,其组成元素也有分别。
扩展资料
1899年,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和怀特白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工作时,寻求一种能够在高温下依然保持硬度的金属。
经过试验后,发现钢材加入钨、铬和钒后,就能提升高温下的硬度。高速钢在1910年开始实用化,用于车刀的制造,相比起过去的高碳钢刀具,高速钢大幅提高刀具的耐用性,从而提升金属切削加工的效率。
20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各种难加工材料不断涌现,通用高速钢的性能已不复使用,于是高性能高速钢和粉末冶金高速钢相继出现,使高速钢刀具材料的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速钢
K110模具钢材 K110是什么材质
K110模具钢,是奥地利百禄(BOHLER) 标准钢号。
K110模具钢富含超硬合金碳化物,特殊加入钒,钼合金元素,经真空脱气锻轧加工制成.碳化物颗粒细小分布均匀,淬火后经高温回火处理,硬度及耐磨性不减低。适合精密冲压模具,冷挤压成型,拉伸模具,冲载模,仪表零件用料。
对应牌号:
中国GB标准牌号Cr12Mo1v1、美国AlSI/ASTM标准牌号D2、日本JIS标准牌号sKD11、瑞典一胜百(AssAB) 标准牌号xW42、德国DIN标准牌号x155CrvM0121、德国DIN标准材料编号1.2379、奥地利百禄(BOHLER) 标准牌号K110。
超硬模具钢材有哪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