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锻造工艺(不锈钢锻造工艺有何特点)

博主:adminadmin 2022-11-22 20:00:05 条评论
摘要:本文目录一览:1、不锈钢锻造工艺有何特点?2、不锈钢锻件锻造工艺过程是什么?3、不锈钢630的锻造工艺?4、不锈钢棒是怎么制作的5、不锈钢锻件有哪些加工方法呢...

本文目录一览:

不锈钢锻造工艺有何特点?

不锈钢锻造工艺与对焊法兰相比,焊接工作量大,焊条耗量高,经不起高温高压及反复弯曲和温度波动,但现场安装较方便,可省略焊缝拍揉伤的工序。带颈平焊法兰带颈平焊法兰全称带颈平焊钢制管法兰英文名称简称SO带颈平焊法兰同板式平焊法兰一样也是将钢管、管件等伸入法兰内通过角焊缝与设备或管道连接的法兰。带颈平焊法兰的密封面形式有:突面RF、凹面FM,凸面M、榫面T,槽面G,全平面FF。带颈平焊法兰的通径范围、制造工艺 :锻造。优点:带颈平焊法兰也属于平焊法兰,因为有个短颈,从而提高了法兰的强度改善了法兰的承载力度。所以可以用于更高压力的管道上。缺点:较板式平焊法兰而言造价更高,由于其形状的特点在运输途中更容易磕碰。整体法兰整体法兰是一种法兰的连接方式。也是属于带颈对焊钢制管法兰的一种。材质有碳钢、不锈钢、合金钢等。在国内各个标准之中,用IF来表示整体法兰。多用于压力较高的管道之中。生产工艺一般为铸造。

不锈钢锻件锻造工艺过程是什么?

不锈钢锻件是指不锈钢材料被施加压力,通过塑性变形塑造要求的形状或合适的压缩力的物件。这种力量典型的通过使用铁锤或压力来实现。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

锻造不锈钢锻件前的准备包括原材料选择、算料、下料、加热、计算变形力、选择设备、设计模具。锻造不锈钢锻件前还需选择好润滑方法及润滑剂。

锻造用材料涉及面很宽,众所周知产品的质量往往与原材料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对锻造工作者来说,必需具有必备的材料知识,要善于根据工艺要求选择最合适的材料。

算料与下料是提高材料利用率,实现毛坯精化的重要环节之一。过多材料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加剧模膛磨损和能量消耗。下料若不稍留余量,将增加工艺调整的难度,增加废品率。此外,下料端面质量对工艺和不锈钢锻件质量也有影响。

加热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锻造变形力和提高金属塑性。但加热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氧化、脱碳、过热及过烧等。准确控制始锻及终锻温度,对产品组织与性能有极大影响。

火焰炉加热具有费用低,适用性强的优点,但加热时间长,容易产生氧化和脱碳,劳动条件也需不断改善。电感应加热具有加热迅速,氧化少的优点,但对产品形状尺寸及材质变化的适应性差。

锻造成形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因此,正确计算变形力,是选择设备、进行模具校核的依据。对变形体内部进行应力应变分析,也是优化工艺过程和控制不锈钢锻件组织性能所不可缺少的。

不锈钢630的锻造工艺?

【2Cr13不锈钢锻造工艺】

1、锻造温度选择及加热要求:

(1)锻造温度选择:马氏体不锈钢加热温度不宜太高,过高组织会出现铁素体,使钢的塑性下降,且易在两相界面产生裂纹。因此马氏体不锈钢的始锻温度一般为1100~1150℃。终端温度不宜太低,若温度过低,钢的塑性下降较大,易产生锻造裂纹。因此终锻温度因含碳量而异,高碳的取925℃,低碳的取850℃,均应高于钢的同素异构转变温度。

(2)加热要求:马氏体不锈钢的导热性差,为防止坯料开裂,在实际生产中,坯料的入炉温度应低于400℃。同时,850℃前应缓慢加热,之后才能快速加热到始锻温度。

锻件在高温区停留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造成严重过氧化、元素贫化和晶粒粗化,具体可按锻压手册P217表2-3-15选择,一般不少于10~20min。

2、马氏体不锈钢锻造要点:

(1)马氏体不锈钢高温组织为单相奥氏体,锻造没有特殊困难,但在900~950℃范围内要避免重击,以防破裂。

(2)锻造比一般取2~3;终锻变形量应大于12%~20%。

(3)终锻变形程度不易过小。若加热温度高、终锻变形程度小时,可能由于组织遗传引起低倍粗晶。

(4)马氏体不锈钢对表面裂纹敏感,若表面有划伤,锻前应车去。

3、锻后冷却:马氏体不锈钢对冷却速度特别敏感,空冷即可获得马氏体组织,使锻件内存在很大热应力、组织应力和残余应力,易导致表面裂纹。所以马氏体钢锻后应缓冷方式。一般是将锻件放在200℃左右的炉中或石棉保温箱中冷却,或是转入600℃炉中保温并随炉冷却。

4、变形后续工序:

(1)冷却后应及时进行软化退火处理(680℃~780℃保温2~4h),以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便于机械加工。

(2)马氏体不锈钢使用前需经淬火(980℃~1050℃)+回火处理,因各类零件对性能的要求不同,回火加热温度不完全相同。1Cr13、2Cr13钢需在高温(660~790℃)回火后使用;3Cr13、4Cr13及9Cr18钢需低温(200~300℃)回火后使用。

(3)为防止产生龟裂(应力腐蚀裂纹),锻件酸洗必须安排在回火处理之后。

【2Cr13】属马氏体不锈钢有磁性,硬度好,焊接要预热的。2Cr13不锈钢淬火状态下硬度高,耐蚀性良好。很多用于做刀具,是“刃具级”马氏体钢,也用于外科手术刀具,类似布氏高铬钢这种最早的不锈钢,另外也有用作汽轮机叶片等,适用范围很广。

不锈钢棒是怎么制作的

?拉拨是不锈钢棒加工的重要工艺,拉拨分热拉和冷拉,而冷拉是在常温条件下,以超过原来不锈钢棒屈服点和强度的拉应力,强行拉伸不锈钢盘条,使不锈钢产生可塑性变形以达到提高不锈钢屈服点强度,获得所需的形状和节约材料为目的。钢材经冷拉后屈服强度可提高20%~30%兼有除锈调直作用,可以制造长度极大,直径极小的工件,并且可以保证沿整个长度上横断面完全一致,拉拨制品形状和尺寸精确,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为正负百分之毫米,表面粗糙度的表面特性达到极光亮的表面。冷拉钢的冷作硬化较为明显,能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热拉钢的冷作硬化相对没有这么历害。同等尺寸的冷、热拉拨钢材,冷拉钢的抗拉强度和表面更度肯定比热拉钢要高!冷拉精度方面会好很多。

首先需要燃烧模具放置在轧机中,直到它成为需要特定尺寸的不锈钢棒,模具是一处于高温的,高温的模具与空气中的氧气的表面接触,所以我们看到黑色棒面上的黑色东西,实际上,氧化的氧化皮不是不锈钢的真正颜色。由于热轧?不锈钢棒在高温状态下轧制,因此分子之间的结构和晶体结构可能会松动,不是特别的紧密,通常用于将零件用于一些产品中使用。 如果对使用钢件的要求更高的话,对拉伸强度的需求很高,屈服强度等,那么你必须使用冷拉出材料,事实上冷拉也在热轧棒的基础上的它是一种冷挤压方法,使热轧不锈钢棒的不紧密就得更加的紧密,改变结构和晶体结构在其分子之间,使得不锈钢棒的分子结构更牢固,变得更腐蚀防锈。冷拉出来的不锈钢棒还不是光亮的,如果需要光亮的不锈钢棒那么我们还需要经过很加工工艺的,如果不锈钢棒光亮那么必须使用强酸洗涤而且是在冷拉前,用强酸洗涤,洗掉不锈钢表面的氧化,研磨可、冷拉。之后再进行抛光这样就可以得到不锈钢光亮棒了,然后再整理检查、包装,交货。

不锈钢锻件有哪些加工方法呢?

铣削加工:铣刀旋转作主运动,不锈钢锻件和铣刀作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铣削是平面的主要加工方法之一,铣削时,不锈钢锻件随工作台的运铣刀的旋转是主运动。

拉削加工:用拉刀在拉力作用下作轴向运动,加工不锈钢锻件内、外表面的方法。利用多齿的拉刀,逐齿依次从工件上切下很薄的金属层,使表面达到较高的精度,能是不锈钢锻件获得较小的粗糙度值。

钻削加工:钻削刀具与不锈钢锻件作相对运动并作轴向进给运动,锻造厂在不锈钢锻件上加工孔的方法。钻孔是不锈钢锻件加工中最基本的孔加工方法。

车削加工:不锈钢锻件旋转作主运动,车刀作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锻造厂车削加工的主运动为不锈钢锻件旋转运动,特别适用于加工回转面的车轮不锈钢锻件、轴类不锈钢锻件等,是刀具直线移动为进给运动。

如何加工不锈钢锻件?

不锈钢锻件成形的方法和分类有很多种,其中锻造成形的主要方法是自由锻和模锻。

第一,自由锻造是一种简单、灵活的金属成形方法,尽管对于中小型锻件成批或大量生产的情况下,自由锻公认是一种过时的、不经济的锻造成形方法,可是对于小批或单位生产,特别是大型不锈钢锻件,在锤上或水压机上进行自由锻,却仍是一种适用的、经济的生产方法。

第二,模锻是锻造成形的主要工艺,所用设备主要有模锻锤、无砧座锤、曲柄压力机、螺旋压力机和高速锤等。永鑫生模锻生产率高、锻件尺寸稳定、材料利用率高,所以普遍使用于不锈钢锻件成批和大量生产。据估计,模锻件数量大,占锻件总重量的9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