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相变理论和结构.ppt(问:什么是马氏体不锈钢?)

博主:adminadmin 2022-11-04 17:00:02 条评论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马氏体相变理论和结构.ppt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问:什么是马氏体不锈钢?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本文导读目录:1、马氏体相变理论和结构.ppt2、问:什么是马氏体不锈钢?3、S45500马氏体时效硬化不锈钢马氏体相变理论和结构.ppt§4.6.3马氏体的物理性能53-马氏体的比容远大于奥氏体钢在淬火时要发生体积膨胀,产生内应力、变形、开裂。②马氏体具有铁磁性钢在淬...

今天给各位分享马氏体相变理论和结构.ppt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问:什么是马氏体不锈钢?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马氏体相变理论和结构.ppt(问:什么是马氏体不锈钢?)

1、马氏体相变理论和结构.ppt

2、问:什么是马氏体不锈钢?

3、S45500马氏体时效硬化不锈钢

马氏体相变理论和结构.ppt

  4.6.3马氏体的物理性能53-马氏体的比容远大于奥氏体钢在淬火时要发生体积膨胀,产生内应力、变形、开裂。

  ②马氏体具有铁磁性钢在淬火后,矫顽力升高,导磁率下降。

  马氏体的形成53-图4-13(a)板条马氏体(b)片状马氏体4.3.2片状马氏体53-图4-14片状马氏体示意图{225}或{259}在中、高碳钢,高镍的Fe-Ni合金中出现,形成温度较低。

  片状马氏体形成53-先形成的第一片马氏体横贯整个奥氏体晶粒,使后形成的马氏体片的大小受到限制。

  后形成的马氏体片,则在奥氏体晶粒内进一步分割奥氏体晶粒,所以后形成的马氏体片越来越短小。

  片状马氏体的立体外形呈双凸透镜状,多数马氏体片的中间有一条中脊面,相邻马氏体片互不平行,大小不一,片的周围有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

  53-惯习面:随形成温度的下降,由{225}变为{259},位向关系由K-S关系变为西山关系。

  亚结构为细小孪晶,一般集中在中脊面附近,片的边缘为位错。

  马氏体片互成交角,后形成的马氏体片对先形成的马氏体片有撞击作用,接触处产生显微裂纹。

  4.3.3影响马氏体形态及其亚结构的因素53-(1)Ms点Ms点高形成板条马氏体。

  C%↑→Ms↓板条M→板条M+片状M→片状M位错M→孪晶M(2)奥氏体与马氏体的强度53-图4-15滑移和孪生的临界分切应力与温度的关系53-当马氏体在较高温度形成时,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较低,滑移比孪生更易于发生,从而在亚结构中留下大量位错,形成亚结构为位错的板条马氏体。

  由于温度较高,奥氏体和马氏体的强度均较低。

  相变时,相变应力的松驰可以同时在奥氏体和马氏体中以滑移方式进行,故惯习面为(111)。

  53-随着形成温度的下降,孪生的临界分切应力较低,变形方式逐渐过渡为以孪生进行,形成亚结构为孪晶的片状马氏体。

  若奥氏体的S低于206MPa,应力在奥氏体中以滑移方式松弛。

  由于形成的马氏体强度较高,应力在马氏体中只能以孪生方式松弛,则形成惯习面为(225)的片状马氏体。

  若奥氏体的S超过206MPa,相变应力在两相中均以孪生方式松弛,则形成惯习面为(259)的片状马氏体。

  4.3.4工业用钢淬火马氏体的金相形态53-C%<0.2%的低碳钢、低碳低合金钢,如20、15MnVB钢等,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低的冷脆转化温度。

  (1)低碳钢中的马氏体(2)中碳结构钢中的马氏体53-如45、40Cr钢等,淬火后为板条马氏体+片状马氏体的混合组织。

  由于通常选用较低的奥氏体化温度,淬火后获得的组织极细,光学显微镜较难分辨。

  (3)高碳工具钢中的马氏体53-如T8、T12钢,为片状马氏体。

  通常采用不完全加热淬火(在Ac1稍上加热,保留一定量未溶渗碳体颗粒),获得隐晶马氏体+渗碳体颗粒的混合组织。

  4.4马氏体相变热力学53-T0为相同成分的马氏体和奥氏体两相热力学平衡温度,此时G→’0G→’称为马氏体相变驱动力。

  图4-16自由能-温度关系4.4.1相变驱动力53-相变化学驱动力用来提供切变能量、亚结构储存能、膨胀应变能、共格应变能、界面能等,所以要有足够大的相变驱动力。

  Ms点为奥氏体和马氏体两相自由能之差达到相变所需的最小驱动力(临界驱动力)时的温度。

  4.4.2影响钢的Ms点的因素53-碳含量C%↑→Ms↓,Mf↓图4-18Ms与碳含量关系A3无扩散转变(1)奥氏体的化学成分53-合金元素除Co、Al外,其它合金元素均降低Ms点。

  解释:碳或者合金元素降低A3点,降低奥氏体的自由能并提高马氏体(过饱和铁素体)的自由能,也降低了T0温度,从而降低Ms点。

  碳或者合金元素固溶强化了奥氏体,s↑,使切变所需能量增高,Ms↓。

  (2)其它因素对Ms点的影响53-奥氏体的晶粒大小奥氏体晶粒细化→Ms↓晶粒细化→s↑→切变阻力↑→Ms↓弹性极限以内的应力多向压应力阻碍马氏体转变,→Ms↓拉应力促进马氏体转变,。

问:什么是马氏体不锈钢?

  答:马氏体不锈钢本质上是铬和足够碳含量的合金,在硬化后转变为马氏体,一种扭曲的体心立方晶体结构。

  它们是磁性的,其配方能够很好地响应热处理。

  与非不锈钢硬化钢类似,可达到的最大硬度和强度与合金中的碳含量成正比。

  然而,合金中存在的铬允许通过奥氏体化和空气淬火(空气硬化)在除最厚部分外的所有部分达到最大硬度。

  在温和大气环境中的耐腐蚀性极佳;比低碳钢好很多倍;然而,在恶劣环境中,普通马氏体不锈钢并不像316L等高合金奥氏体不锈钢那样无腐蚀。

  当应用要求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蠕变和疲劳强度性能,以及高达约1200F的中等耐腐蚀性和耐热性时,指定使用马氏体不锈钢。

  该等级的典型(历史)用途包括刀具、涡轮发动机、石化设备、外科和牙科器械、剪刀、阀门、齿轮、凸轮和滚珠轴承。

  根据碳含量,马氏体合金的抗拉强度可接近300ksi(2000Mpa)。

  最常见的410型可在淬火状态下硬化至约200ksi(1400Mpa)。

  然而,回火操作通常用于增加延展性和降低脆性。

S45500马氏体时效硬化不锈钢

  S45500是一种马氏体、时效硬化不锈钢。

  这种合金代表了沉淀硬化不锈钢领域的重大进步。

  S45500的屈服强度是标准304的三倍。

  它非常适合热处理和制造,具有极高的屈服强度、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

  S45500在正常大气中抗染色,在淡水中无腐蚀。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马氏体相变理论和结构.ppt的介绍了,问:什么是马氏体不锈钢?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