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不锈钢热处理介绍(马氏体相变)
很多人不知道马氏体不锈钢热处理介绍的知识,小编对马氏体相变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2、马氏体相变
马氏体不锈钢热处理介绍
常用马氏体不锈钢碳的质量分数为0.1%0.45%,铬含量为12%14%(质量分数),属于铬不锈钢,通常指Cr13型不锈钢。
典型钢号有1Cr13、2Cr13、3Cr13、4Cr13等。
这类钢一般用来制作既能承受载荷,又需要耐蚀性的各种阀门、泵等零件,以及一些不锈工具等。
1Cr13和2Cr13具有抗大气、蒸汽等介质腐蚀的能力,常作为耐蚀结构钢使用。
为了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常采用淬火+高温回火(600700℃),得到回火索氏体,来制造汽轮机叶片、锅炉管附件等。
由于3Cr13和4Cr13钢中碳的质量分数较高,耐蚀性则较差,通过淬火+低温回火(200300℃),得到回火马氏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达(50HRC),因此,常用作工具钢,制造医疗器械、刃具、热油泵轴等。
马氏体相变
马氏体相变属于一种广义的位移型无扩散相变,以切变位移为其特征,新旧相成分不变。
例如含碳量为0.5~1.4C的Fe-C合金的惯习面是。
惯习面在相变过程中不畸变不转动(即所谓不变平面)。
(4)马氏体形态呈片状或条状,内有亚结构,往往是孪晶。
(6)晶体长大速率接近声速(104~105厘米/秒)。
⑦相变动力学有两类:a.变温转变,成核率很大,马氏体形成数量只是温度的函数,不依赖于时间。
b.等温转变,成核率(或孕育期)依赖于温度,具有“C”字形动力学曲线。
变温转变可视为很快的阶梯式的等温转变;而等温转变如仅考虑转变后期马氏体的极限量则同样满足变温转变的动力学方程。
(3)刚性转动以保持惯习面不转动,矩阵表达式为(、和都是应变张量的矩阵表式,为转动变换矩阵),应用此理论可预测惯习面、位向关系以及亚结构。
在Au-Cd、In-Tl等合金中符合很好,但对钢中(225)马氏体还不能得到满意解释。
徐祖耀编著:《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科学出版社,北京,1980。
马氏体时效钢的强度
本文选自《国外金属材料1985,№1,同名文章。
其中,18Ni(350)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更是凭借其2000MPa级别的超高强度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对材料的强韧性匹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在保证高强度的同时提高材料韧性成为了当前发展的重点之一。
为此,本课题通过常规热处理工艺优化、循环相变细化晶粒以及添加适量稀土La对18Ni(350)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的强韧性匹配进行改善。
首先,研究了固溶+时效工艺的性能组织规律,探究了材料在不同固溶温度、不同时效温度和不同时效时间下对组织与性能的变化。
当固溶温度逐渐升高,马氏体基体逐渐松弛,板条尺寸逐渐变粗,板条界限逐渐模糊,材料韧性逐渐降低。
随着时效温度升高,到达峰时效时间提前,析出强化相粗化,强韧性等级变低。
当时效处理时间逐渐变长,材料时效相不断变化,在峰时效时析出相弥散析出且未发生粗化,强韧性匹配较好。
经过不同变量的正交实验和对比后,确定最佳常规热处理工..。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马氏体不锈钢热处理介绍的介绍了,马氏体相变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