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中的化学成份及作用是什么(不锈钢型号具体介绍及相关特点比较)
很多人不知道不锈钢中的化学成份及作用是什么的知识,小编对不锈钢型号具体介绍及相关特点比较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不锈钢中的化学成份及作用是什么
不锈钢既为一高合金钢,其成份影响材料特性甚巨,各添加的合金元素对不锈钢的影响整理如下:。
2、镍Ni:铬钢中加入Ni可增强不锈钢钝态保护膜在还原酸中的耐蚀性,同时也是沃斯田铁相的安定元素(Ni当量表示),使高温沃田铁相在常温仍继续保持安定。
另外增加Ni的添加可减低不锈钢的加工硬化性使之具有韧性。
4、硅Si:杂质成份,可减少高温时的锈皮产生、增加耐热性、高温强度佳、肥粒铁相的安定元素。
6、磷P:杂质成份,一般在0.045%(0.04%)以下。
8、钼Mo:增加Mo可强化钝态膜,有利于耐孔蚀,提高对氯离子的抵抗性;2%以上的Mo可有效改善耐硫酸侵蚀的效益;另一方面亦增加硬化能、肥粒铁相安定因素。
10、氮N:沃斯田铁相安定因素,增强常温及高温的强度(与C同),但几乎不影响耐蚀性。
不锈钢型号具体介绍及相关特点比较
316L:对应中国的牌号00Cr17Ni14Mo2,316L钢是316钢种的低C系列,除与316钢有相同的特性外,其抗腐蚀性更好。
309、310、314及330不锈钢的镍、铬含量都比较高,为的是提高钢在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能和蠕变强度。
抗菌不锈钢酸洗钝化的必要性
奥氏体抗菌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抗高温氧化性能,较好的低温性能及优良的机械与加上r生能。
因此广泛用于化工、石油、动力、航天航空、海洋、医药、轻工、纺织等部门。
抗菌不锈钢的耐腐蚀主要依靠表面钝化膜,如果膜不完整或有缺陷,抗菌不锈钢仍会被腐蚀。
工程上通常进行酸洗钝化处理,使抗菌不锈钢的耐蚀潜力发挥得更大。
在抗菌不锈钢设备与部件在成形、组装、焊接、焊缝检查(如探伤、耐压试验)及施工标记等过程中带来表面油污、铁锈、非金属脏物、低熔点金属污染物、油漆、焊渣与飞溅物等,这些物质影响了不锈钢设备与部件表面质量,破坏了其表面的氧化膜,降低了钢的抗全面腐蚀性能和抗局部腐蚀性能(包括点蚀、缝隙腐蚀),甚至会导致应力腐蚀破裂。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不锈钢中的化学成份及作用是什么的介绍了,不锈钢型号具体介绍及相关特点比较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