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不锈钢的晶间腐蚀的产生机理(201和304不锈钢的材质区别)
今天给各位分享细说不锈钢的晶间腐蚀的产生机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1和304不锈钢的材质区别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细说不锈钢的晶间腐蚀的产生机理
当钢无论是加热或冷却通过450~850℃时,碳便可形成(Fe、Cr)23C6从奥氏体中析出而分布在晶界上。
(Fe、Cr)23C6的含铬量比奥氏体基体的含铬量高很多,它的析出自然消耗了晶界附近大量的铬,而消耗的铬不能从晶粒中通过扩散及时得到补充,因为铬的扩散速度很慢,结果晶界附近的含铬量低于钝化必须的的限量(即12%Cr),形成贫铬区,因而钝态受到破坏,晶界附近区域电位下降,而晶粒本身仍维持钝态,电位较高,晶粒与晶界构成活态钝态微电偶电池,电池具有大阴极小阳极的面积比,这样就导致晶界区的腐蚀。
(1)在温度大于等于60℃,且浓度大于等于5%的硝酸中使用的奥氏体不锈钢以及浓硝专用不锈钢,应按GB4334.3《不锈钢65%硝酸腐蚀试验方法进行试验,五个周期的平均腐蚀率或三个周期的腐蚀率应不大于0.6g/m2h(或相当于0.6mm/a)。
(3)含钼奥氏体不锈钢(如0Cr18Ni12Mo2Ti,00Cr17Ni14Mo2及相类似钢材):一般要求:按GB4334.5《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弯曲试验后,试样表面不得有晶间腐蚀裂纹。
较高要求:按GB4334.4《不锈钢硝酸氢氟酸腐蚀试验方法,腐蚀度比值不大于1.5。
也可按GB4334.2《硫酸硫酸铁试验方法,平均腐蚀率应不大于1.1g/m2h。
(1)采用超低碳不锈钢降低碳含量到0.03%以下,如选用00Cr17Ni14Mo2,使钢中不形成(Fe、Cr)23C6,不出现贫铬区,防止晶间腐蚀的产生。
一般强度不高,受力不大,要求塑性好的零件,从经济角度出发,可选用0Cr18Ni9等。
(3)重新进行固溶处理当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电焊时,电弧熔池的温度高达1300℃以上,焊缝两侧温度随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其中存在敏化温度区。
应尽量避免奥氏体不锈钢在敏化温度范围内受热和缓慢冷却,若发现有晶间腐蚀倾向,一般对非稳定化的不锈钢多加热到1000~1120℃,保温按每毫米1~2分钟计,然后急冷;对稳定化不锈钢以加热到950~1050℃为宜。
经固溶处理后的钢仍要防止在敏化温度加热,否则碳化铬会重新沿晶界析出。
焊缝区不一定都强调焊后热处理,一般固溶处理要在1100~1150℃范围内保温一定时间后急冷,三分钟内要完成925~540℃温度范围的冷却,在继续快冷到425℃以下;稳定化处理要在850~880℃温度范围内保温几小时后空冷。
预期的焊后热处理效果,同热处理全过程的各个关键工艺参数(如进炉温度、升温速度、升温过程中工件各部位的温差、炉内气氛、保温时间、保温过程中各部位的温差、降温速度、出炉温度等)紧密相连。
如果要求对整台管壳式换热器焊缝区焊后固溶或稳定化处理,上述的关键工艺参数根本得不到控制,更谈不上保证焊后热处理质量。
即便处理也往往弄巧成拙,不仅焊缝组织结构未能得到改善,母材组织结构反而遭到不应有的恶化。
因此,即使用于晶间腐蚀环境的奥氏体不锈钢制的化工容器,90%以上仍为焊后态使用,而不是焊后热处理态使用。
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容器基本上是靠焊接成型的,而焊接接头两侧是晶间腐蚀敏化区,它总是比母材先受到腐蚀破坏。
通过焊后热处理,提高焊缝区抗晶间腐蚀的能力,达到和母材同等程度,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是我们进行焊后热处理的初衷。
但是在付诸实践中,有许多因素要考虑,比如:焊件整体结构形状复杂,焊后热处理工艺参数难以保证,因此,实际上绝大部分在役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在焊后态使用。
为了提高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容器抗晶间腐蚀的能力,必须针对具体的腐蚀环境,依据腐蚀机理,首先选材时可选超低碳不锈钢,稳定化不锈钢,焊接时选用正确的焊接方法,恰当组合上述几种防止和控制措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不能单纯依赖焊后固溶或稳定化处理。
201和304不锈钢的材质区别
以上是总结的平常会用到的一些201和304不锈钢的区别。
常用不锈钢板尺寸公差范围表
1、常用不锈钢板尺寸公差范围表常用不锈钢板尺寸公差范围表。
不锈钢板表面光洁,有较高的塑性、韧性和机械强度,耐酸、碱性气体、溶液和其他介质的腐蚀。
它是一种不容易生锈的合金钢,但不是绝对不生锈一、304/2B板公差范围表规格大差正常小差0.4MM0.3-0.320.33-0.370.37-0.390.5MM0.4-0.420.43-0.470.47-0.490.6MM0.5-0.520.53-0.560.57-0.590.7MM0.6-0.620.63-0.670.67-0.690.8MM0.7-0.720.73-0.770.74-0.790.9MM0.8-0.820.83-0.870.87-。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细说不锈钢的晶间腐蚀的产生机理的介绍了,201和304不锈钢的材质区别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