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L奥氏体不锈钢碱液储罐开裂原因

博主:adminadmin 2022-10-24 12:45:01 条评论
摘要:泄漏储罐由筒体和椭圆封头焊接而成,封头可分为直边段与弯曲段。外壁贯穿裂纹位于封头直边段,裂纹上尖端距熔合线约8mm,下尖端距熔合线约13mm,裂纹总长度约为5mm。采用电火花直读光谱仪对筒体、封头母材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两者化学成分均满足ASTMA4732017标准的...

  泄漏储罐由筒体和椭圆封头焊接而成,封头可分为直边段与弯曲段。外壁贯穿裂纹位于封头直边段,裂纹上尖端距熔合线约8mm,下尖端距熔合线约13mm,裂纹总长度约为5mm。

  采用电火花直读光谱仪对筒体、封头母材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两者化学成分均满足ASTMA4732017标准的要求。

  利用数显维氏硬度计对储罐各部位进行硬度测试。筒体及封头母材硬度分别为165HV,248HV。焊缝、筒体侧热影响区、封头侧热影响区硬度分别为171HV,188HV,165HV,筒体侧、封头侧平均厚度分别为3.71,4.24mm。筒体为正常固溶退火态316L钢。ASTMA4732017标准中对316L钢的硬度未作明确要求,但参考GB/T32802015《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标准可知,316L钢硬度要求不大于220HV,可见封头硬度较高,这与其组织中含有大量形变孪晶和滑移带有关,为冷作硬化态316L钢。

  在储罐内壁,对A类和B类裂纹表面进行取样分析。试样经弧面削平、抛光及侵蚀后,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可见两类裂纹在表面均沿晶扩展。

  1.5.2裂纹截面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A类裂纹在储罐内壁的起源位置,沿同一条裂纹长度方向,在中心位置及两侧解剖并测其深度。裂纹中间部位沿壁厚方向扩展深度最深,这表明A类裂纹的起源位置为裂纹长度方向的中部,由内壁表面向两侧扩展。

  A类裂纹和B类裂纹均位于储罐的残余拉应力区,均沿壁厚方向由内壁向外壁沿晶扩展。A类裂纹起源于封头母材区,在表面垂直于焊缝向两侧扩展;B类裂纹位于焊缝两侧的热影响区,在表面平行于焊缝扩展。封头的制造工艺为冷冲压成型,封头直边段是由原板料边缘向内“翻边”而成,会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和残余拉应力。在原始冷加工残余应力,温度为6570℃,及KOH碱液服役条件的长期作用下,产生了垂直于焊缝的沿晶应力腐蚀开裂。由于热影响区焊接后奥氏体晶粒的回复及再结晶,原始残余应力基本消失。由于奥氏体晶粒的冷却收缩,热影响区产生了焊接残余拉应力,该残余应力以垂直于焊缝为主,在温度为6570℃,KOH碱液服役条件的长期作用下产生了平行于焊缝的沿晶应力腐蚀开裂。

  结论与建议

  (2)控制焊接热输入,降低焊接残余应力,以避免环向裂纹;封头冷成型后增加去应力处理工艺,降低冷加工残余应力,以避免轴向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