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2升1降”:***稳增长淡出 下半年GDP能保6.8%?

博主:adminadmin 2023-03-27 10:30:01 条评论
摘要:多数卖方机构担忧下半年经济下行,作为买方主力军的基金公司,其观点却“偏乐观”。这个新观点认为,从8月单月...

  多数卖方机构担忧下半年经济下行,作为买方主力军的基金公司,其观点却“偏乐观”。

  这个新观点认为,从8月单月增速来看,“地产、制造业”这两项投资增速都较7月“回升”,而基建投资增速明显回落。这就是所谓的“2升1降”,且基建下滑和环保限产是经济回落的主因;同时,这意味着***部门稳增长逐渐淡化。

  据华尔街见闻了解,随着周期性行业一片火热,市场对经济韧性原本达成了较强共识。然而,8月低于预期的经济数据,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数据公布后,利率一度快速下行,商品和股市持续下跌。

固定资产投资“2升1降”:***稳增长淡出 下半年GDP能保6.8%?

  对于基建投资回落的原因,引起市场热论,尤其是中央项目投资较上月回落27.6%,降幅扩大了20个百分点。

  有关公募基金认为,虽然政策导向的几个变量可能会影响经济波动,但是维持下半年GDP增速6.8%的预测。

  政策导向的“3个变量”

  中国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0%,预期6.6%,前值6.4%。工业增速下滑,发电量、粗钢产量等增速普遍回落。

  8月单月增速出现明显的“2升1降”,具体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为3.8%(上月6.5%),其中,地产回升至7.8%(上月4.8%),基建下跌至11.4%(上月15.8%),制造业回升至2.3%(上月1.3%)。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逆周期调控和地方举债监管,8月财政支出增速继续明显回落,并***终带来8月基建投资明显回落。

  具体说来,基建下滑源于***稳增长逐步撤退;而环保限产主要影响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与产量同比普遍回落。

  数据显示,1-8月基础设施投资16.1%,增速比1-7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7月单月增速11.4%,比上月回落4.4个百分点。

  今年初以来,财政连续逆周期调节频繁,1月市场一致预期今年经济下台阶,随后财政猛发力。随后一季度市场预期好转后,财政和基建增速连续几个月回落。到了5月,市场再次形成经济前高后低的预期,随后6月基建和财政支持再次大增。

  目前市场预期转好,7月、8月财政刺激力度相应回落。此外,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地方举债问责,也对基建投资带来收紧影响。

  万家基金研报指出,展望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内生动能部分下行压力并不大,具体如出口、民间投资和消费等指标都不会太难看。虽然政策导向的“三个变量”会主导经济波动,但是维持下半年GDP增速6.8%的预测。

  政策导向变量主要有以下三项:一是基建节奏变化,二是环保限产力度,三是地产投资。从方向来看,随着经济换挡接近完成,出口、民间投资等内生动能正在修复,***刺激经济的必要性下降。

  在这一大背景下,基建和地产投资逐步放缓,环保限产等政策也会短期拖累经济数据。但是,经济短期压力仍处于总体把控之中,类似2014-2015年的失速风险比较小。

  基建回落源于融资趋紧

  业界认为,中国基建投资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在于融资趋紧。近期财政部等部门收紧对地方融资行为监管,对地方公共项目(PPP)融资造成一定压力。

  早在今年5月,财政部、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进一步规范地方***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业内人士认为,《通知》将地方***的隐性担保转化为市场化操作的显性担保,同时重点监管PPP变相融资,将阶段性降低PPP对基建投资的拉动作用。

  在***部门加大对PPP项目的检查与规范背景下,PPP项目投资动力有所下降,***终带动基建投资增速下滑。与此同时,由于银行资金链较紧,基建项目的立项、落地、实施也受到影响。

  今年前几个月基建投资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PPP项目快速落地,而目前制约基建投资增长的是PPP项目落地速度放缓和融资成本上升。此外,高基数效应和下半年财政支出压缩等因素也带来一定影响。

  基建投资回落引起市场热论,尤其是中央项目投资较上月回落27.6%,降幅扩大了20个百分点。

  星石投资认为,目前只是单月的扰动现象,还需跟踪后面几个月的数据才能下结论,单月数据不足以判断整个经济走势。但是,星石投资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1) 中央项目投资是***逆周期调节宏观经济的主要工具,说明在上半年经济数据大超预期的情况下,***稳增长压力减少了;

  2)受财政赤字约束,1-8月份财政赤字10212亿,去年同期仅为5900亿左右;但是8月份财政支出14647亿元,与7月份基本持平,未见明显异常;

  3)除了高基数原因,也可能受高温天气和环保核查趋严的影响。

  三因素支撑经济的“强韧性”

  截至目前,本轮经济周期体现出“超强的韧性”。

  今年一季度,基于库存周期触顶的判断,市场普遍预期经济已达“繁荣顶点”,二季度开始将明显回落。但事实上,经济在经历短暂下滑之后再次回升,明显超预期。

  广发基金指出,本轮周期中经济的韧性来自于三个核心变化,即产能周期触底、房地产库存去化、全球经济复苏。

  正是这“三个核心要素”,导致中国经济进入“L”型右侧企稳区域。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并将支撑中国企业盈利继续向好。

  目前制造业盈利能力修复,制造业投资已经见底回升。在市场出清与供给侧改革推动下,工业领域供需状况显著改善,企业产能利用率于2016年开始回升,意味着产能周期触底。

  综合6、7、8月的主要宏观数据,包括工业增加值、消费、投资等多数出现回落;再考虑去年的基数效应,今年总体还是前高后低的走势。上半年GDP增速是6.9%,预计三季度是6.8%,总体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文章由中国模具钢产业网mjg.99114.com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