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渗氮及离子软氮化

离子渗氮是为解决气体渗氮工效低、时间长而发展起来的工艺。
它不但具有普通渗氮的所有优点,还具有渗速快、可通过不同气体组分调节控制氮化组织、降低渗氮层的表面脆性、渗层硬度分布平缓、不易产生剥落和热疲劳、节能及***等优点。
因此,它已应用于包括塑料模在内的几乎所有模具。但离子渗氮对形状复杂的塑料模具,难以获得均匀的加热和渗层,且渗层较浅,温度均匀性仍有待于解决。
离子氮化的过程是:工件经清洗后置于炉内阴极盘上(或挂在阴极吊具上),阴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真空室壳体接直流电源正极并接地。真空室压强抽至6 P扛 左右,即充人净化氨,使压强保持在 1. 3 102-1. 3 10的3次方 Pa,由于减压及其后的加热作用,***被分解。
当在阴、阳极间加人高压直流电,电压升到约400V时,炉内出现辉光放电现象。这时炉内气体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被电离分解成 N-、H+ 离子和电子。正离子轰击工件表面,氮元素渗人工件表层,形成 FeN、Fe2N 等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层的形成,提高了零件表面的耐磨性、疲劳强度和抗腐蚀性能。离子氮化的温度“般为500-600 ℃。
离子软氮化即离子氮碳共渗,是在离子渗氮气氛中同时通人含碳气体(如***、***等的蒸气或丙烷气)的一种离子渗工艺。离子软氮化可对碳钢、合金钢、铸铁等材料进行有效的强化。常用的工艺是:***蒸气与***流量之比为 1 / 8-1 / 10,炉内真空度为(1. 33-2. 66)10的3次方 Pa,温度 520-580 ℃,时间 2-4 h。离子软氮化可应用于各种齿轮、轴类、活塞环、缸套、气门挺杆、阀片、针板及模具、刃具的表面强化。
来源:《模具材料与表面处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