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废钢比是转型升级必由之路

博主:adminadmin 2023-03-27 10:00:01 条评论
摘要:废钢是可循环再生利用的绿色资源,在钢铁生产中可替代生铁原料炼钢,减少了焦化、烧结和炼铁的过程,减少了能源消耗,并大大降低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量。与用铁矿...

  废钢是可循环再生利用的绿色资源,在钢铁生产中可替代生铁原料炼钢,减少了焦化、烧结和炼铁的过程,减少了能源消耗,并大大降低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量。与用铁矿石生产钢铁相比,用废钢生产1吨钢可节约铁矿石1.6吨,节约焦炭0.4吨,节约原煤1吨左右,同时减少1.6吨二氧化碳、3吨固体废物的排放。“少吃矿石,多吃废钢”不仅可降低铁矿石进口依存度,降低产业风险,也是我国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世界废钢比平均水平为35%~45%,其中美国约75%,欧盟为55%~60%,即使以“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为主的日本,其废钢比也在35%左右。而作为钢铁第一大国,中国的废钢比仅为1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美国相比则更是小巫见大巫。我国废钢不是多了,而是远远未能充分利用。因此,我国钢铁企业一方面大量进口铁矿石,采用能耗高、排放高的“高炉-转炉”工艺生产钢铁,另外一方面却把能耗低、排放低的废钢原料出口到海外,这显然不是一种合理的现象。

提高废钢比是转型升级必由之路

  废钢一般划分为自产废钢、加工废钢和折旧废钢。自产废钢是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钢。加工废钢是钢铁制品制造业中产生的加工废钢,大多是冲压边角料、车屑、料头等。两者分别与钢铁产量和钢材消耗量直接相关。由于中国钢铁产量和消费处于弧顶区,这两种废钢产生量已无增长空间,而折旧废钢产生量将不断增加。折旧废钢是各种报废设备包括汽车、船只、建筑用钢报废后所获得的废钢,是废钢的主要来源。一个***折旧废钢产生量的多少是由钢铁积蓄量所决定的。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中国钢铁蓄积量快速增长。2000年钢铁积蓄量约为13亿吨,2010年为40亿吨,2016年已达到80亿吨,到2020年,预计将达到100亿吨。

  10多年来,“地条钢”之所以屡战不败、愈剿愈兴,除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因素驱动外,一个***起码的物质条件就是:不断增长的废钢供应支撑了“地条钢”发展。“地条钢”所消费的废钢达七八千万吨之巨,而钢铁行业近几年废钢消费量也仅仅波动在8000万吨~9000万吨,也就是说“地条钢”的废钢消费量几乎等同于全钢铁产业废钢应用量。彻底清查了“地条钢”灰色产业链也就杜绝了不正当竞争。

  如果钢铁业对废钢充分加以利用,中国废钢比可很快提升至20%左右,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不仅如此,我国目前已进入废钢供应快速增长时期。以2015年废钢资源产生量1.6亿吨为基础测算,2020年废钢资源产生量可达2亿吨,2030年将达3亿吨以上。可以比较肯定地说,中国已告别废钢短缺时代,步入大规模应用废钢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