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件的前处理工艺(铸钢和铸铁的区别有哪些?)

今天给各位分享铸铁件的前处理工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铸钢和铸铁的区别有哪些?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铸铁件的前处理工艺
化学除油→热水洗→冷水洗→电解除油→热水洗→冷水洗→浸酸活化→冷水洗→0.5%稀氨水浸泡1015秒→化学镀镍。
电解清洗:可与化学除油液配方相同,60-80℃,工件为阳极,电流密度为3-5安培/平方分米,2分钟;。
铸钢和铸铁的区别有哪些?
2.灰口铸铁:含碳量较高(2.7%~4.0%),碳主要以片状石墨形态存在,断口呈灰色,简称灰铁。
熔点低(1145~1250℃),凝固时收缩量小,抗压强度和硬度接近碳素钢,减震性好。
4.合金铸铁:普通铸铁加入适量合金元素(如硅、锰、磷、镍、铬、钼、铜、铝、硼、钒、锡等)获得。
合金元素使铸铁的基体组织发生变化,从而具有相应的耐热、耐磨、耐蚀、耐低温或无磁等特性。
用于制造矿山、化工机械和仪器、仪表等的零部件。
6.球墨铸铁:将灰口铸铁铁水经球化处理后获得,析出的石墨呈球状,简称球铁。
比普通灰口铸铁有较大强度、较好韧性和塑性。
1.铸造低合金钢:含有锰、铬、铜等合金元素的铸钢。
合金元素总量一般小于5%,具有较大的冲击韧性,并能通过热处理获得更好的机械性能。
铸造低合金钢比碳钢具有较优的使用性能,能减小零件质量,提高使用寿命。
3.铸造碳钢:以碳为主要合金元素并含有少量其他元素的铸钢。
含碳小于0.2%的为铸造低碳钢,含碳0.2%~0.5%的为铸造中碳钢,含碳大于0.5%的为铸造高碳钢。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铸造碳钢的强度加大,硬度提高。
铸造碳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塑性和韧性,成本较低,在重型机械中用于制造承受大负荷的零件,如轧钢机机架、水压机底座等;在铁路车辆上用于制造受力大又承受冲击的零件如摇枕、侧架、车轮和车钩等。
铸态马氏体高铬铸铁的研究
在153型高铬铸铁(15%Cr,3%Mo)的基础上,加入5~6%的钒,使高铬铸铁的铸态硬度达到。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铸铁件的前处理工艺的介绍了,铸钢和铸铁的区别有哪些?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