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钢调质热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材热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模具钢调质热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模具钢是用来制造冷冲模、热锻模、压铸模等模具的钢种,不同的模具需要的钢材不同,需要对模具钢进行调质处理;
在烧制锻压后,需要进行淬火处理,淬火效应,原意指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浸入冷却剂(油、水等)中,经过冷却处理,工件的性能更好、更稳定,在选用的淬火设备中,一般都是吊机吊起钢材放入淬火池内淬火,第一吊机吊起时,如果发生吊绳断裂,就会造成危险,具有安全隐患,同时吊机吊起放入淬火池内淬火,基本都在同一位置停留,钢材周围水会越来越热,在淬火时冷却度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钢调质热处理设备,通过采用两个绞盘牵引物料箱移动,可通过导板引导进入淬火池再牵引出,只需在地面移动,不会有坠落的安全隐患,同时在淬火时可移动,可受到不同位置的水流冷却,提高淬火的冷却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钢调质热处理设备,包括淬火池,所述淬火池的前后两侧外端表面设有折角导板,所述淬火池的前后两侧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倾斜导板,所述淬火池前侧折角导板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绞盘,所述淬火池后侧折角导板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绞盘,所述淬火池的前端折角导板处表面放置有物料箱,所述物料箱的前侧外表面设第一挂环,所述物料箱的后侧外表面设有第二挂环,所述第一绞盘的第一钢丝绳固定连接在第一挂环上,所述第二绞盘的第二钢丝绳固定连接在第二挂环上,所述物料箱下端设滚轮,通过采用两个绞盘牵引物料箱移动,可通过导板引导进入淬火池再牵引出,只需在地面移动,不会有坠落的安全隐患,同时在淬火时可移动,可受到不同位置的水流冷却,提高淬火的冷却度。
进一步的,所述折角导板、倾斜导板的两侧表面设定位轨道槽,同时淬火池的内侧表面也设有定位轨道槽,淬火池、折角导板、倾斜导板上的定位轨道槽之间互通,滚轮下端放置进定位轨道槽内,在物料箱移动时,可通过滚轮卡在定位轨道槽内滚动,可在物料箱移动时进行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物料箱的左右端外表面设有第一条形口,第一条形口均匀分布在物料箱的左右端外表面,在进入淬火池时,水流进入更快,同样在出淬火池时水流流走更快。
进一步的,所述物料箱的下表面设有第二条形口,第二条形口均匀分布在物料箱的下表面,在进入淬火池时,水流进入更快,同样在出淬火池时水流流走更快。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绞盘和第二绞盘采用电动绞盘,通过电机驱动,为现有技术产品,成本较低,便于控制。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采用两个绞盘牵引物料箱移动,可通过导板引导进入淬火池再牵引出,只需在地面移动,不会有坠落的安全隐患,同时在淬火时可移动,可受到不同位置的水流冷却,提高淬火的冷却度。
(2)折角导板、倾斜导板的两侧表面设定位轨道槽,同时淬火池的内侧表面也设有定位轨道槽,淬火池、折角导板、倾斜导板上的定位轨道槽之间互通,滚轮下端放置进定位轨道槽内,在物料箱移动时,可通过滚轮卡在定位轨道槽内滚动,可在物料箱移动时进行定位。
(3)物料箱的左右端外表面设有第一条形口,第一条形口均匀分布在物料箱的左右端外表面,在进入淬火池时,水流进入更快,同样在出淬火池时水流流走更快。
(4)物料箱的下表面设有第二条形口,第二条形口均匀分布在物料箱的下表面,在进入淬火池时,水流进入更快,同样在出淬火池时水流流走更快。
(5)第一绞盘和第二绞盘采用电动绞盘,通过电机驱动,为现有技术产品,成本较低,便于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右端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a处放大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淬火池、2折角导板、3倾斜导板、4第一绞盘、40第一钢丝绳、5第二绞盘、50第二钢丝绳、6物料箱、7滚轮、60第一条形口、61第二条形口、62第一挂环、63第二挂环、123定位轨道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一种模具钢调质热处理设备,包括淬火池1,淬火池1的前后两侧外端表面设有折角导板2,淬火池1的前后两侧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倾斜导板3,淬火池1前侧折角导板2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绞盘4,淬火池1后侧折角导板2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绞盘5,淬火池1的前端折角导板2处表面放置有物料箱6,物料箱6的前侧外表面设第一挂环62,物料箱6的后侧外表面设有第二挂环63,第一绞盘4的第一钢丝绳40固定连接在第一挂环62上,第二绞盘5的第二钢丝绳50固定连接在第二挂环63上,物料箱6下端设滚轮7。
请参阅图1-3,折角导板2、倾斜导板3的两侧表面设定位轨道槽123,同时淬火池1的内侧表面也设有定位轨道槽123,淬火池1、折角导板2、倾斜导板3上的定位轨道槽123之间互通,滚轮7下端放置进定位轨道槽123内,在物料箱6移动时,可通过滚轮7卡在定位轨道槽123内滚动,可在物料箱6移动时进行定位,物料箱6的左右端外表面设有第一条形口60,第一条形口60均匀分布在物料箱6的左右端外表面,在进入淬火池1时,水流进入更快,同样在出淬火池1时水流流走更快,物料箱6的下表面设有第二条形口61,第二条形口61均匀分布在物料箱6的下表面,在进入淬火池1时,水流进入更快,同样在出淬火池1时水流流走更快,第一绞盘4和第二绞盘5采用电动绞盘,通过电机驱动,为现有技术产品,成本较低,便于控制。
在使用时,从左向右淬火时,将钢材放置进物料箱6内,通过物料箱6的前侧外表面设第一挂环62,物料箱6的后侧外表面设有第二挂环63,第一绞盘4的第一钢丝绳40固定连接在第一挂环62上,第二绞盘5的第二钢丝绳50固定连接在第二挂环63上,可通过第一绞盘4放盘,第二绞盘5收盘,可向后拉动物料箱6,通过前端折角导板2和倾斜导板3斜坡面引导进淬火池1,在淬火池1内移动后,通过后端折角导板2和倾斜导板3斜坡面引导出物料箱6,在从右向左淬火时,通过第一绞盘4收盘,第二绞盘5放盘即可,便于两头淬火,使用方便,通过从地面引导进淬火池1,不会有高空掉落的危险,提高淬火时的安全性能,同时在淬火时物料箱6可在淬火池1内移动,可受到不同位置的水流冷却,提高淬火的冷却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