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玻璃钢电缆管箱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管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玻璃钢电缆管箱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玻璃钢电缆管是以树脂为基体,以连续玻璃纤维及其织物为增强材料,通过计算机控制缠绕工艺或拉挤工艺成型的一种管道。它以树脂为基体和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复合而成,与不饱和树脂粘结成型并能与现代电缆工程建设相配套的优质电缆用导管产品。
玻璃钢电缆保护管适用于电力、通讯电缆在各种环境敷设的保护导管。尤其是在电缆通过交通要道口及电缆过河、过桥等特殊环境下使用,更能充分体现其施工简便,强度高等优越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力、通讯、交通、民航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但现有的玻璃钢电缆管箱更多的是盖板直接对接,中间有缝隙,容易进雨水,能进雨水就能侵蚀电缆,而简单的防水盖板就是一个平板,用铆钉铆住侧面没有实得到保护,搭接不严也容易进水,铆钉容易羞涩,容易脱落,在两个箱体上打孔,然后用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上也要打孔,用铆钉或者螺丝连接,当在高速公路的高架桥旁边安装时,安装起来也很危险,工作效率也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玻璃钢电缆管箱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的玻璃钢电缆管箱更多的是两个管箱通过一个玻璃钢与螺栓的结合实现对接,不仅拆装极为不方便,而且管箱之间的缝隙会比较大,不能实现无缝对接,造成防雨性能下降,容易影响箱体内的电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玻璃钢电缆管箱连接结构,包括箱盖、箱体以及面罩,所述箱体两侧均设有边角块,所述箱体位于两个边角块相邻的一侧设有凸起块,两个凸起块的内部均设有二号螺纹孔,所述箱体一侧设有箱盖,所述箱盖一侧的内部设有安装槽,所述箱盖位于安装槽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安装槽两端的内部均设有一号螺纹孔,所述箱体与箱盖的二号螺纹孔以及一号螺纹孔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箱盖的卡槽内插有面罩,且所述面罩与凸起块相抵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整体呈“凸”字型形状,且两个所述边角块和箱体的宽度之和正好等于安装槽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面罩整体呈“凹”字型形状,且所述面罩的宽度等于卡槽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面罩的厚度等于凸起块到卡槽的间距,即卡槽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新型玻璃钢电缆管箱连接结构,其结构设计合理,盖板为承插式,两块盖板一体成型,没有接头,而且也可在面罩与箱体连接的缝隙边凿出一个凹槽,当雨水过大进入间隙中,可顺着缝隙流下来,达到完全防水,同时整体不用任何铆钉螺丝固定,也不容易生锈,不易脱落,侧面也设计成一体式的,雨水同样不易也进入,另外不用在箱体上打孔,也不用单独做连接板,直接在箱体上做出承插接头,一体成型,把后一根插到前一根里面去,本身就带着连接部位,可以用自攻丝固定,也可以不固定,整体大大提高了安装的效率,提高了安全性,并且是无缝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面罩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盖;11、安装槽;12、卡槽;13、一号螺纹孔;2、箱体;21、凸起块;22、边角块;23、二号螺纹孔;3、面罩;4、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玻璃钢电缆管箱连接结构,包括箱盖1、箱体2以及面罩3,箱体2两侧均设有边角块22,箱体2位于两个边角块22相邻的一侧设有凸起块21,两个凸起块21的内部均设有二号螺纹孔23,箱体2一侧设有箱盖1,箱盖1一侧的内部设有安装槽11,箱盖1位于安装槽11的一侧设有卡槽12,安装槽11两端的内部均设有一号螺纹孔13,箱体2与箱盖1的二号螺纹孔23以及一号螺纹孔13之间通过螺栓4可拆卸连接,箱盖1的卡槽12内插有面罩3,且面罩3与凸起块21相抵触,将箱体2放在箱盖1的安装槽11内,一号螺纹孔13对准二号螺纹孔23,用螺栓4拧紧即可,然后将面罩3直接卡在箱盖1的卡槽12内,由于凸起块21与箱盖1之间的间距正好等于卡槽12的宽度,而面罩3的厚度也正好等于卡槽12的宽度,所以面罩3卡在卡槽12后,凸起块21会抵住面罩3,这样面罩3就不会来回晃动,且做到了无缝连接。
进一步地,箱体2整体呈“凸”字型形状,且两个边角块22和箱体2的宽度之和正好等于安装槽11的宽度,这样整个箱体2就可以卡在箱盖1的安装槽11内,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面罩3整体呈“凹”字型形状,且面罩3的宽度等于卡槽12的长度,面罩3与箱盖1之间实现无缝对接。
进一步地,面罩3的厚度等于凸起块21到卡槽12的间距,即卡槽12的宽度,保证面罩3可以通过凸起块21抵在箱盖1和箱体2之间,实现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箱体2放在箱盖1的安装槽11内,一号螺纹孔13对准二号螺纹孔23,用螺栓4拧紧即可,然后将面罩3直接卡在箱盖1的卡槽12内,由于凸起块21与箱盖1之间的间距正好等于卡槽12的宽度,而面罩3的厚度也正好等于卡槽12的宽度,所以面罩3卡在卡槽12后,凸起块21会抵住面罩3,这样面罩3就不会来回晃动,且做到了无缝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整体大大提高了安装的效率,提高了安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玻璃钢电缆管箱连接结构,包括箱盖(1)、箱体(2)以及面罩(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两侧均设有边角块(22),所述箱体(2)位于两个边角块(22)相邻的一侧设有凸起块(21),两个凸起块(21)的内部均设有二号螺纹孔(23),所述箱体(2)一侧设有箱盖(1),所述箱盖(1)一侧的内部设有安装槽(11),所述箱盖(1)位于安装槽(11)的一侧设有卡槽(12),所述安装槽(11)两端的内部均设有一号螺纹孔(13),所述箱体(2)与箱盖(1)的二号螺纹孔(23)以及一号螺纹孔(13)之间通过螺栓(4)可拆卸连接,所述箱盖(1)的卡槽(12)内插有面罩(3),且所述面罩(3)与凸起块(21)相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玻璃钢电缆管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整体呈“凸”字型形状,且两个所述边角块(22)和箱体(2)的宽度之和正好等于安装槽(11)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玻璃钢电缆管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3)整体呈“凹”字型形状,且所述面罩(3)的宽度等于卡槽(12)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玻璃钢电缆管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3)的厚度等于凸起块(21)到卡槽(12)的间距,即卡槽(12)的宽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玻璃钢电缆管箱连接结构,包括箱盖、箱体以及面罩,箱体两侧均设有边角块,箱体位于两个边角块相邻的一侧设有凸起块,两个凸起块的内部均设有二号螺纹孔,箱体一侧设有箱盖,箱盖一侧的内部设有安装槽,箱盖位于安装槽的一侧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盖板为承插式,两块盖板一体成型,没有接头,同时整体不用任何铆钉螺丝固定,侧面也设计成一体式的,雨水同样不易也进入,另外不用在箱体上打孔,也不用单独做连接板,直接在箱体上做出承插接头,一体成型,把后一根插到前一根里面去,本身就带着连接部位,可以用自攻丝固定,也可以不固定,整体大大提高了安装的效率,提高了安全性,并且是无缝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高为民;王培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衡水德耐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0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