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保温杯焊接装置的制作工艺流程

博主:adminadmin 2022-11-20 00:48:01 条评论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杯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不锈钢保温杯焊接装置。背景技术:不锈钢保温杯由内外双层不锈钢制造而成,利用焊接技术把内胆和外壳结合在一起,再用真空技术把内胆与外壳的夹层中的空气给抽出来以达到真空保温的效果。保温...

  一种不锈钢保温杯焊接装置的制作工艺流程

  本实用新型属于杯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不锈钢保温杯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不锈钢保温杯由内外双层不锈钢制造而成,利用焊接技术把内胆和外壳结合在一起,再用真空技术把内胆与外壳的夹层中的空气给抽出来以达到真空保温的效果。

  保温杯杯底与杯身之间一般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在焊接作业过程中需要焊接定位装置对杯身和杯底进行固定,焊接定位装置的结构影响杯身杯底之间焊接的作业效率以及焊接效果。

  而现有的用于保温杯杯身杯底之间的焊接定位装置对杯身和杯底固定完毕之后便无法对杯身被杯底进行旋转,只能人工旋转焊接头来进行圆周焊接,影响焊接效率和焊接效果,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夹持稳定,操作简单,使用便捷的不锈钢保温杯焊接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不锈钢保温杯焊接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相对设置的杯体夹紧机构和杯底夹紧机构,杯体夹紧机构固定连接于基座上,杯底夹紧机构移动连接于基座上;所述杯体夹紧机构上设有第一传动带,杯底夹紧机构上设有第二传动带,第一传动带与第二传动带同步传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杯体夹紧机构包括立柱和第一圆筒,立柱底部固定连接于基座上,第一圆筒水平设置,立柱位于第一圆筒两端,且第一圆筒与立柱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圆筒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基座上设有与第一链轮相适配的第一配合轮,第一传动带配合连接于第一链轮上和第一配合轮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圆筒外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外夹机构,第一外夹机构沿第一圆筒外壁圆周设置,且多个第一外夹机构同步运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配合轮一侧连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连接于基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配合轮上连有万向伸缩杆,万向伸缩杆与第一配合轮同步转动,且万向伸缩杆延伸至杯底夹紧机构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杯底夹紧机构包括支座和第二圆筒,支座底部移动连接于基座上,第二圆筒水平设置,且第二圆筒与支座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座下端连有螺杆,螺杆朝向杯体夹紧机构,支座底部与基座相抵,螺杆一端连有第二电机,且螺杆两端设有固定座,固定座固定连接于基座上,且螺杆与固定座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圆筒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下方设有相适配的第二配合轮,第二配合轮转动连接于基座上,第二传动带配合连接于第二链轮和第二配合轮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圆筒外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外夹机构,第二外夹机构沿第二圆筒外壁圆周设置,且多个第二外夹机构同步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杯体夹紧机构和杯底夹紧机构的设计,使得杯体和杯底相对设置,且杯体和杯底同步同向同向转动,便于杯体和杯底在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杯底夹紧机构的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便于焊接不同尺寸的杯体和杯底,也便于对焊接好后的杯子进行下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升降机构和下压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拉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基座1,杯体夹紧机构2,立柱2-1,第一圆筒2-2,第一链轮2-3,第一配合轮2-4,杯底夹紧机构3,支座3-1,第二圆筒3-2,第二链轮3-3,螺杆3-4,固定座3-5,第二电机3-6,第二配合轮3-7,第一传送带4,第二传送带5,万向伸缩杆6,杯体7,杯底8,第一电机9,第一外夹机构10,第一驱动器10-1,第一驱动杆10-2,第一接触块10-3,第二外夹机构11,第二驱动器11-1,第二驱动杆11-2,第二接触块1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不锈钢保温杯焊接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上设有相对设置的杯体夹紧机构2和杯底夹紧机构3,杯体夹紧机构2固定连接于基座1上,杯底夹紧机构3移动连接于基座1上;杯体夹紧机构2上设有第一传动带4,杯底夹紧机构3上设有第二传动带5,第一传动带4与第二传动带5同步传动。

  杯体夹紧机构2内夹持有杯体7,在第一传动带4的作用下,杯体7与杯体夹紧机构2同步转动,而杯底夹紧机构3内夹持有杯底8,在第二传送带5的作用下,杯底8与杯底夹紧机构3同步转动。

  杯体夹紧机构2包括立柱2-1和第一圆筒2-2,立柱2-1底部固定连接于基座1上,第一圆筒2-2水平设置,立柱2-1位于第一圆筒2-2两端,且第一圆筒2-2与立柱2-1转动连接。

  立柱2-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基座1上,第一圆筒2-2穿过两端的立柱2-1,立柱2-1上设有与第一圆筒2-2相适配的轴承,使得第一圆筒2-2与立柱2-1之间转动连接,立柱2-1用于支撑和限制第一圆筒2-2的位置。

  第一圆筒2-2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2-3,基座1上设有与第一链轮2-3相适配的第一配合轮2-4,第一传动带4配合连接于第一链轮2-3上和第一配合轮2-4上,第一链轮2-3通过焊接或螺钉固定连接于第一圆筒2-2上,第一链轮2-3与第一圆筒2-2同步转动,第一传动带4的传送带动第一链轮2-3的转动。

  第一圆筒2-2外壁上设有3个第一外夹机构10,第一外夹机构10沿第一圆筒2-2外壁圆周设置,且3个第一外夹机构10同步运行,第一夹紧机构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驱动器10-1、第一驱动杆10-2和第一接触块10-3,3个第一驱动器10-1之间通过导线相连,3个第一驱动器10-1使用一个电磁阀同步控制,第一接触块10-3位于第一圆筒2-2内,第一驱动杆10-2带动第一接触块10-3移动,在第一接触块10-3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外夹机构10对杯体7进行夹紧,从而第一圆筒2-2的转动带动杯体7同步转动。

  第一配合轮2-4一侧连有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固定连接于基座1上,第一配合轮2-4上连有万向伸缩杆6,万向伸缩杆6与第一配合轮2-4同步转动,且万向伸缩杆6延伸至杯底夹紧机构3处。

  第一电机9与第一配合轮2-4之间设有转动轴,支座3-1与第二配合轮3-7之间也设有转动轴,万向伸缩杆6两端与这两根转动轴相连,从而实现第一配合轮2-4与第二配合轮3-7的同步转动,且第一配合轮2-4与第二配合轮3-7的尺寸一致,从而使得第一传送带4和第二传送带5的传送速度相同,而第一圆筒2-2和第二圆筒3-2的直径一致,第一圆筒2-2和第二圆筒3-2同步同速转动。

  杯底夹紧机构3包括支座3-1和第二圆筒3-2,支座3-1底部移动连接于基座1上,第二圆筒3-2水平设置,且第二圆筒3-2与支座3-1转动连接,第一圆筒2-2和第二圆筒3-2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支座3-1下端连有螺杆3-4,螺杆3-4朝向杯体夹紧机构2,支座3-1底部与基座1相抵,螺杆3-4一端连有第二电机3-6,且螺杆3-4两端设有固定座3-5,固定座3-5固定连接于基座1上,且螺杆3-4与固定座3-5转动连接。

  在第二电机3-6的作用下,螺杆3-4的转动带动支座3-1的移动,从而调节第一圆筒2-2和第二圆筒3-2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杯体7与杯底8之间的距离。

  第二圆筒3-2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3-3,第二链轮3-3下方设有相适配的第二配合轮3-7,第二配合轮3-7转动连接于基座1上,第二传动带5配合连接于第二链轮3-3和第二配合轮3-7上,第二链轮3-3通过焊接或螺钉固定连接于第二圆筒3-2上,第二链轮3-3与第二圆筒3-2同步转动,第二传动带5的传送带动第二链轮3-3的转动

  第二圆筒3-2外壁上设有3个第二外夹机构11,第二外夹机构11沿第二圆筒3-2外壁圆周设置,且3个第二外夹机构11同步运行。

  第二外夹机构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驱动器11-1、第二驱动杆11-2和第二接触块11-3,3个第二驱动器11-1之间通过导线相连,3个第二驱动器11-1使用一个电磁阀同步控制,第二接触块11-3,3位于第二圆筒3-2内,第二驱动杆11-2带动第二接触块11-3移动,在第二接触块11-3的作用下,使得第二外夹机构11对杯底8进行夹紧,从而第二圆筒3-2的转动带动杯底8同步转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基座1,杯体夹紧机构2,立柱2-1,第一圆筒2-2,第一链轮2-3,第一配合轮2-4,杯底夹紧机构3,支座3-1,第二圆筒3-2,第二链轮3-3,螺杆3-4,固定座3-5,第二电机3-6,第一传送带4,第二传送带5,万向伸缩杆6,杯体7,杯底8,第一电机9,第一外夹机构10,第一驱动器10-1,第一驱动杆10-2,第一接触块10-3,第二外夹机构11,第二驱动器11-1,第二驱动杆11-2,第二接触块11-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技术特征:

  1.不锈钢保温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基座(1)上设有相对设置的杯体夹紧机构(2)和杯底夹紧机构(3),杯体夹紧机构(2)固定连接于基座(1)上,杯底夹紧机构(3)移动连接于基座(1)上;所述杯体夹紧机构(2)上设有第一传动带(4),杯底夹紧机构(3)上设有第二传动带(5),第一传动带(4)与第二传动带(5)同步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保温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夹紧机构(2)包括立柱(2-1)和第一圆筒(2-2),立柱(2-1)底部固定连接于基座(1)上,第一圆筒(2-2)水平设置,立柱(2-1)位于第一圆筒(2-2)两端,且第一圆筒(2-2)与立柱(2-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锈钢保温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筒(2-2)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2-3),基座(1)上设有与第一链轮(2-3)相适配的第一配合轮(2-4),第一传动带(4)配合连接于第一链轮(2-3)上和第一配合轮(2-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锈钢保温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筒(2-2)外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外夹机构(10),第一外夹机构(10)沿第一圆筒(2-2)外壁圆周设置,且多个第一外夹机构(10)同步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锈钢保温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轮(2-4)一侧连有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固定连接于基座(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锈钢保温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轮(2-4)上连有万向伸缩杆(6),万向伸缩杆(6)与第一配合轮(2-4)同步转动,且万向伸缩杆(6)延伸至杯底夹紧机构(3)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保温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底夹紧机构(3)包括支座(3-1)和第二圆筒(3-2),支座(3-1)底部移动连接于基座(1)上,第二圆筒(3-2)水平设置,且第二圆筒(3-2)与支座(3-1)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不锈钢保温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3-1)下端连有螺杆(3-4),螺杆(3-4)朝向杯体夹紧机构(2),支座(3-1)底部与基座(1)相抵,螺杆(3-4)一端连有第二电机(3-6),且螺杆(3-4)两端设有固定座(3-5),固定座(3-5)固定连接于基座(1)上,且螺杆(3-4)与固定座(3-5)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不锈钢保温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筒(3-2)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3-3),第二链轮(3-3)下方设有相适配的第二配合轮(3-7),第二配合轮(3-7)转动连接于基座(1)上,第二传动带(5)配合连接于第二链轮(3-3)和第二配合轮(3-7)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不锈钢保温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筒(3-2)外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外夹机构(11),第二外夹机构(11)沿第二圆筒(3-2)外壁圆周设置,且多个第二外夹机构(11)同步运行。

  技术总结

  不锈钢保温杯焊接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相对设置的杯体夹紧机构和杯底夹紧机构,杯体夹紧机构固定连接于基座上,杯底夹紧机构移动连接于基座上;所述杯体夹紧机构上设有第一传动带,杯底夹紧机构上设有第二传动带,第一传动带与第二传动带同步传动;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杯体夹紧机构和杯底夹紧机构的设计,使得杯体和杯底相对设置,且杯体和杯底同步同向同向转动,便于杯体和杯底在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杯底夹紧机构的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便于焊接不同尺寸的杯体和杯底,也便于对焊接好后的杯子进行下料。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雅德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5

  技术公布日: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