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钨钢精铰刀的制作工艺流程

1.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用刀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钨钢精铰刀。
背景技术:
2.铰刀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刀齿,用以切除孔已加工表面薄金属层的旋转刀具。经过绞刀加工后的孔可以获得精确的尺寸和形状。铰刀用于铰削工件上已钻削(或扩孔)加工后的孔,主要是为了提高孔的加工精度,降低其表面的粗糙度,是用于孔的精加工和半精加工的刀具,加工余量一般很小。汽车阀块的加工,一般对加工精度要求很高,所以需要铰刀能够一次加工成型,并且具有良好的精度,现有加工技术中的,存在铰刀加工精度低,使用寿命低的问题,其原因一般是由铰刀材料不合适,铰刀在刃磨时烧伤,切削液选择不合适,切削液未能以合理的方式添加等方式造成的,这些问题会影响生产效率,降低加工精度,使产品不良率上升,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钨钢精铰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合钨钢精铰刀,包括工作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为圆柱形,与所述工作部固定连接,所述工作部分为五个工作段,所述五个工作段均为圆柱体,其直径从远离安装部到靠近安装部依次增大,所述第一工作段前端为圆锥体,另一端为圆柱体,在所述圆锥体和圆柱体之间有一圆台状坡面将二者相连接,所述圆台状坡面与圆柱体连接处设有圆倒角;第二工作段与第一工作段相连,其连接处是坡度为α的斜面;第二工作段另一端与第三工作段连接,其连接处是坡度为β的斜面,且该坡面与第二、三段连接处均设有圆倒角;第三工作段另一端与第四工作段连接,连接处是坡度为γ的斜面;第四工作段另一端与第五工作段相连,其连接处由角度不同的两段斜面相连而形成,第一段斜面角度为δ,第二段斜面角度为ε,第四工作段与所述第一段斜面之间设有圆倒角,第一段斜面与第二段斜面之间由一圆弧面相连接;所述第五工作段的直径与安装部直径相等。
4.进一步的,所述α范围为10
°
≤α≤15
°
,β范围为40
°
≤β≤50
°
,γ范围为10
°
≤γ≤15
°
,δ范围为20
°
≤δ≤30
°
,ε范围为60
°
≤ε≤70
°
。
5.进一步的,所述工作部与安装部之间一体成型,在刀体内部有一螺旋状切削液通孔,用以将切削液输送至前端工作部。
6.优选的,所述工作部的外表面设有排屑槽,其绕工作部长度方向呈螺旋形设置。
7.优选的,刀体外表面制造材料为钨钢合金,采用涂层处理。
8.本发明的有益成果在于:本发明复合钨钢精铰刀为一体成型,表面使用钨钢合金涂层处理,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从而解决了客户在加工汽车阀块时的难加工问题,改善了加工后的产品表面精度与质量,一次成型提升了加工效率,从而凸显出成型刀具的优势,可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率。在如何添加切削液的问题上,本产品选用了最优方案,即利用刀体内部的通孔输送切削液,使切削液能够精准的到达切削部位,对其进行冷却和清洗,避免
了刀刃烧伤,崩坏等情况发生,从而有效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9.图1为该复合钨钢精铰刀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的c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的d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为一种复合钨钢精铰刀,包括工作部111和安装部222,所述安装部222为圆柱形,与所述工作部111固定连接,所述工作部111分为五个工作段,所述五个工作段均为圆柱体,其直径从远离安装部222到靠近安装部222依次增大,所述第一工作段1前端为圆锥体11,另一端为圆柱体,在所述圆锥体和圆柱体之间有一圆台状坡面12将二者相连接,所述圆台状坡面12与圆柱体连接处设有圆倒角;第二工作段2与第一工作段1相连,其连接处是坡度为10
°
的斜面a(如图2所示);第二工作段2另一端与第三工作段3连接,其连接处是坡度为40
°
的斜面b(如图3所示),且该坡面与第二、三段连接处均设有圆倒角;第三工作段3另一端与第四工作段4连接,连接处是坡度为10
°
的斜面c(如图4所示);第四工作段4另一端与第五工作段5相连,其连接处为d部(如图5所示),d部由角度不同的两段斜面相连而形成,第一段斜面角度为20
°
,第二段斜面角度为60
°
,第四工作段4与所述第一段斜面之间设有圆倒角,第一段斜面与第二段斜面之间由一圆弧面相连接;所述第五工作段5的直径与安装部222直径相等。
11.所述工作部111与安装部222之间一体成型,在刀体内部有一螺旋状切削液通孔6,用以将切削液输送至前端工作部111。所述工作部111的外表面设有排屑槽7,其绕工作部111长度方向呈螺旋形设置。
12.本发明精铰刀使用复合钨钢对刀体表面进行涂层处理,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在对不锈钢阀块加工时,需要先对阀块进行钻孔预处理,钻孔之后,使用复合钨钢精铰刀对小孔进行进一步铰削,铰削时先将圆锥体11伸入小孔,引导精铰刀慢慢深入,上述a、b、c、d部依次接触阀体并对阀体进行铰削,刀体一体成型,可以一次性完成对阀体的铰削。同时,刀体内部的螺旋状切削液通孔6将合适的切削液输送至工作部111,对工作部111进行冷却和冲洗,使刀刃不被烧伤和磨损,在刀体深入铰削的过程中,排屑槽将金属碎屑和使用过的切削液通过刀体旋转带出孔外,直到完成整个铰削过程。
1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
?“
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集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和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钨钢精铰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为圆柱形,与所述工作部固定连接,所述工作部分为五个工作段,所述五个工作段均为圆柱体,其直径从远离安装部到靠近安装部依次增大,所述第一工作段前端为圆锥体,另一端为圆柱体,在所述圆锥体和圆柱体之间有一圆台状坡面将二者相连接,所述圆台状坡面与圆柱体连接处设有圆倒角;第二工作段与第一工作段相连,其连接处是坡度为α的斜面;第二工作段另一端与第三工作段连接,其连接处是坡度为β的斜面,且该坡面与第二、三段连接处均设有圆倒角;第三工作段另一端与第四工作段连接,连接处是坡度为γ的斜面;第四工作段另一端与第五工作段相连,其连接处由角度不同的两段斜面相连而形成,第一段斜面角度为δ,第二段斜面角度为ε,第四工作段与所述第一段斜面之间设有圆倒角,第一段斜面与第二段斜面之间由一圆弧面相连接;所述第五工作段的直径与安装部直径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钨钢精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α范围为10
°
≤α≤15
°
,β范围为40
°
≤β≤50
°
,γ范围为10
°
≤γ≤15
°
,δ范围为20
°
≤δ≤30
°
,ε范围为60
°
≤ε≤7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钨钢精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部与安装部之间一体成型,在刀体内部有一螺旋状切削液通孔,用以将切削液输送至前端工作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钨钢精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部的外表面设有排屑槽,其绕工作部长度方向呈螺旋形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钨钢精铰刀,其特征在于:刀体外表面制造材料为钨钢合金,采用涂层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钨钢精铰刀,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钨钢精铰刀用于加工不锈钢阀块。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钨钢精铰刀,包括工作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为圆柱形,与所述工作部固定连接,所述工作部分为五个工作段,所述五个工作段均为圆柱体,其直径从远离安装部到靠近安装部依次增大,所述第一工作段前端为圆锥体,另一端为圆柱体,第二工作段与第一工作段相连,连接面坡度为α;第二工作段另一端与第三工作段连接,连接面坡度为β,第三工作段另一端与第四工作段连接,连接面坡度为γ;第四工作段另一端与第五工作段相连,其连接处由角度不同的两段斜面相连而形成,第一段斜面角度为δ,第二段斜面角度为ε,第四工作段与所述第一段斜面之间设有圆倒角,第一段斜面与第二段斜面之间由一圆弧面相连接。第二段斜面之间由一圆弧面相连接。第二段斜面之间由一圆弧面相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朱均 刘影 刘梨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冶戈工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5
技术公布日:2021/6/7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