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构件钢筋连接套筒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博主:adminadmin 2022-10-28 06:54:06 条评论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构件钢筋连接套筒。背景技术:随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预制构件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现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等同现浇的理论进行结构设计,因而预制构件的连接,特别是受...

  预制构件钢筋连接套筒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构件钢筋连接套筒。

  背景技术:

  随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预制构件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现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等同现浇的理论进行结构设计,因而预制构件的连接,特别是受力钢筋间的可靠连接成为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的关键技术。由于预制构件中的钢筋无法绕其轴线转动且预制构件及其钢筋间相对位置不便于调整,因此现浇结构中大量使用的机械连接套筒无法直接应用于预制构件中。目前施工中普遍使用的灌浆套筒连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钢筋连接问题,但因其成本高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装配式建筑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适用于预制构件钢筋间连接的钢筋机械连接套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预制构件钢筋连接套筒装置,用于与被连接钢筋连接,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套筒、芯轴和第二套筒,所述被连接钢筋为端头带外螺纹钢筋,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全长设有与被连接钢筋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芯轴全长设有与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分别安装在芯轴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长度均大于被连接钢筋外螺纹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套筒长度与第一套筒长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横截面为圆柱形或多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芯长度等于第一套筒长度和第二套筒长度之和。

  进一步地,所述芯轴由螺纹粗细不同的两段子轴衔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通过一锁母与被连接钢筋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均为优质碳素钢套筒。

  进一步地,所述被连接钢筋端头螺纹为滚轧直螺纹或镦粗直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套筒+芯轴的结构",通过旋转套筒实现预制构件钢筋间的连接,操作简单,施工方便,能够有效解决钢筋连接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芯轴可由螺纹粗细不同的两段子轴衔接而成,可用于连接粗细不同的两个钢筋,功能全面。

  (3)本实用新型加入锁母连接钢筋,能保护连接套筒的内螺纹。

  (4)钢筋受拉力或压力时都可通过螺纹实现传力。

  (5)本实用新型套筒直径小,占用空间小,对钢筋摆放根数几乎没有影响。

  (6)本实用新型只需在开始时与被连接钢筋摆放好,之后无需再移动或旋转钢筋,省时省力。

  (7)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材质为优质碳素钢,机械性能较为优良。

  (8)本实用新型成本低,经济性好,能大量应用于装配式建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筋连接套筒的套筒旋出芯轴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筋连接套筒的放置就位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钢筋连接套筒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构件钢筋连接套筒,用于预制构件连接第一钢筋4和第二钢筋5,钢筋连接套筒包括第一套筒1、芯轴2和第二套筒3,第一套筒1设有与第一钢筋4外螺纹螺合的内螺纹,第二套筒3设有与第二钢筋5外螺纹螺合的内螺纹,芯轴2全长设有与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3螺合的外螺纹,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3分别安装在芯轴2的两端。

  第一套筒1全长设有能够和所述第一钢筋4螺合的内螺纹。第二套筒3全长设有能够和所述第二钢筋5螺合的内螺纹。被连接钢筋,即第一钢筋4和第二钢筋5的端头螺纹为滚轧直螺纹或者为镦粗直螺纹,螺纹可以是直螺纹或锥螺纹。

  芯轴2外螺纹能够与所述第一套筒1内螺纹和第二套筒3内螺纹螺合,芯轴2外螺纹长度等于第一套筒1长度和第二套筒3长度之和。

  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3材质为优质碳素钢,具体地,优质碳素钢为含碳小于0.8%的碳素钢,这种钢中所含的硫、磷及非金属夹杂物比碳素结构钢少,机械性能较为优良。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3的横截面为圆柱形或多边形,方便用相应的把手旋转套管。

  预制构件吊装就位后,所述第一钢筋4和第二钢筋5位置不变;所述第一钢筋4和第二钢筋5间距离等于所述芯轴2长度加上施工误差,现给出使用本实用新型实现连接的具体方式。

  第一步,将所述第一套筒1和所述第二套筒3完全旋转到所述芯轴2上,这时本实用新型钢筋连接套筒总长度等于所述芯轴2长度。

  第二步,在第一钢筋4和第二钢筋5螺纹端套入锁母,将本实用新型居中放置于所述第一钢筋4和所述第二钢筋5之间,本实用新型距所述第一钢筋4和第二钢筋5间距离均为施工误差的一半,如图3、图4所示。

  第三步,旋转所述第一套筒1,将所述第一钢筋4外螺纹完全螺入所述第一套筒1内螺纹。

  第四步,旋转所述第二套筒3,将所述第二钢筋5外螺纹完全螺入所述第二套筒3内螺纹。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构件钢筋连接套筒,用于与被连接钢筋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套筒(1)、芯轴(2)和第二套筒(3),所述被连接钢筋为端头带外螺纹钢筋,所述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3)全长设有与被连接钢筋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芯轴(2)全长设有与所述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3)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3)分别安装在芯轴(2)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钢筋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3)的长度均大于被连接钢筋外螺纹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钢筋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3)长度与第一套筒(1)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钢筋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3)的横截面为圆柱形或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钢筋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长度等于第一套筒(1)长度和第二套筒(3)长度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钢筋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2)由螺纹粗细不同的两段子轴衔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钢筋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3)通过一锁母与被连接钢筋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钢筋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3)均为优质碳素钢套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钢筋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连接钢筋端头螺纹为滚轧直螺纹或镦粗直螺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构件钢筋连接套筒装置,用于与被连接钢筋连接,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套筒(1)、芯轴(2)和第二套筒(3),所述被连接钢筋为端头带外螺纹钢筋,所述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3)全长设有与被连接钢筋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芯轴(2)全长设有与所述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3)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3)分别安装在芯轴(2)的两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方便、经济实用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任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2.12

  技术公布日: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