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垫块的制作工艺流程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垫块。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为了加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通常在浇筑混凝土前,提前预制绑扎钢筋作为混凝土结构的骨架,然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将钢筋骨架包覆在混凝土结构内。
混凝土结构中生产中,通常是先扎制钢筋骨架,然后在往钢筋骨架上浇筑混凝土,为了使钢筋骨架位于混凝土结构的中部,所以需要在钢筋骨架下面垫混凝土垫块,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结构,混凝土垫块是放在模板和钢筋之间,支撑并固定钢筋,用以保护钢筋而设置的。混凝土保护层指的是混凝土结构中最外侧钢筋外面的混凝土层,也就是模板到钢筋之间的混凝土层,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是由混凝土垫块决定,混凝土垫块的设置是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常用的办法。
目前施工现场多用扎丝将混凝土垫块绑扎在钢筋网上,混凝土在外力或自重的作用下容易发生位移或脱落,进而无法保证设计要求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施工现场验收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垫块,结构简单,易于施工,不需要扎丝固定垫块本身的同时,能精确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扎丝固定垫块本身,稳定可靠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垫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钢筋混凝土垫块,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管,所述圆管一端的端面设置有若干对贯穿圆管管壁并用于支撑钢筋的钢筋凹槽,且每对钢筋凹槽中的两个钢筋凹槽两两相对,圆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连通圆管内外的浇灌口。
进一步的,所述每对钢筋凹槽的对称中心位于圆管的中心轴线上。
进一步的,包括两对钢筋凹槽,且两对钢筋凹槽成十字分布。
进一步的,包括两个浇灌口,且两个浇灌口的对称中心位于圆管的中心轴线上,且两个浇灌口的中心连线与每对钢筋凹槽的中心连线的夹角为四十五度。
进一步的,所述浇灌口为设置在圆管端面的凹槽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浇灌口的截面为半圆形,且浇灌口的直径大于混凝土粗骨料粒径。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凹槽槽壁的截面为矩形,钢筋凹槽槽底的截面为半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圆管为pvc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圆管底部设置有浇灌口,圆管内就不出现空洞,混凝土就会充满整个圆管内腔,同时圆管内腔与圆管外部的混凝土连接在一起,形成稳定的结构,保证了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垫块是需要用扎丝将钢筋混凝土垫块绑扎在钢筋网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圆管形的结构,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不需要用扎丝固定本实用新型也能够稳定的支撑住位于钢筋凹槽内的钢筋,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垫块,节省扎丝,易于施工,节约人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示意图;
图中所示:1-圆管;101-钢筋凹槽;102-浇灌口;2-模板;3-钢筋;4-扎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垫块,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管1,所述圆管1一端的端面设置有若干对贯穿圆管1管壁并用于支撑钢筋的钢筋凹槽101,且每对钢筋凹槽101中的两个钢筋凹槽101两两相对,圆管1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连通圆管1内外的浇灌口102。在圆管1的上端面设置钢筋凹槽101,一对钢筋凹槽10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钢筋凹槽101,用于放置和固定住一根钢筋3,也就是一根钢筋3穿过一对钢筋凹槽101,圆管1的下端,也就是圆管1的底部设置有连通圆管1内外的浇灌口102,设置浇灌口102是为了方便混凝土更顺利流动,防止圆管1内出现空洞,,有利于钢筋混凝土的形成,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垫块是圆管结构,如图4所示,上端口设置钢筋凹槽101用于支撑钢筋3,下端口与模板2接触,使得钢筋3与模板2之间形成距离,钢筋3与模板2之间的距离决定着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设置不同的圆管1高度,来精确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在施工时,在钢筋混凝土结构里面浇筑混凝土时,由于在圆管1底部设置有浇灌口102,圆管1内就不出现空洞,混凝土就会充满整个圆管1内腔,同时圆管1内腔与圆管1外部的混凝土连接在一起,形成稳定的结构,保证了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垫块是需要用扎丝将钢筋混凝土垫块绑扎在钢筋网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圆管形的结构,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不需要用扎丝固定本实用新型也能够稳定的支撑住位于钢筋凹槽101内的钢筋,使用本实用新型,节省扎丝,易于施工,节约人工。
钢筋凹槽101是设置在圆管1一端的端面,一对钢筋凹槽101两两相对,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在钢筋凹槽101内放置钢筋时,结构更加稳定,受力均匀,所述每对钢筋凹槽101的对称中心位于圆管1的中心轴线上;即每根钢筋放置在圆管1上时,均要通过圆管1的中心轴线上,使得圆管1受力均匀,圆管1结构更加稳定。
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钢筋凹槽101可以设置多对,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两对钢筋凹槽101,且两对钢筋凹槽101成十字分布;如图1和图2所示,两对钢筋凹槽101形成一个十字型,十字型的交点位于圆管1的中心轴线上,使得两根钢筋放置在钢筋凹槽101内时,圆管1受力均匀,结构稳定可靠。
在圆管1下端设置浇灌口102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混凝土进入圆管1后,在圆管1内形成空洞,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不稳定现象,浇灌口102可设置多个,但为了使圆管1结构稳定,使得浇灌口102分布合理,本实施例中,包括两个浇灌口102,且两个浇灌口102的对称中心位于圆管1的中心轴线上,且两个浇灌口102的中心连线与每对钢筋凹槽101的中心连线的夹角为四十五度。如图1和图3所示,两个浇灌口102的位置不位于钢筋凹槽101位置的下方,也就是浇灌口102与钢筋凹槽101交错设置,使得圆管1结构更加稳定,圆管1结构稳定,受力均匀。
浇灌口102设置在圆管1的下端,可以在圆管1下端的管壁上开设一个口,也可以在圆管1下端端面开设一个凹槽,本实施例中,所述浇灌口102为设置在圆管1端面的凹槽结构。即在圆管1下端端面开设一个凹槽结构,有利于圆管1的加工形成。
浇灌口102的形状可为矩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等,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圆管1在受力时,结构更加稳定,所述浇灌口102的截面为半圆形,且浇灌口102的直径大于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圆管1的下端设置一个半圆形的开口,即浇灌口102,根据具体施工的混凝土粗骨料粒径直径来确定浇灌口102的直径,浇灌口102的直径比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大5mm~10mm。
钢筋凹槽101是用来支撑和固定钢筋的,对钢筋有限位作用,钢筋凹槽101形状可为u形,v形等等,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凹槽101槽壁的截面为矩形,钢筋凹槽101槽底的截面为半圆形;即钢筋凹槽101的形状为矩形和半圆形的组合,钢筋凹槽101的槽壁,也就是钢筋凹槽101的上方为矩形,钢筋凹槽101的槽底,也就是钢筋凹槽101的下方为半圆形,上方矩形防止钢筋滑出钢筋凹槽101,下方半圆形是为了使钢筋更加的贴合在钢筋凹槽101内。
圆管1的材料可为钢管、胶管,铜管,木管等,本实施例中,所述圆管1为pvc管。pvc管价格便宜,且极易获得,生产成本低,制作简单,本实施例中,pvc管为壁厚不小于schedule80的pvc管,该pvc管工称直径及高度根据保护层厚度及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技术特征:
1.钢筋混凝土垫块,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1)一端的端面设置有若干对贯穿圆管(1)管壁并用于支撑钢筋的钢筋凹槽(101),且每对钢筋凹槽(101)中的两个钢筋凹槽(101)两两相对,圆管(1)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连通圆管(1)内外的浇灌口(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对钢筋凹槽(101)的对称中心位于圆管(1)的中心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垫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对钢筋凹槽(101),且两对钢筋凹槽(101)成十字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垫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浇灌口(102),且两个浇灌口(102)的对称中心位于圆管(1)的中心轴线上,且两个浇灌口(102)的中心连线与每对钢筋凹槽(101)的中心连线的夹角为四十五度。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口(102)为设置在圆管(1)端面的凹槽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口(102)的截面为半圆形,且浇灌口(102)的直径大于混凝土粗骨料粒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凹槽(101)槽壁的截面为矩形,钢筋凹槽(101)槽底的截面为半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1)为pvc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钢筋混凝土垫块,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钢筋混凝土垫块,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管,所述圆管一端的端面设置有若干对贯穿圆管管壁并用于支撑钢筋的钢筋凹槽,且每对钢筋凹槽中的两个钢筋凹槽两两相对,圆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连通圆管内外的浇灌口。由于在圆管底部设置有浇灌口,圆管内就不出现空洞,混凝土就会充满整个圆管内腔,同时圆管内腔与圆管外部的混凝土连接在一起,形成稳定的结构,保证了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垫块是需要用扎丝将钢筋混凝土垫块绑扎在钢筋网上,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不需要用扎丝固定本实用新型也能够稳定的支撑住位于钢筋凹槽内的钢筋,节省了扎丝,易于施工,节约人工。
技术研发人员:张腾腾;王伟;刘曙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1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