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水钢板的固定方法及步骤

[0001]
本发明涉及构筑物结构施工中止水钢板的固定安装,特别涉及一种止水钢板的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构筑物在建,而防水问题是每个构筑物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钢板防水做法是一种技术成熟,施工方便的防水工艺,但是止水钢板固定质量不好会严重影响止水的效果。而施工过程中往往因为止水钢板固定问题而导致构筑物渗漏问题,所以如何固定止水钢板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止水钢板固定不好导致构筑物渗漏的缺陷,提供一种止水钢板的固定方法。
[0004]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
一种止水钢板的固定方法,所述止水钢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弯折后形成一凹槽,其特点在于,所述止水钢板的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
s1、将弯折钢筋与所述止水钢板焊接,其中,所述弯折钢筋的平直段与所述止水钢板焊接;
[0007]
s2、将所述止水钢板的凹槽朝向迎水面放置;
[0008]
s3、将所述弯折钢筋的弯折段与构筑物上的钢筋焊接。
[0009]
较佳地,所述弯折钢筋的两端弯折后再向背离所述弯折钢筋的中间段的方向弯折,或者,所述弯折钢筋为马凳钢筋。
[0010]
较佳地,所述弯折钢筋弯折后的两端均与所述构筑物上的钢筋焊接。
[0011]
较佳地,所述弯折钢筋弯折后的每一端至少与所述构筑物上的两个间隔的钢筋焊接。
[0012]
较佳地,所述弯折钢筋设置于所述止水钢板的凹槽的两侧并靠近所述止水钢板的弯折边处。
[0013]
较佳地,沿所述止水钢板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止水钢板的端部采用搭接焊接的方式连接。
[0014]
较佳地,沿所述止水钢板长度方向上,两个相邻的弯折钢筋间隔距离不超过2m。
[0015]
较佳地,所述弯折钢的平直段与所述止水钢板的弯折的边之间的距离为50mm。
[0016]
较佳地,所述止水钢板设置在所述构筑物上的剪力墙或者外池壁结构中,所述弯折钢筋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剪力墙或者所述外池壁上任意一侧的钢筋上,所述止水钢板的中心线与施工缝或者后浇带的边线重合。
[0017]
较佳地,所述止水钢板设置在所述构筑物上的基础底板上,所述基础底板上设置有底板下层钢筋和底板上层钢筋,所述止水钢板位于所述底板下层钢筋和所述底板上层钢
筋之间,所述止水钢板的中心线与施工缝或者后浇带的边线重合。
[0018]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0019]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止水钢板的固定方法,通过一弯折钢筋将止水钢板固定在构筑物中,实现了止水钢板的牢固固定,解决了一般施工过程中止水钢板定位不准,容易偏移的问题,同时也利用了施工现场的废料钢筋,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止水钢板固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止水钢板与底板固定的正视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止水钢板与侧壁固定的正视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止水钢板固定的侧视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止水钢板的固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5]
附图标记说明:
[0026]
止水钢板1
[0027]
弯折钢筋2
[0028]
底板下层钢筋3
[0029]
外池壁上的钢筋4
[0030]
基础垫层5
[0031]
底板上层钢筋6
[0032]
施工缝7
[0033]
步骤s1-s3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0035]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止水钢板1的固定方法,止水钢板1沿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弯折后形成一凹槽,止水钢板1的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6]
s1、将弯折钢筋2与止水钢板1焊接,其中,弯折钢筋2的平直段与止水钢板1焊接;
[0037]
s2、将止水钢板1的凹槽朝向迎水面放置;
[0038]
s3、将弯折钢筋2的弯折段与构筑物上的钢筋焊接。
[0039]
其中,弯折钢筋2为hrb400eφ8钢筋,平直段钢筋尺寸为300mm。弯折钢筋2的弯折段与构筑物中的剪力墙或者外池壁上的钢筋4连接,也可以与基础底板上的钢筋连接,至于弯折段的长度应视池壁任意侧钢筋或剪力墙一侧钢筋的布置间距而定。
[0040]
弯折钢筋2的两端弯折后再向背离弯折钢筋2的中间段的方向弯折,或者,弯折钢筋2为马凳钢筋。弯折钢筋2弯折后的两端均与构筑物上的钢筋焊接。弯折钢筋2弯折后的每一端至少与构筑物上的两个间隔的钢筋焊接,以使弯折钢筋2与构筑物连接的更为牢固,进而增强止水钢板1与构筑物连接的稳定性。
[0041]
弯折钢筋2设置于止水钢板1的凹槽的两侧并靠近止水钢板1的弯折边处。弯折钢
的平直段与止水钢板1的弯折的边之间的距离为50mm。沿止水钢板1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止水钢板1的端部采用搭接焊接的方式连接。沿止水钢板1长度方向上,两个相邻的弯折钢筋2间隔距离不超过2m。
[0042]
止水钢板1设置在构筑物上的剪力墙或者外池壁结构中,弯折钢筋2的两端连接于剪力墙或者外池壁上任意一侧的钢筋上,止水钢板1的中心线与施工缝7或者后浇带的边线重合。
[0043]
止水钢板1设置在构筑物上的基础底板上,基础底板上设置有底板下层钢筋3和底板上层钢筋6,止水钢板位于底板下层钢筋3和底板上层钢筋之间,止水钢板1的中心线与施工缝7或者后浇带的边线重合。
[0044]
如图2所示,某工程底板厚度800mm,止水钢板固定在底板后浇带处,止水钢板1朝向迎水面设置,即基础垫层5方向,底板上层钢筋6为c22@100,底板下层钢筋3为c22@100,弯折钢筋2为c8,弯折钢筋2的水平段长度为300mm,与止水钢板1弯折段内侧50mm位置焊接,弯折段采用直角弯折,弯折钢筋2弯折段长度300mm,与两根底板下层钢筋3焊接,弯折钢筋2沿止水钢板1长度方向间隔2m布置一根。
[0045]
如图3所示,某工程内隔墙厚度400mm,内隔墙两侧钢筋4为c16@150,弯折钢筋2为c8,弯折钢筋2的水平段长度为300mm,与止水钢板1弯折段内侧50mm位置焊接,弯折段采用直角弯折,弯折钢筋2弯折段长度400mm,与两根底板下层钢筋3焊接,弯折钢筋2沿止水钢板1长度方向间隔2m布置一根。
[0046]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止水钢板的固定方法,所述止水钢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弯折后形成一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钢板的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弯折钢筋与所述止水钢板焊接,其中,所述弯折钢筋的平直段与所述止水钢板焊接;s2、将所述止水钢板的凹槽朝向迎水面放置;s3、将所述弯折钢筋的弯折段与构筑物上的钢筋焊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钢板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钢筋的两端弯折后再向背离所述弯折钢筋的中间段的方向弯折,或者,所述弯折钢筋为马凳钢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水钢板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钢筋弯折后的两端均与所述构筑物上的钢筋焊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水钢板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钢筋弯折后的每一端至少与所述构筑物上的两个间隔的钢筋焊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钢板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钢筋设置于所述止水钢板的凹槽的两侧并靠近所述止水钢板的弯折边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钢板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止水钢板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止水钢板的端部采用搭接焊接的方式连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钢板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止水钢板长度方向上,两个相邻的弯折钢筋间隔距离不超过2m。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钢板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钢的平直段与所述止水钢板的弯折的边之间的距离为50mm。9.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止水钢板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钢板设置在所述构筑物上的剪力墙或者外池壁结构中,所述弯折钢筋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剪力墙或者所述外池壁上任意一侧的钢筋上,所述止水钢板的中心线与施工缝或者后浇带的边线重合。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止水钢板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钢板设置在所述构筑物上的基础底板上,所述基础底板上设置有底板下层钢筋和底板上层钢筋,所述止水钢板位于所述底板下层钢筋和所述底板上层钢筋之间,所述止水钢板的中心线与施工缝或者后浇带的边线重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止水钢板的固定方法,止水钢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弯折后形成一凹槽,止水钢板的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弯折钢筋与止水钢板焊接,其中,弯折钢筋的平直段与止水钢板焊接;S2、将止水钢板的凹槽朝向迎水面放置;S3、将弯折钢筋的弯折段与构筑物上的钢筋焊接。通过一弯折钢筋将止水钢板固定在构筑物中,实现了止水钢板的牢固固定,解决了一般施工过程中止水钢板定位不准,容易偏移的问题,同时也利用了施工现场的废料钢筋,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雨灼 何贵堂 韩亮 周健民 杨青坡 宗佳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7
技术公布日:2021/1/2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