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翼缘板处外露钢筋缺失补强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博主:adminadmin 2022-12-20 04:32:02 条评论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梁板翼缘板处外露钢筋缺失补强处理结构。背景技术:以往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钢筋缺失现象的问题,基本都是通过植筋锚固进行处理。通过上述植筋操作,需要在原有的构件上钻孔,容易降低...

  梁板翼缘板处外露钢筋缺失补强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梁板翼缘板处外露钢筋缺失补强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钢筋缺失现象的问题,基本都是通过植筋锚固进行处理。通过上述植筋操作,需要在原有的构件上钻孔,容易降低构件的结构强度,同时安装操作较为麻烦,植筋后,需要等待植筋位置处的混凝土干燥,耽误施工进度。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可以完整钢筋作为锚固点,方便补足缺失钢筋的梁板翼缘板处外露钢筋缺失补强处理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完整钢筋作为锚固点,方便补足缺失钢筋的梁板翼缘板处外露钢筋缺失补强处理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梁板翼缘板处外露钢筋缺失补强处理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的连接块,在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设置有一竖向贯穿的槽,在所述连接块的左右侧面处均设置有弧形的卡槽,所述卡槽纵向贯穿所述连接块,在所述连接块的左右侧面处设置有卡箍槽,在两侧所述卡箍槽之间配合有卡箍,所述卡箍由两个部分组成,两个部分之间连接有螺栓,在所述卡箍的内侧设置有对应所述卡槽的第一卡槽,在多个所述连接块之间配合有一钢索,钢索为单根,分别卡入所述连接块两侧的卡槽内,并通过卡箍紧固,在所述钢索上装配有多个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竖向贯穿设置有安插钢筋用的钢筋孔,在所述滑块的表面纵向贯穿设置有穿过所述钢索用的穿过孔,在所述滑块的两侧处旋入有螺丝,所述螺丝旋入后抵住所述钢。

  优选地,所述卡槽的弧度为1π,所述第一卡槽的弧度小于所述卡槽的弧度,所述钢索与所述卡槽之间过渡配合,当所述卡箍收紧时,说说卡槽和所述第一卡槽夹持所述钢索;如果第一卡槽的弧度与卡槽的弧度一致,那么无法对钢索形成有效的挤压,容易导致钢索滑脱。

  优选地,所述钢索由三股以上的钢丝螺旋缠绕后获得,单根钢丝的丝径为0.85mm~1.25mm。

  优选地,所述卡箍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卡槽的半径;卡箍槽的深度比卡槽更深,使得卡箍的两个部分之间可以尽可能的靠近收拢,对钢索起到有效的夹持作用。

  优选地,所述连接块和所述滑块均为q235普通碳素结构钢。

  本产品的安装方式如下: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缺失的钢筋的位置,然后,确定完整的钢筋的位置,通过完整的钢筋作为定位点,将完整的钢筋穿过槽,根据缺失的钢筋数量,装配相印数量的滑块,通过卡箍的收紧,实现钢索与连接块之间的配合,此时以相邻的两根完整钢筋作为基础,再准备钢筋,作为缺失钢筋的替补,插入至钢筋孔内,并通过螺丝进行固定,替补的钢筋的下端接触地面。上述操作完成后,再搭建模具浇筑混凝土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可以对缺失的钢筋进行补足,并且补足的钢筋以原浇筑的钢筋作为依靠,形成完整的结构,避免在构件上开孔植筋的麻烦,本产品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连接块与卡箍配合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3为连接块的俯视图;

  图4为滑块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梁板翼缘板处外露钢筋缺失补强处理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的连接块1,在所述连接块1的顶部设置有一竖向贯穿的槽101,在所述连接块1的左右侧面处均设置有弧形的卡槽102,所述卡槽102纵向贯穿所述连接块1,在所述连接块1的左右侧面处设置有卡箍槽103,在两侧所述卡箍槽103之间配合有卡箍2,所述卡箍2由两个部分组成,两个部分之间连接有螺栓201,在所述卡箍2的内侧设置有对应所述卡槽102的第一卡槽202,在多个所述连接块1之间配合有一钢索3,钢索3为单根,分别卡入所述连接块1两侧的卡槽102内,并通过卡箍2紧固,在所述钢索3上装配有多个滑块4,所述滑块4的顶部竖向贯穿设置有安插钢筋用的钢筋孔401,在所述滑块4的表面纵向贯穿设置有穿过所述钢索3用的穿过孔402,在所述滑块4的两侧处旋入有螺丝411,所述螺丝411旋入后抵住所述钢索3。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卡槽102的弧度为1π,所述第一卡槽202的弧度小于所述卡槽102的弧度,所述钢索3与所述卡槽102之间过渡配合,当所述卡箍2收紧时,说说卡槽102和所述第一卡槽202夹持所述钢索3;如果第一卡槽202的弧度与卡槽102的弧度一致,那么无法对钢索3形成有效的挤压,容易导致钢索滑脱。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钢索3由三股以上的钢丝螺旋缠绕后获得,单根钢丝的丝径为0.85mm~1.25mm。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卡箍槽103的深度大于所述卡槽102的半径;卡箍槽的深度比卡槽102更深,使得卡箍的两个部分之间可以尽可能的靠近收拢,对钢索3起到有效的夹持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块1和所述滑块4均为q235普通碳素结构钢。

  本产品的安装方式如下: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缺失的钢筋的位置,然后,确定完整的钢筋的位置,通过完整的钢筋作为定位点,将完整的钢筋穿过槽101,根据缺失的钢筋数量,装配相印数量的滑块,通过卡箍2的收紧,实现钢索与连接块之间的配合,此时以相邻的两根完整钢筋作为基础,再准备钢筋,作为缺失钢筋的替补,插入至钢筋孔401内,并通过螺丝411进行固定,替补的钢筋的下端接触地面。上述操作完成后,再搭建模具浇筑混凝土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可以对缺失的钢筋进行补足,并且补足的钢筋以原浇筑的钢筋作为依靠,形成完整的结构,避免在构件上开孔植筋的麻烦,本产品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梁板翼缘板处外露钢筋缺失补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的连接块(1),在所述连接块(1)的顶部设置有一竖向贯穿的槽(101),在所述连接块(1)的左右侧面处均设置有弧形的卡槽(102),所述卡槽(102)纵向贯穿所述连接块(1),在所述连接块(1)的左右侧面处设置有卡箍槽(103),在所述两侧卡箍槽(103)之间配合有卡箍(2),所述卡箍(2)由两个部分组成,两个部分之间连接有螺栓(201),在所述卡箍(2)的内侧设置有对应所述卡槽(102)的第一卡槽(202),在多个所述连接块(1)之间配合有一钢索(3),钢索(3)为单根,分别卡入所述连接块(1)两侧的卡槽(102)内,并通过卡箍(2)紧固,在所述钢索(3)上装配有多个滑块(4),所述滑块(4)的顶部竖向贯穿设置有安插钢筋用的钢筋孔(401),在所述滑块(4)的表面纵向贯穿设置有穿过所述钢索(3)用的穿过孔(402),在所述滑块(4)的两侧处旋入有螺丝(411),所述螺丝(411)旋入后抵住所述钢索(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板翼缘板处外露钢筋缺失补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02)的弧度为1π,所述第一卡槽(202)的弧度小于所述卡槽(102)的弧度,所述钢索(3)与所述卡槽(102)之间过渡配合,当所述卡箍(2)收紧时,说说卡槽(102)和所述第一卡槽(202)夹持所述钢索(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板翼缘板处外露钢筋缺失补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索(3)由三股以上的钢丝螺旋缠绕后获得,单根钢丝的丝径为0.85mm~1.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板翼缘板处外露钢筋缺失补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槽(103)的深度大于所述卡槽(102)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板翼缘板处外露钢筋缺失补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和所述滑块(4)均为q235普通碳素结构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梁板翼缘板处外露钢筋缺失补强处理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的连接块,在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设置有一竖向贯穿的槽,在所述连接块的左右侧面处均设置有弧形的卡槽,所述卡槽纵向贯穿所述连接块,在所述连接块的左右侧面处设置有卡箍槽,在两侧所述卡箍槽之间配合有卡箍,所述卡箍由两个部分组成,两个部分之间连接有螺栓,在所述卡箍的内侧设置有对应所述卡槽的第一卡槽,在多个所述连接块之间配合有一钢索;本产品可以完整钢筋作为锚固点,方便补足缺失钢筋。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超;庄松;杨勇;邵仕骁;赵军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6

  技术公布日:20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