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博主:adminadmin 2022-12-08 06:16:01 条评论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背景技术:丙烯酸树脂反应是放热反应,其反应初期与后期都需要稍微加热,蒸汽加热不锈钢反应釜需要加配燃煤锅炉,基础投资略大于电加热反应釜,不环保且不方便。为了解...

  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

  背景技术:

  丙烯酸树脂反应是放热反应,其反应初期与后期都需要稍微加热,蒸汽加热不锈钢反应釜需要加配燃煤锅炉,基础投资略大于电加热反应釜,不环保且不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484163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参考说明书附图5,该申请中通过反应釜上部的两个原料入口和底部带有加热棒的反应釜外层及用于反应的反应釜内层,所述反应釜外层带有纵向合缝,所述合缝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外层底部设有电源连接线,使其环保、节能、安全、方便、且成本低,反应釜外层可通过合缝拆卸便于内层的清洗。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

  一、由于在使用反应釜工作时,利用电源连接线对加热棒进行加热,从而使反应釜内部加热,但这样加热会导致反应釜内部温度不稳定,从而导致内部原料反应不充分等,最终影响原料加工效率;

  二、虽然对比文件中利用加热棒对反应釜底部进行加热,从而传导加热反应釜内部,由于没有温度控制装置和防漏电装置,这样会导致加热棒漏电时,损坏反应釜,从而影响原料加工生产效率,也会造成工作人员的损害等。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便于温度控制、防止漏电和操作安全的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通过设置温度控制装置和防漏电装置,使得在对反应釜进行电加热时,温度控制装置开始作用,从而对加热棒进行温度的控制;此外,在对加热棒进行通电加热时,利用防漏电装置对加热棒进行漏电防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外层、反应釜内层、法兰、合缝、原料出口、原料入口和加热棒,所述反应釜外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温度控制箱,所述温度控制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底部的两侧焊接有支撑架,所述温度控制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温度控制箱顶部的两侧固定套装有隔热垫,所述温度控制箱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漏电装置,所述防漏电装置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漏电感应盒。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控制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线,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线,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熔断线,所述熔断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熔断箱。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电感应盒内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感应头,所述感应头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传导盒,所述传导盒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输送线,所述发电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导线,所述传导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接盒,所述转接盒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接线。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熔断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顶部焊接有熔断柱,所述熔断柱两侧的顶部开设有熔断槽。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熔断线通过熔断箱安装在熔断槽的内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垫安装在加热棒的底部,且与加热棒相接触。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电感应盒安装在反应釜外层的内壁上,且与加热棒的距离为两厘米至三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温度控制装置,使得在使用反应釜工作时,利用电源连接线对加热棒进行加热,从而使反应釜内部加热,温度控制装置会在对加热棒进行通电加热时,对加热棒进行温度的控制,既避免反应釜内部温度过高的问题,又解决了反应釜内部原料反应不充分的问题,从而保证了反应釜内部温度的稳定,同时也增加了原料加工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漏电装置,使得利用加热棒对反应釜底部进行加热,从而传导加热反应釜内部,防漏电装置会在对加热棒进行通电加热时,对加热棒进行漏电防护,既避免漏电损害工作人员的问题,又解决了损坏反应釜的问题,从而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也增加反应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控制箱内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漏电感应盒内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熔断箱内腔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对比文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反应釜外层;2、反应釜内层;3、法兰;4、合缝;5、原料出口;6、原料入口;7、加热棒;8、温度控制箱;9、隔热板;10、支撑架;11、控制开关;12、隔热垫;13、连接线;14、防漏电装置;15、漏电感应盒;81、温度控制装置;82、控制线;83、加热线;84、熔断线;85、熔断箱;151、感应头;152、传导盒;153、放置箱;154、发电装置;155、输送线;156、传导线;157、转接盒;158、转接线;851、加热箱;852、熔断柱;853、熔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5所示的一种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外层1、反应釜内层2、法兰3、合缝4、原料出口5、原料入口6和加热棒7,反应釜外层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温度控制箱8,温度控制箱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隔热板9,隔热板9底部的两侧焊接有支撑架10,温度控制箱8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11,温度控制箱8顶部的两侧固定套装有隔热垫12,温度控制箱8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线13,连接线1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漏电装置14,防漏电装置1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漏电感应盒15,温度控制箱8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温度控制装置81,温度控制装置8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线82,温度控制装置8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线83,温度控制装置81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熔断线84,熔断线8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熔断箱85,漏电感应盒15内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感应头151,感应头15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传导盒152,传导盒15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放置箱153,放置箱153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发电装置154,发电装置15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输送线155,发电装置15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导线156,传导线15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接盒157,转接盒15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接线158,熔断箱85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箱851,加热箱851的顶部焊接有熔断柱852,熔断柱852两侧的顶部开设有熔断槽853,熔断线84通过熔断箱85安装在熔断槽853的内部,隔热垫12安装在加热棒7的底部,且与加热棒7相接触,漏电感应盒15安装在反应釜外层1的内壁上,且与加热棒7的距离为两厘米至三厘米。

  如附图2所示的温度控制箱8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温度控制装置81,温度控制装置8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线82,温度控制装置8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线83,温度控制装置81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熔断线84,熔断线8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熔断箱85。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温度控制箱8,使得控制控制开关11通过控制线82控制温度控制装置81进行温度控制,从而把控制好的温度从加热线83传导上去;

  如附图3所示的漏电感应盒15内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感应头151,感应头15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传导盒152,传导盒15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放置箱153,放置箱153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发电装置154,发电装置15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输送线155,发电装置15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导线156,传导线15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接盒157,转接盒15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接线158。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漏电感应盒15,使得利用感应头151感应加热棒7漏电,再传导给传导盒152,再由传导盒152控制发电装置154启动,从而输送到转接盒157中;

  如附图4所示的熔断箱85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箱851,加热箱851的顶部焊接有熔断柱852,熔断柱852两侧的顶部开设有熔断槽853。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熔断箱85,使得当加热棒漏电时,通过连接线13控制加热箱851启动,从而升温熔断柱852,然后利用熔断柱852把熔断线84熔断;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准备阶段:首先将设备放置在指定地点,然后安装好各个部件。

  工作阶段:首先控制控制开关11通过控制线82控制温度控制装置81进行温度控制,从而把控制好的温度从加热线83传导给加热棒7,从而利用加热棒7进行反应釜的电加热,同时在加热棒7进行通点加热时,利用感应头151感应加热棒7漏电,再传导给传导盒152,再由传导盒152控制发电装置154启动,从而输送到转接盒157中,再由转接线158传导给防漏电装置14,从而利用连接线13控制加热箱851启动,从而升温熔断柱852,然后利用熔断柱852把熔断线84熔断,最终停止加热棒7的加热。

  结束阶段:首先关闭总电源,再打开法兰3对熔断箱85进行处理,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外层(1)、反应釜内层(2)、法兰(3)、合缝(4)、原料出口(5)、原料入口(6)和加热棒(7),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外层(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温度控制箱(8),所述温度控制箱(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隔热板(9),所述隔热板(9)底部的两侧焊接有支撑架(10),所述温度控制箱(8)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11),所述温度控制箱(8)顶部的两侧固定套装有隔热垫(12),所述温度控制箱(8)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线(13),所述连接线(1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漏电装置(14),所述防漏电装置(1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漏电感应盒(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箱(8)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温度控制装置(81),所述温度控制装置(8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线(82),所述温度控制装置(8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线(83),所述温度控制装置(81)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熔断线(84),所述熔断线(8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熔断箱(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感应盒(15)内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感应头(151),所述感应头(15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传导盒(152),所述传导盒(15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放置箱(153),所述放置箱(153)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发电装置(154),所述发电装置(15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输送线(155),所述发电装置(15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导线(156),所述传导线(15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接盒(157),所述转接盒(15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接线(15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箱(85)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箱(851),所述加热箱(851)的顶部焊接有熔断柱(852),所述熔断柱(852)两侧的顶部开设有熔断槽(85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线(84)通过熔断箱(85)安装在熔断槽(853)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12)安装在加热棒(7)的底部,且与加热棒(7)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感应盒(15)安装在反应釜外层(1)的内壁上,且与加热棒(7)的距离为两厘米至三厘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具体涉及反应釜领域,包括反应釜外层、反应釜内层、法兰、合缝、原料出口、原料入口和加热棒,所述反应釜外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温度控制箱,所述温度控制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底部的两侧焊接有支撑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温度控制装置,使得在使用反应釜工作时,利用电源连接线对加热棒进行加热,从而使反应釜内部加热,温度控制装置会在对加热棒进行通电加热时,对加热棒进行温度的控制,既避免反应釜内部温度过高的问题,又解决了反应釜内部原料反应不充分的问题,从而保证了反应釜内部温度的稳定,同时也增加了原料加工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邵新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荣通药化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2

  技术公布日:202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