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支钢制定型楼梯模板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博主:adminadmin 2022-11-16 06:06:01 条评论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筋混凝土楼梯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支钢制定型楼梯模板。背景技术: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段支模在结构施工中是一项较复杂的工序。以往多采用木模散支散拼,把楼梯单独配置梯段侧板、踏步挡板,在...

  后支钢制定型楼梯模板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筋混凝土楼梯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支钢制定型楼梯模板。

  背景技术: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段支模在结构施工中是一项较复杂的工序。以往多采用木模散支散拼,把楼梯单独配置梯段侧板、踏步挡板,在楼梯板钢筋绑扎完毕后,拼装侧模板和踏步挡板,工序复杂,且拆装周转次数较少,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休息平台的标高及平台厚度、梯段的坡度、踏步尺寸以及支撑的牢固程度等问题较难控制,常常影响到工程进度和质量,也给以后装修带来一定的困难,对于高层建筑尤为显得复杂困难。同时传统散拼模板容易遭受作业人员踩踏跑位、变形。早期的型钢楼梯定型模板仍未提供作业人员踩踏的措施(木制活动踏板),型钢定型模板支撑在大的混凝土垫块上,稳定性较差,仍旧出现跑偏、移位现象,以致影响混凝土成型效果。现有型钢钢模板可调丝杆直接支撑在垫块上,稳定性较差,易产生位移、偏位现象。型钢钢模板支设完毕后,缺少供操作人员上下的活动踏板。踏步挡板吊焊在钢梁上,加固措施不妥当,在吊装过程中,碰撞易产生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易于拆除,模板可多次周转使用,支撑效果好,能有效防止踏步产生空鼓、位移、偏位等现象的后支钢制定型楼梯模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后支钢制定型楼梯模板,其包括与楼梯配合的钢梁框,所述钢梁框的上下平台的端面分别设置两个可调丝杆,所述的可调丝杆设置于楼梯休息平台的预埋套管内,所述钢梁框中间段的内侧壁设置与楼梯配合的踏步支架,所述的踏步支架由若干纵横连接的角钢构成,所述的踏步支架上设置活动式踏步板,所述的踏步支架设置钢板制成的踏步挡板,所述的踏步挡板上口向外翻折处理,所述的钢梁框上设置四个起吊用吊钩。

  上述的一种后支钢制定型楼梯模板,其所述钢梁框采用16#槽钢制成。

  上述的一种后支钢制定型楼梯模板,其所述的踏步支架采用L40角钢焊接而成。

  上述的一种后支钢制定型楼梯模板,其所述的踏步挡板背面设置C型钢制成的加肋梁。

  上述的一种后支钢制定型楼梯模板,其所述的吊钩采用Φ18mm圆钢冷弯制成。

  上述的一种后支钢制定型楼梯模板,其所述的踏步挡板采用3mm钢板制成,踏步挡板的上口向外翻折30mm。

  上述的一种后支钢制定型楼梯模板,其所述的可调丝杆Φ30mm,长500m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定型钢模克服了传统楼梯踏步的问题,将踏步钢模吊焊在固定其位置的槽钢钢框上,再于槽钢上焊制4个可调支撑丝杆,直接支撑在两个休息平台模板上,外套φ50PVC套管,通过可调支撑丝杆调节整个定型钢模的高度及水平度。操作简便,易于拆除,模板可多次周转使用,支撑效果好,并且能有效防止踏步产生空鼓,很好的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踏步支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与楼梯配合的钢梁框1,钢梁框1采用16#槽钢制成。钢梁框1的上下平台的端面分别设置两个可调丝杆2,可调丝杆2直径30mm,长500mm,设置于楼梯休息平台的预埋PVC套管3内,增加稳定性。钢梁框1中间段的内侧壁设置与楼梯配合的踏步支架4,踏步支架4由若干L40纵向角钢4-1,及支撑活动式踏步板5的水平横向角钢4-2焊接构成,踏步支架4上设置木方胶合板制成的活动式踏步板5,踏步支架4设置3mm钢板制成的踏步挡板6,踏步挡板6背面设置C型钢制成的加肋梁8,踏步挡板6上口向外翻折30mm,钢梁框1上设置四个采用Φ18mm圆钢冷弯制成的起吊用吊钩7。

  加工制作过程的注意事项:

  本实用新型应在高强平台上进行胎具化组对,采用反变形焊接,节点部位满焊,其他部位在专用液压调平工装台上进行板面调平处理。焊接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每组楼梯焊接时要向前进的方向错开30mm,为装修留出空间,以保证相邻两组楼梯相对应的踏步竖向相平。

  2)焊接前根据图纸计算出踏步面与楼梯底面成多少角度,采用16号槽钢焊制钢梁框,焊接时要严格按照此角度焊接踏步支架的钢模,以保证吊装时踏步支架模板的垂直度,踏步挡板用3mm钢板,上口做90°弯折,弯折宽度30mm,踏步挡板背面加焊C型钢,作为加肋。

  3)严格按照图纸踏步尺寸确定踏步支架钢模的尺寸及布距,踏步挡板用40mmx40mm角钢吊焊在钢梁框上,踏步水平方向加焊40mmx40mm角钢,水平踏步上安置木方胶合板制作的活动式踏板。

  4)保证可调地角的强度以及其与整体钢模间的连接。

  5)钢梁框两头分别焊制可调节的丝杆,丝杆φ30mm,长度500mm,支撑在休息平台模板处外套φ50mmPVC管。

  6)钢梁框上下各加焊两个吊环,吊环由φ18圆钢冷弯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底、侧模按传统方法支设。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工艺流程:

  测设定位线→钢模吊装→钢模就位→钢模校正→钢模固定→钢模复核→松开吊钩

  安装工艺:

  a、钢模轴线位置的控制:

  起重设备将本实用新型钢模吊装至离楼梯底模1 m左右时应暂停往下吊装,与此同时作业人员须及时跟进,利用撬棍等工具控制钢模下落时的水平位移,并由技术人员根据钢模水平位移情况指挥起重设备的操作人员缓慢的将钢模继续往下吊装。

  b、钢模水平标高的控制:

  钢模的可调地脚支撑丝杆落到已浇筑完成的楼板上或混凝土垫块上,此时不得松下吊装的挂钩或拆除临时固定工具,以备钢模标高的调整。钢模标高的调整依赖于四个可调地脚支撑丝杆,在调节可调地脚支撑丝杆时需在每个可调地脚处安排一名作业人员,由技术人员统一指挥,同时等量的调节可调地脚,使得钢模整体平稳的达到设计标高。

  c、以上工作完成后,技术人员必须严格复核钢模的轴线位置及标高,如有偏差,及时调整。待钢模位置准确无误后,安排2个木工用钢管及木方将整体钢模支撑固定。再次复核钢模轴线位置及标高,符合要求后,松下吊钩。

  本实用新型采用定型钢模克服了传统楼梯踏步的问题,将踏步钢模吊焊在固定其位置的槽钢钢框上,再于槽钢上焊制4个可调支撑丝杆,直接支撑在两个休息平台模板上,外套φ50PVC套管,通过可调支撑丝杆调节整个定型钢模的高度及水平度。操作简便,易于拆除,模板可多次周转使用,支撑效果好,并且能有效防止踏步产生空鼓,很好的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后支钢制定型楼梯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楼梯配合的钢梁框,所述钢梁框的上下平台的端面分别设置两个可调丝杆,所述的可调丝杆设置于楼梯休息平台的预埋套管内,所述钢梁框中间段的内侧壁设置与楼梯配合的踏步支架,所述的踏步支架由若干纵横连接的角钢构成,所述的踏步支架上设置活动式踏步板,所述的踏步支架设置钢板制成的踏步挡板,所述的踏步挡板上口向外翻折处理,所述的钢梁框上设置四个起吊用吊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支钢制定型楼梯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框采用16#槽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支钢制定型楼梯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步支架采用L40角钢焊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支钢制定型楼梯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步挡板背面设置C型钢制成的加肋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支钢制定型楼梯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钩采用Φ18mm圆钢冷弯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支钢制定型楼梯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步挡板采用3mm钢板制成,踏步挡板的上口向外翻折3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支钢制定型楼梯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丝杆Φ30mm,长50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筋混凝土楼梯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支钢制定型楼梯模板。其包括钢梁框,所述钢梁框的上下平台的端面分别设置两个可调丝杆,所述的可调丝杆设置于楼梯休息平台的预埋套管内,所述钢梁框中间段的内侧壁设置与楼梯配合的踏步支架,所述的踏步支架上设置活动式踏步板,所述的踏步支架设置钢板制成的踏步挡板,所述的踏步挡板上口向外翻折处理,所述的钢梁框上设置四个起吊用吊钩。本实用新型将踏步钢模吊焊在钢梁框上,并在两个休息平台模板上焊制可调丝杆,通过丝杆调节整个定型钢模的高度及水平度。操作简便,易于拆除,模板可多次周转使用,支撑效果好,并且能有效防止踏步产生空鼓,很好的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朱超;黄伟;马志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文档号码:201620499018

  技术研发日:2016.05.26

  技术公布日:2016.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