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钢缠绕管生产线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本发明涉及水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钢缠绕管生产线。
背景技术:
聚乙烯塑钢缠绕管(srwpe)是由钢塑复合的异型带材经螺旋缠绕焊接(搭接面上挤出焊接)制成,其内壁光滑平整。该种管材具有耐腐蚀、质量轻、安装简便、通流量大、寿命长(50年)等优点,可替代高能耗材质(水泥、铸铁、陶瓷等)制作的管材,属环保型绿色产品。
授权公告号为cn20242867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口径塑钢平壁缠绕排水管生产线,包括板带制成生产线和排水管制成生产线两部分;所述板带制成生产线依次由板带挤出机、板带成型平台、履带牵引机和板带收卷机构成,所述板带挤出机上设有板带成型模具;所述排水管制成生产线依次主要由涂胶机、粘胶机、缠绕成型机、切割机和管托架构成,所述排水管制成生产线还包括为缠绕成型机提供板带的板带放卷机及为缠绕成型机提供钢带的钢带成型机,所述板带收卷机与板带放卷机连接。在塑钢缠绕管生产线中会使用到切割机对缠绕管进行切割。
又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532834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塑钢缠绕管切割装置,包括支撑架,原型导轨,激光刀,传动轴,输送带,所述圆形导轨设置在支撑架内,所述激光刀设置在圆形导轨上,所述传动轴设置在圆形导轨下,所述输送带设置在圆形导轨内,所述激光刀为四个且均匀设置在圆形导轨上。
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当切割装置被用于切割直径较小的管道时,则会导致激光刀与管道之间的位置较远,降低了激光刀在对管道切割时的强度,从而降低了切割装置对管道切割时的切割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节激光刀与管道之间间距且能提高u对管道切割强度的塑钢缠绕管生产线。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塑钢缠绕管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涂胶机、粘胶机、缠绕成型机和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两个首尾相接的传送装置,两个所述传送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管道切割的切割件,所述切割件包括垂直于底板且位于底板两侧的立柱,两侧立柱远离底板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整体呈圆形设置、用于供管道通过的框体,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框体于立柱上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框体内且位于框体的周向位置均匀设置有多个激光刀,所述框体内且位于每个激光刀所在的位置均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穿设且滑动连接于框体上,另一端朝向框体圆心所在的位置设置,所述激光刀连接至滑动杆靠近框体圆心的端部,所述框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动杆于框体上移动的第二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激光刀与管道之间的间距时,通过第二驱动件带动滑动杆于框体上移动,使得滑动杆带动激光头调节其与管道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在相同的强度下,提高了激光头对管道的切割效果,使得激光头可适用于不同直径大小的管道,提高了切割装置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远离底板的端部朝向立柱内开设有凹槽,两侧所述凹槽内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整体呈“h”形设置,所述框体卡接于两侧凹槽内且转动连接于“h”形的两侧转动辊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辊的设置可使得框体于立柱上转动,从而使得框体带动激光头得管道的周向位置进行切割;凹槽的设置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框体于立柱上掉落;将转动辊设置为“h”形,可防止框体于转动辊上掉落,提高了框体于立柱上的转动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框体的一侧且与框体同轴设置的环形齿条,所述环形齿条的直径与齿环的直径大小相同,一侧所述立柱上穿设且转动连接有与环形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立柱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第一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框体于立柱上转动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齿轮与环形齿条啮合,使得环形齿条带动框体转动,采用齿轮和环形齿条啮合的方式,对框体的驱动稳定性较好,承载力大,传动精度高,并且可防止出现打滑现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设置在滑动杆靠近框体圆心的端部且垂直于滑动杆的驱动板,所述框体上且位于每个滑动杆所在的位置均穿设且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滑动杆平行设置,所述螺杆靠近框体圆心的端部转动连接于驱动板上,所述螺杆远离框体圆心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转动螺杆的转动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滑动杆于框体上滑动时,通过转动把手带动每个螺杆转动,使得螺杆于框体上移动,从而使得螺杆带动驱动板移动,此时驱动板可带动滑动杆于框体上移动,从而使得滑动杆带动激光头移动,调节激光头与管道之间的间距,采用螺杆驱动的方式,使得滑动杆带动带动激光头移动至任意位置固定,防止在激光头对管道切割时带动激光头移动,并且将螺杆转动至驱动板上,可防止在调节间距时带动激光头转动,从而防止各个激光头之间的位置出现偏差,间接提高了激光头对管道的切割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杆上沿滑动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观察刻度方便调节各个滑动杆的位置,使得各个滑动杆带动激光头与管道之间的间距相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装置均包括横截面呈“u”形设置的槽体,所述槽体内且位于槽体的两端横跨且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两侧所述转动轴上绕设有传送带,所述槽体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槽体的两侧边缘垂直于槽体朝向远离槽体的方向延伸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上设置有用于将管道抵紧至传送带上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的设置方便在激光头对管道进行切割时,将管道固定至传送带上,防止管道在切割时移动,并且可防止操作人员如不小心碰到架体时带动管道移动,间接提高了激光头对管道的切割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两侧所述翻边上朝向传送带上方均延伸设置有板体,所述固定件包括倾斜设置在两侧板体上的第一气缸,两侧所述第一气缸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端贯穿板体且朝向传送带的带面设置,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端上设置有整体呈“u”形设置的连接架,“u”形的所述连接架相对的面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与管道的外壁抵接的抵接轮,所述抵接轮的轮面呈与管道的外壁贴合的圆弧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管道固定至传送带上时,通过第一气缸带动两侧抵接轮朝向管道移动,使得抵接轮的轮面与管道贴合,从而使得抵接轮将管道抵紧至传送带上,将气缸倾斜设置,可使得管道在传送带上移动的同时,带动抵接轮于连接架上转动,从而使得两侧抵接轮将管道抵接至传送带的中央,对管道起到导向作用,从而使得各个激光头与管道之间的间距相同,将抵接轮的轮面设置为圆弧状,使得抵接轮在一定程度上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管道,并且提高了抵接轮对管道的抵接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槽体四角所在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槽体升降的第二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气缸调节槽体的高度,使得槽体带动不同规格的管道位于框体的中央位置,从而使得框体可进一步适用于不同规格大小的管道。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转动把手带动螺杆转动,使得螺杆带动驱动板移动,驱动板可带动滑动杆于框体上移动,根据刻度的大小调节滑动杆端部激光头与管道之间的间距,使得激光头可对不同规格大小的管道进行切割,提高了激光头对管道的切割效果;
2.通过第一气缸带动两侧抵接轮同时朝向管道移动,管道于传送带上移动时可带动抵接轮于连接架上移动,使得抵接轮将管道导向至传送带的中央,使得管道与各个激光头之间的位置相等,并且抵接轮可将管道压紧至传送带上,防止在对管道切割时带动管道于传送带上移动,提高了对管道切割时的切割效果;
3.通过第二气缸带动槽体升降,使得槽体带动管道升降,进一步使得不同规格的管道与各个激光头之间的间距相同,进一步提高了切割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切割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涂胶机;2、粘胶机;3、缠绕成型机;4、切割装置;41、底板;42、立柱;421、框体;422、激光刀;423、滑动杆;424、凹槽;425、转动辊;426、环形齿条;427、齿轮;428、第一电机;43、驱动板;431、螺杆;432、转动把手;433、刻度;44、槽体;441、转动轴;442、传送带;443、第二电机;444、翻边;45、板体;451、第一气缸;452、连接架;453、抵接轮;46、第二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塑钢缠绕管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涂胶机1、粘胶机2、缠绕成型机3和切割装置4,切割装置4包括底板41,底板41上设置有两个首尾相接的传送装置;涂胶机1、粘胶机2、缠绕成型机3均为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对其详细结构不再赘述。
结合图2和图3,传送装置均包括横截面呈“u”形设置的槽体44,槽体44内且位于槽体44的两端横跨且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41,两侧转动轴441上绕设有传送带442,槽体44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441转动的第二电机443,槽体44的两侧边缘垂直于槽体44朝向远离槽体44的方向延伸设置有翻边444。
结合图2和图4,两个传送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管道切割的切割件,切割件包括垂直于底板41且位于底板41两侧的立柱42,两侧立柱42远离底板41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整体呈圆形设置、用于供管道通过的框体421。
结合图2和图4,为了驱动框体421于立柱42上转动,在立柱42远离底板41的端部朝向立柱42内开设有凹槽424,两侧凹槽424内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辊425,转动辊425整体呈“h”形设置,框体421卡接于两侧凹槽424内且转动连接于“h”形的两侧转动辊425上。
如图4所示,为了驱动框体421于两侧转动辊425上转动,在框体421的一侧且与框体421同轴设置有环形齿条426,环形齿条426的直径与齿环的直径大小相同,一侧立柱42上穿设且转动连接有与环形齿条426啮合的齿轮427,立柱42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齿轮427转动的第一电机428。
当需要驱动框体421于立柱42上的转动辊425上转动时,通过第一电机428带动齿轮427与环形齿条426啮合,使得齿轮427带动环形齿条426转动,环形齿条426可带动框体421于立柱42上转动,从而使得切割件对传送带442上的管道进行切割。
如图4所示,为了在框体421转动时对管道进行切割,在框体421内且位于框体421的周向位置均匀设置有多个激光刀422,框体421内且位于每个激光刀422所在的位置均设置有滑动杆423,滑动杆423的一端穿设且滑动连接于框体421上,另一端朝向框体421圆心所在的位置设置,激光刀422连接至滑动杆423靠近框体421圆心的端部。
如图4所示,为了驱动滑动杆423带动激光头调节其与管道之间的间距,使得激光头可对不同规格大小的管道进行切割,在滑动杆423靠近框体421圆心的端部且垂直于滑动杆423设置有驱动板43,框体421上且位于每个滑动杆423所在的位置均穿设且螺纹连接有螺杆431,螺杆431与滑动杆423平行设置,螺杆431靠近框体421圆心的端部转动连接于驱动板43上,螺杆431远离框体421圆心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转动螺杆431的转动把手432。
当需要调节各个激光头与管道之间的间距时,通过转动把手432带动螺杆431于驱动板43上转动,此时螺杆431于框体421上移动带动驱动板43移动,驱动板43可带动滑动杆423于框体421上滑动,从而使得滑动杆423带动激光头调节其与管道之间的间距,使得激光头可对不同规格的管道进行切割,提高了切割装置4的使用效果。
如图4所示,为了将各个激光头调节至与管道相同的间距,从而进一步提高激光头对管道的切割效果,在滑动杆423上沿滑动杆42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433。
为了带动槽体44升降,使得槽体44带动不同规格的管道位于框体421的中心位置,从而进一步使得各个激光头与管道之间的间距相同,在底板41上且位于槽体44四角所在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槽体44升降的第二气缸46。
结合图2和图3,为了将管道导向至传送带442的中央位置,使得管道在通过框体421时进一步位于框体421的中心位置,在两侧翻边444上朝向传送带442上方均延伸设置有板体45,两侧板体45上均倾斜设置有第一气缸451,两侧第一气缸451相对设置,第一气缸451的驱动端贯穿板体45且朝向传送带442的带面设置,第一气缸451的驱动端上设置有整体呈“u”形设置的连接架452,“u”形的连接架452相对的面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与管道的外壁抵接的抵接轮453,抵接轮453的轮面呈与管道的外壁贴合的圆弧状设置。
当需要将管道导向至传送带442的中央位置时,通过第一气缸451带动抵接轮453朝向管道移动,使得管道在传送带442上移动的同时带动抵接轮453于连接架452内转动,从而使得抵接轮453将管道抵接至传送带442的中央,使得各个激光头与管道之间的间距相同,当对管道切割时,通过第一气缸451带动抵接轮453将管道抵紧至传送带442上,防止在切割时带动管道于传送带442上移动,间接提高了激光头对管道的切割效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调节各个激光头靠近管道并与管道之间的间距相同时,首先根据管道的直径大小驱动第二气缸46,使得第二气缸46带动槽体44升降,使得传送带442带动管道与框体421的中心相对设置,此时驱动第一电机428带动传送带442传送,传送带442在对管道传送的同时,驱动第一气缸451带动抵接轮453朝向管道移动,使得管道带动抵接轮453于连接架452上移动,使得两侧抵接轮453将管道抵接至传送带442的中央,此时管道移动至两个传送带442上并穿过框体421,通过转动把手432带动螺杆431转动,使得螺杆431于驱动板43上移动并带动驱动板43移动,驱动板43带动滑动杆423于框体421上移动,使得滑动杆423带动激光头向管道移动,根据刻度433将每个激光头调节至与管道相同的间距,此时通过第二电机443带动齿轮427与环形齿条426啮合,使得环形齿条426带动框体421于立柱42上的转动辊425上转动,框体421带动激光头沿周向位置对管道切割,通过调节管道的位置以及激光头的位置,使得激光头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管道,并且提高了对管道的切割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钢缠绕管生产线,属于水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切割装置,切割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两个首尾相接的传送装置,两个传送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管道切割的切割件,切割件包括立柱,两侧立柱远离底板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框体,底板上设置有第一驱动件,框体内设置有多个激光刀,框体内且位于每个激光刀所在的位置均设置有滑动杆,滑动杆的一端穿设且滑动连接于框体上,另一端朝向框体圆心所在的位置设置,激光刀连接至滑动杆靠近框体圆心的端部,框体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通过第二驱动件带动滑动杆于框体上移动,带动激光头调节其与管道之间的距离,使得激光头可适用于不同直径大小的管道,提高了切割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冯平;赵泽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兰晨管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25
技术公布日:2019.08.0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