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不锈钢材质抛光的抛光轮及其抛光设备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不锈钢材质抛光的抛光轮及采用该抛光轮进行抛光的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不锈钢餐具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曲面,如餐具盖顶等,需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进行抛光,加工效率低;而后业界进行了改良通过采用抛光设备来替代人的手工抛光,但涉及到不锈钢材质抛光,往往先通过抛光轮来进行第一道抛光(粗抛),然后再通过抛光轮(100%由纯麻材质制成)等来进行第二道抛光(精抛),尽管采用机器替代手工的抛光作业大大提升了加工效率,但由于现有的抛光抛光轮需进行二道抛光工序才能完成不锈钢餐具的镜面抛光作业,作业效率仍有待提升,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开发一种适用于不锈钢材质抛光的抛光轮,采用该抛光轮可实现对不锈钢材质的表面进行一次性镜面抛光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该抛光轮的抛光设备,通过该抛光设备可以自动高效地实现不锈钢材质的表面镜面抛光作业。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不锈钢材质抛光的抛光轮,它包括抛光轮组、第一外夹板、第二外夹板及用于将第一外夹板与第二外夹板固定在抛光轮组两侧的固定装置;所述的抛光轮组由若干个子抛光轮叠加构成,每个子抛光轮由若干层麻相互叠加,其中部镂空,藉由该镂空部用金属圈将相互叠加的麻进行锚固,每个子抛光轮的镂空部设有固定盘,该固定盘与金属圈相互固接,其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一外夹板及第二外夹板的中部分别设有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互贯通;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螺杆及螺母,螺杆依次穿过第一外夹板的第二通孔,各个子抛光轮的第一通孔及第二外夹板的第二通孔,藉由螺杆与螺母的相互螺接将第一外夹板及第二外夹板固定在抛光轮组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的每个子抛光轮的各个层麻的经纱及纬纱分别与水平线存在<90°的夹角。
进一步,所述的经纱及纬纱之间相互垂直,且分别与水平线形成45°夹角。
所述的固定盘为内凹的铁盘及内置于该内凹部的圆形木盘,该铁盘的外径与金属圈相互固接,铁盘的内凹部内置一圆形木盘,所述的铁盘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的木盘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相互贯通的。
所述的第一外夹板及第二外夹板为圆盘状,其上均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的通孔由外至内至少由两个不同孔径组成,分别为第四通孔及第五通孔,所述的第四通孔的内径d1>第五通孔的内径d2,且第四通孔及第五通孔分别绕第一外夹板或第二外夹板上的圆点呈圆形状排麻。
所述子抛光轮的各个层麻由重量百分比为80%-90%的麻和10%-20%的涤纶混纺,每个层麻的厚度为0.35-0.4mm,且需过树脂胶水进行浸泡后在阴凉处进行自然风干。
进一步,所述子抛光轮由8个层麻构成,每个层麻由重量百分比85%的麻与15%涤纶混纺制成,且需分别至少经过二次树脂胶水浸泡及在阴凉处自然风干的工序流程制成。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抛光设备,它包括用于置放被抛光物件的支架及位于该支架上方的抛光轮组件,所述的抛光轮组件具有适用于不锈钢材质抛光的抛光轮及用于驱动该抛光轮旋转的电机。
进一步,所述的支架具有用于驱动支架位移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的抛光轮组件还增设有用于驱动该抛光轮位移的第二驱动装置及用于抛光轮翻转的转向装置,在抛光轮的顶部还设有一吸尘装置,藉由该吸尘装置将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排除。
进一步,所述抛光轮组件的外侧还增设一打蜡装置,藉由该打蜡装置实现对被抛光物件的抛光打蜡作业。
采用上述结构,抛光轮采用各个子抛光轮叠加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抛光轮,且抛光轮采用经、纬线与水平线呈<90°夹角的麻构成,麻的配比成分采用合适比例的麻与涤纶混纺,增加了该抛光轮的使用寿命及切削力,选用该抛光轮作为抛光轮的抛光设备,只需通过一次抛光作业,即可实现对不锈钢材质的物件(如不锈钢餐具)进行从粗抛至精抛(镜面抛光)的抛光作业,抛光效果好,大大提升抛光效率。
附图说明
作为非限制性例子给出的具体说明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包括什么以及其可被实施,此外,该说明参考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抛光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子抛光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抛光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抛光设备的抛光轮翻转90°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各个层麻的织造纹路示意图。
标号说明:
抛光轮组1、子抛光轮11、层麻111、经纱1111、纬纱1112、金属圈12、固定盘13、铁盘131、第一通孔1311、圆形木盘132、第三通孔141、第一外夹板2、第二外夹板3、第二通孔23、固定装置4、螺杆41、螺母42、通孔5、第四通孔51、第五通孔52、支架6、第一驱动装置61、抛光轮组件7、电机71、第二驱动装置72、转向装置73、吸尘装置74、打蜡装置75、抛光轮1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不锈钢材质抛光的抛光轮100,包括抛光轮组1、第一外夹板2、第二外夹板3及用于将第一外夹板2与第二外夹板3固定在抛光轮组1两侧的固定装置4;所述的抛光轮组1由若干个子抛光轮11叠加构成,每个子抛光轮11由若干层麻相互叠加,其中部镂空,藉由该镂空部用金属圈12将相互叠加的麻进行锚固,每个子抛光轮11的镂空部设有固定盘13,该固定盘13与金属圈12相互固接,其中部设有第一通孔1311;所述的固定盘13可选用内凹的铁盘131及内置于该内凹部的圆形木盘132构成,该铁盘131的外径与金属圈12相互固接,藉由该圆形木盘132填充铁盘131的内凹区域,且圆形木盘132选用木质材料,使其整体质量较轻,确保子抛光轮11的整体成圆盘状,所述的铁盘131设有第一通孔1311,所述的木盘设有第三通孔141,该第三通孔141与第一通孔1311相互贯通的。
所述的第一外夹板2及第二外夹板3的中部分别设有第二通孔23,该第二通孔23与固定盘/铁盘131的第一通孔1311相互贯通;所述的固定装置4包括螺杆41及螺母42,螺杆41依次穿过第一外夹板2的第二通孔23,各个子抛光轮11的第一通孔1311及第二外夹板3的第二通孔23,藉由螺杆41与螺母42的相互螺接将第一外夹板2及第二外夹板3固定在抛光轮组1的两侧。
同时,所述的第一外夹板2及第二外夹板3为圆盘状,其上均设有若干个均匀分麻的通孔5,选用圆盘状的造型便于第一外夹板2与第二外夹板3在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一致;
同时为了使整个抛光轮100减重并确保抛光轮100在进行抛光作业时,抛光轮组1所产生的大量热量便于向外扩散,在第一外夹板2与第二外夹板3上开设有若干通孔5,所述的通孔5可由外至内至少由两个不同孔径组成,分别为第四通孔51及第五通孔52,所述的第四通孔51的内径d1>第五通孔52的内径d2,且第四通孔51及第五通孔52分别绕第一外夹板2或第二外夹板3上的圆点呈圆形状排麻。
如图5,为了提升抛光轮100的抛光效果,每个子抛光轮11的各个层麻111的经纱1111及纬纱1112分别与水平线存在<90°的夹角;更优选是所述的经纱1111及纬纱1112之间相互垂直,且分别与水平线形成45°夹角,这样确保抛光轮100在与不锈钢金属表面进行抛光时具有更强的切屑力。
在采用抛光轮100进行抛光时,为了使各个子抛光轮11的各个层麻111软银适中,所述子抛光轮11的各个层麻111由重量百分比为80%-90%的麻和10%-20%的涤纶混纺,每个层麻111的厚度为0.35-0.4mm,且需过树脂胶水进行浸泡后在阴凉处进行自然风干,注意此次不能使用太阳进行暴晒和雨淋,易使产品变形并影响子抛光轮11的硬度。
更优选,所述子抛光轮11有8个层麻111构成,如图2所示,每个层麻111由重量百分比为85%的麻与15%涤纶混纺制成,且需分别至少经过二次树脂胶水浸泡及在阴凉处自然风干的工序流程制成,即每个层麻111需完成完整的一次树脂胶水浸泡然后在进行自然风干后工序后,再重复进行一次树脂胶水浸泡然后再进行自然风干。根据现场实验实测得出的结果,如果各个层麻111经过上述工序进行加工制造,其抛光轮的硬度适中,使用寿命更长,切削力更大,更适合抛磨不锈钢产品,能实现一次从粗抛至精抛的抛光工序,抛光出来的产品亮度更好。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抛光设备,如图3-图4所示,它包括用于置放被抛光物件的支架6及位于该支架6上方的抛光轮组件7,所述的抛光轮组件7具有适用于不锈钢材质抛光的抛光轮100及用于驱动该抛光轮100旋转的电机71。
更优选,所述的支架6具有用于驱动支架6位移的第一驱动装置61;所述的抛光轮组件7还增设有用于驱动该抛光轮100位移的第二驱动装置72及用于抛光轮100翻转的转向装置73,使抛光轮100能够有更多的抛光角度,实现对一些特定曲面的抛光;在抛光轮100的顶部还设有一吸尘装置74,藉由该吸尘装置74将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排除。
进一步,所述抛光轮组件7的外侧还增设一打蜡装置75,藉由该打蜡装置75实现对被抛光物件的表面抛光打蜡作业,进一步提升了被抛光物件的抛光品质。
上述实施例和图示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和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不锈钢材质抛光的抛光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抛光轮组(1)、第一外夹板(2)、第二外夹板(3)及用于将第一外夹板(2)与第二外夹板(3)固定在抛光轮组(1)两侧的固定装置(4);所述的抛光轮组(1)由若干个子抛光轮(11)叠加构成,每个子抛光轮(11)由若干层麻相互叠加,其中部镂空,藉由该镂空部用金属圈(12)将相互叠加的麻进行锚固,每个子抛光轮(11)的镂空部设有固定盘(13),该固定盘(13)与金属圈(12)相互固接,其中部设有第一通孔(1311);所述的第一外夹板(2)及第二外夹板(3)的中部分别设有第二通孔(23),该第二通孔(23)与第一通孔(1311)相互贯通;所述的固定装置(4)包括螺杆(41)及螺母(42),螺杆(41)依次穿过第一外夹板(2)的第二通孔(23),各个子抛光轮(11)的第一通孔(1311)及第二外夹板(3)的第二通孔(23),藉由螺杆(41)与螺母(42)的相互螺接将第一外夹板(2)及第二外夹板(3)固定在抛光轮组(1)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不锈钢材质抛光的抛光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子抛光轮(11)的各个层麻(111)的经纱(1111)及纬纱(1112)分别与水平线存在<90°的夹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不锈钢材质抛光的抛光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1111)及纬纱(1112)之间相互垂直,且分别与水平线形成45°夹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不锈钢材质抛光的抛光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盘(13)包括内凹的铁盘(131)及内置于该内凹部的圆形木盘(132),该铁盘(131)的外径与金属圈(12)相互固接,所述的铁盘(131)设有第一通孔(1311),所述的木盘(132)设有第三通孔(141),该第三通孔(141)与第一通孔(1311)相互贯通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不锈钢材质抛光的抛光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夹板(2)及第二外夹板(3)为圆盘状,其上均设有若干个通孔(5);所述的通孔(5)由外至内至少由两个不同孔径组成,分别为第四通孔(51)及第五通孔(52),所述的第四通孔(51)的内径d1>第五通孔(52)的内径d2,且第四通孔(51)及第五通孔(52)分别绕第一外夹板(2)或第二外夹板(3)上的圆点呈圆形状排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不锈钢材质抛光的抛光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抛光轮(11)的各个层麻(111)由重量百分比为80%-90%的麻和10%-20%的涤纶混纺,每个层麻(111)的厚度为0.35-0.4mm,且需过树脂胶水进行浸泡后在阴凉处进行自然风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不锈钢材质抛光的抛光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抛光轮(11)有8个层麻(111)构成,每个层麻(111)由重量百分比为85%的麻与15%涤纶混纺制成,且需分别至少经过二次树脂胶水浸泡及在阴凉处自然风干的工序流程制成。
8.一种抛光设备,它包括用于置放被抛光物件的支架(6)及位于该支架(6)上方的抛光轮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抛光轮组件(7)具有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不锈钢材质抛光的抛光轮(100)及用于驱动该抛光轮(100)旋转的电机(7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6)具有用于驱动支架(6)位移的第一驱动装置(61);所述的抛光轮组件(7)还增设有用于驱动该抛光轮(100)位移的第二驱动装置(72)及用于抛光轮(100)翻转的转向装置(73),在抛光轮(100)的顶部还设有一吸尘装置(74),藉由该吸尘装置(74)将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排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轮组件(7)的外侧还增设一打蜡装置(75),藉由该打蜡装置(75)实现对被抛光物件的抛光打蜡作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不锈钢材质抛光的抛光轮及其抛光设备,它包括抛光轮组、第一外夹板、第二外夹板及用于将第一外夹板与第二外夹板固定在抛光轮组两侧的固定装置;所述的每个子抛光轮的各个层麻的经纱及纬纱分别与水平线存在<90°的夹角;所述子抛光轮的各个层麻由重量百分比为80%?90%的麻和10%?20%的涤纶混纺;同时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选用上述抛光轮作为抛光轮的抛光设备,只需通过一次抛光作业,即可实现对不锈钢材质的物件(如不锈钢餐具)进行从粗抛至精抛(镜面抛光)的抛光作业,抛光效果好,大大提升抛光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黄雪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嘉泓裕日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20
技术公布日:2019.11.19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