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出钢TSR炉及其出钢操作方法及步骤

博主:adminadmin 2023-01-01 18:08:01 条评论
摘要:本发明涉及不锈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效出钢tsr炉及其出钢操作方法。背景技术:tsr炉冶炼不锈钢在不锈钢生产领域占比较大,tsr炉的出钢方式大多采用出钢口出钢,出钢过程中钢水和炉渣分离,出钢过...

  一种高效出钢TSR炉及其出钢操作方法及步骤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效出钢tsr炉及其出钢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tsr炉冶炼不锈钢在不锈钢生产领域占比较大,tsr炉的出钢方式大多采用出钢口出钢,出钢过程中钢水和炉渣分离,出钢过程时间长,钢水在出钢过程中暴露的在空气中,钢水氧化和氮化严重,出钢过程钢水增氧10-20ppm,增氮30-50pmm;由于出钢过程钢水吸氧、吸氮,严重限制了tsr炉冶炼超纯400系不锈钢的品种;tsr炉采用出钢口出钢,炉口出渣方式,先出钢后倒渣。出钢过程中出钢速度受出钢口内径的限制,在炉龄前期出钢口内径较小出钢时间长,炉龄后期出钢口内径大,出钢时间稍短,但后期出钢口受钢水和炉渣侵蚀,长度变短,出钢过程时有散流现象,吸氧和氮更加严重,tsr出钢时间为2-4分钟。tsr炉从炉口出渣,由于采用的接渣盘较浅,接渣盘接渣过程中炉渣外溅,造成倒渣时间长,tsr炉倒渣时间为3-5分钟。由于tsr炉采用炉后出钢口出钢,炉前炉口倒渣,tsr炉出完钢后,出钢口需要处理和倾动炉体时间,tsr从开始出钢到tsr炉倒完渣需要时间为6-10分钟,冶炼周期延长。

  工业生产对不锈钢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不锈钢冶炼过程中要求对不锈钢成分进行精确控制,而且对钢水纯净度要求也越来越高。tsr炉出钢口出钢,出钢过程钢水吸氧、吸氮,不能满足高纯度不锈钢的冶炼工艺要求,因此设计一种能够缩短冶炼周期,提高钢水品质的tsr炉及其配套的出钢操作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高效出钢tsr炉及其出钢操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出钢tsr炉,包括tsr炉本体,所述的tsr炉本体包括位于tsr炉本体前端的出钢炉口、位于tsr炉本体后端的炉后出钢口和位于tsr炉本体下方的钢包车,所述的出钢炉口设有出钢溜槽,所述的钢包车上设有钢包。

  优选的,所述的出钢炉口使用耐火材料进行砌筑。

  优选的,所述的炉后出钢口使用材料炉衬砖进行封堵。

  优选的,所述的出钢溜槽位于出钢炉口前倾一侧中心线位置,所述的出钢溜槽的宽度为600mm。

  优选的,所述的出钢溜槽使用镁钙砖和耐火泥进行砌筑。

  优选的,所述的钢包设有液压倾翻装置控制钢包的倾斜角度。

  优选的,所述的钢包设有溢流渣口,所述的溢流渣口尺寸为高150mm,宽400mm,所述的溢流渣口使用耐火泥砌筑而成。

  优选的,所述的钢包车在钢包倾斜一侧设有接渣盘,所述的接渣盘与钢包之间的距离为200mm。

  一种高效出钢tsr炉出钢操作方法,按照上述tsr炉改造方法将tsr炉改造后使用,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a.在tsr炉本体吹炼不锈钢完成后,将tsr炉本体摇炉至待出钢位置,钢包车开车至tsr炉本体的出钢炉口下方;

  b.将tsr炉本体缓慢向下倾动,液态钢渣流对准钢包口的中心,以钢渣流位置为准,开动钢包车,并缓慢向下摇tsr炉本体直至tsr炉本体内钢渣全部流至钢包内,整个过程在90s内完成;

  c.tsr炉本体出钢过程中钢包内钢渣接近溢流渣口时,控制钢包车的液压倾翻装置,使钢包内炉渣流入接渣盘,根据tsr炉本体出钢速度调整钢包的倾斜角度,使钢包内多余钢渣能够全部流入接渣盘;

  d.tsr炉本体出钢完成,钢包内多余渣全部流入接渣盘后,缓慢将钢包倾翻角度调整为0°,将钢包吹氩管路连接,进行吹氩搅拌等待浇铸。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使用改进后的tsr炉及其出钢操作方法,能够显著降低出钢过程中钢水增氧、增氮问题;改进后tsr炉出钢炉口出钢过程钢水增氧5-8ppm,增氮10-20ppm,而原tsr炉出钢口出钢,出钢过程钢水增氧10-20ppm,钢水增氮30-50ppm,大大提高了钢水纯净度;tsr炉出钢过程中,钢渣混出,液体炉渣在钢水前端,隔绝出钢过程中前端钢水与空气接触,而且tsr炉出钢炉口出钢时间短,降低tsr炉出钢过程中钢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降低出钢过程中钢水吸氧、吸氮数量,降低出钢过程中钢水污染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高效出钢tsr炉及其出钢操作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tsr炉本体;2、出钢炉口;4、钢包车;5、出钢溜槽;6、钢包;7、溢流渣口;8、接渣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图1,一种高效出钢tsr炉,包括tsr炉本体1,所述的tsr炉本体1包括位于tsr炉本体1前端的出钢炉口2、位于tsr炉本体1后端的炉后出钢口和位于tsr炉本体1下方的钢包车4,所述的出钢炉口2设有出钢溜槽5,所述的钢包车4上设有钢包6,所述的出钢炉口2使用耐火材料进行砌筑,所述的炉后出钢口使用材料炉衬砖进行封堵,所述的出钢溜槽5位于出钢炉口2前倾一侧中心线位置,所述的出钢溜槽5的宽度为600mm,所述的出钢溜槽5使用镁钙砖和耐火泥进行砌筑,所述的钢包6设有液压倾翻装置控制钢包6的倾斜角度,所述的钢包6设有溢流渣口7,所述的溢流渣口7尺寸为高150mm,宽400mm,所述的溢流渣口7使用耐火泥砌筑而成,所述的钢包车4在钢包倾斜一侧设有接渣盘8,所述的接渣盘8与钢包6之间的距离为200mm。

  实施案例一

  使用21180501271炉次,冶炼410s钢种,tsr炉本体1兑入脱磷铁水66.8吨,吹炼过程中tsr炉本体1内加高碳铬铁19.418吨,石灰加入量10.5吨,吹炼时间为75分钟完成,出钢前检测o元素,15.3ppm;n元素,170ppm;出钢前预测钢水量约为80吨,渣量约为20吨;

  将tsr炉本体1摇炉至86°,即水平待出钢位;将载有钢包6的钢包车4开至tsr炉本体1下,调整钢包6倾斜角度8°,并将钢包6口对准出钢炉口2的出钢溜槽5的钢流出位置;

  缓慢转动tsr炉本体1,使钢水和液渣经过出钢溜槽5流入钢包6内,通过摇炉角度来调整出钢快慢,并及时开动钢包车4调整钢水和液渣流入钢包6的位置;(出钢过程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因以加快出钢速度为原则,确保摇炉速度)

  钢包6内液渣液面达到钢包6的溢流渣口7后,液渣通过溢流渣口7流入接渣盘8;

  1分10秒出钢完成后,发现钢包6内渣层在300mm左右,渣层过厚,通过液压倾翻装置将钢包6调整至倾斜角度12°,钢包6内液渣通过钢包6的溢流渣口7继续流入接渣盘8内,至钢包6内液渣厚度为190mm;

  最后通过液压倾翻装置将钢包6倾翻至角度为0°,将钢包6吊运至lf精炼炉,进行钢水精炼操作,钢水进lf炉氧氮氧,检测o元素,20.7ppm;n元素,186.8ppm;出钢过程中钢水增o元素5.4ppm,增o元素16.8pmm。

  实施案例二

  使用21180501298炉次,冶炼410s钢种,tsr炉本体1兑入脱磷铁水67.9吨,吹炼过程中tsr炉本体1内加高碳铬铁19.8吨,石灰加入量10.7吨,吹炼时间为76分钟完成,出钢前检测o元素,16.5ppm;n元素,168ppm;出钢前预测钢水量约为81.5吨,渣量约为20.5吨;

  将tsr炉本体1摇炉至86°,即水平待出钢位;将载有钢包6的钢包车4开至tsr炉本体1下,调整钢包6倾斜角度7°,并将钢包6口对准出钢炉口2的出钢溜槽5的钢流出位置;

  缓慢转动tsr炉本体1,使钢水和液渣经过出钢溜槽5流入钢包6内,通过摇炉角度来调整出钢快慢,并及时开动钢包车4调整钢水和液渣流入钢包6的位置;(出钢过程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因以加快出钢速度为原则,确保摇炉速度;)

  钢包6内液渣液面达到钢包6的溢流渣口7后,液渣通过溢流渣口7流入接渣盘8;

  1分12秒出钢完成后,发现钢包6内渣层在280mm左右,渣层过厚,通过液压倾翻装置将钢包6调整至倾斜角度11°,钢包6内液渣通过钢包6的溢流渣口7继续流入接渣盘8内,至钢包6内液渣厚度为190mm;

  最后通过液压倾翻装置将钢包6倾翻至角度为0°,将钢包6吊运至lf精炼炉,进行钢水精炼操作,钢水进lf炉氧氮氧,检测o元素,21.8ppm;n元素,185.3ppm;出钢过程中钢水增o元素5.3ppm,增o元素17.3pmm。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出钢tsr炉,包括tsr炉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sr炉本体(1)包括位于tsr炉本体(1)前端的出钢炉口(2)、位于tsr炉本体(1)后端的炉后出钢口和位于tsr炉本体(1)下方的钢包车(4),所述的出钢炉口(2)设有出钢溜槽(5),所述的钢包车(4)上设有钢包(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出钢tsr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钢炉口(2)使用耐火材料进行砌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出钢tsr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后出钢口使用材料炉衬砖进行封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出钢tsr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钢溜槽(5)位于出钢炉口(2)前倾一侧中心线位置,所述的出钢溜槽(5)的宽度为6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出钢tsr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钢溜槽(5)使用镁钙砖和耐火泥进行砌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出钢tsr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包(6)设有液压倾翻装置控制钢包(6)的倾斜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出钢tsr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包(6)设有溢流渣口(7),所述的溢流渣口(7)尺寸为高150mm,宽400mm,所述的溢流渣口(7)使用耐火泥砌筑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出钢tsr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包车(4)在钢包倾斜一侧设有接渣盘(8),所述的接渣盘(8)与钢包(6)之间的距离为200mm。

  9.一种高效出钢tsr炉出钢操作方法,按照上述tsr炉改造方法将tsr炉改造后使用,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a.在tsr炉本体(1)吹炼不锈钢完成后,将tsr炉本体(1)摇炉至待出钢位置,钢包车(4)开车至tsr炉本体(1)的出钢炉口(2)下方;

  b.将tsr炉本体(1)缓慢向下倾动,液态钢渣流对准钢包(6)口的中心,以钢渣流位置为准,开动钢包车(4),并缓慢向下摇tsr炉本体(1)直至tsr炉本体(1)内钢渣全部流至钢包(6)内,整个过程在90s内完成;

  c.tsr炉本体(1)出钢过程中钢包(6)内钢渣接近溢流渣口(7)时,控制钢包车(4)的液压倾翻装置,使钢包(6)内炉渣流入接渣盘(8),根据tsr炉本体(1)出钢速度调整钢包(6)的倾斜角度,使钢包(6)内多余钢渣能够全部流入接渣盘(8);

  d.tsr炉本体(1)出钢完成,钢包(6)内多余渣全部流入接渣盘(8)后,缓慢将钢包(6)倾翻角度调整为0°,将钢包(6)吹氩管路连接,进行吹氩搅拌等待浇铸。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出钢TSR炉及其出钢操作方法,包括TSR炉本体,所述的TSR炉本体包括位于TSR炉本体前端的出钢炉口、位于TSR炉本体后端的炉后出钢口和位于TSR炉本体下方的钢包车,所述的出钢炉口设有出钢溜槽,所述的钢包车上设有钢包。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使用改进后的TSR炉及其出钢操作方法,能够显著降低出钢过程中钢水增氧、增氮问题;TSR炉出钢过程中,钢渣混出,液体炉渣在钢水前端,隔绝出钢过程中前端钢水与空气接触,而且TSR炉出钢炉口出钢时间短,降低TSR炉出钢过程中钢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降低出钢过程中钢水吸氧、吸氮数量,降低出钢过程中钢水污染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邵书东;陈茂宝;赵刚;亓传军;吴荣刚;殷齐敏;亓振宝;李江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7

  技术公布日:20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