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口翻边机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口翻边机。
背景技术:
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生产复合过程中,因不锈钢内管长度长于基管,切割后需要对管口端进行翻边及防锈处理,原生产工艺完全采用手工方式敲打翻边,工作效率低下,翻边质量也无法保证,费时费力。
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开发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口翻边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管口翻边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口翻边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口翻边机,其特点是,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在机架两端的管口翻边机构,所述管口翻边机构包括管口翻边模具、驱动管口翻边模具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和驱动管口翻边模具前后运动的翻边驱动机构,管口翻边模具为竖向设置的圆盘,圆盘上设有环状压平平面;
在两个管口翻边机构之间的机架的承托面下方并列设有至少两个摆动拨管机构;所述摆动拨管机构包括拨料摆杆,拨料摆杆的一端与机架转动连接,拨料摆杆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两侧高中间低的拨料限位结构;
在机架的前方并列设有若干进料通道,进料通道的一端与机架连接,在进料通道上均设有翻转送料机构;所述翻转送料机构包括设在进料通道一侧的升降托板,所述升降托板设有由前向后倾斜形成前高后低的导料坡面,在升降托板的后端设有限位部,在升降托板上方且位于限位部前侧的进料通道上设有竖向设置的挡杆,在挡杆后侧的进料通道上装有与升降托板配合的导料板,导料板设有由前向后倾斜的下料坡面;
在机架上均并列设有若干用于定位和支撑管件的中心定位辊,在机架的后方设有下料通道。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口翻边机中:在机架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拨料摆杆摆动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拨料摆杆的底部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口翻边机中:所述导料板的一端与进料通道转动连接,导料板的另一端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在进料通道上的限位柱,在导料板前部开设有与限位柱配合的弧形限位槽,限位柱滑动安装在弧形限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口翻边机中:在进料通道上固定安装有驱动升降托板升降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升降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口翻边机中:所述中心定位辊由两端向中间缩径形成两个沿管口翻边机构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的锥形部,两个锥形部形成承托限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口翻边机中:所述升降机构采用螺杆升降,所述翻边驱动机构采用气缸。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口翻边机中:所述下料通道上设有所述翻转送料机构,所述翻转送料机构包括设在下料通道一侧的升降托板,所述升降托板设有由前向后倾斜形成前高后低的导料坡面,在升降托板的后端设有限位部,在升降托板上方且位于限位部前侧的下料通道上设有竖向设置的挡杆,在挡杆后侧的下料通道上装有与升降托板配合的导料板,导料板设有由前向后倾斜的下料坡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管口翻边模具,采用机械方式进行翻边成型,保证管口翻边质量,且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有效保证加工精度,改善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设置进料通道,并在进料通道上设置翻转送料机构,与管口扩口工序高效的衔接,实现自动化进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管口翻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摆动拨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翻转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翻边前的管口结构示意图;
图6为翻边后的管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管口翻边机构,201.管口翻边模具,202.升降机构,203.翻边驱动机构,3.进料通道,4.下料通道,5.中心定位辊,6.摆动拨管机构,601.拨料摆杆,602.气缸,7.翻转送料机构,701.升降托板,702.导料坡面,703.限位部,704.挡杆,705.导料板,706.下料坡面,707.弧形限位槽,8.基管,9.内衬不锈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结合图2,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口翻边机,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在机架1两端的管口翻边机构2,所述管口翻边机构2包括管口翻边模具201、驱动管口翻边模具201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202和驱动管口翻边模具201前后运动的翻边驱动机构203,管口翻边模具201为竖向设置的圆盘,圆盘上设有环状压平平面;
参照图3,在两个管口翻边机构2之间的机架1的承托面下方并列设有三个摆动拨管机构6;所述摆动拨管机构6包括拨料摆杆601,拨料摆杆601的一端与机架1转动连接,拨料摆杆601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两侧高中间低的拨料限位结构;
参照图4,在机架1的前方并列设有两个进料通道3,进料通道3的一端与机架1连接,在进料通道3上均设有翻转送料机构7;所述翻转送料机构7包括设在进料通道3一侧的升降托板701,所述升降托板701设有由前向后倾斜形成前高后低的导料坡面702,在升降托板701的后端设有限位部703,在升降托板701上方且位于限位部703前侧的进料通道3上设有竖向设置的挡杆704,挡杆704的位置及高度可以根据实际待加工管件的管径大小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图4中示出了三处挡杆704的位置,挡杆704到升降托板701前端的水平距离大于待加工管件的半径;在挡杆704后侧的进料通道3上装有与升降托板701配合的导料板705,导料板705设有由前向后倾斜的下料坡面706;升降托板701的限位部703到导料板705前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待加工管件的半径,这样确保托起管件的升降托板701下降至低于送料通道下表面后,管件能顺利落到导料板705上,导料板705设有由前向后倾斜的下料坡面706;
在机架1上均并列设有若干用于定位和支撑管件的中心定位辊5,在机架1的后方设有下料通道4。
在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拨料摆杆601摆动的气缸602,气缸602的活塞杆端部与拨料摆杆601的底部转动连接。
所述导料板705的一端与进料通道3转动连接,导料板705的另一端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在进料通道3上的限位柱,在导料板705前部开设有与限位柱配合的弧形限位槽707,限位柱滑动安装在弧形限位槽707内。本实施例中,导料板705的一端与送料通道的侧边通过螺栓连接,拧松螺栓,上下调整导料板705可以调整下料坡面706的斜度,调整好后再拧紧螺栓固定导料板705。
在进料通道3上固定安装有驱动升降托板701升降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升降托板701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中心定位辊5由两端向中间缩径形成两个沿管口翻边机构2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的锥形部,两个锥形部形成承托限位结构。中心定位辊5的两端通过轴承、轴承座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方便管件在沿着管口翻边机构2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调整管件位置。
所述升降机构202采用螺杆升降,在螺杆的上端装有转动手柄,这样,转动螺杆可以带动翻边模具的升降;所述翻边驱动机构203采用气缸。
所述下料通道4上设有两个所述翻转送料机构7,所述翻转送料机构7包括设在下料通道4一侧的升降托板701,所述升降托板701设有由前向后倾斜形成前高后低的导料坡面702,在升降托板701的后端设有限位部703,在升降托板701上方且位于限位部703前侧的下料通道4上设有竖向设置的挡杆704,在挡杆704后侧的下料通道4上装有与升降托板701配合的导料板705,导料板705设有由前向后倾斜的下料坡面706。
在管口翻边工序进行之前,经过上一道扩口工序,内衬不锈钢管9管口被扩成喇叭状,参照图5,等待进行管口翻边工序时,管件停留在进料通道3上的挡杆704处。
加工时,启动翻转送料机构7的气缸,气缸活塞杆伸出,将升降托板701向上顶起,升降托板701托起管件,管件越过挡杆704后,沿着升降托板701的导料坡面702下滑至升降托板701的限位部703,气缸活塞杆缩回,带动升降托板701下降至送料通道承托面下方,管件落到机架1上的导料板705上,沿着导料板705的下料坡面706滚落输送至两个管口翻边机构2之间的机架1上,管件由拨料摆杆601的拨料限位结构承托限位。
启动翻边驱动机构203的气缸,机架1两侧的管口翻边机构2的管口翻边模具201在气缸的带动下做相向运动,扩口后的内衬不锈钢管9被压向管口翻边模具201的环状压平平面上,内衬不锈钢扩口边被压至贴合基管8的管口端部,形成与基管8的中心轴线呈90°的垂直翻边,参照图6。
管口翻边工序完成后,启动摆动拨管机构6的气缸602,气缸602活塞杆伸出,将拨料摆杆601一端向上顶起,带动管件升起,向上摆起的拨料摆杆601的后端形成便于下料的坡面,管件沿着下料通道4滚落至下料通道4的挡杆704处;通过设置下料通道4及翻转送料机构可以实现与下一工序的高效衔接,即启动翻转送料机构7,释放管件至下一加工工位进行加工。
技术特征:
1.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口翻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在机架两端的管口翻边机构,所述管口翻边机构包括管口翻边模具、驱动管口翻边模具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和驱动管口翻边模具前后运动的翻边驱动机构,管口翻边模具为竖向设置的圆盘,圆盘上设有环状压平平面;
在两个管口翻边机构之间的机架的承托面下方并列设有至少两个摆动拨管机构;所述摆动拨管机构包括拨料摆杆,拨料摆杆的一端与机架转动连接,拨料摆杆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两侧高中间低的拨料限位结构;
在机架的前方并列设有若干进料通道,进料通道的一端与机架连接,在进料通道上均设有翻转送料机构;所述翻转送料机构包括设在进料通道一侧的升降托板,所述升降托板设有由前向后倾斜形成前高后低的导料坡面,在升降托板的后端设有限位部,在升降托板上方且位于限位部前侧的进料通道上设有竖向设置的挡杆,在挡杆后侧的进料通道上装有与升降托板配合的导料板,导料板设有由前向后倾斜的下料坡面;
在机架上均并列设有若干用于定位和支撑管件的中心定位辊,在机架的后方设有下料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口翻边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拨料摆杆摆动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拨料摆杆的底部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口翻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板的一端与进料通道转动连接,导料板的另一端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在进料通道上的限位柱,在导料板前部开设有与限位柱配合的弧形限位槽,限位柱滑动安装在弧形限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口翻边机,其特征在于:在进料通道上固定安装有驱动升降托板升降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升降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口翻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定位辊由两端向中间缩径形成两个沿管口翻边机构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的锥形部,两个锥形部形成承托限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口翻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采用螺杆升降,所述翻边驱动机构采用气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口翻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通道上设有所述翻转送料机构,所述翻转送料机构包括设在下料通道一侧的升降托板,所述升降托板设有由前向后倾斜形成前高后低的导料坡面,在升降托板的后端设有限位部,在升降托板上方且位于限位部前侧的下料通道上设有竖向设置的挡杆,在挡杆后侧的下料通道上装有与升降托板配合的导料板,导料板设有由前向后倾斜的下料坡面。
技术总结
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口翻边机,涉及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在机架两端的管口翻边机构,管口翻边机构包括管口翻边模具、升降机构和翻边驱动机构,管口翻边模具为竖向设置的圆盘,圆盘上设有环状压平平面;在两个管口翻边机构之间的机架的承托面下方并列设有至少两个摆动拨管机构;在机架的前方并列设有若干进料通道,进料通道的一端与机架连接,在进料通道上均设有翻转送料机构;翻转送料机构包括升降托板和导料板;在机架上均并列设有若干用于定位和支撑管件的中心定位辊,在机架的后方设有下料通道。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进料、管口翻边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凌;姚相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杰润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7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