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二次镀锌的工艺的制作工艺流程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镀锌领域,尤其涉及钢结构二次镀锌的工艺。
背景技术:
热浸镀锌是一种有效防止钢铁材料被腐蚀的方法。尽管镀锌工艺历史悠久,但含硅钢在镀锌过程中导致镀层质量变差的硅反应性仍长期困扰着镀锌产业。在一般镀锌中,钢中的si会使镀层表面呈现出暗灰色,镀层过厚,镀层与基体结合强度降低,镀层的耐蚀性差。
在锌液中,钢中的si可使铁的溶解速度加快,是促进fe-zn反应最剧烈的元素。当si含量达到0.3%时,会使镀层形成疏松、粗大还自由生长的晶体。在正常的镀锌温度范围内(通常为450℃左右),钢基体中含si量在0.1%左右和大于0.3%时,对镀层的影响最大,si作为冶炼过程中的脱氧剂的残余物或强化元素,在钢中是广泛存在的。
高含量的si能使镀层中的脆性相ζ相剧烈生长,致使镀层增厚,形成附着性较差的灰暗镀层,从而使镀层的性能、组织和外观受到显著影响。在20世纪40年代,圣德林就研究了si对热浸镀锌层组织的影响,并指出,在450℃附近的正常镀锌温度范围内,钢基体中si含量介于0.1%和0.3%之间时,对镀层ζ相生长的影响最大,称这种现象为“圣德林效应”。
因此,通过二次镀锌技术在预镀锌后再次镀锌,控制二次镀锌的时间、温度使预镀锌表面形成一层致密而光亮的纯锌层,从而解决硅结构钢表面暗灰以及耐腐蚀差等问题,对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次镀锌和更好地满足生产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设计钢结构二次镀锌的工艺,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以上不足,提供钢结构二次镀锌的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镀锌前预处理:将试样经碱洗,水洗,再酸洗,水洗后,进行助镀处理,最后干燥;
(2)预镀锌:将步骤(1)前预处理好的试样,置于450-460℃由0#锌锭熔化成的纯锌池中热浸镀处理50-100s,然后取出冷却;
(3)二次镀锌:将步骤(2)冷却后的试样,再次浸入步骤(2)中的锌池中,控制锌池的温度在450~460℃,并保持温度恒定,时间在5~9s;取出试样快速冷却。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碱洗为:80℃下用14%naoh溶液碱洗除油4min;
进一步,所述酸洗为:用14%盐酸酸洗除锈5min;
进一步,所述助镀处理为:在80-90℃下进行助镀处理6min;
进一步,所述干燥为:100℃干燥60s。
进一步,助镀处理时,助镀剂为每100ml水中加入10.2gnh4cl和8.7gzncl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钢结构二次镀锌的工艺,可以有效地改善镀锌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提高镀层表面光亮度;大大提高了热浸镀锌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提高镀层表面质量,使新型镀锌工艺应用于一些含硅结构钢热镀锌工艺中。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叙述。
钢结构二次镀锌的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镀锌前预处理:将试样经碱洗,水洗,再酸洗,水洗后,进行助镀处理,最后干燥;
(2)预镀锌:将步骤(1)前预处理好的试样,置于450-460℃由0#锌锭熔化成的纯锌池中热浸镀处理50-100s,然后取出冷却;
(3)二次镀锌:将步骤(2)冷却后的试样,再次浸入步骤(2)中的锌池中,控制锌池的温度在450~460℃,并保持温度恒定,时间在5~9s;取出试样快速冷却。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碱洗为:80℃下用14%naoh溶液碱洗除油4min;
进一步,所述酸洗为:用14%盐酸酸洗除锈5min;
进一步,所述助镀处理为:在80-90℃下进行助镀处理6min;
进一步,所述干燥为:100℃干燥60s。
进一步,助镀处理时,助镀剂为每100ml水中加入10.2gnh4cl和8.7gzncl2。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钢结构二次镀锌的工艺,具体步骤如下:(1)镀锌前预处理:将试样经碱洗,水洗,再酸洗,水洗后,进行助镀处理,最后干燥;(2)预镀锌:将步骤(1)前预处理好的试样,置于450?460℃由0#锌锭熔化成的纯锌池中热浸镀处理50?100s,然后取出冷却;(3)二次镀锌:将步骤(2)冷却后的试样,再次浸入步骤(2)中的锌池中,控制锌池的温度在450~460℃,并保持温度恒定,时间在5~9s;取出试样快速冷却。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改善镀锌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提高镀层表面光亮度;大大提高了热浸镀锌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提高镀层表面质量,使新型镀锌工艺应用于一些含硅结构钢热镀锌工艺中。
技术研发人员:石焕喜;刘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滨涛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13
技术公布日:2018.09.0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