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桩的制作工艺流程

钢管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通信基站的钢管粧,特别涉及适用于密集、狭小、地下多管网的地带的通信基站的钢管粧。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环境发展的需要,基站安装的要求越来越多,例如承台不外露等。这给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安装基站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人口密集的城区通常选择在绿化带、人行横道、居民小区角落等狭小区域安装,诸如此类站点存在场地狭小以及地下管线复杂等,常规混凝土粧基铁塔和预制便携式基站很难满足上述建设要求。
[0003]现有粧基采用现浇和预制两种方式,其中现浇粧基占地面积大、养护时间长,在打粧过程中不能对地下管线进行预判,导致施工过程中对地下管线造成破坏,带来重复施工或引起纠纷;而且密集市区现浇工程作业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势必带来周边居民的反感。
[0004]而预制便携式基站通过预制块来对塔体进行配重块达到整体平衡,由于配重块整体体积大、重量大以及占地面积较多,在密集城区建设往往受制于建站地点狭小变得不现实,另外预制块和机房由于重量大,施工过程中需大型机械协助安装,容易产生较大的扰民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钢管粧,包括粧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粧身为单根钢管,所述钢管粧还包括法兰和加强肋,所述加强肋可设在所述钢管的内部,所述法兰通过螺栓与所述钢管的上端面固定,所述加强肋为具有内孔的钢质管。
[0006]其中,所述螺栓为防盗高强螺栓,并设有垫片。
[0007]进一步地,所述粧身、所述法兰和所述加强肋通过焊接进行连接,焊缝长度为双面满焊。
[0008]再进一步地,所述粧身本身采用自动埋弧焊。
[0009]为了避免应力集中的发生,将所述加强肋的两端设计为倒角。
[0010]特别地,所述加强肋至少为两根。优选为两根,相互平行设置且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其中一根通过所述粧身的中心,另一根则偏离所述粧身的中心。
[0011]为了防止腐蚀,钢管粧涂覆一层黄油层,并由混凝土包封。
[0012]可替换地,所述钢管粧整体包括锌层,所述钢管粧的内外壁为高压喷涂的环氧树脂沥青漆层,最外层为玻璃丝布三油二毡层。
[0013]有利地,将所述加强肋设计为内孔为圆孔的方形钢质管。
[001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适于应用于居住人口密集的城区的基站的建设,相比于混凝土基础或预制混凝土基础,简化了安装程序,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管粧的纵向剖面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的钢管粧的俯视图,其中省去了加强肋。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更加清楚的理解,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8]附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钢管粧,附图2为图1所示钢管粧的俯视图,其中省去了加强肋。参考附图1和2,所述钢管粧包括粧身2,所述粧身为单根钢管2,所述钢管粧还包括法兰1,为了增加钢管粧的承载力,在钢管2内部距离地面一定的距离处设置有加强肋3,加强肋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优选为两个。为了节省材料并增大加强肋的承载力,特别设计加强肋3为具有内孔的钢质管,较佳地可为具有内圆孔的方形钢质管。所述两根加强肋3为平行设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其中一根通过粧身2的中心,另一根则偏离所述粧身的中心。
[0019]在该实施例中,法兰I和粧身2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较佳地可采用防盗高强螺栓,其间设置有垫片。
[0020]所述粧身2、所述法兰I和所述加强肋3通过焊接进行连接,焊缝长度为双面满焊,所述粧身本身采用自动埋弧焊。为了避免加强肋3端部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可将加强肋3的端部设计为倒角。只要满足连接的强度要求,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连接。
[0021]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加工:
[0022]I)粧身2、法兰1、加强肋3及垫片材料均采用Q345B类型的钢材。连接方式为焊接,焊缝高度除注明外应不小于焊接构件最小厚度。焊缝长度为双面满焊,粧身2焊接采用自动埋弧焊,应按《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GB/T12470标准》选用焊丝和焊剂。
[0023]2)螺栓采用8.8级高强防盗螺栓,其间设有垫片。安装完毕后钢管粧的外表面黄油涂覆防腐处理,一年后再混凝土包封。
[0024]3)整体热镀锌,锌层厚度为86 μπι,采用环氧树脂沥青漆对粧内外壁进行高压喷涂3-4遍,再用玻璃丝布三油二毡强化保护。
[0025]此外,通过柴油动力打粧机进行沉粧操作,施工过程中不受供电影响,适用面广。将钢管粧打入地下后即可安装铁塔,节省了时间。钢管粧还具有占地面积小,不受地形限制,环境污染少等优点。另外,在强度方面高于混凝土粧基,同时不受地下水腐蚀,耐久性方面高于其他类型的粧基。钢管粧设计标准:本基础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0026]本实用新型的钢管粧,区别于以往的混凝土基础或预制混凝土基础,是由单根钢管作为基础,通过采用钢管粧能够对城市的路面硬化、绿化及地下管线等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有效地兼顾了各方面的利益。且节省了人力、物力,值得推广。
[002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前面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允许做出多种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钢管粧,所述钢管粧包括粧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粧身为单根钢管,所述钢管粧还包括法兰和加强肋,所述加强肋为具有内孔的钢质管,设在所述钢管的内部,所述法兰通过螺栓与所述钢管的上端面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粧,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为防盗高强螺栓,并设有垫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粧,其特征在于,所述粧身、所述法兰和所述加强肋通过焊接进行连接,焊缝长度为双面满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管粧,其特征在于,所述粧身本身采用自动埋弧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的两端设计为倒角。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至少为两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管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为两根,相互平行设置且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其中一根通过所述粧身的中心,另一根则偏离所述粧身的中心。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粧,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粧的外表面涂覆黄油层,并由混凝土包封。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粧,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粧整体包括锌层,所述钢管粧的内外壁为高压喷涂的环氧树脂沥青漆层,最外层为玻璃丝布三油二毡层。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为具有圆孔的方形钢质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桩,所述钢管桩的桩身为单根钢管,所述钢管桩还包括法兰和加强肋,所述加强肋可设在所述钢管的内部,所述法兰通过螺栓与所述钢管的上端面固定,所述加强肋为具有内孔的钢质管。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适用范围广,强度高,简化了安装程序,以及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IPC分类】E02D27/42, E02D5/28, E02D5/60
【公开号】CN204849801
【申请号】CN201520337070
【发明人】蒋勇, 周弘英, 李伟, 于澎, 郭强, 肖华平
【申请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2日
一种输电线路空心板式杆塔基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特别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空心板式杆塔基础。
【背景技术】
[0002]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的地下部分总体统称为基础,杆塔基础作为架空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工期、造价还是施工作业量,杆塔基础都在架空输电线路工程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中,杆塔基础工期约占整个工期的50 %,杆塔基础运输量约占总运输量的55 %,杆塔基础费用约占本体造价的15%?35%。随着电压等级的提尚,杆塔基础承受的荷载逐渐增加,基础尺寸相应增大,建造基础所用材料也大幅增加。在特高压工程中,杆塔基础所占造价的比例更尚。
[0003]现有的杆塔基础一般包括底座和基础主柱,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法加工。
[0004]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混凝土以及钢筋用量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以及钢筋用量少、成本低的输电线路空心板式杆塔基础。
[0006]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7]—种输电线路空心板式杆塔基础,所述空心板式杆塔基础包括:
[0008]底座,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空心孔;
[0009]基础主柱,所述基础主柱与底座连接,所述基础主柱为实心柱体;
[0010]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位于所述基础主柱的顶部,用于将所述杆塔基础与输电线路杆塔连接;
[0011]所述基础主柱以及底座内埋设有钢筋笼。
[0012]优选地,所述空心孔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多边形。
[0013]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板式杆塔基础还包括:薄壁内囊,所述薄壁内囊位于所述空心孔内部,用于控制所述空心孔的形状、大小以及分布。
[0014]优选地,所述底座为阶梯式底座。
[0015]优选地,所述底座为斜面式底座。
[0016]优选地,所述基础主柱的轴线为竖直方向。
[0017]优选地,所述基础主柱的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15°。
[0018]优选地,所述基础主柱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或者方形。
[0019]优选地,所述基础主柱与所述底座为浇筑成型为一体的基础主柱和底座。
[0020]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件为地脚螺栓或者插入式角钢。
[00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杆塔基础的底座内部设置空心孔结构,在保证杆塔基础强度的前提下,减少杆塔基础的混凝土和钢筋用量,降低成本。与传统的实心杆塔基础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可节约混凝土 17?35 %,可节约钢筋10?20%,经济效益显著。而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结构简单,便于施工。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的俯视图;
[0027]图4为圆形空心孔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方形空心孔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底座为阶梯式底座时相邻台阶内的空心孔沿同一方向的示意图;
[0030]图7为基础主柱轴线与竖直方向有夹角时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的示意图;
[0031]图8为底座为斜面式底座时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的示意图;
[0032]图9为基础主柱轴线与竖直方向有夹角且底座为斜面式底座时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的不意图O
[0033]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不:
[0034]1、基础主柱;2、底座;201、空心孔;
[0035]3、连接部件;4、钢筋笼。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7]—种输电线路空心板式杆塔基础,参见图1,并结合图2和图3,所述空心板式杆塔基础包括:
[0038]底座2,所述底座2内部设置有空心孔201 ;
[0039]基础主柱1,所述基础主柱I与底座2连接,所述基础主柱I为实心柱体;
[0040]连接部件3,所述连接部件3位于所述基础主柱I的顶部,用于将所述杆塔基础与输电线路杆塔连接;
[0041]所述基础主柱I以及底座2内埋设有钢筋笼。
[00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的工作原理为:基础主柱I和底座2通过位于二者内部的钢筋笼4连接。连接部件3与输电线路杆塔的底脚板连接,从而将所述空心板式杆塔基础与杆塔连接。
[004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现有的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通过在底座2内部设置空心孔201,得到了一种空心板式杆塔基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能够在保证杆塔基础强度的前提下,减少杆塔基础的混凝土和钢筋用量,降低成本。与传统的实心杆塔基础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可节约混凝土 17?35%,可节约钢筋10?20%,经济效益显著。
[0044]在上述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中,空心孔201的形状、大小、数量以及在底座2内部的分布均没有严格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底座的形状、杆塔基础承受的载荷等对空心孔201的形状、大小、数量以及在底座2内部的分布进行设计。参见图4以及图5,为了更清楚的表示空心孔201,图4和图5从底座2的一个横截面来示意空心孔201的结构。空心孔201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是图4所示的圆形,也可以是图5所示的方形,还可以是椭圆形或者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多边形。空心孔201可以在底座2内均匀分布,也可以不均匀分布。
[0045]在上述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中,在底座2内部加工空心孔20
1的方法没有严格的限定,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均可。例如,可以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预埋薄壁内囊(由于薄壁内囊的外表面与空心孔201的内表面重合,因此未在图中示出),再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方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形成空心腔体的薄壁内囊,多以轻质胶凝材料、增强材料等制作而成,外径可根据结构受力及构造需要取10mm?500mm,长度根据基础底板宽度计算确定;薄壁内囊的规格、材质、物理力学性能以及氯化物含量等指标,在没有出台本领域行业规范要求之前,应符合《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用填充体》(JC/T 952-2014)的相关规定及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根据上述要求得到的空心孔201的形状、大小、数量以及分布就由薄壁内囊的形状、大小、数量以及分布确定。因此,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薄壁内囊来控制空心孔201的形状、大小、数量以及分布。杆塔基础成型之后,不需要将薄壁内囊去除。
[0046]在上述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中,所述底座2可以为图1所示的阶梯式底座,也可以为图8所示的斜面式底座。当所述底座2为阶梯式底座时,台阶的级数包括但不限于2级。如果采用I级台阶,则底座2为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当台阶级数为2级以上时,可以在每一级台阶的内部都设置空心孔201,也可以只在某一级或几级台阶的内部设置空心孔201。每级台阶可以设置相同形状以及大小的空心孔201,也可以设置不同形状或者不同大小的空心孔201 ο但是从施工的便捷性以及成本等方面考虑,优选每级台阶设置相同形状以及大小的空心孔201。当基础底座为2级及以上数量台阶且每级台阶均设置有空心孔201时,空心孔201在相邻台阶的分布方向可以是相互垂直方向(如图4、图5所示),也可以是同一方向(如图6所示),从结构受力角度优选以相互垂直方向布置空心孔201。将当所述底座2为斜面式底座时,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没有严格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
[0047]在上述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中,所述基础主柱I的轴线可以为竖直方向(如图1所示)也可以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如图7所示)。当基础主柱I的轴线与竖直方向有夹角时,其角度一般在5?15°,具体可根据上部铁塔构造确定。
[0048]在上述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中,所述基础主柱I的横截面的形状没有严格的限定,例如可以是圆形、方形等形状。
[0049]在上述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中,基础主柱I和底座2可以为浇筑成型为一体的基础主柱和底座,也可以为分别加工制造然后组装成为一体的基础主柱和底座。
[0050]不同形状的基础主柱I和底座2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例如,图1中,底座2为阶梯式底座,基础主柱I为横截面为正方形且轴线竖直的柱体;图7中,底座2为阶梯式底座,基础主柱I为横截面为正方形且轴线与竖直方向有夹角的柱体;图8中,底座2为斜面式底座,基础主柱I为横截面为正方形且轴线竖直的柱体;图9中,底座2为斜面式底座,基础主柱I为横截面为正方形且轴线与竖直方向有夹角的柱体。
[0051]在上述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中,所述连接部件3的具体结构没有严格限定,只要能够将杆塔基础与杆塔连接在一起即可,例如可以是地脚螺栓或者插入式角钢。连接部件3的数量以及在基础主柱I上的分布没有的严格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工况确定。
[005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浇筑,也可以预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提高施工效率。
[0053]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输电线路空心板式杆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板式杆塔基础包括: 底座(2),所述底座⑵内部设置有空心孔(201); 基础主柱(I),所述基础主柱(I)与底座(2)连接,所述基础主柱(I)为实心柱体; 连接部件(3),所述连接部件(3)位于所述基础主柱(I)的顶部,用于将所述杆塔基础与输电线路杆塔连接; 所述基础主柱(I)以及底座(2)内埋设有钢筋笼(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孔(201)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多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板式杆塔基础还包括: 薄壁内囊,所述薄壁内囊位于所述空心孔(201)内部,用于控制所述空心孔(201)的形状、大小以及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为阶梯式底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为斜面式底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主柱(I)的轴线为竖直方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主柱(I)的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1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主柱(I)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或者方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主柱(I)与所述底座(2)为浇筑成型为一体的基础主柱和底座。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3)为地脚螺栓或者插入式角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空心板式杆塔基础,属于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技术领域。所述空心板式杆塔基础包括:底座(2),所述底座(2)内部设置有空心孔(201);基础主柱(1),所述基础主柱(1)与底座(2)连接,所述基础主柱(1)为实心柱体;连接部件(3),所述连接部件(3)位于所述基础主柱(1)的顶部,用于将所述杆塔基础与输电线路杆塔连接;所述基础主柱(1)以及底座(2)内埋设有钢筋笼(4)。本实用新型的空心板式杆塔基础可以在保证杆塔基础强度的基础上,节约混凝土17~35%,节约钢筋10~20%,经济效益显著。
【IPC分类】E02D27/42
【公开号】CN204849802
【申请号】CN201520379078
【发明人】郑晏超, 曹岳, 秦玮, 王稳, 苏京伟, 任宗栋, 张遨宇, 郝鑫, 薛园, 田国平, 李保中
【申请人】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核(北京)核电常规岛及电力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