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铝接触导线补强线夹的制作工艺流程

博主:adminadmin 2022-12-18 11:20:01 条评论
摘要:专利名称:钢铝接触导线补强线夹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辆的电源线路,是电气化铁路中,与电力机车集电弓接触的电源线路的一种补强附件。我国电气化铁路采用的与电力机车集电弓接触的电源线路,大部分采用钢铝接触...

  专利名称:钢铝接触导线补强线夹的制作方法

一种钢铝接触导线补强线夹的制作工艺流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辆的电源线路,是电气化铁路中,与电力机车集电弓接触的电源线路的一种补强附件。

  我国电气化铁路采用的与电力机车集电弓接触的电源线路,大部分采用钢铝接触导线,这种导线是由主要用于导电的铝质部分(在其上部)和承受高速运行电力机车集电弓接触磨损的钢质部分(在其下部)密合组成。根据铁道部要求,当钢铝接触导线的钢截面(钢质部分)磨损或损伤到一定程度(对于GLCA100/215型钢铝导线,当磨耗或损伤30mm2以上时),必须更换或作接头,同时,还要求在800m以上的锚段中,接头数量不得超过6个,两接头距离不小于150米。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受导线制造工艺和外介其它因素的影响,国产导线有时会出现局部地段急剧磨损情况,在1~2米长度上很快磨损到限,这时,其它区段导线均未磨损到限,但按照规定,必须更换,而且更换长度必须大于150米,从而造成费工、费料、增大了线路维修成本。如果只更换磨损到限的局部导线,会出现导线接头多,影响机车运行,不符合有关技术规程。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适于钢铝接触导线磨损后补强用的补强线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下述方式完成的它是用螺拴(4)将下端开有槽口的外夹板(1)、内夹板(2)、外夹板(3)〔将外夹板(1)转180°使用〕连接组成,组成后的补强线夹的下端,形成两个平行钳口(5、6),在补强线夹的重心部位,开有吊线孔(7)(见

  图1、图2)。两平行钳口的形状和要补强的钢铝接触导线的上部截面形状相吻合,且两钳口中心线距离不小于钢铝接触导线水平方向的最大直径,以保证补强新导线和磨损了的旧导线安装时不产生干涉现象(见图8)。吊线孔(7)可以开在内夹板(2)长度方向的中部,因为补强线夹是对称形,所以内夹板的中部可以看作是其重心部位。吊线孔上系钢丝索,将补强线夹及钢铝接触导线的重量通过钢丝索系在电源线路上方的承力索上。上述的外夹板(1、3)、内夹板(2)可采用钢或者是铝合金、铜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

  使用时,只需将一段新导线和需要更换的磨损到限的旧导线并联装入补强线夹,使并联的新导线承受旧导线应承受的张力和磨损。

  采用钢铝接触导线补强线夹来维护加强线路中个别点急剧磨损带来超标问题,可缩短施工工时,大大降低材料费用,毫不影响机车取流,实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导线维修补强的必备附件。

  钢铝接触导线补强线夹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方便,重量较轻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钢铝接触导线补强线夹正视图。

  图2是钢铝接触导线补强线夹侧视图。

  图3是外夹板正视图。

  图4是外夹板侧视图。

  图5是内夹板正视图。

  图6是内夹板侧视图。

  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

  图8是钢铝接触导线补强线夹工作状态图。

  编号说明(1)外夹板、(2)内夹板、(3)外夹板、(4)螺拴、(5)钳口、(6)钳口、(7)吊线孔、(8)新钢铝接触导线、(9)已磨损到限的旧钢铝接触导线、(10)集电弓。

  实施例鉴于我国目前电气化铁路电源线路所用导线多为GLCA100/215型钢铝接触导线,下面介绍一种GLDA100/215型导线补强线夹。

  GLCA100/215型导线补强线夹是由外夹板(1)、内夹板(2)、外夹板(3)〔外夹板(1)转180°使用〕,用两组螺拴(4)连接组成,组成后的补强线夹的下端,形成两个平行的开口菱形状的钳口(5、6),在其重心部位(即内夹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开有吊线孔(7),其菱形状的钳口(5、6)和GLCA100/215型导线的上部菱形截面相同,两钳口的中心线距离不小于GLCA100/215型导线水平方向的最大直径。外夹板(1、3)和内夹板(2)都是用A3材料制成的。

  安装工作过程将GLCA100/215型导线补强线夹的螺螺拴(4)拧松,把磨损到限的导线和比旧导线略长的新钢铝接触导线并联装入补强线夹,使新旧导线的铝质上部分别夹入补强线夹的两平行钳口内,拧紧螺拴。另外,将一根钢丝索的一端系在吊线孔(7)上,另一端吊在承力索上,使其重力由承力索承受。安装后,新导线将承受旧导线应承受的张力和磨损,电力机车集电弓(10)在运行中将只和新导线下部的钢质部分磨擦。

  权利要求1.一种钢铝接触导线补强线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外夹板(1、3)、内夹板(2),用螺拴(4)连接组成,组装后的补强线夹的下端,形成了两个平行钳口(5、6),在补强线夹的重心部位,开有吊线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补强线夹,其特征在于平行钳口(5、6)的钳口形状和被补强的钢铝接触导线的上部截面形状相吻合,两钳口中心线距离不小于被补强的钢铝接触导线水平方向的最大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补强线夹,其特征在于吊线孔(7)开在内夹板(2)长度方向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补强线夹,其特征在于内夹板(2)和外夹板(1、3)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导线的一种补强线夹。它是由外夹板(1、3)、内夹板(2)、螺栓(4)组成,其下端构成了两个平行钳口,重心部位开有吊线孔。使用时,将新的钢铝接触导线和旧的磨损到限的导线并联装入补强线夹的平行钳口中,用新导线来承受旧导线应承受的张力和磨损,从而延长了接触导线的使用寿命,缩短了更换新线的施工工时,大大降低了原料费用。

  文档编号B60M1/00GK2051907SQ89207139

  公开日1990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1989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1989年5月12日

  发明者蒲宏洲, 韩胜利 申请人:安康铁路分局勉西供电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