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腐蚀弹簧钢及热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博主:adminadmin 2022-12-05 11:08:01 条评论
摘要:一种耐腐蚀弹簧钢及热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弹簧钢,具体涉及一种耐腐蚀弹簧钢及热处理工艺。【背景技术】[0002]钢是经济建设中极为重要的金属材料,按其化学成分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种耐腐蚀弹簧钢及热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耐腐蚀弹簧钢及热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弹簧钢,具体涉及一种耐腐蚀弹簧钢及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0002]钢是经济建设中极为重要的金属材料,按其化学成分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碳素钢的性能已经不能全面满足建设需要,于是人们研制了各种合金钢。钢的种类繁多,但是钢的用途不同,其所含金属种类和用量也不尽相同。弹簧钢是专门用于制造弹簧和弹性元件的钢,属于机械结构用钢。按照质量等级,属于特殊质量钢,即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特别严格控制质量和性能的钢;按照中国习惯,弹簧钢属于特殊钢,制作弹簧钢的时候技术要求比较高,技术的过硬直接决定品质的高低。因此在制作弹簧时就要求弹簧钢具有高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极限。弹簧在使用过程中常常遭遇化学或者电化学腐蚀,这也严重影响弹簧的使用寿命。因此,从弹簧钢的组成,弹簧的热处理,以及后期弹簧的表面处理等环节入手来改善弹簧的弹性、强度、耐腐蚀性等性能来延长弹簧的寿命是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0003]从弹簧钢的组成来看,各元素之间的合理配比会大大提高弹簧钢的品质,尤其是适当加入一些功能性元素,也会从不同方面对弹簧的寿命起到延长的作用。

  [0004]弹簧钢在淬火时经常会遇到“未淬透”的现象,即工件表层获得马氏体组织,硬度较高,而心部则是非马氏体组织,硬度偏低。工件只有表里性质均匀一致,才能充分发挥钢材的各方面性能。因此,完善的热处理工艺对于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也是至关重要的。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腐蚀弹簧钢及热处理工艺,能够提高弹簧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从而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0007]—种耐腐蚀弹簧钢,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C 0.400?0.600%、Si 1.650?2.400%、Μη 0.210 ?0.750%、Cu 0.050 ?0.100 %、Cr 0.750?3.700 %、B 0.008 ?0.010% ^Mo 0.002 ?0.500%、Nb 0.005 ?0.200 %、Ta 0.005 ?0.200%、Re 0.050 ?

  1.0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08]优选的,所述弹簧钢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C 0.400?0.500%、Si 1.750?2.000%、Μη 0.250 ?0.750%、Cu 0.050 ?0.850 %、Cr 0.750?3.000 %、B 0.008 ?0.009% ^Mo 0.002 ?0.450%、Nb 0.005 ?0.150 %、Ta 0.005 ?0.150%、Re 0.060 ?

  1.0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09]—种耐腐蚀弹簧钢热处理工艺,包括初步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

  [0010](I)初步热处理

  [0011 ]正火,在加热炉中充满防氧化气体,将弹簧钢加热至880-950°C,热透后保温45-60min,采用氮气风冷;

  [0012]优选的,所述防氧化气体为氮气或者氩气。

  [0013](2)最终热处理

  [0014]①双介质淬火,将弹簧钢在真空环境下加热到830-880°C,保持1-2.5小时后,将其浸入水介质中冷却至300-350°C,立即取出浸入油中冷却至室温;

  [0015]②中温回火,在回火炉中加热至400-500°C,保温2-5小时后冷却至室温;

  [0016]优选的,所述回火炉中设有风机,以增加回火的均匀性。

  [0017]B:主要是提高钢的淬透性。

  [0018]Mo:提高强韧性、淬透性、抑制回火脆性。

  [0019]Nb:铌作为微合金化元素加入钢中,与钢中的碳/氮/硫结合,改变钢的显微结构。不仅提尚钢的强度,还可以提尚钢的初性、抗尚温氧化性和耐蚀性。

  [0020]Re:耐磨,耐腐蚀。

  [0021]Ta:钽的活动性在所有金属元素中排倒数第四,抗腐蚀性很强。

  [0022]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弹簧钢中添加的Nb元素可以细化晶粒,改善弹簧钢的加工性能;B和Mo提尚弹貪钢的洋透性;Re与Ta大大提尚了弹貪的抗腐蚀性。此弹貪钢制成的弹簧寿命可延长20-30%。在本发明热处理工艺中,采取双介质淬火避免了单纯在水中淬火工件易变形开裂、单纯在油中淬火工件不易淬透的两大缺点,保证工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后续的中温回火工艺使弹簧钢的硬度在35?50HRC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一定的韧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耐腐蚀弹簧钢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C 0.400%,Si 1.650%,Mn0.210%、Cu 0.050%、Cr 0.750%、Β 0.008%、Μο 0.002%、Nb 0.005%、Ta 0.005%、Re

  0.05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26]一种耐腐蚀弹簧钢热处理工艺,包括初步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

  [0027](I)初步热处理

  [0028]正火,在加热炉中充满氮气,将弹簧钢加热至8800C,热透后保温45-60min,采用氮气风冷;

  [0029](2)最终热处理

  [0030]①双介质淬火,将弹簧钢在真空环境下加热到850°C,保持2小时后,将其浸入水介质中冷却至300°C,立即取出浸入油中冷却至室温;

  [0031]②中温回火,在回火炉中加热至400°C,保温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

  [0032]实施例2:

  [0033]—种耐腐蚀弹簧钢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C 0.600%,Si 2.400%,Mn0.750%、Cu 0.100%、Cr 3.700%、Β 0.010%、Μο 0.500%、Nb 0.200%、Ta 0.200%、Re1.00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34]一种耐腐蚀弹簧钢热处理工艺,包括初步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

  [0035](I)初步热处理

  [0036]正火,在加热炉中充满氩气,将弹簧钢加热至9500C,热透后保温45-60min,采用氮气风冷;

  [0037](2)最终热处理

  [0038]①双介质淬火,将弹簧钢在真空环境下加热到880°C,保持I小时后,将其浸入水介质中冷却至350°C,立即取出浸入油中冷却至室温;

  [0039]②中温回火,在回火炉中加热至500°C,保温2小时后冷却至室温;

  [0040]实施例3:

  [0041 ] 一种耐腐蚀弹簧钢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C 0.450%,Si 1.850%,Mn0.350% ^Cu 0.075%、Cr 1.750%、Β 0.008%、Μο 0.075%、Nb 0.008%、Ta 0.008%、Re

  0.45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42]一种耐腐蚀弹簧钢热处理工艺,包括初步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

  [0043](I)初步热处理

  [0044]正火,在加热炉中充满氩气体,将弹簧钢加热至9000C,热透后保温45-60min,采用氮气风冷;

  [0045](2)最终热处理

  [0046]①双介质淬火,将弹簧钢在真空环境下加热到850°C,保持2小时后,将其浸入水介质中冷却至350°C,立即取出浸入油中冷却至室温;

  [0047]②中温回火,在回火炉中加热至500°C,保温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

  [0048]实施例4:

  [0049]—种耐腐蚀弹簧钢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C 0.500%,Si 2.000%,Mn

  0.500% ^Cu 0.075%、Cr 1.750%、Β 0.009%、Μο 0.275%、Nb 0.100%、Ta 0.058%、Re

  0.65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50]一种耐腐蚀弹簧钢热处理工艺,包括初步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

  [0051 ] (I)初步热处理

  [0052]正火,在加热炉中充满氩气,将弹簧钢加热至950°C,热透后保温45-60min,采用氮气风冷;

  [0053](2)最终热处理

  [0054]①双介质淬火,将弹簧钢在真空环境下加热到880°C,保持2.5小时后,将其浸入水介质中冷却至350°C,立即取出浸入油中冷却至室温;

  [0055]②中温回火,在回火炉中加热至450°C,保温3小时后冷却至室温;

  [005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5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耐腐蚀弹簧钢,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C 0.400?0.600% ^Si 1.650 ?2.400%、Mn 0.210 ?0.750 %、Cu 0.050 ?0.100%、Cr 0.750 ?3.700%、Β:0.008 ?0.010%、Mo 0.002?0.500 %、Nb 0.005 ?0.200 %、Ta 0.005 ?0.200%,Re 0.050?1.000 %,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弹簧钢,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C0.400?0.500%、Si 1.750?2.000%、Mn 0.250?0.750%、Cu 0.050?0.850%、Cr 0.750?3.000%、Β 0.008 ?0.009%、Μο 0.002 ?0.450 %、Nb 0.005 ?0.150 %、Ta 0.005 ?0.150%,Re 0.060?1.000 %,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腐蚀弹簧钢热处理工艺,包括初步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 (1)初步热处理 正火,在加热炉中充满防氧化气体,将弹簧钢加热至880-9500C,热透后保温45-60min,采用氮气风冷; (2)最终热处理 ①双介质淬火,将弹簧钢在真空环境下加热到830-880°C,保持1-2.5小时后,将其浸入水介质中冷却至300-350°C,立即取出浸入油中冷却至室温; ②中温回火,在回火炉中加热至400-500°C,保温2-5小时后冷却至室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腐蚀弹簧钢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初步热处理中防氧化气体为氮气或者氩气。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腐蚀弹簧钢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最终热处理中回火炉中设有风机。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弹簧钢及热处理工艺,该弹簧钢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百分比组成:C?0.400~0.600%、Si?1.650~2.400%、Mn?0.210~0.750%、Cu?0.050~0.100%、Cr?0.750~3.700%、B?0.008~0.010%、Mo?0.002~0.500%、Nb?0.005~0.200%、Ta?0.005~0.2000%、Re?0.050~1.0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此弹簧钢制成的弹簧寿命可延长20-30%。本发明热处理工艺采取双介质淬火避免了单纯在水中淬火工件易变形开裂、单纯在油中淬火工件不易淬透的两大缺点,保证工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后续的中温回火工艺使弹簧钢的硬度在35~50HRC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一定的韧性。

  【IPC分类】C22C38/16, C22C38/32, C22C38/12, C22C38/18, C22C38/04, C22C38/02, C21D6/00

  【公开号】CN105568131

  【申请号】CN201511033571

  【发明人】余昌国, 余程刚

  【申请人】安徽红桥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一种180MPa级冷轧超低碳烘烤硬化钢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烘烤硬化钢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180MPa级冷乳超低碳烘烤硬 化钢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提高车辆安全性等一系列课题成为人 们关注的焦点;为满足行业需求,用于车辆制造的钢板需要同时具备更高的抗凹陷能力和 更好的成形性能,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发了超低碳烘烤硬化钢用于汽车外板覆盖件的生产。 该钢种成分特点是在IF钢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微量Nb、Ti等合金元素来控制基体中固溶C、N 元素含量,使固溶原子在随后的加工成形过程中向位错处扩散,进而起到钉扎位错、强化基 体的作用。由于其独特的成分设计和强化机制,超低碳烘烤硬化钢作为第三代汽车用钢在 汽车制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公开号101230437,公开日为2008.7.3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合 金化热镀锌用超低碳烘烤硬化钢,为获得足够的强度,成分中添加了0.50~0.60%Mn和0.05 ~0.06%P;屈服强度230MPa,塑性应变比r值在1.63~1.70;该专利由于在基体中加入较多 的P元素,造成带钢成形性能指标较低;公开号101994056,公开日为2011.3.30的专利公开 了一种具有优良冲压性能的超低碳烘烤硬化钢板及其生产工艺,该工艺通过控制(4*C%/ Ti%)值在0.8~1.2,降低P含量来保证带钢的冲压性能,把r值提高到2.26~2.55;但其抗拉 强度较低,在300~320MPa,影响带钢的抗凹陷性能;公开号为1013100318,公开日为 2008.11.1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同时用于冷乳和镀锌的烘烤硬化钢,该钢种采用低Si(< 0.02%)、高P( 0.05~0.11%)的成分设计路线,同时结合Ti、Nb、Mo、B复合微合金化,使产品具 有良好的烘烤硬化、抗室温老化和抗二次加工脆化性能,但该钢种添加合金元素多,实际生 产面临成本偏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形性能良好、生产成本低廉的180MPa级 冷乳超低碳烘烤硬化钢及其生产方法,在C元素精确控制的基础上,通过Si、Mn、P等元素优 化设计和生产工艺改进,使产品r值在2.25~2.65,应变硬化指数η稳定在0.23,烘烤硬化值 35~67MPa。

  [0004]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180MPa级冷乳超低碳烘烤硬化钢,其化学组分及组分重量百分比分别为:C: 0.0015~0.0025%;Si:0.006~0·010%;Μη:0·40~0·75%;Ρ:0·030~0.050%;Nb:0.008~ 0 · 010%; S < 0 · 012%; A1 s: 0 · 032~0 · 040%; N: 0 · 0016~0 · 0037%,其余为Fe;其中 C%/Nb%=0 · 16 ~0·28〇

  [0005] 上述的一种180MPa级冷乳超低碳烘烤硬化钢,其化学组分及组分重量百分比分别 为::C:0.0015~0.0023%;Si :0.006~0.010%;Mn:0.40~0.55%;P:0.030~0.045%;Nb: 0.008~0.010%;5<0.012%418:0.032~0.040%4:0.0016~0.0037%,其余为卩6;其中〇%/ Nb%=0.16~0.28。

  [0006] 一种180MPa级冷乳超低碳烘烤硬化钢的生产方法,包括热乳、冷乳、连续退火和平 整工序,其改进之处为:热乳基板化学组分及组分重量百分比分别为:C: 0.0015~0.0023%; Si:0.006~0.010%;Mn:0.40~0.55%;P:0.030~0.045% ;Nb:0.008~0.010%;S<0.012%; Als: 0 · 032 ~0 · 040%;N: 0 · 0016 ~0 · 0037%,其余为 Fe;其中C%/Nb%=0 · 16 ~0 · 28。

  [0007] 上述的一种180MPa级冷乳超低碳烘烤硬化钢的生产方法,其改进之处为:所述热 乳工序中出炉温度1240~1250°C,精乳后前段冷却,上下水比1:1.2;所述连续退火工序中, 均热温度830~835°C,缓冷温度680~750°C,快冷温度340~360 °C,冷却条件:冷度50~85 °C/s,快冷段投14.0-17.0%的高氢。

  [0008] 上述的一种180MPa级冷乳超低碳烘烤硬化钢的生产方法,更为具体的生产工艺 为:热乳工序中出炉温度1240~1250°C,精乳后前段冷却,上下水比1:1.2,炉内温度采取尾 部补偿,保温时间220~250min,终乳温度为890~930°C,卷取温度为715~725°C ;冷乳工序 中带钢压下率2 75%,酸乳末机架工作辊毛化,乳辊粗糙度2 3. Ομπι;连续退火工序中均热温 度830~835°C,缓冷温度680~750°C,快冷温度340~360°C,冷却条件:冷度50~85°C/s,快 冷段投14.0-17.0%的高氢;平整工序中退火完成后,施加0.7~1.2%的平整延伸率。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与同类产品相比,该发明涉及钢种不含贵重元素,生产成本低;通过合理成分设计与过 程工艺优化相结合,成功实现了具有良好成形性能的180MPa级冷乳超低碳烘烤硬化钢的批 量生产,用该方法生产的烘烤硬化钢表面质量好、组织均匀,应力应变指数r值可达2.65,应 变硬化比η值稳定在0.23,冲压成形性能优异。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ISOMPa级冷乳超低碳烘烤硬化钢带钢表面组织; 图2为本发明180MPa级冷乳超低碳烘烤硬化钢带钢中部组织; 图3为本发明ISOMPa级冷乳超低碳烘烤硬化钢带钢表面形貌。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本发明一种ISOMPa级冷乳超低碳烘烤硬化钢,其化学组分及组分重量百分比分别为: C:0.0015 ~0.0023%;Si:0.006~0.010%;Mn:0.40~0.55%;P:0.030~0.045%;Nb:0.008~ 0 · 010%; S < 0 · 012%; A1 s: 0 · 032~0 · 040%; N: 0 · 0016~0 · 0037%,其余为Fe;其中 C%/Nb%=0 · 16 ~0·28〇

  [0012] C是带钢最主要的强化元素,C元素的精确控制可以有效调苄基体的烘烤硬化性 能,但是C含量的增加会损害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经过大量试验,本发明选择C元素范围 0.0015~0·0023% 〇

  [0013] 固溶元素 P可以有效提高超低碳烘烤硬化钢的强度,但过高的P含量(P的重量百分 比2 0.07%)会导致带钢二次加工脆化问题;Μη对产品最终性能有直接影响,但Μη含量偏高 会使产品成形性能下降;Si元素对强度的提升仅次于Ρ,但含量过高会影响产品的韧性。适 当提高Si元素含量,合理选择Mn、P范围,在不损失塑性的条件下提高带钢强度和烘烤硬化 性能是本发明的成分设计路线。综合考虑下,本发明选择P、Mn、Si的重量百分配比为:P: 0.030~0.045%、Mn:0.40~0.55%、Si:0.006~0.010%。

  [0014] 本发明一种180MPa级冷乳超低碳烘烤硬化钢的生产方法,其热乳基板化学组分及 组分重量百分比分别为:C:

  0.0015 ~0.0023%;Si:0.006~0.010%;Mn:0.40~(K55%;P : 0.030~0.045%;Nb:0.008~0.010%;S<0.012%;Als:0.032~0·040%;Ν:0.0016~0.0037%, 其余为Fe;其中C%/Nb%=0.16~0.28;生产工序包括热乳、冷乳、连续退火和平整工序,其中 热乳工序中:出炉温度1240~1250°C,精乳后前段冷却,上下水比1:1.2。炉内温度采取尾部 补偿,保温时间220~250min,终乳温度为890~930°C,卷取温度为715~725°C ;冷乳工序 中:带钢压下率2 75%,酸乳末机架工作辊毛化,乳辊粗糙度2 3. Ομπι;连续退火工序中:均热 温度830~835°C,缓冷温度680~750°C,快冷温度340~360°C ;冷却条件:冷度50~85°C/s, 快冷段投14.0-17.0%的高氢;退火完成后,在随后的平整工序中根据厚度规格不同施加0.7 ~1.2%的平整延伸率。

  [0015] 热乳及冷乳工序设计原理为:控制铸坯炉内保温时间,采取尾部温度补偿可以获 得均匀的温度场分布,并促进C原子在奥氏体中的完全固溶;乳后带钢前段冷却,抑制先期 析出NbC的长大,提高C原子在基体中的过饱和度;适当提高卷取温度可避免因晶粒过度细 化而导致的屈服强度偏高的问题;在随后的冷乳过程中,高压缩比和高退火温度有利于r值 的提升;冷乳工作辊粗糙度控制会直接影响带钢表面粗糙度情况,粗糙度太低无法满足下 游客户需求,为此本发明设定粗糙度2 3. Ομπι,能够有效改善带钢表面质量。

  [0016]连续退火工序中,缓冷段至快冷段温差保持在330~400°C、7令却速度不低于50°C/ s对提高超低碳烘烤硬化钢的BH值至关重要。

  [0017]以下通过实施例1~8对本发明180MPa级冷乳超低碳烘烤硬化钢的生产方法进行 详细说明: 对本发明涉及的钢种进行了多批次冶炼,实施例1~8具体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表1 180MPa级冷轧超低碳烘烤硬化钢化学成分列表,wt%

  铸坯热乳过程以控制带钢通卷温度、性能的均匀性为主,在此基础上制定热乳工艺如 下表2所示: 表2 180MPa级冷乳超低碳烘烤硬化钢热乳生产工艺

  为保证带钢性能和表面质量,酸乳阶段对带钢压下率2 75%,其中实施例1~3压下率为 80.97%,实施例4压下率为75.0%,其余为76.0~79.0%。末机架采用不镀铬毛化辊,实施例1 ~4乳辊表面粗糙度3. Ομπι,其余为3.5μπι;连退段工艺参数如下表3所示,实施例3、8氢含量 为17%,实施例5、6、7氢含量为16%,其余为14%。

  [00181 妄9 1 8ΠΜΡη祕於劫紹伸虛性姥湎仆

  4SH主结很+ 丁女余撒 带钢经上述工艺处理后,所测量室温拉伸力学性如表4所示。

  [0019] 表4不同规格180MPa级冷乳超低碳烘烤硬化钢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0020] 综上所述,按照本发明所述工艺要求进行生产,带钢基体为等轴状完全再结晶铁 素体组织,晶粒尺寸在15~35μπι,边部和心部组织无明显差异,如图1、图2所示。带钢表面质 量良好,表面毛化坑形状完整,粗糙度分布均匀,没有色差类缺陷,如图3所示。带钢的成形 性能指标良好,其中塑性应变比r90在2.25~2.65,应变硬化指数η90稳定保持在0.23,烘烤 硬化值ΒΗ在35~67MPa。此外,带钢屈服强度198~234MPa,屈强比0.62~0.69,具有优异的 综合性能。

  【主权项】

  1. 一种180MPa级冷乳超低碳烘烤硬化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组分及组分重量百分比 分别为:C:0.0015~0.0025%;Si :0.006~0.010%;Mn:0.40~0.75%;P:0.030~0.050%;Nb: 0.008~0.010%;5<0.012%418:0.032~0.040%4:0.0016~0.0037%,其余为卩6;其中〇%/ Nb%=0.16~0.28。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80MPa级冷乳超低碳烘烤硬化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组分 及组分重量百分比分别为::C:0.0015~0.0023% ;Si:0.006~0.010%;Mn:0.40~0.55%;P: 0.030~0.045%;Nb:0.008~0.010%;S<0.012%;Als:0.032~0·040%;Ν:0.0016~0.0037%, 其余为 Fe;其中 C%/Nb%=0.16~0.28。3. -种180MPa级冷乳超低碳烘烤硬化钢的生产方法,包括热乳、冷乳、连续退火和平整 工序,其特征在于:热乳基板化学组分及组分重量百分比分别为:C: 0.0015~0.0023%; Si : 0.006~0·010%;Μη:0·40~0·55%;Ρ:0·030~0.045%;Nb:0.008~0.010%;S<0.012%;Als: 0.032~0.040%;仏0.0016~0.0037%,其余为?6;其中〇%/他%=0.16~0.28。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180MPa级冷乳超低碳烘烤硬化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乳工序中出炉温度1240~1250°C,精乳后前段冷却,上下水比1:1.2;所述连续退火 工序中,均热温度830~835°C,缓冷温度680~750°C,快冷温度340~360°C,冷却条件:冷度 50~85°C/s,快冷段投14.0-17.0%的高氢。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180MPa级冷乳超低碳烘烤硬化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热乳工序中出炉温度1240~1250°C,精乳后前段冷却,上下水比1:1.2,炉内温度采取尾部 补偿,保温时间220~250min,终乳温度为890~930°C,卷取温度为715~725°C ;冷乳工序中 带钢压下率2 75%,酸乳末机架工作辊毛化,乳辊粗糙度2 3.Ομπι;连续退火工序中均热温度 830~835°C,缓冷温度680~750°C,快冷温度340~360°C,冷却条件:冷度50~85°C/s,快冷 段投14.00-17.00%的高氢;平整工序中退火完成后,施加0.7~1.2%的平整延伸率。

  【专利摘要】一种180MPa级冷轧超低碳烘烤硬化钢及其生产方法,改进的化学组分及重量配比:C:0.0015~0.0025%;Si:0.006~0.010%;Mn:0.40~0.75%;P:0.030~0.050%;C%/Nb%=0.16~0.28;热轧出炉温度1240~1250℃,精轧后前段冷却,上下水比1:1.2;连退均热温度830~835℃,缓冷温度680~750℃,快冷温度340~360℃,冷度50~85℃/s,快冷段投14.0-17.0%的高氢;该发明钢种不含贵重元素,生产成本低,产品表面质量好、组织均匀,应力应变指数r值达2.65,应变硬化比n值稳定在0.23,冲压成形性能优异。

  【IPC分类】C22C38/06, C22C38/12, C21D8/02, C22C38/02, C22C38/04

  【公开号】CN105568132

  【申请号】CN201610001033

  【发明人】韩健, 李玉谦, 王恩睿, 刘守显, 程迪, 王连轩, 贾耿伟, 任虎

  【申请人】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