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用压实股钢丝绳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博主:adminadmin 2023-01-02 18:24:01 条评论
摘要:专利名称:一种港口用压实股钢丝绳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绳,具体地,涉及一种港口用压实股钢丝绳。背景技术:港口用钢丝绳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因此对钢丝绳的要求特别高。目前的港口用压实股钢丝绳,如18...

  专利名称:一种港口用压实股钢丝绳的制作方法

港口用压实股钢丝绳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绳,具体地,涉及一种港口用压实股钢丝绳。

  背景技术:

  港口用钢丝绳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因此对钢丝绳的要求特别高。目前的港口用压实股钢丝绳,如18*7+IWS圆股钢丝绳,其破断拉力系数不高,且在使用时极易磨损,使用寿命不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破断拉力和耐磨性能较好的港口用压实股钢丝绳。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港口用压实股钢丝绳,是由中心股、内层股和外层股组成的全压实股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内层股对称地、呈线接触状地包捻中心股,所述外层股对称地、呈线接触状地包捻在钢丝绳的最外侧。所述钢丝绳的中心股、内层股、外层股均由6根外层钢丝包捻一根中心钢丝组成,所述股内钢丝与钢丝间呈面接触状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利用模拉的生产方式在捻股时用模具进行冷拉钢丝绳绳股,改变股内钢丝形状但基本不改变钢丝的横截面积,使绳股内钢丝与钢丝间呈面接触状,而后再合绳。由于绳股的结构经模具挤压呈面接触状,提高了钢丝绳金属有效面积,相比18*7+IWS的圆股钢丝绳,全压实股钢丝绳的破断拉力系数提高了 14%达到O. 36以上,同时由于钢丝绳与滑轮的接触面积增大了,其耐磨性也随之提高20%。2、在使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钢丝绳具有较强的抗挤压性以及抗冲击载荷性能,使用寿命可提闻20%以上。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港口用压实股钢丝绳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港口用压实股钢丝绳的中心股、内层股、外层股各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I中心股、2内层股、3外层股、4中心钢丝、5外层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港口用压实股钢丝绳,是由中心股I、内层股2和外层股3组成的全压实股钢丝绳。内层股2对称地、呈线接触状地包捻中心股I,外层股3对称地、呈线接触状地包捻在钢丝绳的最外侧。中心股I、内层股2、外层股3均由6根外层钢丝5包捻一根中心钢丝4组成,股内钢丝与钢丝间呈面接触状连接。 其制作方法是在捻股车上通过分线盘排列好钢丝,经过合拢口用钨钢模具压紧至钢丝绳变形到所需结构,再经过后变形器有效的消除股的应力,然后收在工字轮上。用模拉的生产方式,在捻股时用模具进行冷拉钢丝绳绳股,改变股内钢丝形状使之呈面接触状,制备得中心股I、内层股2、外层股3。合绳时,各个股在成品车上通过分线盘排列好,经过预变形器,再通过合拢口压紧,再经过后变形器有效的消除股的应力,然后收在工字轮上。由于绳股的结构经模具挤压呈面接触状,提高了钢丝绳金属有效面积,相比18*7+IWS的圆股钢丝绳,全压实股钢丝绳的破断拉力系数提高了 14%达到O. 36以上,同时由于钢丝绳与滑轮的接触面积增大了,其耐磨性也随之提高20%。在使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钢丝绳具有较强的抗挤压性以及抗冲击载荷性能,使用寿命可提高20%以上。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 ー种港口用压实股钢丝绳,是由中心股、内层股和外层股组成的全压实股钢丝绳,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内层股对称地、呈线接触状地包捻中心股,所述外层股对称地、呈线接触状地包捻在钢丝绳的最外侧,所述钢丝绳的中心股、内层股、外层股均由6根外层钢丝包捻一根中心钢丝组成,所述 股内钢丝与钢丝间呈面接触状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港口用压实股钢丝绳,是由中心股、内层股和外层股组成的全压实股钢丝绳。所述内层股对称地、呈线接触状地包捻中心股、所述外层股对称地、呈线接触状地包捻在钢丝绳的最外侧;所述每股均由6根外层钢丝包捻一根中心钢丝组成,且股内钢丝与钢丝间呈面接触状。由于各股结构均经模具挤压呈面接触状,提高了钢丝绳金属有效面积,对比相同规格、强度18*7+IWS的圆股钢丝绳,本实用新型的港口用压实股钢丝绳的破断拉力可提高9.76%,同时,其耐磨性和抗疲劳性也明显增强。

  文档编号D07B1/10GK202416040SQ20112043233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4日

  发明者钱悦, 钱远忠 申请人:江苏赛福天钢索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名称:起重机用双压实钢丝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绳,具体是指起重机用双压实钢丝绳。

  背景技术:

  目前,起重机多用DL1315HK结构类钢丝绳,这种钢丝绳的破断拉力系数为0.44。 由于目前起重机吊运的承载重量越来越大,对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系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选用上述结构的圆股钢丝绳,钢丝绳直径太粗,这对起重机的设计带来一定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破断拉力高、耐磨性和耐挤压性好的起重机用双压实钢丝绳。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起重机用双压实钢丝绳,包括中心股、内层股、填充股和外层股,所述内层股对称地包捻所述中心股,所述填充股位于相邻两个内层股的外间隙内,所述外层股对称地包捻在钢丝绳最外侧;进一步地,所述中心股包括1根中心钢丝、18根粗钢丝和6根细钢丝;6根所述粗钢丝对称地包捻所述中心钢丝,6根所述细钢丝位于相邻两个粗钢丝的外间隙内,12根所述粗钢丝对称地包捻在中心股最外侧。进一步地,所述内层股包括1根中心钢丝、10根细钢丝、5根中细钢丝和10根粗钢丝;5根所述细钢丝包捻所述中心钢丝,其外层交错包捻设有5根中细钢丝和5根细钢丝, 10根所述粗钢丝对称地包捻在内层股最外侧。进一步地,所述填充股包括中心钢丝和6根外层钢丝;所述6根外层钢丝对称地包捻中心钢丝。进一步地,所述外层股由6根外层钢丝对称包捻1根中心钢丝呈面接触状捻制而成。进一步地,所述起重机用双压实钢丝绳股与股之间呈面接触状。在生产外层股时,用模具进行冷拉钢丝绳,改变外层股内钢丝形状,使外层股内钢丝之间呈面接触状,然后与中心股、内层股和填充股合绳。然后,再对钢丝绳进行挤压,使钢丝绳的股与股之间呈面接触状。由于外层股的结构经模具挤压呈面接触状,提高了钢丝绳外层与滑轮的金属有效接触面积,耐磨性好。同时,由于钢丝绳经过挤压,绳内股与股之间呈面接触状,对比相同规格、结构的压实股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内部结构更加紧密,破断拉力系数提高9. 09%、耐磨性提高25%,在使用过程中,该种结构的钢丝绳具有较强的抗挤压性,使用寿命可提高 30%以上。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起重机用双压实钢丝绳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起重机用双压实钢丝绳的中心股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起重机用双压实钢丝绳的内层股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起重机用双压实钢丝绳的填充股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起重机用双压实钢丝绳的外层股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起重机用压实股钢丝绳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中标记示意为,1中心股、2内层股、3填充股、4外层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如图1-5所示,起重机用双压实钢丝绳,包括中心股1、内层股2、填充股3和外层股4,内层股2对称地包捻中心股1,填充股3位于相邻两个内层股2的外间隙内,外层股4 对称包捻在钢丝绳最外侧。中心股1包括1根中心钢丝、18根粗钢丝和6根细钢丝;6根粗钢丝对称地包捻中心钢丝,6根细钢丝位于相邻两个粗钢丝的外间隙内,12根粗钢丝对称地包捻在中心股1的最外侧。内层股2包括1根中心钢丝、10根细钢丝、5根中细钢丝和10根粗钢丝;5根细钢丝包捻1根中心钢丝,其外层交错包捻设有5根中细钢丝和5根细钢丝,另有10根粗钢丝对称包捻在内层股2的最外侧。填充股3包括1根中心钢丝和6根外层钢丝;6根外层钢丝对称地捻中心钢丝。外层股4由6根外层钢丝对称包捻1根中心钢丝呈面接触状捻制而成。钢丝绳内股与股之间呈面接触状。所述起重机用双压实钢丝绳的制作方法是中心股、内层股和填充股的制作,在捻股车上通过分线盘排列好钢丝,经过合拢口压紧,再经过后变形器有效的消除股的应力,然后收在工字轮上,得中心股、内层股和填充股。外层股的制作,在捻股车上通过分线盘排列好钢丝,经过合拢口用钨钢模具压紧至钢丝绳变形到所需结构,再经过后变形器有效的消除股的应力,然后收在工字轮上,得外层股。 用模具进行冷拉钢丝绳,改变外层股内钢丝形状,使绳股内钢丝呈面接触状。合绳时,把中心股、内层股、填充股和外层股在成品车上通过分线盘排列好,经过预变形器,再通过合拢口压紧,再经过后变形器有效消除股的应力,然后收在工字轮上,得到压实股钢丝绳,如图6。最后,将钢丝绳通过合拢口进行整绳挤压,使绳内股与股之间呈面接触状,再经过后变形器有效消除绳的应力,收在工字轮上,得到双压实钢丝绳,如图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起重机用双压实钢丝绳,其特征为所述起重机用双压实钢丝绳包括中心股、内层股、填充股和外层股,所述内层股对称地包捻中心股,所述填充股位于相邻两个内层股的外间隙内,所述外层股对称地包捻在钢丝绳最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用双压实钢丝绳,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股包括1根中心钢丝、18根粗钢丝和6根细钢丝;6根所述粗钢丝对称地包捻所述中心钢丝,6根所述细钢丝位于相邻两个粗钢丝的外间隙内,12根所述粗钢丝对称地包捻在中心股最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用双压实钢丝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股包括1根中心钢丝、10根细钢丝、5根中细钢丝和10根粗钢丝;5根所述细钢丝包捻所述中心钢丝, 其外层交错包捻设有5根中细钢丝和5根细钢丝,10根所述粗钢丝对称地包捻在内层股最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用双压实钢丝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股包括1根中心钢丝和6根外层钢丝;所述6根外层钢丝对称地包捻中心钢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用双压实钢丝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股由6根外层钢丝对称包捻1根中心钢丝呈面接触状捻制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用双压实钢丝绳,其特征在于钢丝绳内股与股之间呈面接触状。

  专利摘要起重机用双压实钢丝绳,其结构包括中心股、内层股、填充股和外层股,所述内层股对称包捻中心股,所述填充股位于相邻两个内层股的外间隙内,所述外层股对称地包捻在钢丝绳最外侧;所述外层股的钢丝之间呈面接触状连接,并捻制在一起。由于外层股的结构经模具挤压呈面接触状,提高了钢丝绳金属有效面积,同时,由于该钢丝绳经过整绳挤压,钢丝绳内股与股之间呈面接触状,在使用时和滑轮的接触面大,耐磨性提高,阻旋转性较好。

  文档编号D07B1/10GK202298306SQ20112043233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4日

  发明者林柱英, 章伟 申请人:江苏赛福天钢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