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钢的热处理方法及步骤

本发明涉及材料的热处理工艺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钢的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压铸模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铝合金零件在压铸模成形过程中,当熔融的铝合金液被压进型腔时,型腔的表面温度可达600℃左右。为了防止铝合金液粘附在型腔上和型腔温度过高,工作时必须对模具型腔频繁地涂抹防粘涂料,由此造成型腔表面温度的反复升降。为确保其良好的导热性和耐热疲劳性,通常采用3cr2w8v压铸模对铝合金零件进行压铸成形,但是铝合金零件压铸模由于其成形特点,常常存在粘模、侵蚀、热疲劳、磨损等现象。影响压铸模使用的因素较多,如压铸件的结构、模具材料及热处理、压铸模的结构与制造工艺、压铸工艺参数的选择等。
热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金相组织,保证模具零件必要的强度和刚度、高温下的尺寸稳定性、抗热疲劳性能和材料的切削性能等,对3cr2w8v压铸模的使用寿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的热处理工艺是提高3cr2w8v压铸模使用寿命的一个关键。因此,为了提高锻模的断裂韧性和耐磨性,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急需开发一种新的热处理工艺。针对上述情况,公开号为cn201410723688.6,cn201210264588.2,cn201010148982.0的专利申请都提出了针对不同模具钢的热处理方法,但是上述方法针对性较强,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压铸模热处理效果不理想,模具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模具钢的热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延长锻模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具钢的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退火工艺、淬火工艺、回火工艺、盐浴工艺和离子硫氮共渗工艺。
(1)退火工艺
将锻件安装于箱式炉中加热至800~850℃,保温140~150min,随炉冷却至730~750℃再保温160~180min,以30℃/h的限速冷却至480~500℃,再升温至550℃进行去氢退火,然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2)淬火工艺
预先准备三个不同温度的盐浴炉,分别是550~600℃的分级盐浴炉,850~900℃中温盐浴炉,1130~1450℃的高温盐浴炉。将锻件先置于分级盐浴炉中预热20~25min,然后迅速转入中温盐浴炉中再预热15~18min,随后转入高温盐浴炉中保温10~12min,取出投入550~600℃的分级盐浴炉中进行冷却,停留时间为16~20min,待内外温度一致后,取出放入预先加热到260~280℃的熔融硝盐中继续冷却,停留时间为20~25min,取出空冷。
所述分级盐浴炉的盐浴的成分为:nacl、bacl2、cacl2,质量分数分别为:21%、31%、48%。
所述中温盐浴炉的盐浴的成分为:bacl2、kcl,质量分数分别为:50%、50%。
所述高温盐浴炉的盐浴的成分为100%bacl2。
所述熔融硝盐的成分为:nano3、kno3,质量分数分别为:45%、55%。
(3)回火工艺
将淬火后的锻件置于箱式炉中进行两次高温回火,第一次回火加热温度为180~220℃,保温时间为90~100min,用油冷却,随后再进行第二次回火,加热温度为160~200℃,保温时间0.8~1h。
(4)盐浴工艺
将精加工后的回火的锻件置于氮碳共渗温度为530~600℃下保温1.5~3h后,在380~400℃氧化温度保温20~30min。
(5)离子硫氮共渗工艺
锻件放置在加热至550~580℃的离子氮化炉设备,共渗剂体积分数之比为so2:nh3:乙醇=1:8:1,真空度为260~400pa,共渗时间为1.8~2h。
本发明通过对模具钢热处理工艺进行优化调整,有效改善了3cr2w8v钢铝合金压铸模的硬度、韧性及其耐磨性,此外,3cr2w8v钢铝合金压铸模经离子硫氮共渗处理后,型腔的耐磨性和抗咬合性得到明显提高,模具寿命比未经共渗时提高2~4倍,产品的表面光亮度也有明显的提高,延长了压铸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种模具钢的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退火工艺、淬火工艺、回火工艺、盐浴工艺和离子硫氮共渗工艺。
(1)退火工艺
将锻件安装于箱式炉中加热至850℃,保温150min,随炉冷却至730℃再保温180min,以30℃/h的限速冷却至490℃,再升温至550℃进行去氢退火,然后出炉空冷至室温,等温退火后锻件的硬度为220~250hbs。
(2)淬火工艺
预先准备三个不同温度的盐浴炉,分别是550℃的分级盐浴炉,850℃中温盐浴炉,1130℃的高温盐浴炉。将锻件先置于分级盐浴炉中预热25min,然后迅速转入中温盐浴炉中再预热18min,随后转入高温盐浴炉中保温12min,取出投入560℃的分级盐浴炉中进行冷却,停留时间为16min,待内外温度一致后,取出放入预先加热到260℃的熔融硝盐中继续冷却,停留时间为20min,取出空冷,淬火后硬度为50~55hrc。
所述分级盐浴炉的盐浴的成分为:nacl、bacl2、cacl2,质量分数分别为:21%、31%、48%。
所述中温盐浴炉的盐浴的成分为:bacl2、kcl,质量分数分别为:50%、50%。
所述高温盐浴炉的盐浴的成分为100%bacl2。
所述熔融硝盐的成分为:nano3、kno3,质量分数分别为:45%、55%。
(3)回火工艺
将淬火后的锻件置于箱式炉中进行两次高温回火,第一次回火加热温度为200℃,保温时间为90min,用油冷却,随后再进行第二次回火,加热温度为180℃,保温时间1h,回火后硬度为44~46hrc。
(4)盐浴工艺
将精加工后的回火的锻件置于氮碳共渗温度为550下保温2h后,在氧化温度为390℃保温20min。
(4)离子硫氮共渗工艺
锻件放置在加热至550℃的离子氮化炉设备,共渗剂体积分数之比为so2:nh3:乙醇=1:8:1,真空度为350pa,共渗时间2h,渗层硬度高于1000hv。
本实施例通过对3cr2w8v模具钢热处理工艺进行优化调整,有效改善了模具钢的硬度、韧性及其耐磨性,此外,经离子硫氮共渗处理后模具钢,型腔的耐磨性和抗咬合性得到明显提高,模具寿命比未经共渗时提高2~4倍,产品的表面光亮度也有明显的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发明涵盖的范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具钢的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退火工艺、淬火工艺、回火工艺、盐浴工艺和离子硫氮共渗工艺。本发明通过对模具钢热处理工艺进行优化调整,有效改善了模具钢的硬度、韧性及其耐磨性,此外,模具钢经离子硫氮共渗处理后,型腔的耐磨性和抗咬合性得到明显提高,模具寿命比未经共渗时提高2~4倍,产品的表面光亮度也有明显的提高,延长了压铸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鹏宇
技术研发日:2018.05.18
技术公布日:2019.10.1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