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钒钢、45钢、40Cr或碳素工具钢手用工具的表面硬化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专利名称:一种铬钒钢、45钢、40Cr或碳素工具钢手用工具的表面硬化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五金工具的表面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20CrV、50CrV铬钒钢、45钢、40Cr和碳素工具钢是制作双头梅花扳手、双头呆扳扳手、两手扳手、活动扳手、套筒及附件(花棘轮扳手/万向接头/滑杆/短接杆/长接杆系列),加长套筒及附件(花棘轮扳手/万向接头/滑杆/短接杆/长接杆系列),新型螺丝批手用工具的主要材料。
目前,公知的手用工具表面防护是采用的镀亮铬或镀暗铬或氧化发黑工艺或是其中两种方法的组合,其防护层的硬度、耐磨能力与工具母材的高强度、高硬度特点都不能相匹配。虽然手用工具表面防护的镀亮铬或镀暗铬或氧化发黑工艺方法成本低,已普遍被工具行业使用。但存在着耐磨性能差的缺陷,特别是对高强度紧固件进行紧固时防护层的磨损特别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发明一种铬钒钢、45钢、40Cr或碳素工具钢手用工具的表面硬化处理工艺,能提高手用工具表面的耐磨性以增加手用工具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在铬钒钢、45钢、40Cr或碳素钢手用工具本体表面经抛光后,通过真空镀膜的方法复合氮化铝钛层。
经实践证明1.5~5μm氮化铝钛膜的耐磨能力比10~50μm厚度的亮铬或暗铬提高10~30倍,从而可以延长手用工具的使用寿命3~5倍。而且表面形成的灰紫色保护层也美化产品的外观,改变人们以往对手用工具的粗笨的观念,实现精品化。
具体实施例例一生产锻造的20CrV或50CrV手用工具下料→自由锻造→模锻→检验→机械整形去毛刺→检验→退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粗磨→精磨→抛光→检验→滚光(刷光、喷砂)→除油→浸蚀去氧化层→镀亮铬(或镀暗铬)→检验→真空镀氮化铝钛→检验合格→成品入库包装。
例二生产铸造的20CrV或50CrV手用工具铸造毛坯→时效处理→清砂→整形去毛刺→检验→退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粗磨→精磨→抛光→检验→真空镀氮化铝钛→检验合格→成品入库包装。
例三生产锻造的45钢或40Cr或碳素工具钢手用工具下料→自由锻造→模锻→检验→机械整形去毛刺→检验→退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粗磨→精磨→抛光→检验→真空镀氮化铝钛→检验合格→成品入库包装。
例四生产铸造的45钢或40Cr或碳素工具钢手用工具铸造毛坯→时效处理→清砂→整形去毛刺→检验→退火→粗加工→精加工→调质粗磨→精磨→抛光→检验→滚光(刷光、喷砂)→除油→浸蚀去氧化层→镀亮铬(或镀暗铬)→检验→真空镀氮化铝钛→检验合格→成品入库包装。
上述四例的氮化铝钛层厚度为1.5~5μm。
权利要求
1.一种铬钒钢、45钢、40Cr或碳素工具钢手用工具的表面硬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铬钒钢、45钢、40Cr或碳素钢手用工具本体表面经抛光后,通过真空镀膜的方法复合氮化铝钛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工具本体抛光后,再经镀亮铬或镀暗铬后进行真空镀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工艺,其特征在于氮化铝钛层的厚度为1.5~5μ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五金工具的表面处理技术,在铬钒钢、45钢、40Cr或碳素钢手用工具本体表面经抛光后,通过真空镀膜的方法复合氮化铝钛层。本发明的耐磨能力比10~50μm厚度的亮铬或暗铬提高10~30倍,从而可以延长手用工具的使用寿命3~5倍。而且表面形成的灰紫色保护层也美化产品的外观,改变人们以往对手用工具的粗笨的观念,实现精品化。
文档编号C23C14/06GK1526851SQ0315835
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5日
发明者潘浩源 申请人:潘浩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