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防锈马氏体不锈钢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博主:adminadmin 2022-10-21 16:55:02 条评论
摘要:本发明涉及不锈钢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防锈马氏体不锈钢。背景技术:马氏体不锈钢是一类通过热处理可以调整其力学性能的不锈钢,通俗地说,是一类可硬化的不锈钢。这种特性决定了这类钢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在平衡相图中必...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防锈马氏体不锈钢。

高强度防锈马氏体不锈钢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背景技术:

  马氏体不锈钢是一类通过热处理可以调整其力学性能的不锈钢,通俗地说,是一类可硬化的不锈钢。这种特性决定了这类钢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在平衡相图中必须有奥氏体相区存在,在该区域温度范围内进行长时间加热,使碳化物固溶到钢中之后,进行淬火形成马氏体,也就是化学成分必须控制在γ或γ+α相区,二是要使合金形成耐腐蚀和抗氧化的钝化膜,铬含量必须在10.5%以上。

  马氏体不锈钢具备高强度和耐蚀性,可以用来制造机器零件如蒸汽涡轮的叶片、蒸汽装备的轴和拉杆,以及在腐蚀介质中工作的零件如活门、螺栓等。碳含量较高的马氏体不锈钢则适用于制造医疗器械、餐刀、测量用具、弹簧等。根据化学成分的差异,马氏体不锈钢可分为马氏体铬钢和马氏体铬镍钢两类;根据组织和强化机理的不同,还可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和半奥氏体(或半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等。17-4ph型号不锈钢,即sus630型号不锈钢,是最常用的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其中国牌号为0cr17ni4cu4nb,是添加铜的沉淀硬化型钢种;由于其具有较好的硬度、抗拉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常应用于海上平台、食品工业、直升机甲板、纸浆及造纸业、涡轮机叶片、机械部件、核废物桶等领域。但是,由于在应用中需要经受酸性介质腐蚀、机械磨损等考验,现有的17-4ph型号不锈钢的寿命较短;在某些精密设备中若出现生锈或开裂现象,会增加成本,不利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防锈马氏体不锈钢,将马氏体不锈钢中的组分重量合理配比,提高其强度和抗腐蚀、抗氧化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防锈马氏体不锈钢,含有铁、碳、硅、硫、磷、锰、铬、镍、铜、铌组分,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分别为:碳0-0.05%,硅0-0.9%,硫0-0.02%,磷0.01-0.03%,锰0.01-0.9%,铬15.6-17.0%,镍4.1-4.9%,铜3.8-4.5%,铌0.25-0.44%,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地,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分别为:碳0.04%,硅0.6%,硫0.01%,磷0.02%,锰0.9%,铬15.6%,镍4.1%,铜3.8%,铌0.2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地,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分别为:碳0.03%,硅0.5%,硫0.009%,磷0.015%,锰0.5%,铬15.8%,镍4.2%,铜3.9%,铌0.28%,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地,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分别为:碳0.02%,硅0.7%,硫0.02%,磷0.01%,锰0.6%,铬15.7%,镍4.3%,铜3.85%,铌0.26%,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地,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分别为:碳0.015%,硅0.5%,硫0.015%,磷0.02%,锰0.7%,铬15.6%,镍4.5%,铜4.0%,铌0.27%,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防锈马氏体不锈钢,将各组分的重量合理配比,提高了不锈钢的强度、抗氧化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应用于海上平台、食品工业、直升机甲板、纸浆及造纸业、涡轮机叶片、机械部件、核废物桶等领域,可以延长设备或零件的寿命。

  附图说明

  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一种高强度防锈马氏体不锈钢,含有铁、碳、硅、硫、磷、锰、铬、镍、铜、铌组分,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分别为:碳0-0.05%,硅0-0.9%,硫0-0.02%,磷0.01-0.03%,锰0.01-0.9%,铬15.6-17.0%,镍4.1-4.9%,铜3.8-4.5%,铌0.25-0.44%,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碳(c)是影响不锈钢硬度的主要元素,通常碳含量越高,热处理后的不锈钢的硬度就越高;但是,碳含量过高,容易对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造成影响;铬(cr)是不锈钢防锈的最主要元素,因为铬会在不锈钢表面形成氧化铬钝化膜(cr2o3),从而防止不锈钢中的铁氧化,通常来说,铬含量越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越好;增加铬含量,对提高不锈钢在氧化性介质中的耐腐蚀性极为有效,同时也使得不锈钢的耐点腐蚀性提高;由于碳和铬的亲和性好,容易产生稳定的碳化铬,导致不锈钢中铬含量降低,从而降低其耐腐蚀性能,所以当铬含量相同时,碳含量越低,则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越好;碳含量越高,则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越差;不锈钢中碳含量与铬含量二者相辅相成,本发明的高强度防锈马氏体不锈钢中碳含量为0-0.05%,铬含量为15.6-17.0%,能够保证制备的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硅(si)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能够提高不锈钢的抗拉强度,硅与铬等结合,有提高耐腐蚀性能和抗氧化的作用;但是,硅含量增加会降低不锈钢的焊接性能,因此本发明的高强度防锈马氏体不锈钢中硅含量控制在0-0.9%。

  硫(s)、磷(p)是不锈钢中的有害元素,会对不锈钢的耐腐蚀及抗氧化性能造成影响,因此需要降低其含量,但是,过度降低硫、磷含量会导致精炼成本增加,因此,要将其控制在适当范围内,本发明的高强度防锈马氏体不锈钢中硫含量控制在0-0.02%,磷含量控制在0.01-0.03%,尽可能避免硫、磷对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造成影响。

  适量的锰(mn)可以改善不锈钢的高温强度,过量的锰会导致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下降,因而本发明的高强度防锈马氏体不锈钢中锰含量控制在0.01-0.9%,保证制备的不锈钢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抗氧化性能。

  镍(ni)与铬配合,可以显著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从而延长不锈钢制品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的高强度防锈马氏体不锈钢中镍含量控制在4.1-4.9%。

  铜(cu)能够增加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使得不锈钢的塑性提高、冷加工性能优良,本发明的高强度防锈马氏体不锈钢中铜含量为3.8-4.5%。

  铌(nb)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可以防止晶间腐蚀,提高不锈钢的高温强度,提高不锈钢的耐晶间腐蚀性能,本发明的高强度防锈马氏体不锈钢中铌含量为0.25-0.44%,使得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采用本发明的重量配比制备的马氏体不锈钢具有高强度、优异的耐腐蚀和抗氧化性能,应用于海上平台、食品工业、直升机甲板、纸浆及造纸业、涡轮机叶片、机械部件、核废物桶等领域,可以延长设备或零件的寿命。

  实施例1:一种高强度防锈马氏体不锈钢,含有铁、碳、硅、硫、磷、锰、铬、镍、铜、铌组分,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分别为:碳0.04%,硅0.6%,硫0.01%,磷0.02%,锰0.9%,铬15.6%,镍4.1%,铜3.8%,铌0.2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实施例2:一种高强度防锈马氏体不锈钢,含有铁、碳、硅、硫、磷、锰、铬、镍、铜、铌组分,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分别为:碳0.03%,硅0.5%,硫0.009%,磷0.015%,锰0.5%,铬15.8%,镍4.2%,铜3.9%,铌0.28%,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实施例3:一种高强度防锈马氏体不锈钢,含有铁、碳、硅、硫、磷、锰、铬、镍、铜、铌组分,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分别为:碳0.02%,硅0.7%,硫0.02%,磷0.01%,锰0.6%,铬15.7%,镍4.3%,铜3.85%,铌0.26%,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实施例4:一种高强度防锈马氏体不锈钢,含有铁、碳、硅、硫、磷、锰、铬、镍、铜、铌组分,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分别为:碳0.015%,硅0.5%,硫0.015%,磷0.02%,锰0.7%,铬15.6%,镍4.5%,铜4.0%,铌0.27%,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防锈马氏体不锈钢,将各组分的重量合理配比,提高了不锈钢的强度、抗氧化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应用于海上平台、食品工业、直升机甲板、纸浆及造纸业、涡轮机叶片、机械部件、核废物桶等领域,可以延长设备或零件的寿命。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防锈马氏体不锈钢,含有铁、碳、硅、硫、磷、锰、铬、镍、铜、铌组分,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分别为:碳0?0.05%,硅0?0.9%,硫0?0.02%,磷0.01?0.03%,锰0.01?0.9%,铬15.6?17.0%,镍4.1?4.9%,铜3.8?4.5%,铌0.25?0.44%,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将不锈钢各组分的重量合理配比,提高了不锈钢的强度、抗氧化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应用于海上平台、食品工业、直升机甲板、纸浆及造纸业、涡轮机叶片、机械部件、核废物桶等领域,可以延长设备或零件的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周广美;张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兴化市广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31

  技术公布日:201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