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及步骤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为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各国对住宅体系的理解和做法不尽相同,但一般是指住宅的主体工程,由于选用不同的结构材料、结构类型和施工方法而形成的不同住宅产品,并构成相应的若干从设计到建造的成套技术。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以其采用的钢结构形式作为建筑体系分类的依据,成为建筑体系中的一个分支。通常所说的钢结构住宅是指以工厂生产的经济钢型材构件作为承重骨架,以新型轻质、保温、隔热、高强的墙体材料作为围护结构而构成的居住类建筑。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即是以钢结构住宅为最终产品,通过社会化大生产,将钢结构住宅的投资、开发、设计、施工、售后服务等过程集中统一成为一个整体的组织形式。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是钢结构住宅发展的趋势。
传统的装配式钢结构本身钢材结构较为单一,只能实现在减少建筑成本的同时,保证强度相对混凝土建筑较高,但是提升相对来说不是很明显,一般的单一钢结构本身外表面具有一定防腐能力,但是因为对接作业,导致暴露位置极易产生氧化生锈的现象,如果各对接处均设置为焊接式,整体结构较为固定,无法实现简易拆卸作业之外,对接处暴露氧化面积较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装配式钢结构的使用寿命,长时间维修加固,也会导致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好钢材,检查钢材表面尺寸结构、有无变形,有无油漆、油脂及其它污垢粘附,针对钢材的表面情况对钢材进行必要的清洗作业,使钢结构表面保持整洁,使其ph值在10以下;
s2.在待工作地点位置准备酸槽,根据钢材的平均大小确定酸槽的大小,并将较大型钢材进行必要的打孔、栓挂等下槽前的准备作业,根据钢材的材质、难易洗程度合理选择合适的酸液倒置在酸槽内部,并保证酸槽内部的酸度≤20%,并开始准备下放钢材作业;
s3.将清洗完成后的钢材逐个放置在酸槽的内部进行酸洗作业,下方过程中,根据钢材的形状大小选择合理的摆放方式,对成打包洗的钢材务必留有一定空隙,杜绝叠加和积压,酸洗期间勤翻动钢材,确保钢材表面无漏洗的现象,严格控制好酸洗时间,禁止长时间浸泡在酸槽内部;
s4.将酸洗完成后的钢材及时进行水洗作业,水洗设置为两道,确保钢材表面的酸被完全洗去,此时应确保钢材的ph≥2;
s5.清洁钢铁的表面,去除掉酸洗后钢材表面上的一些铁盐、氧化物及其它赃物,将钢材与液态锌快速浸润并反应,使得钢材表面镀上一层锌,顺利进行合金化过程;
s6.将镀锌完成后的钢材通过合适的吊装机器吊装至指定位置,首先在底面上提供固定结构,为钢材对接提供固定位置,通过了解整体的结构,实现对各钢材单体的位置放置进行相应的了解,再根据钢材单体所需架置位置,通过人员指挥,放置在底面上相应的位置,并准备开始进行对接作业;
s7.在建筑底部钢材对接作业时,采用两侧钢材焊接的形式进行对接作业,焊接完成后,在焊接位置及时进行相应的喷漆处理,喷漆均匀,使焊接暴露面积完全覆盖,在建筑上部钢材对接作业时,采用在两侧钢材表面打孔,并使用较强固定性的螺栓进行两侧钢材的对接作业,保证一处钢材对接作业螺栓使用最少有八个;
s8.钢材对接完成后,需对对接位置逐一检查,检查对接位置螺栓个数,焊接位置喷漆面积是否达到标准,排查完成后,即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优选的,所述镀锌操作过程中,多数制件在440℃-460℃的温度范围内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我们使用的工作温度为430℃-450℃。
优选的,所述锌浴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铁含量的指标,使得锌液中的铁含量控制在小于0.03%。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发明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通过将钢结构逐步通过清洗、酸化等净化作业,再将钢材进行镀锌作业,从而实现钢结构整体的抗弯折能力增加,从根本上增加了钢结构建筑的整体的牢固性以及稳定性,增加钢结构建筑的使用寿命。
2、该发明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下部钢结构对接采用焊接的方式,并通过焊接位置喷漆的方式减少暴露位置的氧化作业,以增加底部与地基连接的稳定性,上部钢结构对接采用栓式对接的方法,对接位置螺栓使用个数具要求,增加对接稳定的同时,为上部钢结构简易拆卸作业提供前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好钢材,检查钢材表面尺寸结构、有无变形,有无油漆、油脂及其它污垢粘附,针对钢材的表面情况对钢材进行必要的清洗作业,使钢结构表面保持整洁,使其ph值在10以下;
s2.在待工作地点位置准备酸槽,根据钢材的平均大小确定酸槽的大小,并将较大型钢材进行必要的打孔、栓挂等下槽前的准备作业,根据钢材的材质、难易洗程度合理选择合适的酸液倒置在酸槽内部,并保证酸槽内部的酸度≤20%,并开始准备下放钢材作业;
s3.将清洗完成后的钢材逐个放置在酸槽的内部进行酸洗作业,下方过程中,根据钢材的形状大小选择合理的摆放方式,对成打包洗的钢材务必留有一定空隙,杜绝叠加和积压,酸洗期间勤翻动钢材,确保钢材表面无漏洗的现象,严格控制好酸洗时间,禁止长时间浸泡在酸槽内部;
s4.将酸洗完成后的钢材及时进行水洗作业,水洗设置为两道,确保钢材表面的酸被完全洗去,此时应确保钢材的ph≥2;
s5.清洁钢铁的表面,去除掉酸洗后钢材表面上的一些铁盐、氧化物及其它赃物,将钢材与液态锌快速浸润并反应,使得钢材表面镀上一层锌,顺利进行合金化过程;
s6.将镀锌完成后的钢材通过合适的吊装机器吊装至指定位置,首先在底面上提供固定结构,为钢材对接提供固定位置,通过了解整体的结构,实现对各钢材单体的位置放置进行相应的了解,再根据钢材单体所需架置位置,通过人员指挥,放置在底面上相应的位置,并准备开始进行对接作业;
s7.钢材对接完成后,需对对接位置逐一检查,检查对接位置螺栓个数,焊接位置喷漆面积是否达到标准,排查完成后,即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其中钢结构钢材对接作业采用焊接的形式,焊接完成后,在焊接位置及时进行相应的喷漆处理,喷漆均匀,保证焊接暴露面积被油漆完全覆盖。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好钢材,检查钢材表面尺寸结构、有无变形,有无油漆、油脂及其它污垢粘附,针对钢材的表面情况对钢材进行必要的清洗作业,使钢结构表面保持整洁,使其ph值在10以下;
s2.在待工作地点位置准备酸槽,根据钢材的平均大小确定酸槽的大小,并将较大型钢材进行必要的打孔、栓挂等下槽前的准备作业,根据钢材的材质、难易洗程度合理选择合适的酸液倒置在酸槽内部,并保证酸槽内部的酸度≤20%,并开始准备下放钢材作业;
s3.将清洗完成后的钢材逐个放置在酸槽的内部进行酸洗作业,下方过程中,根据钢材的形状大小选择合理的摆放方式,对成打包洗的钢材务必留有一定空隙,杜绝叠加和积压,酸洗期间勤翻动钢材,确保钢材表面无漏洗的现象,严格控制好酸洗时间,禁止长时间浸泡在酸槽内部;
s4.将酸洗完成后的钢材及时进行水洗作业,水洗设置为两道,确保钢材表面的酸被完全洗去,此时应确保钢材的ph≥2;
s5.清洁钢铁的表面,去除掉酸洗后钢材表面上的一些铁盐、氧化物及其它赃物,将钢材与液态锌快速浸润并反应,使得钢材表面镀上一层锌,顺利进行合金化过程;
s6.将镀锌完成后的钢材通过合适的吊装机器吊装至指定位置,首先在底面上提供固定结构,为钢材对接提供固定位置,通过了解整体的结构,实现对各钢材单体的位置放置进行相应的了解,再根据钢材单体所需架置位置,通过人员指挥,放置在底面上相应的位置,并准备开始进行对接作业;
s7.钢材对接完成后,需对对接位置逐一检查,检查对接位置螺栓个数,焊接位置喷漆面积是否达到标准,排查完成后,即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其中钢结构钢材对接作业采用栓接的形式,在两侧对接钢材对接位置进行相应的打孔处理,一侧打孔个数不少于八个,螺栓固定性较高,保证连接位置栓接后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好钢材,检查钢材表面尺寸结构、有无变形,有无油漆、油脂及其它污垢粘附,针对钢材的表面情况对钢材进行必要的清洗作业,使钢结构表面保持整洁,使其ph值在10以下;
s2.在待工作地点位置准备酸槽,根据钢材的平均大小确定酸槽的大小,并将较大型钢材进行必要的打孔、栓挂等下槽前的准备作业,根据钢材的材质、难易洗程度合理选择合适的酸液倒置在酸槽内部,并保证酸槽内部的酸度≤20%,并开始准备下放钢材作业;
s3.将清洗完成后的钢材逐个放置在酸槽的内部进行酸洗作业,下方过程中,根据钢材的形状大小选择合理的摆放方式,对成打包洗的钢材务必留有一定空隙,杜绝叠加和积压,酸洗期间勤翻动钢材,确保钢材表面无漏洗的现象,严格控制好酸洗时间,禁止长时间浸泡在酸槽内部;
s4.将酸洗完成后的钢材及时进行水洗作业,水洗设置为两道,确保钢材表面的酸被完全洗去,此时应确保钢材的ph≥2;
s5.清洁钢铁的表面,去除掉酸洗后钢材表面上的一些铁盐、氧化物及其它赃物,将钢材与液态锌快速浸润并反应,使得钢材表面镀上一层锌,顺利进行合金化过程;
s6.将镀锌完成后的钢材通过合适的吊装机器吊装至指定位置,首先在底面上提供固定结构,为钢材对接提供固定位置,通过了解整体的结构,实现对各钢材单体的位置放置进行相应的了解,再根据钢材单体所需架置位置,通过人员指挥,放置在底面上相应的位置,并准备开始进行对接作业;
s7.钢材对接完成后,需对对接位置逐一检查,检查对接位置螺栓个数,焊接位置喷漆面积是否达到标准,排查完成后,即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其中在建筑底部钢材对接作业时,采用两侧钢材焊接的形式进行对接作业,焊接完成后,在焊接位置及时进行相应的喷漆处理,喷漆均匀,使焊接暴露面积完全覆盖,在建筑上部钢材对接作业时,采用在两侧钢材表面打孔,并使用较强固定性的螺栓进行两侧钢材的对接作业,保证一处钢材对接作业螺栓使用最少有八个。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好钢材,检查钢材表面尺寸结构、有无变形,有无油漆、油脂及其它污垢粘附,针对钢材的表面情况对钢材进行必要的清洗作业,使钢结构表面保持整洁,使其ph值在10以下;
s2.在待工作地点位置准备酸槽,根据钢材的平均大小确定酸槽的大小,并将较大型钢材进行必要的打孔、栓挂等下槽前的准备作业,根据钢材的材质、难易洗程度合理选择合适的酸液倒置在酸槽内部,并保证酸槽内部的酸度≤20%,并开始准备下放钢材作业;
s3.将清洗完成后的钢材逐个放置在酸槽的内部进行酸洗作业,下方过程中,根据钢材的形状大小选择合理的摆放方式,对成打包洗的钢材务必留有一定空隙,杜绝叠加和积压,酸洗期间勤翻动钢材,确保钢材表面无漏洗的现象,严格控制好酸洗时间,禁止长时间浸泡在酸槽内部;
s4.将酸洗完成后的钢材及时进行水洗作业,水洗设置为两道,确保钢材表面的酸被完全洗去,此时应确保钢材的ph≥2;
s5.清洁钢铁的表面,去除掉酸洗后钢材表面上的一些铁盐、氧化物及其它赃物,将钢材与液态锌快速浸润并反应,使得钢材表面镀上一层锌,顺利进行合金化过程;
s6.将镀锌完成后的钢材通过合适的吊装机器吊装至指定位置,首先在底面上提供固定结构,为钢材对接提供固定位置,通过了解整体的结构,实现对各钢材单体的位置放置进行相应的了解,再根据钢材单体所需架置位置,通过人员指挥,放置在底面上相应的位置,并准备开始进行对接作业;
s7.在建筑底部钢材对接作业时,采用两侧钢材焊接的形式进行对接作业,焊接完成后,在焊接位置及时进行相应的喷漆处理,喷漆均匀,使焊接暴露面积完全覆盖,在建筑上部钢材对接作业时,采用在两侧钢材表面打孔,并使用较强固定性的螺栓进行两侧钢材的对接作业,保证一处钢材对接作业螺栓使用最少有八个;
s8.钢材对接完成后,需对对接位置逐一检查,检查对接位置螺栓个数,焊接位置喷漆面积是否达到标准,排查完成后,即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锌操作过程中,多数制件在440℃-460℃的温度范围内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我们使用的工作温度为430℃-4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锌浴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铁含量的指标,使得锌液中的铁含量控制在小于0.03%。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该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好钢材,检查钢材表面尺寸结构、有无变形,有无油漆、油脂及其它污垢粘附,针对钢材的表面情况对钢材进行必要的清洗作业,使钢结构表面保持整洁,使其PH值在10以下;S2.在待工作地点位置准备酸槽,根据钢材的平均大小确定酸槽的大小,并将较大型钢材进行必要的打孔、栓挂等下槽前的准备作业,根据钢材的材质、难易洗程度合理选择合适的酸液倒置在酸槽内部,并保证酸槽内部的酸度≤20%,并开始准备下放钢材作业。通过将钢结构逐步通过清洗、酸化等净化作业,实现钢结构整体的抗弯折能力增加,增加钢结构建筑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马海华;张鹏飞;雍燕;刘勤保;周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3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