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钢拉链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种塑钢拉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钢拉链。
【背景技术】
[0002]拉链是常用的连接配件,其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用于服装、箱包、帐篷、鞋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品位的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拉链的单一开合物品的功能,对其装饰性和设计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拉链来提升拉链所运用物品的外观和商品价值。目前,市场上塑钢牙非常普遍,应用在时尚服装或者箱包上面,款式多样,链牙的形状造型,除了满足使用顺滑、密封等功能外,也承载了提升拉链感观品质的要求。但是,目前基本是以形状元素来进行拉链设计,较为单一,也有在链牙的表面进行多色处理的,通过喷墨方式将链牙的表面涂上花纹或斑点,以增加时尚元素。但是这种表面喷色方法所制造的花纹或色块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掉色,出现斑驳,影响拉链外观和使用者的感观,使用者只得弃用,更换新的拉链,拉链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塑钢拉链,它能将塑钢拉链牢固着色,拉链所着颜色不会脱落,提高了拉链的寿命和使用价值,并使拉链具有时尚、独特的外观装饰效果。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塑钢拉链,包括拉链带和塑钢材质的链牙,所述链牙固定在拉链带的侧缘上,所述链牙具有平行于拉链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两条拉链带上的链牙能相互啮合而使拉链闭合,在链牙的表面设置有槽,复数个链牙上的槽组合成图案单元,槽中嵌有与链牙异色的填充物或者是槽内壁被喷涂为异色。
[0005]进一步地,所述链牙的表面为链牙的上表面或下表面。若设计在下表面上,可用于两面穿衣服或者是有翻转的装饰拉链上
[0006]进一步地,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链牙的表面为链牙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填充物的硬度大于所述链牙的硬度。这样,就在保持现有技术拉链的机械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拉链强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槽至少将一个链牙上一处的侧面贯通,多个填充物构成一个图案单元的填充件,填充件是冲压成型的条形或细框结构并且在拉链闭合时冲压嵌入链牙,填充件在伸出所述链牙的侧面位置设有易断截面。易断截面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其余部位的横截面面积,当一个图案单元的填充件嵌入链牙后,将拉链分开,易断截面处就会断开,避免链牙间连接而降低拉链的柔软性。
[0009]进一步地,所述填充物是金属材料。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图案单元对称分布在闭合拉链的纵向中心线上,构成图案单元的槽分布在左、右侧相啮合的链牙上。
[0011]本实用新型在塑胶拉链的链牙本体的表面设置槽,在槽内镶嵌不同颜色的填充物,填充物着有颜色嵌合在链牙上,因而带异色的填充物牢固地固定在链牙上,不会出现脱色、掉色问题,提高了带色塑胶拉链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寿命,并且多个链牙上的冲压件组成了图案单元,在拉链上规律分布这样的图案单元,使拉链具有特别时尚、独特的外观装饰效果,如果是镶嵌硬度较高的冲压件,还能提高链牙的强度。若是不镶嵌冲压件,而是在槽内壁着异色,色彩附着在内凹的槽内,因低于链牙表面,也不容易脱落,能牢固上色,使用寿命长,同样起到组成特别图案单元的装饰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能将塑钢拉链牢固着色,拉链所着颜色不会出现脱落或斑驳问题,还能提高链牙强度,并使拉链具有时尚、独特的外观装饰效果,提高了拉链的寿命和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链牙上一个图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填充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17]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塑钢拉链,包括拉链带I和塑钢材质的链牙2,所述链牙2按规定的间距固定在拉链带I的侧缘上,所述链牙具有平行于拉链带的上表面21和下表面,两条拉链带I上的链牙2能相互啮合而使拉链闭合,在链牙2的上表面设置有槽22,复数个链牙2上的槽22组合成图案单元,本实施例中,是由6个链牙2上的槽22组合成一个类似水滴或心形的图案单元,图案单元对称分布在闭合拉链的纵向中心线上,构成图案单元的槽22分布在左、右侧相啮合的链牙2上。一个图案单元中每个链牙2上槽22的形状和位置不相同,槽22至少将一处的链牙2侧面贯通,槽22中嵌有与链牙2异色的填充物31。为了在保持现有拉链机械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拉链链牙2强度,填充物31的硬度大于所述链牙2的硬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填充物31是金属材料。填充物31着有异色嵌合在链牙2上,带异色的填充物31牢固地固定在链牙2上,不会出现脱色、掉色问题,提高了带色塑胶拉链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寿命,并且多个链牙2上的冲压件组成了图案单元,在拉链上规律分布这样的图案单元,使拉链具有特别时尚、独特的外观装饰效果。
[0018]为方便加工和镶嵌,多个填充物31构成一个图案单元的填充件3,填充件3是冲压成型的与所述槽22相适配的细框结构,填充件3在拉链闭合时冲压嵌入链牙2,填充件3在伸出所述链牙2侧面的位置设有易断截面32。易断截面32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其余部位的横截面面积,当一个图案单元的填充件3嵌入链牙2后,将拉链分开,易断截面32处就会断开,避免链牙2间连接而降低拉链的柔软性。
[0019]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另一种塑钢拉链,各部件的结构以及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所述槽22中没有嵌入填充物31(如图2所示),而是将槽22内壁喷涂为异色,槽22内壁包括两侧壁和底壁,色彩附着在内凹的槽22内,因低于链牙2表面,色彩不容易脱落,能牢固上色,使用寿命长,同样起到组成特别图案单元的装饰效果。此外,图案单元同时布置在链牙2的下表面(未图示),可用于两面穿衣服或者是有翻转的装饰拉链上。
[002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塑钢拉链,包括拉链带和塑钢材质的链牙,所述链牙固定在拉链带的侧缘上,所述链牙具有平行于拉链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两条拉链带上的链牙能相互啮合而使拉链闭合,其特征在于:在链牙的表面设置有槽,复数个链牙上的槽组合成图案单元,槽中嵌有与链牙异色的填充物或者是槽内壁被喷涂为异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钢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链牙的表面为链牙的上表面或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钢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链牙的表面为链牙的上表面和下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塑钢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的硬度大于所述链牙的硬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钢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至少将一个链牙上一处的侧面贯通,多个填充物构成一个图案单元的填充件,填充件是冲压成型的条形或细框结构并且在拉链闭合时冲压嵌入链牙,填充件在伸出所述链牙的侧面位置设有易断截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钢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是金属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钢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单元对称分布在闭合拉链的纵向中心线上,构成图案单元的槽分布在左、右侧相啮合的链牙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钢拉链,包括拉链带和塑钢材质的链牙,所述链牙固定在拉链带的侧缘上,所述链牙具有平行于拉链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两条拉链带上的链牙能相互啮合而使拉链闭合,在链牙的表面设置有槽,复数个链牙上的槽组合成图案单元,槽中嵌有与链牙异色的填充物或者是槽内壁被喷涂为异色。本实用新型能将塑钢拉链牢固着色,拉链所着颜色不会出现脱落或斑驳问题,还能提高链牙强度,并使拉链具有时尚、独特的外观装饰效果,提高了拉链的寿命和使用价值。
【IPC分类】A44B19/24
【公开号】CN205267213
【申请号】CN201520976114
【发明人】胡远生, 张田
【申请人】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日
一种分体式拉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头,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拉头。
【背景技术】
[0002]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和拉头,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使用非常便捷。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各种功能的拉链也是不断推陈出新。现有的拉头的拉片均为整体式结构,在拉片磨损损坏后,不能更换,使用非常不便,同时整体式结构的拉头,大大增加了生产材料,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拉头,它结构新颖,能够方便的更换拉片,使用便捷,同时也大大节省了生产材料,降低成本。
[0004]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拉头,包括拉头本体,所述拉头本体包括下船板、立柱和拉片,所述下船板的两侧设有侧板,所述侧板顶部向内翻边形成相对置的上船板,所述立柱安装在下船板上,所述立柱上方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位于两上船板之间,所述安装块包括导引部和连接部,所述导引部与上船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导引部前端窄并且向连接部逐渐变宽,所述导引部与侧板之间形成链槽,所述安装块顶部安装有马钩,所述马钩与拉片通过连接圈相连。
[000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凸出上船板上方,所述连接部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后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安装有弹簧,所述马钩包括钩部、连接块和卡部,所述钩部卡装在安装孔并且与弹簧相接触,所述连接块卡装在通槽中,所述导引部设有卡槽,所述卡部设置在卡槽中。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侧壁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与通槽相贯通,所述连接块设有与第一轴孔相适配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安装有销轴,将所述马钩与安装块连接为一体。
[0007]进一步地,所述导引部与连接部之间设有凹槽,所述连接圈设置在凹槽中,所述卡部穿过连接圈卡进卡槽,将所述连接圈与马钩连接为一体。
[0008]进一步地,所述拉片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有缺口,所述连接圈通过缺口卡进连接孔,将拉片与连接圈相连。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下船板的两侧设有侧板,所述侧板顶部向内翻边形成相对置的上船板,所述立柱安装在下船板上,所述立柱上方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位于两上船板之间,所述安装块包括导引部和连接部,所述导引部与连接部之间设有凹槽,所述导引部与上船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导引部前端窄并且向连接部逐渐变宽,所述导引部与侧板之间形成链槽,所述安装块顶部安装有马钩,所述马钩与拉片通过连接圈相连,结构新颖,能够方便的更换拉片,使用便捷,同时也大大节省了生产材料,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ΟΟ]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头本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马钩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拉片与连接圈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分体式拉头,包括拉头本体I,所述拉头本体I包括下船板
11、立柱12和拉片13,所述下船板11的两侧设有侧板14,所述侧板14顶部向内翻边形成相对置的上船板15,所述立柱12安装在下船板上11,所述立柱12上方固定有安装块2,所述安装块2位于两上船板15之间,所述安装块2包括导引部21和连接部22,所述导引部21与上船板15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导引部21前端窄并且向连接部22逐渐变宽,所述导引部21与侧板14之间形成链槽16,所述导引部21能够方便的引导链槽16中的链条(未图示)滑动,打开或者闭合拉链。
[0017]所述连接部22凸出上船板15上方,所述连接部22设有通槽23,所述通槽23的后端设有安装孔24,所述安装孔24安装有弹簧25,所述安装块2顶部安装有马钩3,所述马钩3包括钩部31、连接块32和卡部33,所述钩部31卡装在安装孔24并且与弹簧25相接触,所述连接块32卡装在通槽23中,所述导引部21设有卡槽26,所述卡部33设置在卡槽26中,结构简单,大大节省了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在拉头不使用的时候,所述马钩3能够方便自锁,有效的防止拉头随意滑动。
[0018]所述连接部22侧壁设有第一轴孔27,所述第一轴孔27与通槽23相贯通,所述连接块32设有与第一轴孔27相适配的第二轴孔34,所述第一轴孔27与第二轴孔34安装有销轴4,将所述马钩3与安装块2连接为一体,在需要滑动拉头的时候,拉动拉片13,使得马钩3的沿销轴4旋转,使得所述卡部33上升,拉头解锁,方便滑动,在拉头停止滑动后,所述钩部31在弹簧25弹力的作用下上升,使得卡部33伸入卡槽26,使得拉头自锁,避免拉头滑动。
[0019]所述马钩3与拉片14通过连接圈17相连,所述导引部21与连接部22之间设有凹槽28,所述连接圈17设置在凹槽28中,所述卡部33穿过连接圈17卡进卡槽26,将所述连接圈17与马钩3连接为一体,所述拉片14设有连接孔18,所述连接孔18设有缺口 19,所述连接圈17通过缺口 19卡进连接孔18,将拉片14与连接圈17相连,在拉片14磨损损坏后,将拉片14从连接圈17拆离,能够方便的更换拉片14,大大提高了拉头的使用寿命。
[002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分体式拉头,包括拉头本体,所述拉头本体包括下船板、立柱和拉片,所述下船板的两侧设有侧板,所述侧板顶部向内翻边形成相对置的上船板,所述立柱安装在下船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方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位于两上船板之间,所述安装块包括导引部和连接部,所述导引部与上船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导引部前端窄并且向连接部逐渐变宽,所述导引部与侧板之间形成链槽,所述安装块顶部安装有马钩,所述马钩与拉片通过连接圈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凸出上船板上方,所述连接部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后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安装有弹簧,所述马钩包括钩部、连接块和卡部,所述钩部卡装在安装孔并且与弹簧相接触,所述连接块卡装在通槽中,所述导引部设有卡槽,所述卡部设置在卡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侧壁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与通槽相贯通,所述连接块设有与第一轴孔相适配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安装有销轴,将所述马钩与安装块连接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部与连接部之间设有凹槽,所述连接圈设置在凹槽中,所述卡部穿过连接圈卡进卡槽,将所述连接圈与马钩连接为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片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有缺口,所述连接圈通过缺口卡进连接孔,将拉片与连接圈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分体式拉头,包括拉头本体,所述拉头本体包括下船板、立柱和拉片,所述下船板的两侧设有侧板,所述侧板顶部向内翻边形成相对置的上船板,所述立柱安装在下船板上,所述立柱上方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位于两上船板之间,所述安装块包括导引部和连接部,所述导引部与上船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导引部前端窄并且向连接部逐渐变宽,所述导引部与侧板之间形成链槽,所述安装块顶部安装有马钩,所述马钩与拉片通过连接圈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能够方便的更换拉片,使用便捷,同时也大大节省了生产材料,降低成本。
【IPC分类】A44B19/26
【公开号】CN205267214
【申请号】CN201520976080
【发明人】吴进奇, 张田
【申请人】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日
一种便于拆装的拉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拉头,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拉头。
【背景技术】
[0002]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和拉头,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使用非常便捷。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各种功能的拉链也是不断推陈出新。在目前的拉头加工过程中,通常都是在拉头的拉鼻上设置一个小缺口,方便安装拉片,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缺口容易变大,二拉片就容易从缺口中脱落,造成拉链的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拉头,它能够便捷的拆装拉鼻,方便安装拉片,使得拉片不易脱落,同时组装便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在拉片磨损损坏后,也能便捷更换,大大延长拉头的使用寿命。
[0004]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拆装的拉头,包括拉头本体,所述拉头本体包括上船板、下船板和立柱,所述立柱将上船板和下船板连接为一体,所述上船板的外表面装配有拉鼻,所述上船板的顶面设有连接部和咬合部,所述连接部和咬合部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拉鼻的一端与连接部相连,所述拉鼻的另一端与咬合部相连。
[000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相对置的基板,所述基板固定在上船板顶面,所述拉鼻安装在两基板之间,所述基板设有相对置的轴孔,所述拉鼻设有轴孔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轴孔与连接孔内安装有转轴,将所述拉鼻与基板连接为一体。
[0006]进一步地,所述咬合部包括设置在上船板上的卡槽和设置在拉鼻上的卡体。
[0007]进一步地,所述卡槽贯通上船板的顶面和后部,所述卡槽的顶部开口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后部顶面设有导块,所述导块的顶面为弧面,所述延伸板向后部延伸,并且所述延伸板与卡槽槽底之间形成卡接空间。
[0008]进一步地,所述卡体的内壁向内翻边形成钩部,所述钩部的侧面为弧面,所述钩部的高度与卡接空间的高度相适配。
[0009]进一步地,所述拉鼻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位于卡体的内侧,所述挡块与卡体之间形成中空层,所述中空层宽度与导块相适配。
[0010]进一步地,所述卡体咬合进卡接空间,所述挡块的底部与上船板顶面相接触。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拉鼻向后延伸形成开启部,所述开启部位于卡体顶部后方。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所述拉鼻与上船板装配连接,能够便捷的拆装拉鼻,方便安装拉片,使得拉片不易脱落,同时组装便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在拉片磨损损坏后,也能便捷更换,大大延长拉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头本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鼻结构示意图。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便于拆装的拉头,包括拉头本体I,所述拉头本体I包括上船板11、下船板12和立柱13,所述立柱13将上船板11和下船板12连接为一体,所述上船板11的外表面装配有拉鼻2,所述上船板12的顶面设有连接部3和咬合部4,所述连接部3和咬合部4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拉鼻2的一端与连接部3相连,所述拉鼻2的另一端与咬合部4相连,所述拉鼻2与上船板11装配连接,能够便捷的拆装拉鼻2,方便安装拉片(未图示),使得拉片不易脱落,同时组装便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在拉片磨损损坏后,也能便捷更换,大大延长拉头的使用寿命。
[0019]所述连接部3包括相对置的基板31,所述基板31固定在上船板11顶面,所述拉鼻2安装在两基板31之间,所述基板31设有相对置的轴孔32,所述拉鼻2设有轴孔32相适配的连接孔21,所述轴孔32与连接孔21内安装有转轴5,将所述拉鼻2与基板31连接为一体,在打开拉鼻2后,所述拉鼻2能够方便的沿转轴5旋转,使得拉鼻2的开口增大,方便的安装拉片,操作便捷。
[0020]所述咬合部4包括设置在上船板11上的卡槽41和设置在拉鼻2上的卡体42,所述卡槽41贯通上船板11的顶面和后部,所述卡槽41的顶部开口设有延伸板43,所述延伸板43的后部顶面设有导块44,所述导块44的顶面为弧面,所述延伸板43向后部延伸,并且所述延伸板43与卡槽41槽底之间形成卡接空间45,所述卡体42的内壁向内翻边形成钩部46,所述钩部46的侧面为弧面,所述钩部46的高度与卡接空间45的高度相适配,所述拉鼻2设有挡块22,所述挡块22位于卡体42的内侧,所述挡块22与卡体42之间形成中空层23,所述中空层23宽度与导块44相适配,所述拉鼻2向后延伸形成开启部24,所述开启部24位于卡体42顶部后方,通过开启部24打开拉鼻2,放置好拉片后,下压拉鼻2,所述卡体42先与导块44接触,然后卡体42的钩部46顺着导块44的弧面向下滑进卡接空间45,将所述拉鼻2固定在上船板11上,完成拉片的安装,并且所述卡体42咬合进卡接空间45,所述挡块22的底部与上船板11顶面相接触,使得所述拉片在拉鼻2与上船板11之间能够顺畅的移动。
[002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便于拆装的拉头,包括拉头本体,所述拉头本体包括上船板、下船板和立柱,所述立柱将上船板和下船板连接为一体,所述上船板的外表面装配有拉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船板的顶面设有连接部和咬合部,所述连接部和咬合部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拉鼻的一端与连接部相连,所述拉鼻的另一端与咬合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相对置的基板,所述基板固定在上船板顶面,所述拉鼻安装在两基板之间,所述基板设有相对置的轴孔,所述拉鼻设有轴孔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轴孔与连接孔内安装有转轴,将所述拉鼻与基板连接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部包括设置在上船板上的卡槽和设置在拉鼻上的卡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贯通上船板的顶面和后部,所述卡槽的顶部开口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后部顶面设有导块,所述导块的顶面为弧面,所述延伸板向后部延伸,并且所述延伸板与卡槽槽底之间形成卡接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体的内壁向内翻边形成钩部,所述钩部的侧面为弧面,所述钩部的高度与卡接空间的高度相适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鼻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位于卡体的内侧,所述挡块与卡体之间形成中空层,所述中空层宽度与导块相适配。7.根据权利要去6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体咬合进卡接空间,所述挡块的底部与上船板顶面相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鼻向后延伸形成开启部,所述开启部位于卡体顶部后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于拆装的拉头,包括拉头本体,所述拉头本体包括上船板、下船板和立柱,所述立柱将上船板和下船板连接为一体,所述上船板的外表面装配有拉鼻,所述上船板的顶面设有连接部和咬合部,所述连接部和咬合部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拉鼻的一端与连接部相连,所述拉鼻的另一端与咬合部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够便捷的拆装拉鼻,方便安装拉片,使得拉片不易脱落,同时组装便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在拉片磨损损坏后,也能便捷更换,大大延长拉头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A44B19/26
【公开号】CN205267215
【申请号】CN201520976500
【发明人】施键荣, 张田
【申请人】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日
拉链链齿镶嵌导电材料的可对外供电包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具,特别涉及一种拉链链齿镶嵌导电材料的可对外供电包具。
【背景技术】
[0002]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齿,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由两链带上各有一排金属或塑料的链齿组成的扣件,用于连接开口的边缘,有一拉链头可将两排链齿咬合使开口封闭,现大量用于服装、包具等。但是对于当今提倡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而言,拉链仅作为开启或封闭服装、包具开口的工具,使得其功能上有所不足,不能与时倶进。另外,在包具方面,拉链只能做到简单的开启和封闭。其防盗性能和与随身设备结合的能力较低,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拉链链齿镶嵌导电材料的可对外供电包具。
[0004]—种拉链链齿镶嵌导电材料的可对外供电包具,包括包具本体、供电模块、导电拉链以及转接线;导电拉链设置在包具本体的开口处,而包具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固定供电模块收纳格;所述导电拉链包括链带、链齿以及拉链头;所述链带的数量为两条,两条链带平行排列,两链带的相邻的两边缘上相对设置有多个均匀链齿;所述链齿包括与所述链带连接的末端以及用于与其他链齿相互咬合的链齿前端;所述拉链头与所述链齿活动链接,使所述链齿咬合或分离;链齿前端的与其他链齿相对的第一侧面设有接触凸起,而与该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设有接触凹洞;链齿由绝缘材料组成,导电材料镶嵌在链齿前端形成导电部,并从接触凸起和接触凹洞露出;多个所述链齿在所述拉链头的作用下咬合后形成一可导电的导线;在所述链带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与至少一链齿电连接的第一链齿导电连接件和第二链齿导电连接件;所述拉链头包括链头底面和链头顶面,链头底面和链头顶面通过链头连接柱固定连接,在所述链头顶面的上表面固定有与所述链头顶面垂直的拱形环;在链头连接柱中开有弯曲通孔,所述弯曲通孔从链头顶面延伸到所述链头连接柱的侧面,且侧面的开口与链齿的接触凸起或接触凹洞相对;在拱形环内活动安装有弹性触条,所述弹性触条的第一端部穿过所述弯曲通孔后与所述接触凸起或所述接触凹洞接触;弹性触条的中段与链头顶面平行,其与所述拱形环的下表面之间设有压缩弹簧,使第一端部与链齿紧密接触;所述性触条的中段与链头导电连接件为电连接;弹性触条的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设置有固定卡齿,所述固定卡齿穿过所述链头顶面后恰好卡在已经咬合的两链齿之间;所述拉链头在其顶部的前端设有用于与外部设备实现电连接的第一链头导电连接件和第二链头导电连接件;所述第一链齿导电连接件和第二链齿导电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所述转接线包括两个输入接口以及至少一个标准输出接口,其两个输入接口分别与导电拉链的第一拉链头导电连接件和第二拉链头连接件连接,而标准输出接口则连接待充电设备。
[0005]进一步的,所述拉链头通过再其上印刷导电线路或在其上镶嵌导电材料实现导电。
[0006]进一步的,所述链头导电连接件和/或链齿导电连接件为USB接口、电源线接口以及天线接口中的一种接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链头和第二拉链头除了与所述链齿接触的部位外的表面涂覆有绝缘涂层。
[0008]进一步的,链齿前端的与其他链齿相对的第一侧面设有接触凸起,而与该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设有接触凹洞。
[0009]本实用新型的拉链链齿镶嵌导电材料的可对外供电包具,通过可导电链齿和拉链头的设计,使传统的拉链变成可导电的拉链,通过将导电拉链作为导线,是的包具内部更加整洁,避免了因充电导线过长导致存取包内物品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导电拉链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导电拉链的导通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导电拉链的链齿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导电拉链的链齿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导电拉链的拉链头与链齿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导电拉链的链齿结构示意图。
[0016]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导电拉链的拉链头与链齿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7]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导电拉链的链齿结构示意图。
[0018]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导电拉链的拉链头与链齿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9]图10为本实用新型基于导电拉链的防盗包具电路示意图。
[0020]图1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导电拉链的带指纹识别的防盗包具结构示意图。
[0021]图12为本实用新型基于导电拉链的带充电功能的包具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链齿为I;链齿前端为101;链齿末端为102;绝缘部为103;导电部为104;接触凸起为111;接触凹洞为112;凹槽为113 ;链齿导电连接件为120;第一链齿导电连接件为121;第二链齿导电连接件为122;
[0023]拉链头为为2;第一拉链头为20 ;第二拉链头为200;链头底面为201;链头顶面为202;链头连接柱为203;链头导电连接件为210;第一链头导电连接件为211;第二链头导电连接件为212;弹性凸起为221;弯曲通孔为222;弹性部件为223;弹性触条为230;固定卡齿为 231;
[0024]链带为3;导电拉链为400;报警模块为410;供电模块为420;指纹锁为430;锁扣为431;锁舌为432;指纹识别模块为433;扣体为434;检测端为REF;高电平输出端为VCC;正输出端为OUT+;负输出端为OUT-;正输入端为IN+;负输入端为IN-;转接线为440;输入接口为441;输出接口为442。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拉链链齿镶嵌导电材料的可对外供电包具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6]—种拉链,如图1?3所示,包括链带、链齿以及拉链头。其中链带的数量为两条,两条链带平行排列,两链带的相邻的两边缘上相对设置有多个均匀链齿。链齿包括与链带连接的末端以及用于与其他链齿相互咬合的链齿前端。而拉链头则设置在两链带之间,与链齿活动连接,用于使链齿咬合或分离。在拉链头的作用下,两链带上的链齿相互交错咬合,使两链带结合。
[0027]优选情况中,链齿前端的与其他链齿相对的第一侧面设有接触凸起,而与该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设有接触凹洞。在链齿咬合时,链齿的第一侧面的接触凸起恰好落入相邻链齿的接触凹洞中,加固咬合效果的同时增大接触面,提高导通率。
[0028]为了使拉链可以实现导电或者传输数据,本实用新型提供多个实施例。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2所示,每个链齿均为导电材料制成或者其的表面电镀有导电物质,在链带上设置两个方向相对的第一拉链头和第二拉链头,当两拉链头分别处于拉链的两末端处时,两链带处于分开状态,在两链带处于分离状态时状态下,所有链齿之间相互分离,因此拉链处于断路状态,随着其中一拉链头向另一拉链头靠拢时,使得经过拉链头的链齿相互咬合,形成一相互接触的整体,由于链齿本身电镀有导电物质或者有导电材料制成,电流可以在相互咬合后的链齿上导通。随着两拉链头的逐渐接近,可导通的拉链长度就越来越大,当两拉链头相互接触时,可导通的拉链长度达到最大值。
[0031]另外,为了使导电拉链更好地与用电设备或者供电设备配合,在拉链两端部分别设置有链齿导电连接件,该链齿导电连接件与链带末端处的至少一个链齿电连接。链齿导电连接件可以但不仅限于为USB接口、电源线接口、天线接口等。
[0032]由于设置有两个拉链头,在拉链头的限位作用下,拉链上的链齿不可能全部咬合,因此,不能仅靠链齿实现整条拉链的导通。为了使整条拉链导通,拉链头为可以导电材料制成,而拉链头上还设有链头导电连接件。当两拉链头相互靠近后,将其链头导电连接件进行连接,即可实现整条拉链导通,使其相当于一条导线。链头导电连接件可以但不仅限于为USB接口、电源线接口、天线接口等。具体的,该链头导电连接件设置与拉链头顶部的前端,方便处于同一拉链额度两个相对拉链头接近时进行连接。
[0033]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拉链头上印刷导电路,或者镶嵌低电阻的材料以增加其导电性能。
[0034]优选情况下,拉链头表面涂覆有绝缘涂层,其与链齿接触的部位裸露,使之可以与链齿实现电连接。
[0035]为了更加好地使拉链头与链齿接触,拉链头与链齿相对一面设有可抵住链齿的弧形弹性凸起。
[0036]实施例2:
[003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链齿由导电部和绝缘部组成,链齿包括与链带连接的链齿末端以及用于与其他链齿相互咬合的链齿前端。其中链齿前端为导电部,而链齿末端为绝缘部。链齿前端和链齿末端之间可以为一体式设计,也可以是链齿前端通过镶嵌的方式与链齿末端连接。该结构可以将电流限制在拉链的中心处,减少因为链齿与其他物体接触导致电压电流改变的概率。
[0038]相应地,拉链头的弹性凸起则设置在与链齿前端对应之处。
[0039]实施例3:
[004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4和图5所示。链齿由导电部和绝缘部组成,其中导电部被绝缘部包裹在内。优选的情况下,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链齿为导电部,在链齿上包裹的绝缘材料形成绝缘部。同时,绝缘部于链带连接,使得链齿固定在链带上。为了保证电路的导通,链齿的接触凸起和接触凹洞未覆盖有绝缘材料,使得相邻两链齿前端的导电材料可以相互接触。另外,为了实现链齿与拉链头的电连接,在链齿末端的底面开有凹槽,凹槽底部也未覆盖绝缘材料。
[0041]另外,在拉链头方面,弹性凸起设置在拉链头上半部的内侧壁上,
与该凹槽对应设置。本实施例的导电拉链由于导电材料被绝缘材料包裹在内,且裸露在外的导电材料均处于不易与外部接触的地方。因此可以有效地避免外部环境对电压、电流的干扰。
[0042]优选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仅在拉链其中一侧边上的链齿开凹槽,或者两侧边上的链齿均开凹槽。
[0043]实施例4:
[004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如图6和图7所示。链齿由绝缘材料组成,导电材料镶嵌在链齿前端形成导电部,其贯穿链齿前端后再链齿前端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后并在该两侧面上形成接触凸起和接触凹洞,使得相邻两链齿前端的导电部可以相互接触。
[0045]在拉链头方面,拉链头包括链头底面和链头顶面,链头底面和链头顶面通过链头连接柱固定连接,在链头顶面的上表面还设有与链头顶面垂直的拱形环。为了实现拉链头与链齿的电连接,在链头连接柱中设有弯曲通孔,通孔从链头顶面延伸到链头连接柱的侧面,且侧面的开口与链齿的接触凸起或接触凹洞相对。进一步的,在拱形环内活动安装有弹性触条,该弹性触条的第一端部穿过通孔后与链齿的接触凸起或接触凹洞接触。同时,弹性触条的中段大致与链头顶面平行,其与拱形环的下表面之间设有弹性部件,优选情况下,弹性部件为压缩弹簧。使其在自然状态下压,第一端部与链齿紧密接触。同时弹性触条的中段与链头导电连接件为电连接。实现链齿和链头到点连接件的电导通。
[0046]为了进一步固定链齿与拉链头的相对位置,在与弹性触条的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设置有固定卡齿,该固定卡齿穿过链头顶面后恰好卡在已经咬合的两链齿之间,使拉链头与链齿不能相对移动。当需要移动拉链头时,将弹性触条拉起,固定卡齿和弹性触条的第一端均离开链齿,此时拉链头则可以随意移动。该结构可以使导电材料最小程度的暴露出来,起到很好的防干扰效果。
[0047]实施例5:
[0048I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如图8和图9所示。链齿前端设置有至少两个互不相连的导电部。当多个链齿相互咬合后则相当于一条多芯的导线,具有至少两条导电通路。
[0049 ]相应地,拉链头中的弹性触条也相应设置成与导电材料数量相对应的多弹性触条芯的弹性触条,每个弹性触条芯之间相互绝缘。本实施例的导电拉链可以实现多线程导电或通信。
[0050]基于上述的5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盗包具,如图10所示,包括具有开口的包具本体、导电拉链、报警模块以及供电模块。具体的,导电拉链设置在包具本体的开口处,用于开启或闭合包具本体的开口。报警模块具有检测端,检测端与导电拉链一端部的第一链齿导电连接件连接,同时导电拉链另一端的第二链齿导电连接件连接电源模块的高电平输出端。电源模块为报警模块供电。
[0051]当报警模块的检测端处于高电平时,其处于侦测状态;而检测端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时,报警模块则变为报警状态,报警方式可以是声音报警或者震动报警。当导电拉链处于完全闭合,两拉链头进行电连接时,导电拉链导通,此时报警模块检测端处于高电平。需要打开包具,将两拉链头分离时,导电拉链电路断开,此时报警模块检测端处于低电平,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此时起到了提醒用户包具被打开的作用。避免他人未经用户同意私自打开包具,起到防盗额度作用。
[0052]基于上述的5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指纹识别的防盗包具,如图11所示,包括具有开口的包具本体、导电拉链、指纹锁以及供电模块。具体的,导电拉链设置在包具本体的开口处,用于开启或闭合包具本体的开口。指纹锁包括锁扣和锁舌,所述锁舌与第一拉链头的第一链头导电连接件固定连接,其为一末端弯折的导体细杆。而锁扣则与第二拉链头的第二链头导电连接件固定连接,其包括指纹识别模块以及根据指纹识别模块的信号开启和关闭的扣体。在导电拉链闭合时,锁舌深入锁扣内,锁扣锁定锁舌,使得两拉链头不能相互分离,当需要打开指纹锁时,可通过预设在指纹识别模块内的指纹进行解锁。当指纹识别模块接收到预设的指纹信息时,其控制扣体开启,锁舌则可从锁扣中脱离。
[0053]另外,为了对实现指纹锁的供电,导电拉链的第一链齿导电连接件连和第二链齿导电连接件分别连接电源模块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而指纹识别模块的电源正输入端通过锁舌与电源模块的正输出端连接,负输入端则通过第二导电连接件与电源模块的负输入端连接。
[0054]锁扣在自然状态下处于锁定状态,因此,导电拉链闭合时,两拉链头通过指纹锁锁定在一起,当通过预设的指纹开启指纹锁后,锁舌与锁扣分离,此时指纹锁失去供电,因此锁扣一直保持开启状态,直到锁舌再次进入锁扣后指纹锁才恢复供电,锁扣恢复自然状态,将锁舌锁定。
[0055]基于上述的5个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对外供电的包具,包括包具本体、供电模块、导电拉链以及转接线。导电拉链设置在包具本体的开口处,而包具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固定供电模块收纳格。
[0056]具体的,导电拉链两端部的第一链齿导电连接件和第二链齿导电连接件分别连接供电模块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转接线包括两个输入接口以及至少一个标准输出接口,其两个输入接口分别与导电拉链的第一拉链头导电连接件和第二拉链头连接件连接,而标准输出接口则连接待充电设备。
[0057]优选情况下,供电模块可以通过固定在包具内壁的电源导线与第一链齿导电连接件和第二链齿导电连接件连接,使包具内部更加整洁。另外,供电模块与电源导线之间可以通过标准接口进行插接。方便供电模块电能的补给。上述标准输出接口和标准接口可以但不仅限于USB接口。
[0058]本实施例的可对外供电的包具,通过将导电拉链作为导线,是的包具内部更加整洁,避免了因充电导线过长导致存取包内物品不方便的问题。
[0059]另外,针对实施例5涉及的导电拉链,由于咬合链齿内具有至少两条导电通路。因此,供电模块可以只与导电拉链的其中一端进行连接,并只通过一个拉链头与待充电设备连接即可。
[006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一种拉链链齿镶嵌导电材料的可对外供电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具本体、供电模块、导电拉链以及转接线;导电拉链设置在包具本体的开口处,而包具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固定供电模块收纳格;所述导电拉链包括链带、链齿以及拉链头;所述链带的数量为两条,两条链带平行排列,两链带的相邻的两边缘上相对设置有多个均匀链齿;所述链齿包括与所述链带连接的末端以及用于与其他链齿相互咬合的链齿前端;所述拉链头与所述链齿活动链接,使所述链齿咬合或分离;链齿前端的与其他链齿相对的第一侧面设有接触凸起,而与该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设有接触凹洞;链齿由绝缘材料组成,导电材料镶嵌在链齿前端形成导电部,并从接触凸起和接触凹洞露出;多个所述链齿在所述拉链头的作用下咬合后形成一可导电的导线;在所述链带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与至少一链齿电连接的第一链齿导电连接件和第二链齿导电连接件;所述拉链头包括链头底面和链头顶面,链头底面和链头顶面通过链头连接柱固定连接,在所述链头顶面的上表面固定有与所述链头顶面垂直的拱形环;在链头连接柱中开有弯曲通孔,所述弯曲通孔从链头顶面延伸到所述链头连接柱的侧面,且侧面的开口与链齿的接触凸起或接触凹洞相对;在拱形环内活动安装有弹性触条,所述弹性触条的第一端部穿过所述弯曲通孔后与所述接触凸起或所述接触凹洞接触;弹性触条的中段与链头顶面平行,其与所述拱形环的下表面之间设有压缩弹簧,使第一端部与链齿紧密接触;所述性触条的中段与链头导电连接件为电连接;弹性触条的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设置有固定卡齿,所述固定卡齿穿过所述链头顶面后恰好卡在已经咬合的两链齿之间;所述拉链头在其顶部的前端设有用于与外部设备实现电连接的第一链头导电连接件和第二链头导电连接件;所述第一链齿导电连接件和第二链齿导电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所述转接线包括两个输入接口以及至少一个标准输出接口,其两个输入接口分别与导电拉链的第一拉链头导电连接件和第二拉链头连接件连接,而标准输出接口则连接待充电设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链齿镶嵌导电材料的可对外供电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头通过再其上印刷导电线路或在其上镶嵌导电材料实现导电。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链齿镶嵌导电材料的可对外供电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链头导电连接件和/或链齿导电连接件为USB接口、电源线接口以及天线接口中的一种接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链齿镶嵌导电材料的可对外供电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链头和第二拉链头除了与所述链齿接触的部位外的表面涂覆有绝缘涂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链齿镶嵌导电材料的可对外供电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输出接口和标准接口为USB接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链链齿镶嵌导电材料的可对外供电包具,包括包具本体、供电模块、导电拉链以及转接线;其中导电拉链包括链带、链齿以及拉链头;链齿由绝缘材料组成,导电材料镶嵌在链齿前端形成导电部,并从接触凸起和接触凹洞露出,拉链头可导电,链齿在拉链头的作用下咬合后形成一可导电的导线。转接线包括两个输入接口以及至少一个标准输出接口,其两个输入接口分别与导电拉链的第一拉链头导电连接件和第二拉链头连接件连接,而标准输出接口则连接待充电设备。本实用新型通过可导电链齿和拉链头的设计,使传统的拉链变成可导电的拉链,通过将导电拉链作为导线,是的包具内部更加整洁,避免了因充电导线过长导致存取包内物品不方便的问题。
【IPC分类】A45C13/24, A44B19/26, A44B19/34
【公开号】CN205267216
【申请号】CN201520929649
【发明人】李晓敏
【申请人】李晓敏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0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