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钢球及其制备方法及步骤

本发明涉及钢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钢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轴承钢是特种钢产品中要求最为严格的产品,轴承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在工作时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和摩擦力,所以要求轴承钢有高而均匀的硬度、耐磨性和高的弹性极限。因此需严格要求轴承钢的化学成分的均匀性、非金属夹杂物的含量和分布、碳化物的分布。
目前,我国轴承钢球的性能较低,钢球球化退火时间长,钢球内部碳化物分布不均匀、网状碳化物多,因此需要提供新的轴承钢球,来提高轴承钢球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轴承钢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各元素以合适比例相互配合,并以合适制备方法,阻止网状碳化物形成,促进球状碳化物均匀分布,使得本发明具有高而均匀的硬度和耐磨性,并具有良好弹性。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轴承钢球,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0.9-1.1%,Cr:1.45-1.6%,Si:0.15-0.35%,Mn:0.25-0.45%,Ni:0.05-0.1%,Mo:0.1-0.12%,Nb:0.01-0.03%,Cu:0.1-0.12%,S≤0.015%,P≤0.015%,余料为Fe;
其中,满足“0.55%<C-11.3Nb<0.98%”的表达式。
优选地,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0.95-1.05%,Cr:1.5-1.55%,Si:0.2-0.3%,Mn:0.3-0.4%,Ni:0.06-0.08%,Mo:0.105-0.115%,Nb:0.015-0.025%,Cu:0.105-0.115%,S≤0.015%,P≤0.015%,余料为Fe。
优选地,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1%,Cr:1.53%,Si:0.25%,Mn:0.35%,Ni:0.07%,Mo:0.11%,Nb:0.02%,Cu:0.11%,S≤0.015%,P≤0.015%,余料为Fe。
本发明还提出了上述轴承钢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熔炼:取废钢熔炼,加入碳、铬、硅、锰、镍、钼、铜、铌,粗炼,精炼,出炉浇铸得到满足上述成分的铸锭;
S2、球化退火:取S1中得到的铸锭,进行轧制,然后调节温度至810-830℃,保温70-80min,降温至T1℃,保温1-3h,降温至T2℃,空冷至室温,冷镦,光磨得到中间钢球,其中,T1=680+100×(950Nb+15C),T2=650+100×(800Nb+10C),其中,C、Nb分别为碳、铌在轴承钢球中的重量百分比;
S3、热处理:取S2中得到的中间钢球,升温至820-840℃,保温30-60min,用水淬火冷却至室温,升温至400-600℃,保温30-60min,降温至190-210℃,保温4-6h,冷却至室温,硬磨,初研,精研得到轴承钢球。
优选地,在S2中,轧制的终轧温度为850-900℃。
优选地,在S2中,以45-55℃/h的速度降温至T1℃。
优选地,在S2中,以15-20℃/h的速度降温至T2℃。
本发明通过增加C含量,来增加本发明的耐磨性和硬度,并配合适含量的Cr,来进一步增加本发明的硬度,并与硅、锰、镍、钼、铜、铌以合适比例相互配合,增加本发明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通过限定0.55%<C-11.3Nb<0.98%的关系式,C、Nb以合适比例配比,使得在球化退火过程中,Nb对C原子产生很强的拖拽作用,增加C原子的扩散激活能,降低珠光体转变开始温度,从而减小珠光体片层间距,并且形成Nb(C,N)析出,在珠光体相变过程中,阻止C的长程扩散,从而减小珠光体的片层间距,从两方面作用达到细化珠光体的作用,增加强韧性;并且NbC可以改变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的界面能,使珠光体产生离异共析,变得不规则,使得网状碳化物更加破碎,从而促进球化退火时形成球状渗碳体,增加本发明的加工性能、韧性和抗裂性能;通过限定T1=680+100×(950Nb+15C)的关系式,在球化退火过程中,使得碳化物以球状形式形核,大大增加奥氏体中球状碳化物的数量,并在保温过程中促进部分奥氏体转变形成球状铁素体,球状碳化物均匀分布在铁素体上;通过限定T2=650+100×(800Nb+10C)的关系式,促进奥氏体全部转化为铁素体,得到碳化物均匀分布的球化退火组织,从而大大增加本发明的加工性能、韧性和抗裂性能,为下一步的冷镦等加工步骤和热处理做准备;合适的降温速度能进一步促进球化退火组织的形成;通过选用合适的淬火温度,使得碳化物固溶进入奥氏体,增加本发明的硬度和强度,并通过淬火、回火,增加本发明的强度、韧性,消除残余应力,增加本发明的抗裂性;本发明通过各元素以合适比例相互配合,并以合适制备方法,阻止网状碳化物形成,促进球状碳化物均匀分布,从而使得本发明具有高而均匀的硬度和耐磨性,并具有良好弹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轴承钢球,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1%,Cr:1.53%,Si:0.25%,Mn:0.35%,Ni:0.07%,Mo:0.11%,Nb:0.02%,Cu:0.11%,S:0.01%,P:0.01%,余料为Fe。
上述轴承钢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熔炼:取废钢熔炼,加入碳、铬、硅、锰、镍、钼、铜、铌,粗炼,精炼,出炉浇铸得到满足上述成分的铸锭;
S2、球化退火:取S1中得到的铸锭,进行轧制,然后调节温度至820℃,保温75min,降温至714℃,保温2h,降温至676℃,空冷至室温,冷镦,光磨得到中间钢球;
S3、热处理:取S2中得到的中间钢球,升温至830℃,保温45min,用水淬火冷却至室温,升温至500℃,保温45min,降温至200℃,保温5h,冷却至室温,硬磨,初研,精研得到轴承钢球。
实施例2
一种轴承钢球,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0.9%,Cr:1.6%,Si:0.15%,Mn:0.45%,Ni:0.05%,Mo:0.12%,Nb:0.01%,Cu:0.12%,S:0.015%,P:0.015%,余料为Fe。
上述轴承钢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熔炼:取废钢熔炼,加入碳、铬、硅、锰、镍、钼、铜、铌,粗炼,精炼,出炉浇铸得到满足上述成分的铸锭;
S2、球化退火:取S1中得到的铸锭,进行轧制,然后调节温度至810℃,保温80min,以45℃/h的速度降温至703℃,保温3h,以15℃/h的速度降温至667℃,空冷至室温,冷镦,光磨得到中间钢球,其中,轧制的终轧温度为900℃;
S3、热处理:取S2中得到的中间钢球,升温至820℃,保温60min,用水淬火冷却至室温,升温至400℃,保温60min,降温至190℃,保温6h,冷却至室温,硬磨,初研,精研得到轴承钢球。
实施例3
一种轴承钢球,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1.1%,Cr:1.45%,Si:0.35%,Mn:0.25%,Ni:0.1%,Mo:0.1%,Nb:0.03%,Cu:0.1%,S:0.014%,P:0.014%,余料为Fe。
上述轴承钢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熔炼:取废钢熔炼,加入碳、铬、硅、锰、镍、钼、铜、铌,粗炼,精炼,出炉浇铸得到满足上述成分的铸锭;
S2、球化退火:取S1中得到的铸锭,进行轧制,然后调节温度至830℃,保温70min,以55℃/h的速度降温至725℃,保温1h,以20℃/h的速度降温至685℃,空冷至室温,冷镦,光磨得到中间钢球,其中,轧制的终轧温度为850℃;
S3、热处理:取S2中得到的中间钢球,升温至840℃,保温30min,用水淬火冷却至室温,升温至600℃,保温30min,降温至210℃,保温4h,冷却至室温,硬磨,初研,精研得到轴承钢球。
实施例4
一种轴承钢球,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0.95%,Cr:1.55%,Si:0.2%,Mn:0.4%,Ni:0.06%,Mo:0.115%,Nb:0.015%,Cu:0.115%,S:0.013%,P:0.013%,余料为Fe。
上述轴承钢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熔炼:取废钢熔炼,加入碳、铬、硅、锰、镍、钼、铜、铌,粗炼,精炼,出炉浇铸得到满足上述成分的铸锭;
S2、球化退火:取S1中得到的铸锭,进行轧制,然后调节温度至815℃,保温78min,以47℃/h的速度降温至708℃,保温2.5h,以16℃/h的速度降温至672℃,空冷至室温,冷镦,光磨得到中间钢球,其中,轧制的终轧温度为880℃;
S3、热处理:取S2中得到的中间钢球,升温至825℃,保温50min,用水淬火冷却至室温,升温至450℃,保温50min,降温至195℃,保温5.5h,冷却至室温,硬磨,初研,精研得到轴承钢球。
实施例5
一种轴承钢球,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1.05%,Cr:1.5%,Si:0.3%,Mn:0.3%,Ni:0.08%,Mo:0.105%,Nb:0.025%,Cu:0.105%,S:0.012%,P:0.012%,余料为Fe。
上述轴承钢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熔炼:取废钢熔炼,加入碳、铬、硅、锰、镍、钼、铜、铌,粗炼,精炼,出炉浇铸得到满足上述成分的铸锭;
S2、球化退火:取S1中得到的铸锭,进行轧制,然后调节温度至825℃,保温72min,以53℃/h的速度降温至720℃,保温1.5h,以18℃/h的速度降温至680℃,空冷至室温,冷镦,光磨得到中间钢球,其中,轧制的终轧温度为860℃;
S3、热处理:取S2中得到的中间钢球,升温至835℃,保温40min,用水淬火冷却至室温,升温至550℃,保温40min,降温至205℃,保温4.5h,冷却至室温,硬磨,初研,精研得到轴承钢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轴承钢球,其特征在于,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0.9-1.1%,Cr:1.45-1.6%,Si:0.15-0.35%,Mn:0.25-0.45%,Ni:0.05-0.1%,Mo:0.1-0.12%,Nb:0.01-0.03%,Cu:0.1-0.12%,S≤0.015%,P≤0.015%,余料为Fe;
其中,满足“0.55%<C-11.3Nb<0.98%”的表达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轴承钢球,其特征在于,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0.95-1.05%,Cr:1.5-1.55%,Si:0.2-0.3%,Mn:0.3-0.4%,Ni:0.06-0.08%,Mo:0.105-0.115%,Nb:0.015-0.025%,Cu:0.105-0.115%,S≤0.015%,P≤0.015%,余料为Fe。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轴承钢球,其特征在于,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1%,Cr:1.53%,Si:0.25%,Mn:0.35%,Ni:0.07%,Mo:0.11%,Nb:0.02%,Cu:0.11%,S≤0.015%,P≤0.015%,余料为Fe。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轴承钢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熔炼:取废钢熔炼,加入碳、铬、硅、锰、镍、钼、铜、铌,粗炼,精炼,出炉浇铸得到满足上述成分的铸锭;
S2、球化退火:取S1中得到的铸锭,进行轧制,然后调节温度至810-830℃,保温70-80min,降温至T1℃,保温1-3h,降温至T2℃,空冷至室温,冷镦,光磨得到中间钢球,其中,T1=680+100×(950Nb+15C),T2=650+100×(800Nb+10C),其中,C、Nb分别为碳、铌在轴承钢球中的重量百分比;
S3、热处理:取S2中得到的中间钢球,升温至820-840℃,保温30-60min,用水淬火冷却至室温,升温至400-600℃,保温30-60min,降温至190-210℃,保温4-6h,冷却至室温,硬磨,初研,精研得到轴承钢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轴承钢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轧制的终轧温度为850-900℃。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轴承钢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以45-55℃/h的速度降温至T1℃。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轴承钢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以15-20℃/h的速度降温至T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钢球,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0.9?1.1%,Cr:1.45?1.6%,Si:0.15?0.35%,Mn:0.25?0.45%,Ni:0.05?0.1%,Mo:0.1?0.12%,Nb:0.01?0.03%,Cu:0.1?0.12%,S≤0.015%,P≤0.015%,余料为Fe;其中,满足“0.55%<C?11.3Nb<0.98%”的表达式。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轴承钢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各元素以合适比例相互配合,并以合适制备方法,阻止网状碳化物形成,促进球状碳化物均匀分布,使得本发明具有高而均匀的硬度和耐磨性,并具有良好弹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水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市永帆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文档号码:201610982806
技术研发日:2016.11.09
技术公布日:2017.05.3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