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超薄型耐腐蚀镀铝钢带的制作工艺流程

博主:adminadmin 2022-10-20 20:25:02 条评论
摘要:轻质超薄型耐腐蚀镀铝钢带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带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轻质超薄型耐腐蚀镀铝钢带。【背景技术】[0002]目前,散热片、散热板通常用到铝板或者是镀铝钢带(或钢板料)...

  轻质超薄型耐腐蚀镀铝钢带的制作方法

一种轻质超薄型耐腐蚀镀铝钢带的制作工艺流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带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轻质超薄型耐腐蚀镀铝钢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散热片、散热板通常用到铝板或者是镀铝钢带(或钢板料),在实际应用中,会发现铝板结构存在刚性欠佳等缺陷,而现有技术中镀铝钢带其导热性又会略差,在电子产品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产品对自身所应用到的散热、导热板/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0003]因此,如何研究出一种轻薄化且具有较好刚性、热传导性能的钢带,已成为业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超薄型耐腐蚀镀铝钢带,其实现了钢带在可以做得较薄较轻的前提下,还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刚性、热传导性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种轻质超薄型耐腐蚀镀铝钢带,包括有不锈钢基板层和镀覆于不锈钢基板层外表面的镀锌层,所述不锈钢基板层的截面呈矩形结构,其四角部位均进行了相同的倒圆角,所述镀锌层镀覆于不锈钢基板层的顶面、底面、左侧面及右侧面;所述镀锌层的表面镀覆有镀铝层,该镀铝层表面形成有钝化层,该钝化层表面涂覆有导热纳米涂层。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钝化层皮膜重量为6?1mg/m2。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倒圆弧段为四分之一圆形弧,所述不锈钢基板层的整体厚度相当于单一倒圆弧段所占厚度的2?3倍。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不锈钢基板层的整体厚度为0.2?1mm,所述不锈钢基板层宽度为100?600mm。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对传统镀铝钢带进行改良设计,实现了钢带在可以做得较薄较轻的前提下,还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刚性,尤其是,其凭借导热纳米涂层对钢带表面进行改性,大大提高了其热传导性能,实现快速、高效地导热;以及,其对钢带进行了倒圆设计,有利于增大导热面积,也使得钢带的抗弯性得到提高。

  [0011]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大致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施例中不锈钢基板层的大致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识说明:

  [0015]1、不锈钢基板层2、镀锌层

  [0016]3、镀铝层4、钝化层

  [0017]5、导热纳米涂H1、锈钢基板层的整体厚度

  [0018]H2、单一倒圆弧段所占厚度L、不锈钢基板层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包括有不锈钢基板层I和镀覆于不锈钢基板层I外表面的镀锌层2。

  [0020]其中,所述不锈钢基板层I的截面呈矩形结构,其四角部位均进行了相同的倒圆角,所述镀锌层2镀覆于不锈钢基板层I的顶面、底面、左侧面及右侧面;所述镀锌层2的表面镀覆有镀铝层3,该镀铝层3表面形成有钝化层4,该钝化层4表面涂覆有导热纳米涂层5,该导热纳米涂层5对钢带表面进行改性,大大提高了其热传导性能,实现快速、高效地导热。

  [0021]前述不锈钢基板层1、镀锌层2、镀铝层3、钝化层4及导热纳米涂层5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产品需要而有相应的不同设计,此处,对其厚度并不作任何限制,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优选设计厚度值,即:所述钝化层皮膜重量为6?1mg/m2,所述不锈钢基板层的整体厚度Hl为0.2?1mm,所述不锈钢基板层宽度L为100?600mm。

  [0022]以及,所述倒圆弧段为四分之一圆形弧,所述不锈钢基板层I的整体厚度Hl相当于单一倒圆弧段所占厚度H2的2?3倍,其倒圆角设计,有利于增大导热面积,也使得钢带的抗弯性得到提高。

  [0023]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对传统镀铝钢带进行改良设计,实现了钢带在可以做得较薄较轻的前提下,还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刚性,尤其是,其凭借导热纳米涂层对钢带表面进行改性,大大提高了其热传导性能,实现快速、高效地导热;以及,其对钢带进行了倒圆设计,有利于增大导热面积,也使得钢带的抗弯性得到提高。

  [00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轻质超薄型耐腐蚀镀铝钢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不锈钢基板层和镀覆于不锈钢基板层外表面的镀锌层,所述不锈钢基板层的截面呈矩形结构,其四角部位均进行了相同的倒圆角,所述镀锌层镀覆于不锈钢基板层的顶面、底面、左侧面及右侧面;所述镀锌层的表面镀覆有镀铝层,该镀铝层表面形成有钝化层,该钝化层表面涂覆有导热纳米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超薄型耐腐蚀镀铝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皮膜重量为6?10mg/rr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超薄型耐腐蚀镀铝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圆弧段为四分之一圆形弧,所述不锈钢基板层的整体厚度相当于单一倒圆弧段所占厚度的2?3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超薄型耐腐蚀镀铝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基板层的整体厚度为0.2?1mm,所述不锈钢基板层宽度为100?6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轻质超薄型耐腐蚀镀铝钢带,包括有不锈钢基板层和镀覆于不锈钢基板层外表面的镀锌层,所述不锈钢基板层的截面呈矩形结构,其四角部位均进行了相同的倒圆角,所述镀锌层镀覆于不锈钢基板层的顶面、底面、左侧面及右侧面;所述镀锌层的表面镀覆有镀铝层,该镀铝层表面形成有钝化层,该钝化层表面涂覆有导热纳米涂层;藉此,其在可以做得较薄较轻的前提下,还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刚性,尤其是,其凭借导热纳米涂层对钢带表面进行改性,大大提高了其热传导性能,实现快速、高效地导热;以及,其对钢带进行了倒圆设计,有利于增大导热面积,也使得钢带的抗弯性得到提高。

  【IPC分类】H05K7/20

  【公开号】CN205266115

  【申请号】CN201521108803

  【发明人】王松, 唐承伟, 刘兵帅, 赵虎, 张东风

  【申请人】东莞市灿煜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9日

  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散热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信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散热构件。

  【背景技术】

  [0002]交换机是通讯领域常用的电子产品。交换机中必须使用线路板,交换机在使用过程中线路板会产生热量,为避免交换机过热,影响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则必须对线路板散热,对小型交换机来说,安装散热风扇,不但会增大交换机的体积,而且增加成本,同时,风扇会产生噪音,也比较容易损坏,会影响到交换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散热构件。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散热构件,包括交换机外壳和线路板,于所述线路板的上面设置有上导热胶片,于该上导热胶片的上面设置有金属散热片;于所述线路板的下面设置有下导热胶片。

  [0005]所述上导热胶片与线路板胶连接。

  [0006]所述金属散热片与上导热胶片胶连接。

  [0007]所述下导热胶片与线路板胶连接。

  [0008]所述上导热胶片为上导热硅胶片。

  [0009]所述下导热胶片为下导热硅胶片。

  [0010]所述金属散热片为铝合金散热片。

  [0011]所述散热构件为两组。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交换机中尤其在小型交换机中,采用本散热构件为交换机散热,既可以解决交换机的过热问题,也可以解决因采用散热风扇而使交换机体积增大,成本增加,影响广品寿命等冋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散热构件示意图。

  [0014]图2为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散热构件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图1和图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图2所不,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散热构件,包括交换机外壳I和线路板2,于所述线路板2的上面设置有上导热胶片3,于该上导热胶片3的上面设置有金属散热片4;于所述线路板2的下面设置有下导热胶片5。

  [0017]所述上导热胶片3与线路板2胶连接。

  [0018]所述金属散热片4与上导热胶片3胶连接。

  [0019]所述下导热胶片5与线路板2胶连接。

  [0020]所述上导热胶片3为上导热硅胶片。

  [0021]所述下导热胶片5为下导热硅胶片。

  [0022]所述金属散热片4为铝合金散热片。

  [0023]所述散热构件为两组。

  [0024]下导热胶片5与交换机的外壳I内表面贴合,线路板2产生的热量一部分通过下导热胶片5传递至外壳I,再散发到空中,下导热胶片5为一种有一定弹性的物体,当它与交换机的外壳I内面贴合时,可以最大限度的与交换机的外壳I接触,从而达到最大散热效率。

  [0025]线路板2产生的热量一部分通过上导热胶片3传递至金属散热片4,散发至交换机内部,再通过交换机外壳I散发至空中。

  [0026]本实用新型设计简明,结构精巧,实用方便。

  [002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依据上述实施例所做的等同置换和推演,均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散热构件,包括交换机外壳和线路板,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线路板的上面设置有上导热胶片,于该上导热胶片的上面设置有金属散热片;于所述线路板的下面设置有下导热胶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散热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热胶片与线路板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散热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散热片与上导热胶片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散热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热胶片与线路板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散热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热胶片为上导热硅胶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散热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热胶片为下导热硅胶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散热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散热片为铝合金散热片。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散热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构件为两组。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散热构件,包括交换机外壳和线路板,于所述线路板的上面设置有上导热胶片,于上导热胶片的上面设置有金属散热片,于所述线路板的下面设置有下导热胶片,下导热胶片与交换机的外壳内表面贴合;下导热胶片为有一定弹性的物体,能有效保证下导热胶片与交换机外壳内表面贴合紧密;线路板产生的热量一部分通过上导热胶片传递至金属散热片再扩散至交换机内部,再通过交换机外壳扩散至空中,一部分热量通过下导热胶片传递至交换机外壳再扩散至空中;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小型交换机,可有效避免因安装散热风扇而带来的体积增大,成本增加,容易损坏等问题。

  【IPC分类】H04L12/931, H05K7/20

  【公开号】CN205266116

  【申请号】CN201521111595

  【发明人】藏培翔

  【申请人】东莞市铨智科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9日

  压缩机电器盒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电器盒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0002]螺杆式水冷冷水机组的螺杆压缩机的电器盒在名义工况下,出现凝露现象。凝露对电器盒内接线存在电气安全隐患,也会对压缩机的金属件造成腐蚀。由于电器盒内无法黏贴保温海绵,现有方法是,在电器盒的最低端开孔,排泄凝露水,以减低凝露水造成的危害。但此种情况下电器盒中仍然会有凝露水,从而不能避免电气安全隐患的发生,也仍然会有金属腐蚀问题,影响了设备的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压缩机电器盒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电器盒,包括:盒体,开设有热源管进口和热源管出口;热源管,热源管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盒体中并具有穿设入热源管进口的伸入端和伸出热源管出口伸出端,以在盒体中形成热交换区。

  [0005]进一步地,盒体具有与压缩机的机体相连接的盒体基座,热源管贴合设置于盒体基座上。

  [0006]进一步地,位于盒体中的至少部分的热源管贴合设置于盒体基座上。

  [0007]进一步地,压缩机电器盒具有:多个接线柱,位于盒体内并与盒体基座相连接,热源管绕设并贴合设置于多个接线柱上以形成热交换区。

  [0008]进一步地,压缩机电器盒具有:多个接线柱,位于盒体内并与盒体基座相连接,多个接线柱形成接线柱组,热源管围绕接线柱组设置以形成热交换区,热源管与接线柱组具有间隔距离。

  [0009]进一步地,接线柱组呈矩形分布,热源管围绕接线柱组设置多圈。

  [0010]进一步地,压缩机电器盒包括:钣金管架,与盒体基座相连接并与热源管卡接;固定件,将钣金管架固定于盒体基座上。

  [0011]进一步地,热源管为油管。

  [0012]进一步地,油管由铜制成。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压缩机电器盒,压缩机电器盒为上述的压缩机电器盒。

  [0014]进一步地,包括:压缩机机体,具有压缩机排气口和压缩机进油口,压缩机电器盒与压缩机机体相连接;油分尚器,油分尚器的入口与压缩机排气口相连通,油分尚器的出口与热源管的入口端相连通,热源管的出口端与压缩机的进油口相连通;其中,热源管为油管,油管中的工质为压缩机的油分离器分离出的润滑油。

  [0015]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盒体内设置有热源管,热源管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盒体中并具有穿设入热源管进口的伸入端和伸出热源管出口伸出端,以在盒体中形成热交换区。热源管在盒体内形成热交换区,提高电器盒的表面温度,进而消除凝露问题,从而避免了电气安全隐患的发生和金属腐蚀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电器盒及具有其的压缩机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电器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0]10、盒体;11、热源管进口; 12、热源管出口; 13、盒体基座;20、热源管;30、接线柱;40、压缩机电器盒;50、压缩机机体;51、压缩机排气口;52、压缩机进油口;60、油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电器盒。具体地,压缩机电器盒包括盒体10和热源管20。其中,盒体10开设有热源管进口 11和热源管出口 12,热源管20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盒体10中,热源管20具有穿设入热源管进口 11的伸入端和伸出热源管出口 12伸出端,以在盒体1中形成热交换区。

  [0023]热源管20在盒体10内形成热交换区,提高电器盒的表面温度,进而消除凝露问题,从而避免了电气安全隐患的发生和金属腐蚀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电器盒及具有其的压缩机安全可靠。

  [0024]如图1所示,盒体10具有与压缩机的机体相连接的盒体基座13,为了提高导热性,将热源管20贴合设置于盒体基座13上。

  [0025]其中,盒体基座13可以是形成盒体10的一个壁。

  [0026]优选地,位于盒体10中的至少部分的热源管20贴合设置于盒体基座13上。热源管20可以全部位于盒体10中,也可以部分位于盒体10中。位于盒体10中的热源管20可以全部贴合设置在盒体基座13上,也可以部分贴合设置在盒体基座13上。

  [0027]压缩机电器盒具有多个接线柱30,位于盒体10内并与盒体基座13相连接。位于盒体10中的热源管20与压缩机电器盒的接线柱30之间的设置关系,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两种实施例:

  [0028]一种实施例为,压缩机电器盒具有多个接线柱30,多个接线柱30位于盒体10内并与盒体基座13相连接,热源管20绕设并贴合设置于多个接线柱30上以形成热交换区。

  [0029]另一种实施例为,压缩机电器盒具有多个接线柱30,多个接线柱30位于盒体10内并与盒体基座13相连接。多个接线柱30形成接线柱组,热源管20围绕接线柱组设置以形成热交换区,热源管20与接线柱组具有间隔距离。如图1所示,热源管20围绕在接线柱组的外周且与接线柱组具有距离。便于热源管20传递热量,也便于更换和维修热源管20。

  [0030]进而地,接线柱组呈矩形分布,热源管20围绕接线柱组设置多圈。

  [0031]压缩机电器盒包括钣金管架(图

  中未示出)和固定件(图中未示出),钣金管架与盒体基座13相连接并与热源管20卡接,固定件将钣金管架固定于盒体基座13上。钣金管架用于压住热源管20,固定件用于将钣金管架固定在盒体基座13上。

  [0032]优选地,热源管20为油管,油管由铜制成。当物体的温度低于湿空气的露点温度时,物体表面就会出现凝露现象。解决凝露现象,方法之一是提高物体表面的温度。因此,在压缩机电器盒的引入高温润滑油,以抵消吸气端的低温传热,进而提高其表面温度,消除凝露问题。

  [0033]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压缩机包括压缩机电器盒40,压缩机电器盒40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压缩机电器盒。

  [0034]具体地,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机体50和油分离器60。压缩机机体50具有压缩机排气口 51和压缩机进油口 52,压缩机电器盒40与压缩机机体50相连接。油分离器60的入口与压缩机排气口 51相连通,油分离器60的出口与热源管20的入口端相连通,热源管20的出口端与压缩机进油口52相连通。其中,热源管20油管中的工质为压缩机的油分离器分离出的润滑油为油管。从油分离器60的储油槽来的高温高压润滑油,经过热源管20即铜管,进入压缩机电器盒内,贴着电器盒的底部即贴着盒体基座13盘绕,形成热交换影响区,抵消吸气端的低温传热,提高电器盒底部的表面温度,进而还能提高整个电器盒的表面温度,再回到压缩机进油口 52 (压缩机吸入终了段)。

  [0035]特别地,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在螺杆压缩机中,利用螺杆式冷水水冷机组现有的回油系统,通过增加铜管即热源管20,在压缩机电器盒的盒体10内形成热交换影响区,提高电器盒的温度,进而消除凝露问题,从而消除电气安全隐患和金属腐蚀问题。在螺杆压缩机的电器盒中引入高温润滑油,以抵消吸气端的低温传热,进而提高其表面温度,消除凝露问题。

  [0036]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0037]热源管20在盒体10内形成热交换区,提高电器盒的表面温度,进而消除凝露问题,从而避免了电气安全隐患的发生和金属腐蚀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电器盒及具有其的压缩机安全可靠。

  [00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压缩机电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10),开设有热源管进口( 11)和热源管出口( 12); 热源管(20),所述热源管(20)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盒体(10)中并具有穿设入所述热源管进口(11)的伸入端和伸出所述热源管出口(12)伸出端,以在所述盒体(10)中形成热交换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0)具有与所述压缩机的机体相连接的盒体基座(13),所述热源管(20)贴合设置于所述盒体基座(1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电器盒,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盒体(10)中的至少部分的所述热源管(20)贴合设置于所述盒体基座(13)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电器盒具有: 多个接线柱(30),位于所述盒体(10)内并与所述盒体基座(13)相连接,所述热源管(20)绕设并贴合设置于多个所述接线柱(30)上以形成所述热交换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电器盒具有: 多个接线柱(30),位于所述盒体(10)内并与所述盒体基座(13)相连接,所述多个接线柱(30)形成接线柱组,所述热源管(20)围绕所述接线柱组设置以形成所述热交换区,所述热源管(20)与所述接线柱组具有间隔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组呈矩形分布,所述热源管(20)围绕所述接线柱组设置多圈。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电器盒包括: 钣金管架,与所述盒体基座(13)相连接并与所述热源管(20)卡接; 固定件,将所述钣金管架固定于所述盒体基座(13)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管(20)为油管。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由铜制成。10.—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电器盒(40),所述压缩机电器盒(40)为权利要求I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电器盒。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机体(50),具有压缩机排气口(51)和压缩机进油口(52),所述压缩机电器盒(40)与所述压缩机机体(50)相连接; 油分离器(60),所述油分离器(60)的入口与所述压缩机排气口(51)相连通,所述油分离器(60)的出口与所述热源管(20)的入口端相连通,所述热源管(20)的出口端与所述压缩机进油口(52)相连通; 其中,所述热源管(20)为油管,所述油管中的工质为压缩机的油分离器分离出的润滑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电器盒及具有其的压缩机。压缩机电器盒,包括:盒体,开设有热源管进口和热源管出口;热源管,热源管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盒体中并具有穿设入热源管进口的伸入端和伸出热源管出口伸出端,以在盒体中形成热交换区。热源管在盒体内形成热交换区,提高电器盒的表面温度,进而消除凝露问题,从而避免了电气安全隐患的发生和金属腐蚀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电器盒及具有其的压缩机安全可靠。

  【IPC分类】H05K7/20, F04C29/00

  【公开号】CN205266117

  【申请号】CN201521116806

  【发明人】吴宏择, 龙忠铿, 刘华, 李莹, 罗炽亮, 张丙, 陈耿松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