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挤压成型机的制作工艺流程

博主:adminadmin 2022-10-20 17:10:01 条评论
摘要:钢管挤压成型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管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管挤压成型机。【背景技术】[0002]挤压钢管分别是以冷挤压、热挤压、温挤压的工艺生产的管材。[0003]热挤压广泛用于生产铝、铜...

  钢管挤压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一种钢管挤压成型机的制作工艺流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管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管挤压成型机。

  【背景技术】

  [0002]挤压钢管分别是以冷挤压、热挤压、温挤压的工艺生产的管材。

  [0003]热挤压广泛用于生产铝、铜等有色金属的管材和型材等。钢的热挤压既用以生产特殊的管材和型材,也用以生产难以用冷挤压或温挤压成形的实心和孔心(通孔或不通孔)的碳钢和合金钢零件,如具有粗大头部的杆件、炮筒、容器等。热挤压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优于热模锻件,但配合部位一般仍需要经过精整或切削加工。

  [0004]冷挤压原来只用于生产铅、锌、锡、铝、铜等的管材、型材,以及牙膏软管(外面包锡的铅)、干电池壳(锌)、弹壳(铜)等制件。20世纪中期冷挤压技术开始用于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件,如各种截面形状的杆件和杆形件、活塞销、扳手套筒、直齿圆柱齿轮等,后来又用于挤压某些高碳钢、滚动轴承钢和不锈钢件。冷挤压件精度高、表面光洁,可以直接用作零件而不需经切削加工或其他精整。冷挤压操作简单,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较小制件(钢挤压件直径一般不大于100毫米)。

  [0005]温挤压是介于冷挤压与热挤压之间的中间工艺,在适宜的情况下采用温挤压可以兼得两者的优点。但温挤压需要加热坯料和预热模具,高温润滑尚不够理想,模具寿命较短,所以应用不甚广泛。

  [0006]挤压加工在坯料处理、挤压道次、挤压力、模具寿命和挤压设备方面依坯料和挤压件要求的不同各有一些工艺上的特点。

  [0007]冷挤压硬铝、铜和钢等时,为降低材料的硬度、变形抗力和提高塑性,需要先对坯料进行软化退火处理。热挤压则不需要经过退火处理。

  【发明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管挤压成型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受挤压时钢管塑型不利的问题。

  [0009]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管挤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减速器、转轴、芯模、芯轴、压模A、压模B、压模C、压模D、压模E、压模F、承压模、压力网A、压力网B、压力腔A、压力腔B、压力囊架A、压力囊架B、架轴固定部A、架轴固定部B、椭圆承压环固定架、椭圆承压环A、椭圆承压环B、架轴、矫直棍、固定环A、固定环B、压力囊A、压力囊B,所述减速器在所述电机上,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减速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芯模,所述芯模连接所述芯轴,所述固定环A在所述芯轴、压模D之间,所述固定环B在所述芯轴、压模C之间,所述压模B、压模D、压模F在所述芯轴的上面,所述压模A、压模C、压模E在所述芯轴的下面,所述压模C在所述压模A、压模E之间,所述压模D在所述压模B、压模F之间,所述压力腔A在所述压模E的里面,所述压力囊架A在所述压力腔A的里面,所述压力腔B在所述压模F的里面,所述压力囊架B在所述压力腔B的里面,所述矫直辊在所述芯轴的旁边,所述架轴固定部A在所述压模D上,所述架轴固定部B在所述压模C上,所述架轴贯穿所述矫直辊,所述架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架轴固定部A,所述架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架轴固定部B,所述椭圆承压环固定架在所述架轴固定部A、架轴固定部B之间,所述椭圆承压环A、椭圆承压环B在所述椭圆承压环固定架的里面,所述椭圆承压环A、椭圆承压环B在所述架轴的上面。

  [0010]所述压力网A在所述压模B的里面,所述压力网B在所述压模A的里面。

  [0011]所述压力囊A在所述压力囊架A的里面。

  [0012]所述压力囊B在所述压力囊架B的里面。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4]I本钢管挤压成型机,设有两个固定环,在钢管受挤压成型时,可以固定和保持挤压效果,同时配合压模、矫直辊,并通过椭圆承压环扩散压力,可以保证挤压突起不会改变形状,保证塑型的完成。

  [0015]2矫直辊的使用,可以辅助钢管塑型,起到稳定的作用,同时发挥矫直的功效,使管材受挤压不至于产生大的弯曲。

  [0016]3压力网、压力囊的设置,减轻了压模的重量,同时网状结构和腔囊结构,可以有效分散压力,对压模是很有效的保护。

  [0017]4芯模配合压模的使用可以使钢管产生扩口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0]图中:1-电机,2-减速器,3-转轴,4-芯模,5-芯轴,6_压模A,7_压模B,8-压模C,9-压模D,10-压模E,11-压模F,12-承压模,13-压力网A,14-压力网B,15-压力腔A,16-压力腔B,17-压力囊架A,18-压力囊架B,19-架轴固定部A,20-架轴固定部B,21-椭圆承压环固定架,22-椭圆承压环A,23-椭圆承压环B,24-架轴,25-矫直辊,26-固定环A,27-固定环B,28-压力囊A,29-压力囊B。

  [0021 ] 实施例:

  [0022]本实施例包括电机1、减速器2、转轴3、芯模4、芯轴5、压模A6、压模B7、压模C8、压模D9、压模E10、压模F11、承压模12、压力网A13、压力网B14、压力腔A15、压力腔B16、压力囊架A17、压力囊架B18、架轴固定部A19、架轴固定部B20、椭圆承压环固定架21、椭圆承压环A22、椭圆承压环B23、架轴24、矫直辊25、固定环A26、固定环B27、压力囊A28、压力囊B29,减速器2在电机上I,转轴3的一端连接减速器2,转轴3的另一端连接芯模4,芯模4连接芯轴5,固定环A26在芯轴5、压模D9之间,固定环B27在芯轴5、压模C8之间,压模B7、压模D9、压模Fll在芯轴5的上面,压模A6、压模C8、压模ElO在芯轴5的下面,压模C8在压模A6、压模ElO之间,压模D9在压模B7、压模F11之间,压力腔A15在压模E10的里面,压力囊架A17在压力腔A15的里面,压力腔B16在压模Fll的里面,压力囊架B18在压力腔B16的里面,矫直辊25在芯轴5的旁边,架轴固定部A19在压模D9上,架轴固定部B20在压模C8上,架轴24贯穿矫直辊25,架轴24的一端连接架轴固定部A19,架轴24的另一端连接架轴固定部B20,椭圆承压环固定架21在架轴固定部A19、架轴固定部B20之间,椭圆承压环A22、椭圆承压环B23在椭圆承压环固定架21的里面,椭圆承压环A22、椭圆承压环B23在架轴24的上面。

  [0023]压力网A13在压模B7的里面,压力网B14在压模A6的里面。

  [0024]压力囊A28在压力囊架A17的里面。

  [0025]压力囊B29在压力囊架B18的里面。

  [0026]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钢管挤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减速器、转轴、芯模、芯轴、压模A、压模B、压模C、压模D、压模E、压模F、承压模、压力网A、压力网B、压力腔A、压力腔B、压力囊架A、压力囊架B、架轴固定部A、架轴固定部B、椭圆承压环固定架、椭圆承压环A、椭圆承压环B、架轴、矫直辊、固定环A、固定环B、压力囊A、压力囊B,所述减速器在所述电机上,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减速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芯模,所述芯模连接所述芯轴,所述固定环A在所述芯轴、压模D之间,所述固定环B在所述芯轴、压模C之间,所述压模B、压模D、压模F在所述芯轴的上面,所述压模A、压模C、压模E在所述芯轴的下面,所述压模C在所述压模A、压模E之间,所述压模D在所述压模B、压模F之间,所述压力腔A在所述压模E的里面,所述压力囊架A在所述压力腔A的里面,所述压力腔B在所述压模F的里面,所述压力囊架B在所述压力腔B的里面,所述矫直辊在所述芯轴的旁边,所述架轴固定部A在所述压模D上,所述架轴固定部B在所述压模C上,所述架轴贯穿所述矫直辊,所述架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架轴固定部A,所述架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架轴固定部B,所述椭圆承压环固定架在所述架轴固定部A、架轴固定部B之间,所述椭圆承压环A、椭圆承压环B在所述椭圆承压环固定架的里面,所述椭圆承压环A、椭圆承压环B在所述架轴的上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挤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网A在所述压模B的里面,所述压力网B在所述压模A的里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挤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囊A在所述压力囊架A的里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挤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囊B在所述压力囊架B的里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管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管挤压成型机,包括电机、减速器、转轴、芯模、芯轴、压模A、压模B、压模C、压模D、压模E、压模F、承压模、压力网A、压力网B、压力腔A、压力腔B、压力囊架A、压力囊架B、架轴固定部A、架轴固定部B、椭圆承压环固定架、椭圆承压环A、椭圆承压环B、架轴、矫直辊、固定环A、固定环B、压力囊A、压力囊B,所述减速器在所述电机上,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减速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芯模,所述芯模连接所述芯轴,所述固定环A在所述芯轴、压模D之间,所述固定环B在所述芯轴、压模C之间,所述压模B、压模D、压模F在所述芯轴的上面,所述压模A、压模C、压模E在所述芯轴的下面。

  【IPC分类】B21C23/21

  【公开号】CN205341536

  【申请号】CN201521091235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天津中电博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5日

  高压三通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压三通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0002]大口径的高压三通通常采用热压成型,热压成型三通的质量优劣往往决定于三通成型模具,对于大口径的三通成型模具,其用料较多,加工难度较大,因此加工成本和费用较昂贵,通常一只DN600等径的三通模具,通常需要8?9万元,甚至十几万元,如果制备DN600(主管)*DN550(支管)(支管也可以为DN500、DN450、DN400等)的异径三通每种规格都单独采用模具,则制造周期和制造成本将大大提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并且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三通成型模具。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三通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组合成中空结构的模具外壳,下模为组合结构。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下模由模框和模芯组成,且模芯设置在模框内部。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模芯为制备标准支管管径的模芯。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上模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模固定夹块。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下模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下模固定夹块。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变换下模模芯制备不同口径的支管,改变了现有的异径三通通过整体加工下模的模式,简化了制造流程,节约了制造成本,缩短制造周期。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左视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下模主视图。

  [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下模左视图。

  [0015]图中101.上模,102.上模固定夹块,103.下模模框,104.下模固定夹块,105.模芯,106.下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2、3、4所示,一种高压三通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01和下模106,上模101和下模106组合成中空结构的模具外壳,其中下模106为组合结构,下模106由下模模框103和模芯105所组成,模芯105设置在下模模框103的内部,模芯105为制备标准支管管径的模芯,上模101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模固定夹块102,下模106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下模固定夹块104。

  [0017]模芯105加工时,要注意与下模模框103的贴合,三通支管的颈部以及与下模模框103结合处需过度圆滑,模芯105装配时依靠自身的重力,应与下模模框103贴合紧密,内壁应光滑。其中图1和图2中的模芯105直径为Φ=550πιπι,图3和图4中的模芯105直径为Φ=400mm,模芯105规格可以根据三通管的制备规格进行更换,在不改变三通主管的提前下,通过改变三通支管完成异径三通的制备,方便实用。

  [0018]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高压三通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01)和下模(106),所述上模(101)和下模(106)组合成中空结构的模具外壳,其特征是,所述下模(106)为组合结构,上模(101)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模固定夹块(102),下模(106)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下模固定夹块(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三通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下模(106)由下模模框(103)和模芯(105)组成,且模芯(105)设置在下模模框(103)内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压三通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组合成中空结构的模具外壳,下模为组合结构,模芯设置在下模模框内部,模芯直径可调。本实用新型制备异径的三通模具,通过变换下模模芯制备不同口径的支管,改变了现有的异径三通通过整体加工下模的模式,简化了制造流程,节约了制造成本,缩短了制造周期。

  【IPC分类】B21C25/02

  【公开号】CN205341537

  【申请号】CN201520918672

  【发明人】何广熟, 林恒龙, 蒯尧山, 衡长桥

  【申请人】扬州华宇管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