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顶用钢结构简易棚的制作工艺流程

博主:adminadmin 2022-10-20 10:55:01 条评论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物品,特别是指一种楼顶用钢结构简易棚。背景技术:城市楼房日益增多的同时,绿化面积减少,空气质量逐年变差。如果可以在楼顶开辟绿化空间,那么既可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又可以改善...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物品,特别是指一种楼顶用钢结构简易棚。

一种楼顶用钢结构简易棚的制作工艺流程

  背景技术:

  城市楼房日益增多的同时,绿化面积减少,空气质量逐年变差。如果可以在楼顶开辟绿化空间,那么既可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又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现有的钢结构简易棚大多针对地面上的使用而设计,将其用于楼顶时存在体积庞大、安装不便、无法移动、种植面积有限且容易导致楼顶漏水等缺陷。如何设计一种楼顶用钢结构简易棚,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楼顶用钢结构简易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楼顶用钢结构简易棚,包括两根竖直的第一钢架、横梁、两根坡面钢架、两根竖直的第二钢架、蓄水槽、至少两个种植板以及滚轮,横梁为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第一钢架和第二钢架为碳素结构钢,蓄水槽的底部设有多个均布的出水孔,种植板上设有拉手;

  横梁可拆式连接于两根第一钢架的顶端之间,坡面钢架可拆式连接于第一钢架与第二钢架的顶端之间,蓄水槽可拆式设于两根坡面钢架的低处;

  两根第一钢架所在的水平面与两根第二钢架所在的水平面平行,位于同一侧的第一钢架和第二钢架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导轨,位于同一侧的第一钢架、第二钢架及导轨组合形成直角梯形结构,两根第一钢架之间、两根第二钢架之间、两根坡面钢架之间及第一钢架与第二钢架之间均安装有玻璃钢,玻璃钢上设有进出口或通风口。

  优选的,两根坡面钢架形成的坡面的坡度为3-30°。

  最为优选的,种植板由上往下依序包括土壤层、保水层、隔离层和防水层,滚轮为自带锁紧机构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专门用于楼顶,结构合理、安装与移动方便、种植面积大且不会导致楼顶漏水,值得应用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钢架;2、横梁;3、坡面钢架;4、第二钢架;5、蓄水槽;6、种植板;61、拉手;62、导轨;7、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楼顶用钢结构简易棚,包括两根竖直的第一钢架1、横梁2、两根坡面钢架3、两根竖直的第二钢架4、蓄水槽5、至少两个种植板6以及滚轮7,横梁2为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第一钢架1和第二钢架4为碳素结构钢,蓄水槽5的底部设有多个均布的出水孔,种植板6上设有拉手61;

  横梁2可拆式连接于两根第一钢架1的顶端之间,坡面钢架3可拆式连接于第一钢架1与第二钢架4的顶端之间,蓄水槽5可拆式设于两根坡面钢架3的低处;

  两根第一钢架1所在的水平面与两根第二钢架4所在的水平面平行,位于同一侧的第一钢架1和第二钢架4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导轨62,位于同一侧的第一钢架1、第二钢架4及导轨62组合形成直角梯形结构,两根第一钢架1之间、两根第二钢架4之间、两根坡面钢架3之间及第一钢架1与第二钢架4之间均安装有玻璃钢,玻璃钢上设有进出口或通风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至少2个可抽拉的种植板6,增大了种植面积,上层的种植板6种喜阳植物,下层的种植板6种喜阴植物,通过拉手61可以将上层的种植板拉出使之与下层的种植板错位以方便光照;蓄水槽5可以收集雨水,需要灌溉时开启蓄水槽5底部的出水孔,通过拉手61匀速拉动种植板6,即可以对种植板6上的作物进行均匀灌溉。另外,各个部件的安装均采取可拆式连接,既方便安装,又方便拆卸;整个简易棚配有滚轮7,方便在楼顶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专门用于楼顶,结构合理、安装与移动方便、种植面积大且不直接与楼顶接触,因而不会导致楼顶漏水,值得应用推广。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两根坡面钢架3形成的坡面的坡度为3-30°。经验证,坡度为3-30°时,可以及时、有效地将雨雪沿坡收集到蓄水槽5内,既避免雨雪停留在坡面,又提高了雨雪收集的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种植板6由上往下依序包括土壤层、保水层、隔离层和防水层,滚轮7为自带锁紧机构的滚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楼顶用钢结构简易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竖直的第一钢架(1)、横梁(2)、两根坡面钢架(3)、两根竖直的第二钢架(4)、蓄水槽(5)、至少两个种植板(6)以及滚轮(7),横梁(2)为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第一钢架(1)和第二钢架(4)为碳素结构钢,蓄水槽(5)的底部设有多个均布的出水孔,种植板(6)上设有拉手(61);

  横梁(2)可拆式连接于两根第一钢架(1)的顶端之间,坡面钢架(3)可拆式连接于第一钢架(1)与第二钢架(4)的顶端之间,蓄水槽(5)可拆式设于两根坡面钢架(3)的低处;

  两根第一钢架(1)所在的水平面与两根第二钢架(4)所在的水平面平行,位于同一侧的第一钢架(1)和第二钢架(4)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导轨(62),位于同一侧的第一钢架(1)、第二钢架(4)及导轨(62)组合形成直角梯形结构,两根第一钢架(1)之间、两根第二钢架(4)之间、两根坡面钢架(3)之间及第一钢架(1)与第二钢架(4)之间均安装有玻璃钢,所述玻璃钢上设有进出口或通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顶用钢结构简易棚,其特征在于:两根坡面钢架(3)形成的坡面的坡度为3-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顶用钢结构简易棚,其特征在于:种植板(6)由上往下依序包括土壤层、保水层、隔离层和防水层,滚轮(7)为自带锁紧机构的滚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楼顶用钢结构简易棚,包括两根竖直的第一钢架、横梁、两根坡面钢架、两根竖直的第二钢架、蓄水槽、至少两个种植板以及滚轮,蓄水槽的底部设有多个均布的出水孔,种植板上设有拉手;横梁可拆式连接于两根第一钢架的顶端之间,坡面钢架可拆式连接于第一钢架与第二钢架的顶端之间,蓄水槽可拆式设于两根坡面钢架的低处;两根第一钢架所在的水平面与两根第二钢架所在的水平面平行,位于同一侧的第一钢架和第二钢架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导轨,位于同一侧的第一钢架、第二钢架及导轨组合形成直角梯形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安装与移动方便、种植面积大且不会导致楼顶漏水,值得应用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黄熙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黄河钢构有限公司

  文档号码:201621330350

  技术研发日:2016.12.07

  技术公布日:2017.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