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复合彩涂保温钢板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博主:adminadmin 2022-10-20 03:55:01 条评论
摘要:一种高分子复合彩涂保温钢板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板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彩涂保温钢板。【背景技术】[0002]彩色涂层钢板是指在连续机组上以冷轧带钢、镀锌带钢(电镀锌...

  一种高分子复合彩涂保温钢板的制作方法

高分子复合彩涂保温钢板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板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彩涂保温钢板。

  【背景技术】

  [0002]彩色涂层钢板是指在连续机组上以冷轧带钢、镀锌带钢(电镀锌和热镀锌)为基板,经过表面预处理(脱脂、清洗、化学转化处理),以连续的方法涂上一层或多层液态涂料(辊涂法),经过烘烤和冷却而制成的产品。由于涂层可以有各种不同的颜色,习惯上把涂层钢板叫做彩色涂层钢板或彩涂钢板。

  [0003]彩涂钢板具有轻质、美观和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同时,彩涂钢板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危害较小,且可以回收利用,大大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此外,彩涂钢板的自重较轻,可以节省承重结构用料,降低造价,且其可直接加工,给建筑业、造船业、车辆制造业、家具行业、电气行业等提供了一种新型原材料,起到了以钢代木、高效施工、节约能源、防止污染等良好效果。

  [0004]彩涂钢板用作建筑墙板时,通常需要在施工现场制作保温涂层,影响施工进程;同时,将彩涂钢板与墙体进行安装时,需要加设过多的辅助连接支架,施工过程复杂;此外,现有的彩涂钢板在用作建筑墙板时还存在强度低、保温层容易脱落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强度高、保温效果好且安装方便的高分子复合彩涂保温钢板。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分子复合彩涂保温钢板,包括复合彩涂钢板,所述复合彩涂钢板的内侧设有保温层,复合彩涂钢板和保温层的侧边设有工字型框架,复合彩涂钢板包括由Q195L碳素结构钢制成的基板,基板的外侧和内侧分别设有外侧蜂窝结构层和内侧蜂窝结构层,外侧蜂窝结构层的外侧设有外侧化学转化膜层,外侧化学转化膜层的外侧设有外侧彩涂层,内侧蜂窝结构层的内侧设有内侧化学转化膜层,内侧化学转化膜层的内侧设有内侧彩涂层,保温层位于内侧彩涂层的内侧,保温层内设有钢丝网,保温层朝向墙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连接丝杆,连接丝杆的一端与钢丝网连接,连接丝杆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并与连接套筒的一端连接,连接套筒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长条形的连接螺栓孔。

  [0007]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数量是三个,三个连接件沿纵向上等间距布置。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筒焊接在连接板上。

  [0009]优选地,所述外侧蜂窝结构层和内侧蜂窝结构层的厚度相同。

  [0010]优选地,所述外侧化学转化膜层的厚度与内侧化学转化膜层的厚度相同。

  [0011]优选地,所述钢丝网由多根间距相等的钢丝纵横垂直交叉焊接而成。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通过选取Q195L碳素结构钢作为基板,在基板的内外分别设置蜂窝结构层、化学转化膜层和彩涂层,不仅能够提高油漆与基材的结合力,使加工性能优异,还能够提高钢板的强度与耐腐蚀性;

  [0013]其次,将复合彩涂钢板与保温板预制成一体,能够避免施工现场浇筑带来的影响施工进程的问题,可加快施工速度,并能提高施工现场的操作安全性。同时在保温层内设置钢丝网,能够提高保温层的强度,进而确保整个保温钢板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此外,在复合彩涂钢板与保温层的侧边设置工字型框架,可提高钢板与保温层的连接牢固性,避免保温层的脱落;

  [0014]最后,在保温层朝向墙体的一侧设置连接件,采用连接丝杠与连接套筒的结构形式,能够方便调节保温钢板与墙体之间的间隙,满足不同施工场合的要求,并可避免加设过多辅助连接架带来的施工困难的问题,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同时,设置连接板与墙体连接,能够增大接触面积,提高连接牢固性,此外,连接板上设置的长条形连接螺栓孔还能方便调节位置,方便施工。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复合彩涂钢板,11、基板,12、外侧蜂窝结构层,13、内侧蜂窝结构层,14、夕卜侧化学转化膜层,15、内侧化学转化膜层,16、外侧彩涂层,17、内侧彩涂层,2、保温层,21、钢丝网,3、连接件,31、连接丝杆,32、连接套筒,3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001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分子复合彩涂保温钢板,包括复合彩涂钢板I和位于其内侧的保温层2,在复合彩涂钢板和保温层的侧边设有工字型框架,可提高钢板与保温层的连接牢固性,避免保温层的脱落,使用可靠。

  [0019]复合彩涂钢板I包括由Q195L碳素结构钢制成的基板11,在基板11的外侧和内侧分别设有能够提高钢板强度的厚度相同的外侧蜂窝结构层12和内侧蜂窝结构层13,外侧蜂窝结构层的外侧设有外侧化学转化膜层14,内侧蜂窝结构层的内侧设有内侧化学转化膜层15,外侧化学转化膜层14和内侧化学转化膜层15的厚度相同并能够起到提高油漆与基材结合力的作用。在内侧化学转化膜层的内侧设有内侧彩涂层17,外侧化学转化膜层的外侧设有外侧彩涂层16,内外彩涂层能够提高钢板的耐腐蚀性,并使整个复合彩涂保温钢板的外形美观。

  [0020]保温层2位于内侧彩涂层17的内侧,保温层2内设有能够增强保温层强度的钢丝网21,具体地,钢丝网21由多根间距相等的钢丝纵横垂直交叉焊接而成。

  [0021]保温层2朝向墙体的一侧设有三个沿纵向上等间距布置的连接件3,具体地,连接件3包括连接丝杆31,连接丝杆31的一端与钢丝网21连接,连接丝杆31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并与连接套筒32的一端连接,连接套筒32的另一端焊接在与墙体连接的连接板33上。在连接板33上设有长条形的连接螺栓孔,能够方便调节位置,方便施工。

  [0022]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高分子复合彩涂保温钢板,包括复合彩涂钢板(I),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彩涂钢板(I)的内侧设有保温层(2),复合彩涂钢板(I)和保温层(2)的侧边设有工字型框架,复合彩涂钢板(I)包括由Q195L碳素结构钢制成的基板(11 ),基板(11)的外侧和内侧分别设有外侧蜂窝结构层(12)和内侧蜂窝结构层(13),外侧蜂窝结构层(12)的外侧设有外侧化学转化膜层(14),外侧化学转化膜层(14)的外侧设有外侧彩涂层(16),内侧蜂窝结构层(13)的内侧设有内侧化学转化膜层(15),内侧化学转化膜层(15)的内侧设有内侧彩涂层(17),保温层(2)位于内侧彩涂层(17)的内侧,保温层(2)内设有钢丝网(21),保温层(2)朝向墙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连接件(3 ),连接件(3 )包括连接丝杆(31),连接丝杆(31)的一端与钢丝网(21)连接,连接丝杆(31)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并与连接套筒(32)的一端连接,连接套筒(32 )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板(33 ),连接板(33 )上设有长条形的连接螺栓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复合彩涂保温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的数量是三个,三个连接件(3)沿纵向上等间距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分子复合彩涂保温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32)焊接在连接板(33)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分子复合彩涂保温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蜂窝结构层(12)和内侧蜂窝结构层(13)的厚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分子复合彩涂保温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化学转化膜层(14)的厚度与内侧化学转化膜层(15)的厚度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复合彩涂保温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21)由多根间距相等的钢丝纵横垂直交叉焊接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钢板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彩涂保温钢板,包括复合彩涂钢板,复合彩涂钢板的内侧设有保温层,复合彩涂钢板和保温层的侧边设有工字型框架,复合彩涂钢板包括由Q195L碳素结构钢制成的基板,基板的内侧和外侧分别依次设有内外蜂窝结构层、内外化学转化膜层和内外彩涂层,保温层位于内侧彩涂层的内侧,保温层内设有钢丝网,保温层朝向墙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连接丝杆,连接丝杆的一端与钢丝网连接,连接丝杆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并与连接套筒的一端连接,连接套筒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长条形的连接螺栓孔。本实用新型具有强度高、保温效果好且安装方便的优点。

  【IPC分类】E04F13-24, E04F13-075

  【公开号】CN204435721

  【申请号】CN201520178115

  【发明人】张银峰, 邢本召

  【申请人】山东众冠钢板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7日

  几何拼花瓷砖及其制作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瓷砖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几何拼花瓷砖及其制作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瓷砖,是以耐火的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经由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之过程,而形成之一种耐酸碱的瓷质或石质等之建筑或装饰之材料,总称之为瓷砖。其原材料多由粘土、石英沙等等混合而成。瓷砖的历史应该追溯到公元前,当时,埃及人已开始用瓷砖来装饰各种类型的房屋。人们将粘土砖在阳光下晒干或者通过烘焙的方法将其烘干,然后用从铜中提取出的蓝釉进行上色。

  [0003]由于在居家装饰装修过程中斗会用到瓷砖,广大用户对瓷砖也已不再陌生,由于瓷砖白净,带有花纹图案,因此深受喜爱;无论是居家装饰还是市面上出售的瓷砖几乎都是方形形状;铺贴时一张一张挨近贴起而成,瓷砖之间缝隙呈直线。由于现有瓷砖形状较为规则,在贴砖过程中彼此相邻的瓷砖之间不能相互依托,不能相互承受支撑,虽然也能紧贴于墙面或地面,但对工人技术要求较高,技术不娴熟的操作人员往往会返工,不利于施工进度;除此之外,由于现有瓷砖形状较为规则,即使贴好的瓷砖也会因此瓷砖之间相互不能受力而出现短时间脱落;故,现有瓷砖形状较为规则不利于铺贴,除了表面图案之外,其结构本身组合搭配效果也较为欠佳。

  [0004]专利申请号CN201410197466.5公开了一种波纹边原生态仿真面瓷砖制作模具,包括底模芯、面模芯和模腔侧板;通过该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具制备的瓷砖;1.原生态仿真面的设计是满足原生态的建筑装饰素材在瓷砖上的应用,石头、竹木、花草、动物等一切原生态形状转移到瓷砖表面上;2.为满足瓷砖表面图案的完整性和铺贴使用后图案的连续性设计的波浪纹曲边形状;3.为解决产品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因砖坯应力作用致坯体开裂在产品曲边和模具侧板形状上设计的削应力形状;4.为解决瓷砖坯体在压制和烧制过程中坯体应力不平衡出现的开裂和变形缺陷设计的底模增压和解压区域,具体表现为减压和增压程度在±30% ;5.为满足砖坯在压制中脱模和生产工艺需要设置的侧板斜度为91?120度;6.为满足模腔侧板在砖坯压制中承受的较大的压力和耐磨性要求所选用的特殊合金材料等。由此可知,该瓷砖制作模具用于制备带有波纹边的原生态仿真面瓷砖,因此,逐渐在实现规则瓷砖到其他造型的转变,该带有波纹边的原生态仿真面瓷砖主要是强调瓷砖造型好看。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此提供一种几何拼花瓷砖及其制作模具;几何拼花瓷砖对瓷砖边缘端部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主要目的是利用凸出端部与凹空区域的相互对应后:其一利于铺贴,其二通过结构本身的改变使其体现出组合搭配效果好的作用。

  [000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选择所需的几何体按一定规律拼接、相交、修剪后所得的组合图形。构造一种几何拼花瓷砖,其特征在于:该瓷砖至少一边具备凸出端部,该瓷砖至少一边具备与所述凸出端部相适应的凹空区域。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几何拼花瓷砖,其特征在于:该瓷砖至少一边具备多个凸出端部,且该边还具备与凸出端部相适应的凹空区域。

  [0008]一种几何拼花瓷砖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芯、面模芯和模腔侧板;所述底模芯与面模芯相互匹配,所述底模芯与面模芯至少一边具备凸出端部,至少一边具备与所述凸出端部相适应的凹空区域。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几何拼花瓷砖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底模芯、面模芯和模腔侧板为合金材料制成

  [00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几何拼花瓷砖及其制作模具经过改进,结构设计合理,利用效率高,运行费用降低,广泛用于居家装饰领域,具有突破性作用。

  [00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几何瓷砖与现有方形砖相比,具有如下技术点:

  [0012]1、运用各种几何体组合而成,立体感强,美观大方,富于变化。

  [0013]2、组合后的图形单元美观艺术感强,更重要的是产品利于铺贴(即铺贴后瓷砖不易脱落),组合搭配效果好。

  [0014]3、针对复杂的模面和曲边形状,运用力学原理在模具上做了改进,解决了瓷砖在烧制过程中坯体开裂的技术难题。具体表现在底模背纹和曲边处设计有增减应力图形。

  [0015]4、产品模面运用先进的三维立体扫描和微雕刻技术解决了自然物体的仿真要求。

  [0016]5、生产模具改传统组合模腔侧板为新型合金一体模腔形式。解决了模具在高压下变形,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实施结构(平面形)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实施结构(浮雕面)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实施结构(产品拼花图案-平面形)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实施结构(产品拼花图案-浮雕面)

  [0021]图5-9是本实用新型几何拼花瓷砖的其他实施结构

  [0022]图10是本实用新型制作产品的底模芯

  [0023]图11是本实用新型制作产品的面模芯

  [0024]图12是本实用新型模具总成立体示意图

  [0025]图13是本实用新型模具俯视图

  [0026]图14是本实用新型图13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附图1-1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8]如图所示,一种几何拼花瓷砖10,该瓷砖10至少一边具备凸出端部11,该瓷砖10至少一边具备与所述凸出端部11相适应的凹空区域12。

  [0029]实施例1:几何拼花瓷砖10,如图1-2所示:该瓷砖10的左右两边具备凸出端部11,该瓷砖10的上下两边具备与所述凸出端部11相适应的凹空区域12。

  [0030]实施例2:几何拼花瓷砖10,该瓷砖10的左右两边具备2凸出端部11,且左右两边还具备与凸出端部11相适应的凹空区域12 ;该实施例中,瓷砖10的上边也形成有凸出端部11,其下边具备与上边凸出端部11相适应的凹空区域12。

  [0031]图5-9是几何拼花瓷砖的其他实施结构,各种几何体按一定规律排列,或相交或剪切后所得的组合图形。经艺术制作,有平面的,有浮雕面的,形状各异的几何拼花瓷砖。

  [0032]一种几何拼花瓷砖制作模具,如图10-14所示:该制作模具用于制备上述的几何拼花瓷砖,包括底模芯100、面模芯200和模腔侧板300 ;所述底模芯100与面模芯200相互匹配,所述底模芯100与面模芯200至少一边具备凸出端部,至少一边具备与所述凸出端部相适应的凹空区域;底模芯100、面模芯200和模腔侧板300为合金材料制成。

  [003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几何瓷砖与现有方形砖相比,具有如下技术点:

  [0034]1、运用各种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立体感强,美观大方,富于变化。

  [0035]2、组合后的图形单元美观艺术感强,更重要的是产品利于铺贴,组合搭配效果好。

  [0036]3、针对复杂的模面和曲边形状,运用力学原理在模具上做了改进,解决了瓷砖在烧制过程中坯体开裂的技术难题。具体表现在底模背纹和曲边处设计有增减应力图形。

  [0037]4、产品模面运用先进的三维立体扫描和微雕刻技术解决了自然物体的仿真要求。

  [0038]5、生产模具改传统组合模腔侧板为新型合金一体模腔形式。解决了模具在高压下变形,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的技术难题。

  [0039]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几何拼花瓷砖(10),其特征在于:该瓷砖(10)至少一边具备凸出端部(11),该瓷砖(10)至少一边具备与所述凸出端部(11)相适应的凹空区域(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几何拼花瓷砖,其特征在于:该瓷砖(10)至少一边具备多个凸出端部(11),且该边还具备与凸出端部(11)相适应的凹空区域(12)。

  3.一种几何拼花瓷砖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芯(100)、面模芯(200)和模腔侧板(300);所述底模芯(100)与面模芯(200)相互匹配,所述底模芯(100)与面模芯(200)至少一边具备凸出端部,至少一边具备与所述凸出端部相适应的凹空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几何拼花瓷砖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底模芯(100)、面模芯(200)和模腔侧板(300)为合金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几何拼花瓷砖及其制作模具;几何拼花瓷砖对瓷砖边缘端部和砖面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主要目的是利用凸出端部与凹空区域的相互对应后:其一利于铺贴,其二通过结构本身的改变使其体现出组合搭配效果好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选择所需的几何体按一定规律拼接、相交、修剪后所得的组合图形。构造一种几何拼花瓷砖,其特征在于:该瓷砖至少一边具备凸出端部,该瓷砖至少一边具备与所述凸出端部相适应的凹空区域。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几何拼花瓷砖,其特征在于:该瓷砖至少一边具备多个凸出端部,且该边还具备与凸出端部相适应的凹空区域。

  【IPC分类】B28B7-00, E04F13-076

  【公开号】CN204435722

  【申请号】CN201420628437

  【发明人】胡洪容

  【申请人】四川省明珠陶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28日

  吊顶防开裂金属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纸面石膏板(水泥板)吊顶板材的加固和开裂修复。

  【背景技术】

  [0002]通常,纸面石膏板(水泥板)吊顶系统是通过吊杆将龙骨固定在楼板上,然后再固定纸面石膏板(水泥板),现有的吊顶构造中,通常在吊顶的灯口、风口及板材的拐角部位,因为板材的伸缩变形、应力集中等原因,出现吊顶板材开裂,造成功能性和美观的缺项。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吊顶板材的防开裂金属片。

  [0004]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吊顶防开裂金属片,其上设有多个贯穿孔,其中该穿孔为圆形,并且,该穿孔包括具有第一尺寸的第一穿孔和具有第二尺寸的第二穿孔,其中该第一尺寸不同于该第二尺寸。

  [0005]其中,该第一穿孔构造为至少一个沿该金属片的一定方向的第一行,并且该第二穿孔构造为至少一个沿相同方向排列的第二行,该第一行与该第二行间隔布置。

  [0006]具体地,相邻的该第一行和该第二行的间隔为10毫米。进一步,在同一所述第一行内的第一孔的中心距为20毫米。又进一步,在同一所述第二行内的第二孔的中心距为20毫米。

  [000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能够加强吊顶板材之间的连接,同时加强板材与结构之间的连接,避免吊顶板材的接缝部位及拐角部位的开裂。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按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金属片的局部平面视图。

  [0009]图2是按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金属片的局部透视图。

  [0010]图3是按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金属片安装后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0012]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局部视图,吊顶防开裂金属片100由金属薄板制成,其上加工形成多个穿孔110。尽管在图1和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穿孔110为圆形,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了解,穿孔的形状可以根据具体应用而变化。穿孔可以利用任何公开的合适方式加工,例如,但不限于,冲压等。

  [0013]穿孔110包括两种尺寸不同的孔。在一个实施例中,穿孔110具有第一尺寸的第一穿孔112和具有第二尺寸的第二穿孔114。

  [0014]当所述的穿孔为圆孔时,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尺寸是指圆孔的直径。当该穿孔为非圆孔时,所述的尺寸可以是一般几何意义上的定义。例如,当所述穿孔为正多边形时,该尺寸是指该几何图形的外接圆直径。又如,当穿孔为矩形是,该尺寸可以是矩形的长、宽或对角线长度。

  [0015]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第一穿孔112沿该金属片的一个方向形成第一行120,同时该第二穿孔114沿相同的方向形成第二行140,并且第一行与第二行间隔布置。

  [0016]在具体的例子中,第一行120和第二行140的间距为10毫米。

  [0017]在具体的例子中,第一行120内的第一穿孔112之间的中心距为20毫米。

  [0018]在具体的例子中,第二行140内的第二穿孔114之间的中心距为20毫米。

  [0019]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了解,上面提及的行间距和中心距与穿孔的尺寸互相制约。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金属片构造即能够提供足够的强度,同时该金属片的重量适当。

  [0020]图3示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片安装后的示意图。金属片覆盖在石膏板的板缝处,起到加固作用。金属片可以根据需要的大小和形状,任意剪切,可以剪为条状、长方形、矩形、L型等,底层涂抹1-2_厚嵌缝膏,把金属片平整挤压入嵌缝膏内,面层在涂抹Imm厚左右的嵌缝膏,覆盖住金属片,批抹平整即可。

  [0021]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穿孔金属片不仅能在施工中对吊顶板接缝部位、板材拐角部位予以加固,也可用于板材开裂后的修补处理,防开裂金属片为铝薄板经冲孔而成,不会产生生锈情况。

  [0022]在上面的描述中,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细节,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列出的具体细节,而是可以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变化。

  【主权项】

  1.一种吊顶防开裂金属片,其特征在于,其上设有多个贯穿孔,该穿孔包括具有第一尺寸的第一穿孔和具有第二尺寸的第二穿孔,其中该第一尺寸不同于该第二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防开裂金属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穿孔构造为至少一个沿该吊顶防开裂金属片的一定方向的第一行,并且该第二穿孔构造为至少一个沿相同方向排列的第二行,该第一行与该第二行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防开裂金属片,其特征在于,相邻的该第一行和该第二行的间隔为10晕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防开裂金属片,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第一行内的第一孔的中心距为2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防开裂金属片,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第二行内的第二孔的中心距为20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顶防开裂金属薄片,其上设有多个贯穿孔,其中该穿孔为圆形,并且,该穿孔包括具有第一尺寸的第一穿孔和具有第二尺寸的第二穿孔,其中该第一尺寸不同于该第二尺寸。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金属片能够加强周边结构,防止吊顶板材的周边开裂,不仅可以用于纸面石膏板或水泥板的吊顶加固,同时也可用于吊顶板材开裂后的修补。

  【IPC分类】E04F13-076

  【公开号】CN204435723

  【申请号】CN201420849832

  【发明人】束根林, 魏喜迎

  【申请人】圣戈班石膏建材(上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9日

  一种无缝拼接平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居装饰建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缝拼接平板。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室内装修的要求。目前,室内装修的各种板材拼接固定的方式一般有两种:1.先固定板材,然后在板材的表面刮涂各种泥子喂缝,再经过打磨和涂漆面;2.先将木衬底固定,再将墙面板材涂胶粘贴后喂缝。上述的两种板材的拼接固定方式存在施工难度大、工艺繁琐、易变形、老化快的缺点,而且,在施工时,灰尘粘胶污染严重,不易清除;施工后,粘胶、油漆涂料的有毒物质挥发外泄,污染环境,损害施工人员及居住者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缝拼接平板,以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无缝拼接平板,是由板体、榫槽、榫头、工艺孔、共挤层和打钉槽组成,所述的板体左侧设有共挤层,共挤层上表面设有打钉槽,共挤层与板体构成榫槽位于板体一侧,板体另一侧设有榫头,相邻榫槽与榫头相配合,工艺孔位于板体上方。

  [0006]所述的工艺孔若干个,依次连接,工艺孔的宽度为ll-12mm,深度为3.5_4mm。

  [0007]所述的榫槽的宽度为8-10mm,深度为3.5_4mm。

  [0008]所述的榫头的宽度为5-10mm,深度为l_5mm。

  [0009]所述的榫槽、工艺孔与榫头在同一水平面上。

  [00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施工简单方便,无需任何胶粘剂粘贴,不易老化变形脱落,既能节约大量胶粘剂,节省大量经费,又能缩短装修工期,且装修后整体效果好,绿色环保无污染、坚固耐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如图1所示,一种无缝拼接平板,是由板体1、榫槽2、榫头3、工艺孔4、共挤层5和打钉槽6组成,所述的板体I左侧设有共挤层5,共挤层5上表面设有打钉槽6,共挤层5与板体I构成榫槽2位于板体I 一侧,板体I另一侧设有榫头3,相邻榫槽2与榫头3相配合,工艺孔4位于板体I上方,所述的工艺孔4若干个,依次连接,工艺孔4的宽度为11-12_,深度为3.5-4mm,所述的榫槽2的宽度为8_10mm,深度为l_5mm,所述的榫头3的宽度为5_10mm,深度为l_5mm,所述的榫槽2、工艺孔4与榫头3在同一水平面上。

  [0014]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无缝拼接平板,是由板体、榫槽、榫头、工艺孔、共挤层和打钉槽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体左侧设有共挤层,共挤层上表面设有打钉槽,共挤层与板体构成榫槽位于板体一侧,板体另一侧设有榫头,相邻榫槽与榫头相配合,工艺孔位于板体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拼接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孔若干个,依次连接,工艺孔的宽度为ll_12mm,深度为3.5_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拼接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槽的宽度为8_10mm,深度为 3.5_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拼接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头的宽度为5_10mm,深度为 l_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拼接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槽、工艺孔与榫头在同一水平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缝拼接平板,是由板体、榫槽、榫头、工艺孔、共挤层和打钉槽组成,所述的板体左侧设有共挤层,共挤层上表面设有打钉槽,共挤层与板体构成榫槽位于板体一侧,板体另一侧设有榫头,相邻榫槽与榫头相配合,工艺孔位于板体上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施工简单方便,无需任何胶粘剂粘贴,不易老化变形脱落,既能节约大量胶粘剂,节省大量经费,又能缩短装修工期,且装修后整体效果好,绿色环保无污染、坚固耐用,实用性强。

  【IPC分类】E04F13-076

  【公开号】CN204435724

  【申请号】CN201420855888

  【发明人】叶润露

  【申请人】安徽龙格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一种新型塑造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居装饰建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塑造板。

  【背景技术】

  [0002]木塑复合板材是一种主要由木材(木纤维素、植物纤维素)为基础材料与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塑料)和加工助剂等,混合均匀后再经模具设备加热挤出成型而制成的高科技绿色环保材料,兼有木材和塑料的性能与特征,能替代木材和塑料的新型复合材料,现在木塑板结构不够结实,在安装的过程中截断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塑造板,以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新型塑造板,是由板体、榫槽、榫头、榫槽成型孔、凹槽、工艺孔、共挤层和打钉槽组成,所述的板体左侧设有共挤层,共挤层上表面设有打钉槽,共挤层与板体构成榫槽位于板体一侧,板体另一侧设有榫头,相邻榫槽与榫头相配合,工艺孔位于板体上方,工艺孔相邻两侧设有榫槽成型孔,工艺孔与榫槽成型孔依次交错连接,榫槽成型孔上方设有凹槽。

  [0006]所述的工艺孔四个,依次连接。

  [0007]所述的榫槽成型孔三个,依次连接。

  [0008]所述的凹槽的宽度为20-30mm。

  [0009]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结实,通过设置榫槽、榫头相互配合缝隙小,在板材上设置凹槽,方便加工,安装方便快捷,节省人力、物力,无污染。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2]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塑造板,是由板体1、榫槽2、榫头3、榫槽成型孔4、凹槽5、工艺孔6、共挤层7和打钉槽8组成,所述的板体I左侧设有共挤层7,共挤层7上表面设有打钉槽8,共挤层7与板体I构成榫槽2位于板体I 一侧,板体I另一侧设有榫头3,相邻榫槽2与榫头3相配合,工艺孔6位于板体I上方,工艺孔6相邻两侧设有榫槽成型孔4,工艺孔6与榫槽成型孔4依次交错连接,榫槽成型孔4上方设有凹槽5,所述的工艺孔6四个,依次连接,所述的榫槽2成型孔三个,依次连接,所述的凹槽的宽度为20-30mm。

  [0013]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塑造板,是由板体、榫槽、榫头、榫槽成型孔、凹槽、工艺孔、共挤层和打钉槽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体左侧设有共挤层,共挤层上表面设有打钉槽,共挤层与板体构成榫槽位于板体一侧,板体另一侧设有榫头,相邻榫槽与榫头相配合,工艺孔位于板体上方,工艺孔相邻两侧设有榫槽成型孔,工艺孔与榫槽成型孔依次交错连接,榫槽成型孔上方设有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塑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孔四个,依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塑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槽成型孔三个,依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塑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的宽度为20-30mmo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塑造板,是由板体、榫槽、榫头、榫槽成型孔、凹槽、工艺孔、共挤层和打钉槽组成,所述的板体左侧设有共挤层,共挤层上表面设有打钉槽,共挤层与板体构成榫槽位于板体一侧,板体另一侧设有榫头,相邻榫槽与榫头相配合,工艺孔位于板体上方,工艺孔相邻两侧设有榫槽成型孔,工艺孔与榫槽成型孔依次交错连接,榫槽成型孔上方设有凹槽,所述的工艺孔四个,依次连接,所述的榫槽成型孔三个,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结实,通过设置榫槽、榫头相互配合缝隙小,在板材上设置凹槽,方便加工,安装方便快捷,节省人力、物力,无污染。

  【IPC分类】E04F13-076

  【公开号】CN204435725

  【申请号】CN201420855976

  【发明人】叶润露

  【申请人】安徽龙格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一种斜口拼接平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居装饰建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口拼接平板。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室内装修的要求。目前,室内装修的各种板材拼接固定的方式存在施工难度大、工艺繁琐、易变形、老化快的缺点,而且,在施工时,灰尘粘胶污染严重,不易清除,施工后,粘胶、油漆涂料的有毒物质挥发外泄,污染环境,损害施工人员及居住者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斜口拼接平板,以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斜口拼接平板,是由板体、榫槽、榫头、工艺孔、共挤层、打钉槽和斜口组成,所述的板体左侧设有共挤层,共挤层上表面设有打钉槽,共挤层与板体构成榫槽位于板体一侦U,板体另一侧设有榫头,相邻榫槽与榫头相配合,工艺孔位于板体上方,板体的上面板左端设置有斜口。

  [0006]所述的工艺孔若干个,依次连接。

  [0007]所述的榫槽的宽度为8-10mm,深度为3.5_4mm。

  [0008]所述的榫头的宽度为7-9mm,深度为2_4mm。

  [0009]所述的榫槽、工艺孔与榫头在同一水平面上。

  [0010]所述的斜口宽度为2-4mm,深度为2-3mm。

  [0011]本实用新型施工简单方便,无需任何胶粘剂粘贴,不易老化变形脱落,既能节约大量胶粘剂,节省大量经费,又能缩短装修工期,且装修后整体效果好,绿色环保无污染、坚固耐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所示,一种斜口拼接平板,是由板体1、榫槽2、榫头3、工艺孔4、共挤层5、打钉槽6和斜口 7组成,所述的板体I左侧设有共挤层5,共挤层5上表面设有打钉槽6,共挤层5与板体I构成榫槽2位于板体I 一侧,板体I另一侧设有榫头3,相邻榫槽2与榫头3相配合,工艺孔4位于板体I上方,板体I的上面板左端设置有斜口 7,所述的工艺孔4若干个,依次连接,所述的榫槽2的宽度为8-10mm,深度为3.5_4mm,所述的榫头3的宽度为7-9mm,深度为2_4mm,所述的榫槽2、工艺孔4与榫头3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斜口 7宽度为2-4mm,深度为2_3mm。

  [0015]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斜口拼接平板,是由板体、榫槽、榫头、工艺孔、共挤层、打钉槽和斜口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体左侧设有共挤层,共挤层上表面设有打钉槽,共挤层与板体构成榫槽位于板体一侧,板体另一侧设有榫头,相邻榫槽与榫头相配合,工艺孔位于板体上方,板体的上面板左端设置有斜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口拼接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孔若干个,依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口拼接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槽的宽度为8_10mm,深度为 3.5_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口拼接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头的宽度为7_9mm,深度为 2_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口拼接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槽、工艺孔与榫头在同一水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口拼接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口宽度为2-4mm,深度为2-3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口拼接平板,是由板体、榫槽、榫头、工艺孔、共挤层、打钉槽和斜口组成,所述的板体左侧设有共挤层,共挤层上表面设有打钉槽,共挤层与板体构成榫槽位于板体一侧,板体另一侧设有榫头,相邻榫槽与榫头相配合,工艺孔位于板体上方,板体的上面板左端设置有斜口。本实用新型施工简单方便,无需任何胶粘剂粘贴,不易老化变形脱落,既能节约大量胶粘剂,节省大量经费,又能缩短装修工期,且装修后整体效果好,绿色环保无污染、坚固耐用,实用性强。

  【IPC分类】E04F13-076

  【公开号】CN204435726

  【申请号】CN201420855977

  【发明人】叶润露

  【申请人】安徽龙格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一种复合树脂装饰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树脂装饰板。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人造石及各类树脂装饰板(如人造透光石,透明树脂装饰板等)广泛应用在各类家具台面以及灯饰、卫浴、背景墙、腰线等领域。

  [0003]但是,不论是一般的人造石板材(以氢氧化铝粉、石粒、石粉和玻璃碎粒、颜料等为填料),还是透明的树脂装饰板(以干花干草,鹅卵石,海螺,海星,贝壳,海砂等作为内嵌材料),其主要成分都是不饱和聚酯树脂,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缺点:第一,它具有不可克服的热膨胀和冷收缩引力,这是导致一般人造石容易变形的主要原因,因为一般人造石及树脂板在温度50-60°C以上、10-15°C以下就会出现变形现象;第二,传统的人造石板材都是不透明的,不能清晰显现嵌入物的三维立体性,这样对现代装饰板材就有很大局限性;第三,一般的树脂装饰板,其表面不耐磨,巴氏硬度只有58-62。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复合树脂装饰板生产技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树脂装饰板,包括设于底层的基材层、设于基材层上的中间粘黏层,设于中间粘黏层上的表面装饰层,所述中间粘黏层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制成且上下两表面分别粘合所述基材层和表面装饰层;所述表面装饰层由透明层、装饰物料层和封底层组成,所述封底层采用透明树脂或不透明树脂制成,所述装饰物料层由多个物料嵌入固定在透明树脂内形成,所述装饰物料层浇注在封底层的上面且同时浇注成一体,所述透明层采用透明纯树脂制成,所述透明层浇注粘合在所述装饰物料层的上表面。

  [0006]所述的基材层为石材板、陶瓷砖胚板、玻镁板、防潮板、铝蜂窝板、夹板或中纤板。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由于所选用的基材抗变形性能力比较强,且中间粘黏层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制成,具有牢固的黏合能力和适度的韧性,可有效解决树脂板因膨胀和收缩引力而造成的变形问题;第二、将物料嵌入透明的树脂材料中,制造出栩栩如生的透明树脂装饰板材,可以变化更加多样的设计图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多样性;第三、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表面的抗刮磨能力,我们用高透明度和高硬度的UV树脂披覆在树脂板表面,并对表面进行紫外光固化处理,使其表面耐磨度更好,巴氏硬度达到90以上。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表面装饰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1]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复合树脂装饰板,包括设于底层的基材层1,设于基材层I上的中间粘黏层2,设于中间粘黏层2上的表面装饰层3,中间粘黏层2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制成且上下两表面分别粘合所述基材层I和表面装饰层3 ;表面装饰层3由透明层31、装饰物料层32和封底层33组成,封底层33采用透明或不透明树脂制成,装饰物料层32由多个物料嵌入固定在透明树脂内形成,装饰物料层32浇注在封底层33的上面并成为一体,透明层31采用透明纯树脂制成,透明层31浇注粘合在所述装饰物料层32的上表面。透明层31的表面还披覆一层高透明度高硬度的UV树脂并进行紫外光固化处理。

  [0012]在本实用新型中表面装饰层3采用的透明和不透明树脂都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其作用主要是提高板材的装饰性。不饱和聚醋树脂,英文学名:Unsaturated PolyesterResin(UPR)。具有粘性的可流动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在引发剂(俗称固化剂)和催化剂(俗称促进剂)存在下发生自由基共聚合反应,从而生成性能稳定的体型结构的过程称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因为要在树脂板中嵌入不同物料,所以制备树脂板【即上述表面装饰层

  (3)】通常要分以下几个步骤:

  [0013]1、按照所需制备的树脂板尺寸,用玻璃条或扁平状的铝合金条,在具有较好水平度的玻璃台面上框出相应的尺寸。(考虑树脂收缩率的因素,通常框出的尺寸比实际需要尺寸大一些)

  [0014]2、第一层为透明层31 (纯树脂),厚度以1-1.5mm为宜。用塑料桶为容器,将固化剂与不饱和聚酯树脂按照4%。的比例调配,用搅拌机将树脂搅拌均匀并放入真空箱中抽排气泡。然后将树脂浇注到玻璃台面,并用塑料刮片将液态的树脂刮平,确保树脂覆盖框内所有地方。

  [0015]3、第二层为装饰物料层32 (透明树脂+物料),该层树脂的厚度以2mm为宜。在第一层浇注后大约I小时(因季节和温度变化而有所不同),按3%。的固化剂比例并按以上步骤调配好树脂,浇注到玻璃台面上,然后将鹅卵石、贝壳、小海螺、贝壳碎和海砂或者干花、甘草等物料以合理的密度撒放均匀。

  [0016]4、第三层为封底层33(透明或不透明树脂)。在第二层树脂浇注后约2小时间,再浇注一层透明树脂或掺有填充料(颜料或石粉、石粒等)的不透明树脂进行封底,该层厚度视实际情况而定。

  [0017]5、在封底层树脂浇注后约8-12小时,树脂板就可脱模了。用砂光机或定厚机将树脂板加工成3-6mm厚度(视物料厚度而定),要求树脂板在加工后的厚度均匀,正反面都必须平整。

  [0018]二、中间粘黏层2为环氧树脂胶粘剂。其作用是将表面层(不饱和聚酯树脂板)与基材进行粘合。

  [0019]环氧树脂胶粘剂主要由环氧树脂(A组份)和固化剂(B组份)组成,A:B比例一般为2:1,可根据不同的环境温度、湿度和不同的基材适当调整配比。

  [0020]为达到不同的使用效能,还往往加入色料、增韧剂、稀释剂、填料、促进剂和偶联剂等。调配好的胶黏剂必须在2小时内用完,否则会凝结固化。

  [0021]三、基材层I为不同材质的平整板状物。其作用是改善表面层的物理性能,主要是加强其承重和抗变形能力。

  [0022]根据复合板材的不同用途,用于与不饱和树脂板夹合的基材可选择石材、陶瓷砖胚、防潮板、玻镁板、铝蜂窝板、夹板、中纤板等材料。

  [0023]四、黏合及加工。将调配好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均匀涂抹在基材上,然后把树脂板(表面装饰层3)轻轻放在基材上,并放入液压压板机进行加压夹合。4-6小时后,就可拆出并进行打磨、抛光或UV处理等表面精加工以及裁切、磨边、封边等加工。

  [0024]本实用新型的用途广泛,树脂薄板与瓷砖复合,可当做花片,背景墙砖,腰线,地脚线和室内地板来使用,也可切割成不同尺寸和形状的颗粒,组合成马赛克。以天然石材为基材,可作为各类家具台面使用(如橱柜、茶几、餐台、洗手台、电视柜等)。以防潮板或蜂窝板为基材,可做成移门、屏风、隔断,如此等等。

  [0025]上述实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和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复合树脂装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底层的基材层(I)、设于基材层(I)上的中间粘黏层(2),设于中间粘黏层(2)上的表面装饰层(3),所述中间粘黏层(2)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制成且上下两表面分别粘合所述基材层(I)和表面装饰层(3);所述表面装饰层(3)由透明层(31)、装饰物料层(32)和封底层(33)组成,所述封底层(33)采用透明树脂或不透明树脂制成,所述装饰物料层(32)由多个物料镶入固定在透明树脂内形成,所述装饰物料层(32)浇注在封底层(33)的上面且同时浇注成一体,所述透明层(31)采用透明纯树脂制成,所述透明层(31)浇注粘合在所述装饰物料层(32)的上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树脂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层(I)为石材板、陶瓷砖胚板、防潮板、玻镁板、铝蜂窝板、夹板或中纤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树脂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层(31)的表面还设有高透明度的UV胶披覆并进行紫外光固化处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树脂装饰板,这种装饰板包括基材层、中间粘黏层和表面装饰层,所述中间粘黏层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制成,所述表面装饰层由透明层、装饰物料层和封底层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黏合能力和适度的韧性,可有效解决树脂板因膨胀和收缩引力而造成的变形问题,使用范围广,多样性强,耐磨性能好,且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IPC分类】E04F13-077

  【公开号】CN204435727

  【申请号】CN201420753068

  【发明人】陈志远

  【申请人】江门市亿骏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日

  一种感温变色立体图案墙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饰产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感温变色立体图案墙贴。

  【背景技术】

  [0002]墙贴是一种自己可以轻松搞定的墙上家装,其张贴方法简单。它不但简洁方便而且随意性很强,装饰效果也非常的直观,成为设计师在点缀室内空间时首要考虑的装饰品。

  [0003]而现有的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 103061477 A,一种能感温变色墙纸,包括基纸和变色层,变色层印刷在基纸上。此技术结构单一,变色效果简单,无立体效果。又如中国专利CN 203866646 U,一种温感变色墙纸,包括基层墙纸、变色层和图案层,由基层墙纸、变色层和图案层自下而上依次连接在一起,基层墙纸和变色层之间设置有粘合层,变色层经粘合层粘贴连接在基层墙纸上,图案层上设置有防火透明层,变色层内填充有热敏变色粉。此技术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由变色层发生变色来改变图案层颜色产生的变色效果不够灵活,无法局部控制;而且变色层上设置有图案层和防火透明层,变色层不与空气接触,变色反应速度不够灵敏;也没有立体效果。

  [0004]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室内装饰墙贴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墙贴新品种的开发研制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能研制一种颜色图案变化丰富、变色反应速度灵敏、有立体效果的新型墙贴,已成为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颜色图案变化丰富、变色反应速度灵敏、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感温变色立体图案墙贴。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感温变色立体图案墙贝占,包括作为底层的基纸、图案层及能呈现浮凸立体效果的浮凸立体变色层,其中,所述图案层设在基纸上,所述浮凸立体变色层设在图案层上,并局部或全部覆盖该图案层上的图案,在图案层上面形成有凹凸不平的结构,进而呈现出浮凸立体效果;所述浮凸立体变色层包含有感温变色粉,使其能随温度变化产生颜色变化,颜色变化包括显色和透明消色,进而对图案层上被覆盖的图案颜色起到遮盖或显现的效果。

  [0007]所述图案层和浮凸立体变色层之间设有图案保护透明层,该图案保护透明层全覆盖图案层的表面,对图案层起保护作用。

  [0008]所述浮凸立体变色层的浮凸立体效果通过滴胶、200目-60目厚网丝印、VU光固化、移印、转印、雕刻工艺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制成;所述浮凸立体变色层的厚度在0.1mm以上。

  [0009]所述浮凸立体变色层由感温变色粉与透明树脂混合制得,或由感温变色粉与透明PVC油墨混合制得;其中,所述感温变色粉的质量占透明树脂5-30%,占透明PVC油墨5-30%,所述透明树脂为PVC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EVA树脂、氯醋树脂、不饱和聚酯、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中的一种。

  [0010]所述基纸为纯纸、PVC可移不干胶纸、静电膜中的一种。

  [0011]所述图案层为印刷层、绘画层、涂抹层、丝印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12]所述图案保护透明层为图案防水保护透明层。

  [0013]所述图案防水保护透明层为透明乳胶涂料层或透明树脂薄膜层。

  [00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0015]1、相对普通平面变色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浮凸立体变色层只需局部或全部覆盖图案层上的图案,在图案层上面形成有凹凸不平的结构,就可以产生浮凸立体效果,生产简便同时能节省生产原料成本,也满足了人们视觉与触觉的享受。

  [0016]2、浮凸立体变色层根据覆盖的面积形态本身也拥有图案效果,随着温度的变化可以遮盖及显现图案层的图案颜色,而且浮凸立体变色层与无浮凸立体变色层覆盖的图案层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对比,可以制作更加丰富的变化效果。

  [0017]3、浮凸立体变色层直接与空气接触,变色效果对气温反应更加灵敏,稍吹口气即可感温变化。

  [0018]4、本实用新型的感温变色立体图案墙贴防水、不伤墙面、易清洁。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感温变色立体图案墙贴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感温变色立体图案墙贴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感温变色立体图案墙贴在温度下降时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感温变色立体图案墙贴,包括有基纸1、图案层2、图案保护透明层3(根据实际需求取舍,可以不制备该图案保护透明层3,通常当要求加强对图案层2上的图案保护时,才增加该图案保护透明层3)及能呈现浮凸立体效果的浮凸立体变色层4,其中,所述基纸I作为本感温变色立体图案墙贴的底层,可以为纯纸、PVC可移不干胶纸、静电膜中的一种,而在本实施例中,具体选用不伤墙面、不留痕的PVC可移不干胶纸;所述图案层2设在基纸I上,为印刷层、绘画层、涂抹层、丝印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是通过印刷、绘画、涂抹、丝印工艺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制成;所述图案保护透明层3设在图案层2上,具体为图案防水保护透明层,采用抗氧化、防水、无毒、耐高温的透明乳胶涂料或透明树脂薄膜制得,可以保护图案层2不被氧化褪色,也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对图案层2的破坏;所述浮凸立体变色层4设在图案保护透明层3上,并局部或全部覆盖图案层2上的图案(而在本实施例中,只是局部覆盖图案层2上的图案),在图案保护透明层3上面形成有凹凸不平的结构,进而呈现出浮凸立体效果。当然,在实际生产中,当不需要上述图案保护透明层3时,所述浮凸立体变色层4是直接制备在图案层2上,也局部或全部覆盖该图案层2上的图案,其厚底及覆盖面积视具体情况而定,而且该浮凸立体变色层4在图案层2上面形成有凹凸不平的结构,进而能呈现出所需的浮凸立体效果。

  [0024]所述浮凸立体变色层4由感温变色粉与透明树脂混合制得,或由感温变色粉与透明PVC油墨混合制得;其中,所述感温变色粉的质量占透明树脂5-30%,占透明PVC油墨5-30%,所述透明树脂为PVC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EVA树脂、氯醋树脂、不饱和聚酯、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中的一种。该浮凸立体变色层4的浮凸立体效果通过滴胶、200目-60目厚网丝印、VU光固化、移印、转印、雕刻工艺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制成,当浮凸立体变色层4厚度在0.1mm以上时可获得良好的触摸感,以厚度为0.1mm-1mm效果最佳,而且不易发生折断。

  [0025]随着温度的上升、下降,本实施例所述的浮凸立体变色层4能反复产生颜色变化,颜色变化包括显色和透明消色,在实际生产时,我们以22°C为临界点,当温度低于22°C时,浮凸立体变色层4显色,如图3所示;当温度高于22°C时,浮凸立体变色层4透明消色;而当温度处于22°C时,为灰色地带,该浮凸立体变色层4呈现半显色、半透明状态。本实用新型通过浮凸立体变色层4的颜色变化,实现对图案层2上被覆盖的图案颜色起到遮盖或显现的效果,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对比,进而可以制作更加丰富的变化效果。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浮凸立体变色层4是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因此,其变色效果对气温反应更加灵敏,稍吹口气即可感温变化。

  [0026]以下为本实施例上述感温变色立体图案墙贴的具体制备方法,其过程如下:

  [0027]I)用PVC原料经过滚压机的直动搅拌、滚轴旋转以及高温滚压出的薄膜,通过背涂机在膜的背面附上一层背涂,最后粘附在离形纸上,生产出PVC可移不干胶纸作为所需的基纸I ;

  [0028]2)在所述基纸I上通过印刷、绘画、涂抹、丝印工艺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制得所需的图案层2 ;

  [0029]3)在所述图案层2上涂覆有抗氧化、防水、无毒、耐高温的透明乳胶涂料或透明树脂薄膜,制得所需的图案保护透明层3 ;

  [0030]4)在所述图案保护透明层3上通过滴胶、200目-60目厚网丝印、VU光固化、移印、转印、雕刻工艺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制得所需的能呈现浮凸立体效果的浮凸立体变色层4,其中,所述浮凸立体变色层4局部或全部覆盖图案层2上的图案(而在本实施例中,只是局部覆盖),其厚度及覆盖面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由于该浮凸立体变色层4在图案保护透明层3上面形成有凹凸不平的结构,进而能呈现出浮凸立体效果;至此,便完成了感温变色立体图案墙贴的制备。

  [0031]备注:当不需要上述图案保护透明层3来保护图案层2的图案时,制备本感温变色立体图案墙贴时,所述浮凸立体变色层4也是通过滴胶、200目-60目厚网丝印、VU光固化、移印、转印、雕刻工艺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直接制备在图案层2上,也局部或全部覆盖该图案层2上的图案,其厚底及覆盖面积视具体情况而定,而且该浮凸立体变色层4在图案层2上面形成有凹凸不平的结构,进而能呈现出所需的浮凸立体效果。

  [0032]此外,当要求浮凸立体变色层4呈现立体直角效果时,则采用立体直角PVC油墨混合感温变色粉和普通感光胶制作的200目-60目比一般略厚的网版丝印制得,烘干时注意控制其温度,要烘干但不能温度过高,否则会破坏其立体直角的效果。

  [003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浮凸立体变色层只需局部或全部覆盖图案层上的图案,形成有凹凸不平的结构,就可以产生浮凸立体效果,生产简便同时能节省生产原料成本,也满足了人们视觉与触觉的享受,同时由于该浮凸立体变色层直接与空气接触,所以变色效果对气温反应更加灵敏,稍吹口气即可感温变化;此外,浮凸立体变色层根据覆盖的面积形态本身也拥有图案效果,随着温度的变化可以遮盖及显现图案层的图案颜色,而且浮凸立体变色层与无浮凸立体变色层覆盖的图案层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对比,进而可以制作更加丰富的变化效果。这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感温变色立体图案墙贴具有颜色图案变化丰富、变色反应速度灵敏、有立体视觉效果、防水、不伤墙面、易清洁等特点,实施容易,可广泛应用于室内装饰,市场前景好,值得推广。

  [0034]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感温变色立体图案墙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底层的基纸(1)、图案层(2)及能呈现浮凸立体效果的浮凸立体变色层(4),其中,所述图案层(2)设在基纸(I)上,所述浮凸立体变色层(4)设在图案层(2)上,并局部或全部覆盖该图案层(2)上的图案,在图案层(2)上面形成有凹凸不平的结构,进而呈现出浮凸立体效果;所述浮凸立体变色层(4)包含有感温变色粉,使其能随温度变化产生颜色变化,颜色变化包括显色和透明消色,进而对图案层(2)上被覆盖的图案颜色起到遮盖或显现的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温变色立体图案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层(2)和浮凸立体变色层(4)之间设有图案保护透明层(3),该图案保护透明层(3)全覆盖图案层(2)的表面,对图案层(2)起保护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感温变色立体图案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凸立体变色层(4)的厚度在0.1m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温变色立体图案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纸(I)为纯纸、PVC可移不干胶纸、静电膜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温变色立体图案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层(2)为印刷层、绘画层、涂抹层、丝印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温变色立体图案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保护透明层⑶为图案防水保护透明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感温变色立体图案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防水保护透明层为透明乳胶涂料层或透明树脂薄膜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温变色立体图案墙贴,包括作为底层的基纸、图案层及能呈现浮凸立体效果的浮凸立体变色层,其中,所述图案层设在基纸上,所述浮凸立体变色层设在图案层上,并局部或全部覆盖该图案层上的图案,在图案层上面形成有凹凸不平的结构,进而呈现出浮凸立体效果;所述浮凸立体变色层包含有感温变色粉,使其能随温度变化产生颜色变化,颜色变化包括显色和透明消色,进而对图案层上被覆盖的图案颜色起到遮盖或显现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感温变色立体图案墙贴具有颜色图案变化丰富、变色反应速度灵敏、有立体视觉效果、防水、不伤墙面、易清洁等特点,实施容易,可广泛应用于室内装饰。

  【IPC分类】E04F13-077, D21H27-20

  【公开号】CN204435728

  【申请号】CN201420853078

  【发明人】赖信潮

  【申请人】赖信潮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9日